传染病及疫情网报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及疫情网报知识考试试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16、17题答对1种1分,共66分)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年8月28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日开始实施。
2、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种,其中乙类种, 丙类种,甲类传染病包括、 .
3、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为、、
4、传染病管理遵循的原则,实行谁接诊,谁报告.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应保存年。
5、传染病报告病例有、、临床诊断病例、病源携带者、阳性检测结果五类.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6、霍乱病例诊断分类由疑似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时,同时还应订正报告卡中的。
7、填写报告卡的发病日期,应填写本次就诊疾病日期,不明确时应填日期。
8、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的要求,医疗机构的门诊日志应该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九项基本内容。
9、疟疾混合感染病例,按1例病人报告;种类按通常认为的临床症状较重者报告,如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按报告。
10、2、登革热主要传染源为;传播媒介主要为:和,主要通传播。
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季;
11、梅毒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和,淋病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和, 尖锐湿疣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和 ,生殖器疱疹的病例分类只能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病原携带者.
12、登革热的预防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当
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13、乙肝病例网络直报中,不允许出现、、和的病例分类。
14、肺结核诊断分型和病例分类要规范对应,其中涂(+)、仅培阳选择诊断病例,菌(—)、结核性胸膜炎选择诊断病例,未痰检选择或诊断病例。
15、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2009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类传染病.
16.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17.感染埃博拉病毒
要的传播途径。
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
18、《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笔或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19、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以电话和传真的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20、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为特别
、、四级。
二、选择题(可多选)(每题1分,共29分)
1、医疗机构在发现乙肝病例后,如已知该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被报告过,是否需要报告( )
A.需要每年报告1次; B.超过半年需要再次报告;
C。
登记但不需要网络报告; D.不需报告
2、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以下哪些要求是不正确的()多选
A.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B.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可填写同一张卡片;
C。
病人的疾病诊断发生变化时,在原报告卡上进行相应修改;
D.已填写了传染病登记本的时候可以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订正报告时,以下哪些诊断日期需要订正为确诊的日期( )多选
A.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 B.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
C.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如肺结核由“未痰检”订正为“菌阳”时);
D.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
4、以下哪些传染病需要分型报告()多选
A.炭疽、病毒性肝炎 B.梅毒、疟疾 C. 肺结核 D.血吸虫病
5、肺结核分为哪几型()多选
A.涂阳 B.仅培阳 C. 菌阴 D.未痰检
6、乙肝病例分类为()多选
A.携带者 B.疑似病例 C.临床病例 D.实验室确诊病例
7、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 )多选
A.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 B.疾病控制人员
C.乡村医生 D.个体开业医生
8、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的有( )多选
A.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
B.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C.某种传染病就诊数突然增多,有可能发生暴发或流行;
D.历史上未曾出现或本地罕见传染病.
9、以下哪些传染病需分急性和慢性填报()多选
A.梅毒 B。
疟疾 C。
血吸虫病 D.乙型肝炎
10、“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1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纳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管理后,经实验室检测,排除麻疹诊断,订正疾病名称为其它疾病,订正病例报告正确操作方法:( )
A.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重新录入该病例;
B.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
C。
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订正,该信息将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同步为其它疾病;
D。
BC都对。
11、我国已把艾滋病规定为哪类传染病?( )
①甲类②乙类③丙类④不知道
12、艾滋病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①结核杆菌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③流感病毒
④不知道
1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 )
①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已经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②接
触过艾滋病病人的人
③接触过艾滋病病毒的人④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还没出现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
14、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和感染者下列哪些体液中?(可多选)
( )
①血液②精液③唾液④阴道分泌物⑤汗
液⑥不知道
1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可多选)( )
①性接触传播②呼吸道传播③母婴传播④血液传
播⑤不知道
16、下列哪种人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可多选)()
①同性恋或双性恋的男性②卖淫和嫖娼者③与他人同用针筒、针头
注射毒品的吸毒者
④性病病人⑤带病毒母亲新生的婴儿⑥多性伴侣且不使用安
全套者⑦不知道
17、下列哪种方式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可多选)()
①空气②握手③一同工作、学习④同乘交通工
具⑤进食
⑥交谈⑦公用洗手间或泳池⑧蚊虫叮咬⑨不知道
18、您认为“艾滋病职业暴露"是指:()
①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与任何HIV阳性的患者的接触
②医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被HIV阳性患者的体/血液污染了皮肤/粘膜,或
被污染的针头等刺破皮肤错误!不知道
19、你认为下列哪些环节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可多选)( )
①没有制定内部安全防护管理制度②没有遵守安
全操作规程
②缺乏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④工作中发生
意外
20、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后,发生HIV感染的机率为多少?粘膜表面
暴露感染HIV的机率为多少?( )
① 459/10万、1/10万② 0。
33%,0。
09%③
不知道
21、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预防性用药时间应不超过几小时,最好在
几小时之内?()
① 4小时、12小时② 4小时、24小时③ 6小时、24小时
④不知道
22、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部位处理方法:(可多选)( )
①被污染的皮肤立即用肥皂液和流动的水清洗②不需处理
③被暴露的粘膜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
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再用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
洗;然后应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0。
5%碘伏等)涂抹消毒,并包扎
伤口。
23、标准防护是针对那些接触可能感染HIV或肝炎病毒的患者的医务人员?
()
①对②错③不知道
24、考虑到抗病毒药物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怀孕的医务人员在被针头或锐器
意外刺伤后不能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理。
()
①对②错③不知道/不清楚
25、怀孕时给予抗病毒治疗可阻断HIV从母亲传给孩子。
( )
①是②否③不知道/不清楚
26、对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提倡:()
①人工喂养②母乳喂养③混合喂养。
27、如果标准防护所需的材料不能获得时,医护人员有权利拒绝为感染了HIV
的患者提供服务吗?()①能②不能
③不确定
28、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或者其家属信息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
的规定应予以处罚。
()
①是②不是③不确定
29、是否应该在感染了HIV患者的病历上注明其感染状况,以提醒所有的医护人
员采取防护措施预防艾滋病毒的传播?()
①应该②不应该③不确定
三、判断题(每题0。
5分,共5分)
1、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应于2小时通过网络直报,其它乙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 )
2、传染病报告卡中病例“诊断时间"的小时可以不填。
()
3、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必须填写。
()
4、同一种病例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诊断,应填写确诊的日期。
( )
5、网络直报密码可以随便告诉不从事网络直报的人。
( )
6、网络直报人员更换时,需要及时更改密码。
( )
7、网络直报密码最好1个月一换,要求8位数,最好为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
8、“梅毒、淋病”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
9、手足口病可以报“疑似病例”。
()
10、病人同时患两种或
传染病疫情网报知识考试试卷
姓名: 单位:得分:
一、填空题
1、新的《传染病防治法》已于2004 年8 月28 日经全国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于2004 年12 月1 日开始实施。
2、法定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9种,其中乙类26 种,丙类11 种,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
3、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为甲型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
4、传染病管理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谁接诊,谁报告。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卡》应保存3 年。
5、传染病报告病例有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病源携带者、阳性检测结果五类。
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
6、霍乱病例诊断分类由疑似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时,同时还应订正报告卡中的医生诊断时间。
7、填写报告卡的发病日期,应填写本次就诊疾病初检日期,不明确时应填就诊日期。
8、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的要求,医疗机构的门诊日志应该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九项基本内容。
9、疟疾混合感染病例,按1例病人报告;种类按通常认为的临床症状较重者报告,如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按恶性疟报告。
10、报告及时性统计规则,是比较报告病例的确诊时间与报卡生成时间,甲类超过2小时、乙丙类超过24 小时为迟报.
11、和“疑似病例”,“淋病”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尖锐湿疣”的病例分类只能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生殖器疱疹"的病例分类只能为“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病原携带者”。
12、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而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仅HIV可录入阳性检测病例,别的疾病不允许录入此类病例.
13、现住地址是指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地址,也可以是寄宿地址或宾馆、旅店。
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
病例如有一处以上住址时,应填写患病期间能随访到的住址.(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订正为地址不详。
)
14、乙肝病例网络直报中,不允许出现“临床诊断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的病例分类.
15、肺结核诊断分型和病例分类要规范对应,其中涂(+)、仅培阳选择实验室确诊病例诊断病例,菌(—)、结核性胸膜炎选择临床诊断病例诊断病例,未痰检选择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诊断病例。
16、卫生部于2008年5月2日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2009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第8号公告:将甲型HINI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17、乙类传染病主要是(至少写10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甲型H1N1流感.
18、丙类传染病主要是(至少写5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
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19、《传染病报告卡》统一格式,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20、获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应当在2小时内以电话和传真的方式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21、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二、选择题
1、医疗机构在发现乙肝病例后,如已知该病例曾经做出诊断并被报告过,是否需要报告( C )
A.需要每年报告1次;
B.超过半年需要再次报告;
C.登记但不需要网络报告;
D.不需报告
2、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时,以下哪些要求是不正确的(BCD )
A.纸质《传染病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刷,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B.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可填写同一张卡片;
C.病人的疾病诊断发生变化时,在原报告卡上进行相应修改;
D.已填写了传染病登记本的时候可以不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订正报告时,以下哪些诊断日期需要订正为确诊的日期
(ABC )
A.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
B.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
C.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如肺结核由“未痰检”订正为“菌阳”时);
D.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
4、以下哪些传染病需要分型报告(ABC )
A.炭疽、病毒性肝炎
B.梅毒、疟疾
C. 肺结核
D.血吸虫病
5、肺结核分为哪几型(ABCD )
A.涂阳
B.仅培阳
C。
菌阴
D.未痰检
6、乙肝病例分类为(BD )
A.携带者
B.疑似病例
C.临床病例
D.实验室确诊病例
7、责任报告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为责任报告人,主要是(ABCD )
A.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
B.疾病控制人员
C.乡村医生
D.个体开业医生
8、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的有(ABC )
A.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
B.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C.某种传染病就诊数突然增多,有可能发生暴发或流行;
D.历史上未曾出现或本地罕见传染病。
9、以下哪些传染病需分急性和慢性填报(CD )
A。
梅毒B。
疟疾 C.血吸虫病 D.乙型肝炎
1、“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1例疑似麻疹病例,该病例纳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管理后,经实验室检测,排除麻疹诊断,订正疾病名称为其它疾病,订正病例报告正确操作方法:(C )
A.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重新录入该病例;
B.原诊断单位网络报告人员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原报告病例进行订正;
C。
在“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订正,该信息将在“疾
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同步为其它疾病;
D. BC都对。
三、判断题
1、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应于2小时通过网络直报,其它乙丙类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是)
2、传染病报告卡中病例“诊断时间”的小时可以不填.(错)
3、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必须填写.( 是)
4、同一种病例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诊断,应填写确诊的日期。
(是)
5、网络直报密码可以随便告诉不从事网络直报的人。
(错)
6、网络直报人员更换时,需要及时更改密码。
(是)
7、网络直报密码最好1个月一换,要求8位数,最好为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是)
8、“梅毒、淋病"的病例分类只能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是)
9、手足口病可以报“疑似病例". (是)
10、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填写一张卡片就可以了.(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