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正负面影响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正负面影响论文
【摘要】
随着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壮大,儿童接触电视媒介等新兴电子产品的
机会很多,大众传媒对儿童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大众传媒丰富了儿童的视野,但对他们的道德观念、行为能力等也产生着
双方面的影响。

本文从家庭和学校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大众传媒对儿童
能产生更多有利的影响。

【关键词】
大众传媒;互联网;儿童影响
21世纪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大众
传媒日益发达并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受众对大众
传媒的依赖,人们已生活在一个媒体无处不在和“高度依赖”媒体的社会。

大众传媒的日益发展壮大,对儿童产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凸显,这已
成为社会各界学者及家长老师的共识。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我国的儿
童频道、儿童报刊等都获得快速发展,电视等大众传媒对儿童心理行为、
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大众传媒丰富儿童的发展环境
广大儿童由于日常接触面过窄,时常出入的就是家庭和学校,在家人、老师的看护下,直接经验太少,对世界又充满着好奇心,这时他们就会利
用大众传播媒介认识和解释社会现实,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由于儿童思想的天真,他们对传媒提供的东西常持肯定态度,这样,他们
就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形成或改变着自己的是非判断能力。

大众传媒是一个知识的海洋,充斥着各方面的求解与探索,它既可以
锻炼儿童运用科技的能力,偶尔的娱乐游戏消遣也能提高儿童的逻辑思维
能力,又可以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大量的资料,对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提供更
多详细信息,开阔他们的视野;但也有一些虚假信息的存在,会影响儿童
身心的健康发展。

同时,传播媒介提供的信息不需要运用多少大脑就能接受,这也会影响到儿童思维能力的开发。

上世纪90年代后,电视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人们对它的依赖性在
逐年增加,这就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

小学生多会关注儿童
频道,中学生随着心智的渐渐成熟,接受媒介信息的范围也相对大些。

在电视还没成为主流媒介时,儿童接收信息和学习实践都是通过家庭
教育和学校教育来实现的,更多的是在学校里接受老师知识的传授。

而在
现代社会,儿童接受大众媒介的年龄段在逐渐趋于小龄化,当家人使用大
众媒介时孩子们或多或少就开始接触并学习使用了。

作业完成后,课余时
光大多数孩子还是会选择观看电视的。

电视中的多数内容是超出儿童所应接触的知识范围的。

例如百科知识、名人逸事、社会要闻、经济娱乐事件等都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增强他们
的文化素养与内涵、拓宽他们的所见所闻。

但是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吸
收到很多不符合自身年龄段的事物,如反叛的、情爱的…儿童还不能区分
媒体与现实生活的差距,他们比成人更多地相信并接受媒体传播的知识与
信息,而在大众传媒中,不少内容是不符合现实生活或不适合儿童的。

历史上每一个传媒的出现和普及都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和信息的传播,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互联网。

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发展造就着
一个全新的网络受众群。

其中儿童也是受众群的一部分。

可是网络媒体上
存在着大量的冗余信息,这就很容易成为儿童认识领域的障碍。

同时黄色
信息也充斥着互联网,这很容易影响儿童的心理生理健康,新的社会问题
也就会在此基础上滋生。

当今社会,儿童身心发展主要是通过受教育来实现的,那么学校就承
担着儿童教育的重大责任。

可是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在日益充
斥着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积极方面来说可以促进儿童的发展,启发孩
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

电视、网络正是一种以生动的
画面,辅以语言、音乐的视听媒体。

其画面、动作与声音同时刺激孩子的
感官而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丰富了知识、经验,提高
了他们形象思维的能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儿童思考,激发了孩子的想
象力。

所以,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它,引导和帮助孩子懂事明理,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大众传媒中的暴力,并非是杀人、放火、流血等,任何有明显而具体
的语言或行为的使人屈服,无论是否有伤亡的情景均属暴力。

口语暴力、
武器暴力、物品暴力均为暴力的展示方式。

传媒中渲染的暴力或“软暴力”容易给儿童形成先入为主的定性的观念,以为现实世界就是这样。

另外儿
童还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容易模仿暴力节目中的情节、手段,因此产生的
影响更甚。

根据上述所讲的大众传媒对儿童产生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我们要不
断整合多种新媒体资源服务于教育现代化,来指导儿童对大众传媒的选择。

首先,在家庭中应当注重大众传媒的使用。

在与孩子共同享用大众传
媒时,应选取利于孩子成长的内容进行观看,如科普知识、竞技赛场、新
近新闻事件的发生、艺术作品的欣赏等。

其次,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关爱。

儿童过分依赖一些媒体可能会引起生
理或心理上的不健康状况。

如果儿童过分依赖媒介,对问题的思考就会产
生懒惰情绪,对网络资料的查询就相应会产生过多的依赖性。

这样既耽误
了儿童吸收课本知识的时间,又减弱了大脑的思维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再次,指导孩子对传媒传播信息的鉴别和选择。

指导孩子应选取知名
网站去找寻新闻、资料。

在阅读刊物、观看电视时应选取那些能够拓宽自
己知识面的东西去看,而不是一些花边新闻,这些内容不仅耽误时间,而
且对他们的成长起不到好的作用,切记一定要正确对待媒介所传递的文化
信息。

最后,家长对儿童给予恰当的管束,帮助儿童合理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

家长可以在孩子的课余时间安排些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训班,一方面充
实了休闲时间,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

很多家长由于对孩
子存有溺爱心理,并没有过多约束孩子们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长此以往
很容易造成儿童不良的生活状态。

因此家长应严格控制他们在家看电视或
上网的时间,并对他们接触的媒介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果孩子能学会适度
控制上网的.时间可能也就没有沉迷的问题了。

所以时间的控制非常重要,网并非不可上,电视并非不可看,孩子和大人一样,同样有娱乐和休闲的
需求,同样有享受现代化娱乐工具的权利,关键是父母要引导孩子知道如
何自控。

这点要以家庭为基础实施保护。

学校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等大众传媒
学校应该引导儿童正确对待网络等大众传媒。

学校可适时对儿童进行
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以减少和预防儿童不良行为的出现。

首先,应针对儿童的兴趣爱好指定可实施不同体例、不同方法的教材,因材施教。

与此同时,一定要以现实生活实践经验为基础,不能脱离实际
进行说教。

儿童进入学校后,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是非常信任的,老师的
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所以一定要对儿童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耐心说教,要让孩子们知道哪些是正确的价值观、哪些应当摒弃、哪些应当记忆。

所谓伦理道德就是要遵循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正确的为人处世原则,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人生情感和敏锐的思维及处世能力等,这些都是需要孩子们亲身经历的,而不能一味地通过大众传媒对自己进行灌输,这样只能滋长自己的懒惰行为和不良意识。

其次,对于现在网络媒体的覆盖情况,学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

在学校安排的计算机课上,老师一定要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现在社会由于网络信息冗杂现象严重,黄色信息也在侵蚀着网络,儿童对这些新奇的尚未接触的事物是带有很强好奇心的,所以一定要帮助儿童树立科学的大众传播理念,坚决杜绝网络不良信息侵蚀儿童的意志。

总之,大众传媒虽然存在着劣势,但是对人们产生的积极影响还是占主流地位的。

它给人们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儿童的成长也起到了开阔视野、丰富童年想象力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要我们能够正确使用大众媒介,正确引导儿童对它的接触,就一定可以发挥其优势,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而大众传媒本身也要拥有社会责任感,以社会道德与社会责任来约束自己的传播行为,从而走上更加积极健康的信息传播轨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