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
1. 1949年10月——1956年底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1957年——1966年5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
3、1966年5月——1976年10月
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
4、1976年10月至今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
四、政治—镇压反革命(1950年)
五、政治—三反、五反(1951年)
三反: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
五反:在私营企业中
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 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 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小 结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被称
为 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 民民主革命反帝斗争的继续,土地改革是民 主革命反封建斗争的完成,而镇压反革命使 我国社会秩序得到前所未有的安定。三大运 动的胜利,使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更 加巩固,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
条件。
练 习
1.新中国成立后,首要的任 2.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 务之一是彻底完成民主革命 民面临的严峻考验从根本 的任务,它不包括 上是 A.解放国土、完成国家统一 A.土改能否完成 B.建立各级地方政府 C.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B.帝国主义威胁能否解除 C.全国剿匪能否胜利 D.人民民主专政能否巩固
结构
背景
军事?
政治? 思想? 人民? 组织 政府 会议 意义
解放大陆
条件
新 中 国 成 立
巩固 政权
三 大 措施 土地改革 运 镇压反革命 动
抗美援朝
三反五反
成立:
开国 大典

意义:
恢复 发展 经济
小结
政协会议 内容:建国问题
共同纲领 正副主席 首都
国旗
国歌
作用: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推翻三座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作用:打击;保卫;国际威望;和平环境。
三、经济—土地改革(1950—19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想一想:
(因为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 土地所有制)
2.这次土改对待富农如何?为什么?
1.为什么1950年土地改革会得到农民的支持?
(保护富农。可减少阻力,稳定民族资 产阶级,发展农村经济)
D.打败国内资产阶级进攻
巩固政权的背景:
1、国际: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新中国敌视和封锁
2、国内:(1)人民解放战争尚未完全结束,上百万国民党 在负隅顽抗; (2)大批特务、土匪、地方恶霸势力威胁新政权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进入新纪元
2、走上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向
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冲破帝国主义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 平、民主和 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世界人
民的民族解放的斗争。
一 军 事 追 歼 残 敌
1950年7月 1951年

前解放 渡江战役 台湾
西藏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二、军事—抗美援朝(1950—1953)
3.这次土地改革的结果怎样?
(至1952年底,除——外,全国基本完成 土改,——农民分到 土地,——被彻 底废除了,农民翻了身,为——和——开 辟道路。
4、试比较中国共产党四次土地政策的时 间、地点、背景、内容、意义。 时期 地点 背景 内容 意义 国共 革命根据地 阶级矛盾 土地革命 农民支持 对峙 路线 可靠保证 抗战 抗日根据地 民族矛盾 双减双交 农民 时期 地主 阶级矛盾 《大纲》 农民支援 解放 解放区 战争 总路线 可靠保证 过渡 新解放区 阶级矛盾 《土地改 废除、解放 时期 革法》 农业、工业
———————
D.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
——————— —
3.解放战争时期与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改 革政策不同的是
A.依靠贫农、雇农 B.对待富农经济 _________
C.耕者有其田
D.没收地主土地
4.建国初期三大运动最主要的目的是
A.恢复国民经济
B.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C.巩固人民政权 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