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阅读作文课件教案 六上2给自然段分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阅读上
二、给自然段分层和概括自然段段意
【教学目标】:
1、不断地积累丰富的知识,培养学生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意志、坚毅、实事求是,谦虚好学,要不断的反省自己,知错就改,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引导学生弄清自然段中句与句的逻辑关系,学会划分层次,概括自然段的基本方法。

3、学习掌握“顺承式”“并列式”“因果式”片段描写
【教学重点】
1、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学会分层和概括自然段的方法
2、学习掌握““顺承式”“并列式”“因果式”片段描写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理念】
给自然段分层和概括自然段段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训练。

它不仅是理解段落大意的重要方法,写作训练的重要步骤,而且也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会概括段落大意,是完整而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也是泛读时快速抓住全文要点和精读时认真领悟全文思路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55分钟)
一、课前活动
师:快乐作文,快乐成长,欢迎走进今天的快乐课堂。

子曰: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孔子的教导,我们时刻记在心中。

第一关:积累关
首先,一个有关孔子的故事送给大家。

(幻灯4—6)
孔子拜师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这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孔子拜师》,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讲述孔子的故事,目的是让大家对要积累的知识有所了解,同时产生求知兴趣。


二、快乐大风车
1、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几则《论语》(幻灯7—10)
(1)自读
(2)分角色读
(3)同桌原文和解释轮换读
(4)说说你最喜欢的句子的意思.
开展“以最快速度,登上最高的领奖台”的活动,背诵又快又好者颁奖。

(设计意图:古典文学的诵读,初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培养学生速记的能力。


2、趣学歇后语。

(幻灯11)
通过前面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对歇后语很感兴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几个有关动物的歇后语。

(1)自读
(2)师生互读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
(3)检查背诵(一分钟背过的上一个台阶)
3、格言警句(幻灯12)
歇后语短小、风趣、形象,是群众乐于接受的一种语言形式。

而下面我们要学习的格言则是语言的精华。

它包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蕴蓄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闪耀着人类智慧的理性光芒。

格言不是民间创作的,而是出于名家,读来是很有教益的。

这些格言警句强调了时间的可贵,要求珍惜时间,奋力拼搏。

同学们读一读吧,看看这些谚语哪个队记得更多呢?(学生记忆)
(设计意图:在积累歇后语格言时可按出处归类,为说话和写作时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阅读
1、创设情境:快乐积累之后,马上进入我们的
第二关:阅读冲关
今天仍有大奖等你拿,根据我们所学的内容,老师设了“最佳智慧奖”、“最佳理解奖”、“最佳运用奖”,配合着大奖的是三个板块:第一板块-----知识库,我们一起来了解给自然段分层级概括段意的方法;第二板块----训练场,根据所学的知识来分析文章;第三板块----竞技厅,用学到的方法写文章。

同学们,加油!
(设计意图:将知识点的传授通过竞赛的手段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放松心情,激发参与的积极性。


2、知识库(传授主要内容)(幻灯13—20)
(1)每个自然段都是由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

要理解自然段的意思,首先必须分清一段中有几句话。

(2)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自然段都是由好几个句子组成的。

这些句子是怎样组成一个自然段的呢?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自然段中,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基本的包括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因果、总分等类
[例1]《赵州桥》第3段:“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像活的一样。

”全段共3句,是总分的关系。

[例2]《翠鸟》第1段:“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

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全段共6句话,是并列的关系,主要写了翠鸟的颜色鲜艳和小巧灵活。

[例3]《手术台就是阵地》第2段:“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这一段8个句子,是按时间顺序写的,是承接的关系。

(3)了解了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给自然段分层了。

A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句子合并,即可完成分层。

B分析自然段中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一般在结构变化交接处分层。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分层:
总分关系:总一层,分一层
并列关系:每一个意思为一层
因果关系:因一层,果一层
转折关系:哪里转折哪里就开始一层
承接关系:每一个方面为一层
(4)归纳自然段意的基本方法
默读回答:归纳自然段意有几种基本方法,各是什么?
A摘句法:也称中心句概括法
B串联法:把各层意思重点词句串接起来。

C归纳法:在读懂全段的前提下,用一些概括的词语总结。

(设计意图: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可结合点行动例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获取。


3、训练场(幻灯21)
我们在知识库里装备精良后就来到训练场上练习了,现在有三篇文章需要
我们同学们仔细阅读,然后根据所读的文章来回答问题,看哪队得分多。

例一:《荔枝》(幻灯22、23)
(1)本文按事物的不同方面先写荔枝的(),再写荔枝的()。

(2)用“\\”把两层意思分开
(3)运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总结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问题答案:
(1)先写荔枝的(样子)再写荔枝的(滋味)。

(2)从“饱含水分”后面分开
(3)荔枝的样子和滋味
(备注:此文是一部经典的说明文,可先让学生细细品读,教师再做指点,帮助学生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


例二:《养花》(幻灯24、25)
(1)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
(2)请你把这段话分为三层,用“\\”分开
问题答案:
(1)归纳法:(养花要付出辛勤劳动,从劳动中获得乐趣。


(2)第一层:(开头到“我可得感谢它们”)
第二层:从“我工作的时候”到“胜于吃药”
第三层:从“要是赶上狂风暴雨或者天气突变”到“完”
(备注:此短文的传授可以让学生默读文章,稍加指导,教师逐步放手让学生实践、体会。


例三:《桂林山水》(幻灯26、27)
(1)写出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2)给段落划分层次,写出层意。

(3)你认为这个段落结构有什么特点呢?
问题答案:
(1)这段话写了漓江水的特点。

(2)第一层(第一句):漓江的水与众不同。

第二层(第二、三句):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3)总分式:先概括后具体。

(备注:此短文的传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练习速度读,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直接写答案,老师检查,查看学生的自学能力。


师:时间过得真快,下课的时间到了,我读懂了你们眼中的喜悦,让我们休息10分钟,马上回来让快乐继续。

第二课时(55分钟)
一、经典阅读(幻灯28—30)
1、再次回到课堂,你准备好了吗?笔试马上开始!
2、在笔试前,我们先看一篇经典散文《太湖》再读一读。

(备注:经过了三次的练习,本文不做重点讨论,仅作赏析。


二、习作
1、欣赏完这么美丽的太湖,同学们也来观察一种事物吧。

请注意,句子连接要按照一定的关系:可以是并列式,可以是因果式,可以是顺承式,也可以是总分式,组织语言写个片段。

(幻灯31)
2、参考题目:《我的书包》《家乡春景》《雨》(幻灯32—34)
3、习作。

4、教师巡视,相机指导,发现佳作。

5、指名朗读自己的作品,根据学生情况,评出获奖者。

三、快乐加油站(幻灯35—37)
写一件事情,应该采用一种合适的叙事方法,才能把事写好。

常用的叙事方法有顺叙、倒叙、插叙。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顺叙。

顺叙记述法,是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它是一种最常见、最基本的叙述方法。

其特点是能使文章的层次与生活实际相一致。

运用得当,可使文章眉目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结构完整。

对于作者来说,便于把握线索、组织材料;读者也易于了解所叙的来龙去脉,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

然而,顺叙记述法的短处在于平铺直叙,缺少变化。

因此,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突出重点,注意材料的剪裁取舍,不要记成流水账。

二是要多种表达方法结合使用,不可一叙到底。

三是要在叙事中写人,不能只见事不见人。

四、小结
快乐作文、快乐成长,感谢大家的精彩表现,我们下周再见。

板书设计:
给自然段分层
一、段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总分关系:总一层,分一层
并列关系:每一个意思为一层
因果关系:因一层,果一层
转折关系:哪里转折哪里就开始一层
承接关系:每一个方面为一层
二:归纳自然段意有几种基本方法
A摘句法:也称中心句概括法
B串联法:把各层意思重点词句串接起来。

C归纳法:在读懂全段的前提下,用一些概括的词语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