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精品学案第3节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参考学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整理要点:开始课前自主学习了,先试试你的身手吧!
1.我国的全国“植树节”是每年的月日。

2.“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十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第一个巨大植树造林工程。

所谓“三北”,指的是我国、和地区。

3.1989年,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名“”。

4.1987年,“三北”工程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称号。

自主研练:重点,难点,常考点,当堂学习,当堂巩固,高效率!
1.许多树木对大气粉尘污染起到阻滞、过滤作用,其原因是()
①森林枝叶茂盛,能减小风速②叶面有茸毛,能分泌油质和粘性物质③能分泌强大抗生素④能吸收各种有毒气体⑤蒙尘的植物经雨水的冲洗后,又能迅速恢复以阻拦尘埃。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2.经过十多年努力,我国西北防护林带已经初步建成,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其重要意义是()
A.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B.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建立了畜牧业的生产基地
D.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3.我国为了保护丹顶鹤,在南方和北方分别设立了自然保护区,这是由于丹顶鹤的生活习性受下列何种因素的影响()
A.水分
B.温度
C.阳光
D.食物
4.自然保护区具有的功能是()
A.保护自然和自然资源
B.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环境
C.保护生态系统
D.上述三项的总和
5.国际上公认的评价一个国家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
A.有无环境保护法规
B.工厂三废的处理水平
C.人均占有绿地面积
D.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与国土面积之比
6.在长白山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
A.稀有动物东北虎
B.稀有植物金钱松
C.稀有鸟类丹顶鹤
D.代表不同地带的自然生态系统
7.下列生物属于我国特有的珍贵爬行动物是()
A.大鲵
B.中华鲟
C.扬子鳄
D.白鳍豚
8.衡量某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否优越,主要看该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否达到()
A.20%以上
B.30%以上
C.12.7%以上
D.10%以上
9.在城市的闹市区,人口稠密,空气中细菌的密度相对比较高。

在绿化市区时,下列4组树木品种,比较适宜的一组是()
A.法国梧桐、圆柏、黑核桃
B.柳杉、月季、洋槐
C.泡桐、樟树、柳树
D.银杏、白杨、雪松
10.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能吸收有毒气体,使空气得到净化。

这个现象说明()
A.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能力
B.植物具有应激性
C.生物具有适应性
D.生物具有遗传性
11.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我国已经决定禁止使用两种动物中药材,它们是()
A.斑马肉和犀牛角
B.熊猫肉和虎肉
C.犀牛角和虎骨
D.眼镜蛇胆和大鲵肉
12.我国特有的珍贵的哺乳动物,俗称“四不像”的是()
A.猫熊
B.金丝猴
C.麋鹿
D.大鲵
13.为保护稀世珍宝大熊猫,我国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是()
A.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B.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C.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D.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
14.我国的虎已经处在灭绝的边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虎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下降
B.虎处的营养级较高,食物不足
C.环境污染造成虎的出生率下降
D.虎被乱捕乱杀且栖息的森林减少
15.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A.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
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
C.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
D.提倡狩猎,扩大放牧数量
16.城市绿化常用圆柏、法国梧桐等树种,它们对环境最突出的作用是()
A.保持水土
B.调节气候
C.杀灭细菌
D.净化空气
17.引起环境污染的因素不包括()
A.大量使用化肥和有机农药
B.森林吸收CO2放出O2
C.生活垃圾、汽车排放尾气
D.工业排放的“三废”
18.哪一措施最可能是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19.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不合理,______________不合理。

因此,保护环境一方面要防止_______,更重要的是要进行_______。

进行自然保护的一个有效手段是_________。

为了保护环境,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绿化环境,即_______、_______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绿化总面积提高一步,是当务之急。

20.到1993年底,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_______处。

我国为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贵动物,在四川省建立了_______、_______自然保护区;为保护_______、_______等鸟类及自然环境,在青海省建立了_______自然保护区;为保护不同地带的自然生态系统,建立了_______、_______等自然保护区。

21.工厂排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农业上大量使用_______和_______,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从而使_______遭到破坏。

22.云南某地炼制硫磺,排出大量的SO2等废气,以致该地区常降酸雨,植物死亡,人和动物受害。

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因素是_______,其做法触犯了《_______》,应受到处罚。

23.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被长期掠夺式开发利用,数量锐减,所以,进行_______是至关重要的。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其水量和峰高均与1954年大体相当,但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值,给两岸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出现这种情况与生态环境状况直接相关,据统计,近30年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减少一半,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一倍,中下游湖泊面积减少45.5%,湖底普遍淤高1~3米。

国家重视环保工作,洪灾过后,又采取了包括制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在内的一系列措施,要求各地保护森林资源,在长江中上游一律停止砍伐森林,封山育林,制止毁林开垦,乱占林地行为,并对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退耕还林”、“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作出安排,并在全国开展保护“母亲河”的活动。

(1)砍伐森林,导致水患。

请说明森林在防止水患方面的作用。

(2)湖泊面积减少,也是造成水灾的重要原因,湖泊在防止水灾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
(3)灾害的发生,说明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_______,大自然已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

从惨痛的教训中,我们应当明白一个什么原理?
(4)治山与治水是什么关系?这事实说明一个什么哲学原理?
(5)在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你将做出怎样的力所能及的贡献?
人与自然:走出教材,进入大自然,里面的世界真精彩哟!
国鸟知多少
国鸟,是象征着一个国家的鸟。

因此,那些被选定为国鸟的一定是为这个国家人民所喜爱的、珍贵稀有的特产鸟类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鸟。

由于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滥捕,不少鸟类数量日趋
减少,有的甚至绝灭或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国际鸟类保护会议呼吁各国都有选出自己国家的国鸟,以在国民中普及保护鸟类的思想。

现在已经有不少国家选定了自己的国鸟,你知道多少呢?
国家国鸟国家国鸟国家国鸟
美国白头海雕危地马拉凤尾绿咬鹃阿根廷棕灶鸟联邦德国白鹳比利时红隼瑞典乌鸫
荷兰白琵鹭英国红胸鸲卢森堡戴菊
丹麦云雀奥地利家燕斯里兰卡黑尾原鸡
新西兰几维鸟印度蓝孔雀挪威河鸟
冰岛矛隼日本绿雉澳大利亚琴鸟
探究性学习:学习探究,迁移发展,你的能耐不是真的有长进了么?
被人们誉为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的“三北”防护林是世界四大生态工程之一。

根据所学的知识,说说“三北”防护林有什么意义?和周围的同学交流各自的意见。

参考答案
整理要点
1.3 12
2.西北华北东北
3.绿色长城
4.全球500佳
自主研练
1.C
2.B
3.B
4.D
5.C
6.D
7.C
8.B
9.A 10.A 11.C 12.C 13.D 14.D
15.C 16.C 17.B 18.C
19.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自然资源的利用“三废”污染自然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种
树种草
20.766 卧龙王朗斑头雁棕头鸥鸟岛武夷山长白山
21.废水废气废渣农药化肥生态平衡
22.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3.该地区的绿色植物,尤其是森林资源自然保护
24.(1)森林有涵养水源作用,减缓地表径流,能有效地防止山洪暴发,森林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植物的根系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这样可减少河床淤塞,利于洪水的排泄,森林有调节气候的作用,既能防止暴雨成灾,又能防止干旱,减少发洪水的机会
(2)湖泊在调蓄洪水,削减洪峰,降低水位,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遭到破坏人们在改造自然和生产活动中,只有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从长远观点和整体
观点出发来综合考虑问题,才能有效地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使自然环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4)治山与治水是辩证的统一关系,山水相依,它们是一个整体。

治水必须先治山,治好山才能
最终治好水。

只有把山林和水域的生态平衡调整妥当,才能保证整个长江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说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5)①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活动中去②自觉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去,不做有损
环境的事③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