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
教学打算
一、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一、第一单元“乘除法”。

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紧学习百之内一名数乘两位数和一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探讨一名数乘两位数和一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式,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进程,培育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第三单元“千克、克、吨”。

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紧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把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

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紧学习两、三位数乘一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讨两、三位数乘一名数的计算方式,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进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适合的计算方式;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尝试说明估算的进程。

4、第六单元“除法”。

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紧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探讨并把握两、三位数除以一名数的方式,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进程,培育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五、第七单元“年、月、日”。

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紧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熟悉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定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熟悉24时记时法;感受时刻中的数学问题,培育时刻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看物体”。

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紧学习依照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看由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

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看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
识别正面、侧面、上面观看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进展空间观念,培育观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

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紧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熟悉周长;探讨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式;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成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

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紧学习事件发生的确信性和不确信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信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信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

除此之外,还安排了“搭配中的学问”“交通与数学”“时刻与数学(一)”“时刻与数学(二)”四个专题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在从事这些活动的进程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式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取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体会,进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试探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进程中,进展数学学习的爱好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一、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进程,通过操作活动,熟悉有余数除法,探讨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式。

二、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万之内的数。

通过实际操作,具体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通过“拨一拨”活动,把数数、读数、写数结合起来。

3、通过实践活动,熟悉方向和线路。

通过实际测量,熟悉分米、毫米和千米。

通过实际操作,熟悉角、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4、读统计图表,经历统计的全进程,培育学生统计意识。

分析统计图表中数据的进展趋势,作出简单预测。

三、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估算、鼓舞算法多样化。

四、教学方法: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试探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育。

3、踊跃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重视培育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不同。

五、班级情形分析
六、课时安排:
一、乘除法 ------------------- 7课时
二、观看物体 ------------------- 2课时
3、千克、克、吨 ------------------- 5课时
4、乘法 ------------------- 8课时
五、周长 ------------------- 6课时
六、除法 ------------------- 6课时
7、年、月、日 ------------------- 6课时
八、可能性 ------------------- 2课时
九、总温习 ------------------- 4课时
一乘除法
单元教学目标
一、结合具体情境,感知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四那么运算的意义,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汇总的运用,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看周围事物的意识。

二、探讨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名数及两位数乘一名数(积在百之内)的口算方式和一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式,体验计算方式的多样化,能正确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情形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进程,进展用乘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4、在具体的情境中培育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名数及两位数乘一名数(积在100之内)的口算;一名数
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

二、难点:两位数乘一名数(进位)的乘法及一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单元课时安排:7课时
小树有多少棵(1)
教学目标:
一、探讨并把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名数的口算方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探讨并把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名数的口算方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同窗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伙儿一进校园就会看到花坛里盛开着漂亮的鲜花,它在装点着咱们漂亮的校园,这么美的环境大伙儿喜不喜爱。

(喜爱)要有漂亮的环境,就需要花草树木。

二、探讨新知:出示挂图,大伙儿看一看,那个地址有什么?
一、认真观看并说出图意。

二、谁能依照这幅图提出问题?
3、试着解决所提问题。

引出:20×3=
4、讨论算法。

20+20+20=60 2×3=6,20×3=60·····
三、拓展应用:
一、3×2 5 × 4 6×7
30×2 50×4 6×70
300×2 500×4 6×700
你发觉了什么?
二、香蕉每堆200根
小象天天吃60根。

大象天天要吃90根。

⑴、3头小象吃一堆香蕉,够1天吃吗?
⑵、1头大象一个礼拜要吃多少根香蕉?
⑶、你还能提吃哪些数学问题?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咱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应该用什么方式计算比较简便?
五、作业:作业本中的作业。

课后反思:
需要多少钱(2)
教学目标:
一、探讨并把握两位数乘一名数的口算方式,领导多种算法交流的进程,并能正确地计算。

二、结合具体情境,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进程。

教具预备: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暑假里,有三个小朋友,来到了漂亮的大海边。

出示挂图:同窗门自己观看这幅图把你看到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二、探讨新知:
一、描述情境图,并依照图提出问题。

二、小组交流各自的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

3、引出: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1)列式计算,小组交流。

引导学生依照问题独立列出乘法算式:12 ×3 =
(2)全班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式,学生们可选择自己喜爱的算法。

4、解决问题:买3个球需要多少钱?
每一个学生先独立列出乘法算是,尝试解决,再交流、汇报。

五、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口算两位数乘一名数。

三、拓展应用:
一、13×3 70×5 24×2 15×3
31×3 34×2 24×4 13×5
2、
⑴、一共有多少块饼干?
⑵、每一个小朋友15块,分给6个小朋友,够分吗?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中的相关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一(3)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名数的口算方式的明白得和把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名数的乘法。

二、培育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进程中,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对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名数的口算方式的明白得和把握,能较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乘一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解决教材第7页第7、8两道综合性较强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开火车练口算。

教师用口算卡在全班开火车做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乘一名数的口算练习,抽查学生对此口算的方式是不是把握。

二、教材第6页第1题。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独立完成,全班订正时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口算方式。

3、教材第6页第3题。

学生独立试探填写“〈”“〉”或“=”,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讨
一、教材第6页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明白得题意并解答第一问,组织交流后再开始第二个环节“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鼓舞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材第6页第4题。

寻觅此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题中提出的四个问题,组织学生对前三个问题进行汇报,说一说是依照什么信息来解决问题的。

第四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解决。

鼓舞学生依照自己的方式设计不同的购买方案。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一、教材第7页第6题。

寻觅此题中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说一说“3倍”“2倍”的含义,学
生列式解答。

二、教材第7页第7题。

(1)引导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明确题意。

(2)小组讨论交流:如何检查交来的钱数对不对?
(3)列式解答。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学会了一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咱们还要踊跃运用它来帮忙咱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教材第7页第8题。

(1)创设情境:求教师和同窗们共80人去参观科技馆,如何租车合算?
(2)了解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3)小组学习,一起研究设计方案,然后汇报交流。

(4)组织学生从“省钱”的角度讨论“哪一种租车方案最合算?”
二、教材第7页第5题学生独立作业。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相关作业。

教学反思:
参观科技馆(4)
教学目标:
一、探讨并把握一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式,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二、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进程,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探讨并把握一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式,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算法的多样化;培育学生的学习爱好,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窗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进展。

咱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进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咱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教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探讨新知
一、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能够如何列式,并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二、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试探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式。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一、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二、
一包糖共80块。

分给2人,
人数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
2 80÷2 =
4
8
你发觉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天天看多少页?
四、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植树(5)
教学目标:
一、探讨并把握一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二、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探讨并把握一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用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窗们,秋季到了。

秋季师播种的季节,为了尔后咱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绿色,今天咱们就要去进行植树活动。

二、探讨新知
一、出示挂图,观看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解决“每组3人,能够分多少组?”能够如何列式,并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二、学生列出“36÷3”的算式后,引导学生试探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式。

(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一、46÷2 84÷4 630÷9 96÷3
66÷3 100÷5 720÷8 48÷2
二、
7元84元
⑴、一双鞋子的价钱是一副手套的几倍?
⑵、一双鞋子的价钱比一副手套贵多少倍?
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在里填上“>”“<”或“=”。

48÷4 84÷4 720÷8 720÷9
24 × 3 24 × 2 26÷2 26 × 2
四、总结:
今天咱们学习了一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能够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中整十的部份,再去除被除数的个位数,然后把两次除得的结果合起来。

若是有道理,也能够用你喜爱的其他方式来计算。

生活中有很多问题的解决都要用到咱们今天学到的知识,同窗们要做一个有心人,下课后,咱们能够试一试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还能解决哪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二(6)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明白得和把握一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式,能正确计算。

二、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同时进展学生运用除法口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式练习。

教学难点:选择适合的方式正确熟练地口算一名数整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及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礼拜天,妈妈到超市采购了很多物品。

(出示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一、学生从图上了解妈妈采购的物品及每样物品所用的钱数。

二、依照以上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讨
一、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照出示信息提出并解决除法问题。

二、全班交流:你们学习小组提出了哪些除法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3、交流计算方式:重点交流你是如何计算48÷2=24和90÷6=15两道算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一、出示口算训练卡片,教师引导学生做一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训练,适当抽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二、教材第12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发觉了什么。

3、教材第12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4、教材第12页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明白得题意,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反馈。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今天咱们进一步练习了一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而且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温习(7)
教学目标:
一、温习巩固一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式,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进一步明白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乘除法口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明白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温习巩固一名数乘除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式。

教学难点:在计算进程中明白得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礼拜天,一群同窗一路到科技馆参观(出示相关的数学信息)
一、学生找数学信息:每张门票8元,一共花了80元。

二、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一共有多少名同窗?80÷8=10(人)
3、变幻信息及问题:每张门票8元,10人一共花了多少钱?
4、学生独立解答:8×10=80(元)
五、观看“80÷8=10”和“8×10=80”这两个算式,问:你们发觉了什么?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讨
一、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三个数八、10、80,用8和10相乘得80,用80除以8得10,用80除以10就得8,乘除法运算恰好相反。

二、依照以上规律尝试写出几组相关的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

3、教材第12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自己是如何想的?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一、教材第13页第7题:填表
学生先独立填表,再交流订正,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二、教材第13页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一、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忆总结,想一想:“自己有什么收成?”
二、教材第13页第5题。

独立完成。

你是如何判定两个算式的大小的?
五、作业:作业本的作业。

教学反思:
二观看物体
单元教学目标:
一、在搭立体图形和从多角度观看立体图形的进程中,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经历用正方体拼搭立体图形的进程,进一步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会有所不同。

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看到的立体形状。

3、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进程中,初步学会用方位词上、下、左、右、前、后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依照指令用一样大小的正方体搭立体图形,并学习从多方位观看立体图形。

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难点: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看到的立体形状。

初步学会通过提问搭出和他人一样的立体。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搭一搭(8)
教学目标:
一、在拼搭和观看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观看、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重点: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
方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在拼搭和观看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的观看、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用具:小正方体、小黑板、幻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窗们,你们喜爱做游戏吗?今天笑笑和调皮就进行了一个游戏,超级有趣,你们想看吗?
二、探讨新知
(一)操作活动一——依照指令搭立体图形。

一、教师通过幻灯演示“调皮”和“笑笑”搭立体图形的游戏进程,学生在观看的基础上说说游戏的方式,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那么和要求。

二、师生游戏。

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式。

二、学生同桌间游戏。

3、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觉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定并搭出立体图形。

一、师生活动师范。

二、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三、拓展应用
一、搭一搭,看一看。

找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正面画“√”,上面画“○”,侧面画“△”)
()()()
()()()
()()

从侧面看到的形状是)个,别离是()。

3
A
填图号。

⑴、从侧面看是图A
的有( )。

⑵、从正面看是图B 的有( )。

⑶、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侧面看是图A ?还有什么养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图B ?想一想,搭一搭。

4、下面的立体图形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别离是什么?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1、 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合作情形进行升华。

2、 学生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收成? 四、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练习三(9)
教学目标:
一、在拼搭立体图形的进程中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看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二、在拼搭和识别的活动中进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在猜一猜、搭一搭中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观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引发学生对操作活动产生爱好并斗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从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咱们继续来玩搭积木,同窗们快乐吗?今天教师把要求略微提高了一点,不仅要考察谁会搭,还要考察谁会看、会画。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讨
一、教师说明活动要求——猜一猜、搭一搭。

二、教师发出指令:用4个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有3个正方形。

3、学生分小组讨论拼搭方式并拼搭。

4、学生交流自己所拼搭出的形状。

五、教师发出指令:从上面看有4个正方形。

六、教师发出指令:从侧面看有2个正方形。

7、再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看自己新搭的立体图形,你发觉了什么?(丛不同的位置观看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八、学生分小组做上述拼搭游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一、第1题:学生先用正方体学具搭出题中立体图形;别离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看后,再做判定和选择;组织交流。

二、第2题:学生按题目要求独立想一想、搭一搭、看一看,再连连续。

3、第3题: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学生先想一想,再独立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组织全班交流。

四、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一、总结:通过今天搭立体图形的活动,咱们明白,从不同角度观看同一个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二、拓展:你们能将自己从不同角度看到的立体图形形状的样子画在方格纸上吗?
教学反思:
三千克、克、吨
单元教学目标:
一、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熟悉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成立清楚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二、把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彼此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了解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字母表示方式,了解用秤能够称物体的轻重。

4、能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与克、千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进一步感受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