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常见气体的制法和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气体>教学案
一.实验室制取O 2、H2、CO2的反应原理、制取装置、收集方法、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O2H2CO2
反应
原理
制取
装置
收集方法①
②
①
②
①
操作步骤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
气密性;②装药品;③
固定试管;④点燃酒精
灯,进行加热;⑤收集
气体;⑥将导管移离
水槽;⑦熄灭酒精灯。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②加入
;③由分
液漏斗或长颈漏斗注
入;
④收集气体;⑤验满。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②加入
③由分
液漏斗或长颈漏斗注
入;
④验纯;⑤收集气体。
①组装仪器,检查装
置的气密性;②加
入;③由分液
漏斗或长颈漏斗注
入;
④收集气体;⑤验满。
验满方法①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可用
放在,如果木条
则已满。
用排水法收集,如果
集气瓶口有
则已满。
用放在
,如果木条
则已满。
注意事项试管口应
倾斜;排水法收集完气
体后应该先
再;应在试
管,
防止:。
如果用长颈漏斗,应该。
如果发现收集不到氧气
原因有。
先验纯再收集;装满
氢气的集气瓶该
放置。
不能用稀硫酸或浓盐
酸代替稀盐酸的原
因:。
例题分析:右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气密性检查:用手握紧试管,观察到水中导气管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C.加热: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D.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二.设计装置的依据
制取气体的装置分为两个部分:和。
1.气体发生装置
发生装置的选取时根据反应的和反应物的而设计的。
(1)固固加热型,如。
(2)固液常温型,如、、。
例题分析:下图是实验室制备CO2的装置图。
该装置的特点是: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盐酸接触,发生反应,关闭弹簧夹后,盐酸被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压回长颈漏斗,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
用该装置制备CO2可起到节约药品和取用方便的效果。
下列装置中与图示装置具有相同效果的是()
2.气体收集装置
收集一种气体之前,必须事先知道气体的密度比大或小;能否和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能否溶于或与之发生反应;是否有毒。
收集装置
选择条件难溶于水或不宜溶于水,与
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不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
的气体。
不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密度
比空气的密度
的气体。
举例说明
备注说明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收集满时易观察,能用排水法的则用排水法,若要求收集气体,则不能采用排水法,使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伸入。
如果收集的是有毒的气体,应在收集装置后加上一个。
例题分析: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由此可以得出它可能具备下列性质中的()
①不易溶于水②易溶于水③密度比空气小④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操作程序
1.选择合适的仪器进行组装,组装仪器的一般顺序是:从到,从到。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A装置如何检查气密性:。
(2)B和C装置如何检查气密性:。
例题分析:根据下图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关闭图A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从长颈漏斗向试管中注入一定量
的水,静置后如下图所示。
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
“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
由:。
(2)关闭图B装置中的止水夹a后,开启活塞b,水不断往下滴,直至全部流入烧瓶。
试判断:B装置是否漏气?(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判断理由:。
3.装药品:如果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一般是先装再加入。
4.准备收集装置: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在制取气体之前将集气瓶装满水。
5.制取气体。
6.收集气体并验满。
7.拆洗整理仪器。
四.气体的检验
仪器名称:①U型管②干燥管③洗气瓶④硬质玻璃管
物质选用试剂和装置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③中石灰水
一氧化碳④中放氧化铜+③中石灰水
氯化氢气体③中硝酸银溶液
五.气体的干燥和净化
1.实验装置:常用的干燥及净化装置主要是:洗气瓶、干燥管和U形管。
仪器名称:①U型管②干燥管③洗气瓶④硬质玻璃管
杂质气体选用试剂和装置化学方程式
氧气④中放铜粉或者用铜网
水蒸汽①或者②中放固体氢氧化钠或碱石灰
或者③中浓硫酸(最常用)
二氧化碳①或者②中放固体氢氧化钠或碱石灰
③中氢氧化钠溶液
一氧化碳④中放氧化铜
2.气体的干燥
选择干燥剂应该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而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可以吸收其中的,而不能和气体发生反应。
(1)浓硫酸:可干燥的气体有:、、、;不可干燥。
(2)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可干燥的气体有:、、、;不可干燥:、、。
3.气体的净化
选择气体吸收剂应该根据气体的性质和要除去的杂质的性质而定。
原则:所用的气体吸收剂只能吸收,不能与反应,也不能引入。
常见的气体吸收剂:水可用、、来吸收。
氯化氢气体可用、来吸收。
二氧化碳气体可用、来吸收。
气体的净化顺序:先,后。
例题分析: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序号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得到纯净的CO2,应在收集装置前连接两个相同的________装置,并在第一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_________(从NaHCO3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中选择一个)除去HCl,第二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____________除去水蒸气。
六.尾气处理
制取有毒或有腐蚀性的气体时,一定要用尾气处理装置。
1.燃烧法:
如:甲烷、一氧化碳、氢气
2.碱液吸收法:
如:氯气、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
3.水溶解法:
如:氯化氢、氨气
4.袋囊储存法:
<常见气体>作业
1.使用右图装置不可以进行下列实验中的()A.锌与稀硫酸制取并收集氢气
B.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C.KMnO4制取并收集氧气
D.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并收集氧气
2.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们可能是H
2、O2、CO2。
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的鉴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根据瓶③倒置,可判断瓶③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向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若变为红色,则存放的是是CO2
3.下面有关气体的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用甲装置来制取氧气
B.乙装置可用来制取、检验二氧化碳
C.收集氢气可用丙装置
D.丁装置可用来收集氧气
4.比较用过氧化氢溶液和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方法,二者共同点是()
A.发生装置相同 B.都可用MnO2作催化剂
C.反应的基本类型相同 D.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成分相同
5.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
A B C D E F G 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代号)。
(2)若用B装置制备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性杂质气体,则试剂X常用,用G装置收集氢气,②应与(填接口序号)相连。
(3)现有如下资料:
①实验室用FeS固体与稀H2SO4在常温下反应制取H2S气体。
②通常状况下,H 2S 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碱溶液反应。
若在实验室中用上述装置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H 2S 气体,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所选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填接口序号) 。
6.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
如:
A .电解水
B .分离空气
C .加热高锰酸钾
D . (1)相信你在D 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 、②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干燥生成的氧气,丙中盛放的液体试剂是 ,气体应从 (选填“a ”或“b ”)端导入。
7.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
化
学
方
程
式 。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 2==2NO 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不能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
(3) 按图F 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 (只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实验室里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
甲
乙
注
射器
a b
丙
①
②
A B C D E
是 。
8.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到图中所示的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 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O 2,则应选择装置 。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指出并加以改进: 。
(4)用装置F 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广口瓶充满水,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导管口 (填“a”或“b”)通入;若气体从导管口a 通入广口瓶,广口瓶内应盛装 (填试剂的名称)来干燥氧气。
(5)某同学从上述装置中选用适当装置成功制取和收集了二氧化碳,他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为了进一步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同学将气体通入装置F 中,则装置F 中应加入的试剂为(填化学式)溶液。
若在装置F 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6)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 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F G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 ;② 。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 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
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 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
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 作用。
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实验室选用C 和E 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5)装置B 、C 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 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
(6)有一名同学欲用G 装置收集H 2,则H 2应从导管口 通入。
②
带
小孔的隔板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