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需要防范的法律风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营企业需要防范的法律风险
民营企业需要防范的法律风险改⾰开放20多年来,中国民营经济由蹒跚起步到飞速发展,已经由⼀种所谓的“边缘经济”发展成为推动中国市场化进程及技术创新的主⼒军。

但是,民营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很⼤的法律风险。

为了进⼀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亟待加以研究解决。

⼀、民营企业⾯临的法律风险
(⼀)产权风险。

产权风险是困扰民营企业的第⼀个法律问题。

从法律⾓度讲,产权是⼈们对某种具有使⽤价值的资源的所享有⼀系列权利,其本质是排他的。

产权的排他性,导致法律风险的潜在。

产权中的法律风险是我国民营企业中的普遍现象。

很多民营企业的产权并不清楚,尤其是戴红帽⼦的企业更不清楚,还有的民营企业是属于家族的,也存在产权问题。

由于民营企业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避免政治上的风险和获得⼀些优惠,⼀些私企便戴上“红帽⼦”,但是企业发展到⼀定规模,产权隐患便凸现出来,⼀些被挂靠单位当成⾃⼰的企业了,产权纷争便不可避免。

在民营企业中,产权问题最突出的是合伙制企业。

合伙制通常有两种形式。

⼀种是家族式企业。

这种企业建⽴之初就没有产权意识。

另⼀种是⼏个意⽓相投的朋友合办的企业。

开始时合伙者之间情重于法,⼀⼼扑在创业上,没有注意产权问题。

⼀旦成功,问题就出来了。

在合伙之初,每个⼈投资不同,在企业中的贡献也不同。

到底按什么进⾏分配,难免有冲突。

合伙者之间对经营⽅向也会有不同看法,谁说了算⼜是冲突的⼀个来源。

这些冲突的解决都涉及到产权问题。

如果产权⽅⾯的问题不解决,民营企业难以做强,更⽆法做⼤。

(⼆)企业设⽴的法律风险。

⼀些民营企业从开始设⽴就留下了法律风险。

这种风险⼀部分是由于国家对民营企业政策上的限定,也有⼀部分是由于民营企业故意⽽致。

这些企业可归纳为以下⼏种类型:1.“夫妻店”公司。

公司注册为夫妻俩所有,公司财产与家庭财产混同,使得公司失去了独⽴⼈格,最后可能要以家庭财产来承担公司债务。

2.幼⼦公司。

即以未成年的⼦⼥的名字注册为股东,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这种公司⼀开始就是⽆效的。

3.“影⼦”公司。

即实际出资⼈与名义上的股东不⼀致,当两⼈出现⽭盾时,两⼈和企业都⾯临法律风险,实际出资⼈的权益可能受到损害,名义股东可能要承担注册资本不实、不到位或者抽逃资本的法律风险。

4.借贷公司。

⼀些企业名为投资,实为借贷,不参与经营,不承担公司经营风险,约定每年保底分成,这也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三)融资中的法律风险。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之⼀,既难以通过银⾏贷款⽅式获得间接融资,⼜难以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

民营企业在缺乏正规、有效融资渠道的情况下,只好寻求民间借贷、集资、违规借贷等⽅式筹资,有的民营企业甚⾄靠拖⽋贷款来获得正常经营所需资⾦,这就造成了⼀些潜在风险。

有的企业为了融资⽽借⾼利贷,⼀旦遇到资⾦周转困难,便可能被逼债,闹个家破⼈亡。

还有的企业为了多贷款,制造虚假⽂件骗取贷款,最后被定为贷款诈骗罪。

(四)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风险。

民营企业的商业秘密缺乏保障,是民营企业最担⼼的问题之⼀。

⼀些民营企业经常发⽣这样的情况:企业的⾼级管理⼈员、技术⼈员和营销⼈员在公司⼯作⼀段时间以后,掌握了公司的技术秘密或者其他商业秘密,然后跳槽或被⾼薪挖⾛。

跳槽时他们就会把技术秘密,甚⾄把⼀些客户关系也带⾛。

对于⼴告企业、展览企业、⾼科技企业⽽⾔,商业秘密的泄漏或丢失,往往会造成⼀个企业⾛向衰败甚⾄死亡。

知识产权的问题也正在严重威胁着民营企业。

最近⼏年,中国民营企业在海外连续遭遇知识产权的伏击。

(五)劳动争议风险。

劳动争议产⽣于劳动者与⽤⼈单位各⾃享有的权利和承担义务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为三⽅⾯:⼀是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和职⼯辞职发⽣的争议;⼆是因执⾏国家有关⼯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的争议;三是履⾏劳动合同发⽣的争议。

有时劳动争议还和商业秘密保护、反不正当竞争结合在⼀起。

(六)民法典律风险。

现代社会商业贸易活动中,每⼀项交易背后都有民法典律关系的存在,中⼩民营企业不⼤重视合同签订前的风险防范。

有些民营企业签订合同很轻率,也不存在董事会合同审批制度和总法律顾问把关制度,从⽽导致纠纷增多,⽭盾出现后损失难以弥补。

以上这⼏⽅⾯的风险,是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常经营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如果民营企业家的法制意识不强,这些潜在的风险就会变成现实中的灾难。

因此,在法制⽇益完善的今天,民营企业家必须具有风险意识和守法观念,做到防患于未然。

⼆、控制风险的对策
市场经济⾸先是法制经济,企业的⼀切经营活动必须置于法律的框架下,企业存续、发展过程中的⼀切纠纷必须以法律的⼿段规范、调整和解决。

任何期望通过政治的、家族的⽅式解决纠纷的想法都从根本上违背了法制经济的根本要求。

掌握并灵活运⽤各种控制法律风险的对策对于民营企业的发展来说⾄关重要。

(⼀)避免公司与其出资⼈的⼈格混同。

在公司组织和经营过程中,公司与公司出资⼈发⽣混同,即可能导致公司⼈格的丧失。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公司应从资产、经营和⼈事等各⽅⾯同家庭及出资⼈划清界限,唯有如此,才能做到规范经营,保住公司的独⽴法⼈资格。

(⼆)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构。

民营企业的治理机构,要在坚持现代公司法⼈治理机构的前提下,结合民营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进⾏必要的调整。

民营企业要形成以共同治理为特征,制衡与效率相协调的治理模式。

科学划分股
东会、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各利益主体的权⼒和责任,完善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的相互制衡机制。

(三)完善企业劳动⽤⼯管理制度。

建⽴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符合法律规范的劳动⼈事管理制度和有效的防范机制,是民营企业避免劳动纠纷,保持内部有效运作,增强对外竞争能⼒的重要保证。

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可以约定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和竞业限制条款以明确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四)建⽴完备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

建⽴完备的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做好事先的合同审核⼯作,提⾼法律鉴别能⼒,对避免民法典律风险⾄关重要。

民营企业应当建⽴健全企业内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合同管理⼈员的培训教育,建⽴重⼤合同审查管理制度。

(五)构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构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民营企业特别是创新型民营企业来说⼗分重要。

企业要从两⽅⾯⼊⼿来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作,⼀⽅⾯是要维护⾃主知识产权,另⼀⽅⾯是不侵犯他⼈的知识产权。

(六)有效化解融资风险问题。

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是多⽅⾯的,既有部分民营企业缺乏信⽤、缺乏担保物等企业内部原因,也受到我国⾦融市场以及信⽤体制上存在的缺陷的限制。

但根本原因在于民营企业信誉缺乏,产权不清晰,管理⽔平不⾼。

因此,民营企业必须引⼊优秀管理⼈才,提⾼经济效率,降低经营风险,重建企业信誉,增强融资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