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2古代中国的农耕经济课堂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力: 工具、技术
1、农业 生产关系:土地制度、经营方式
2、手工业
成就:冶金、纺织、陶瓷 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
3、商业 发展的表现;影响
4、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
5、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
1
知识结构
一.农业
(一)耕作方式 1.农业起源:采集——种植(南稻北粟) 2.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发展: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 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 总结出许多谚语, 例如,“宁叫赔 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27
• 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2 分)
明清商业诚信问题。(2分)
(2) 指出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 并从经济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劳动工具:
重点:农业耕作方
式、土地制度;
灌溉工具:
水利工程:
3.小农经济: 商周: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 春秋以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产生条件、特点、影响?)
2
(二)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重点:农业耕作方
式、土地制度;
2.商周:井田制——春秋开始崩溃——税制改革— —私有土地合法化
20
•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 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 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 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 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26
(12分)阅读下列有关明清商业发展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 誉极好,明朝灭亡后, “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 往易货物, 肆中人立 付之, 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二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 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 假性。-----如往酒中掺水, 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 古酒, 在鸡的肚中塞沙, 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 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21
• 南宋是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 原因是
•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22
• 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 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为禁止机 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 有关该碑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三、商业的发展
商朝: 职业商人
西周:时期:开始实施“重农抑商”;
隋唐: 商业城市有长安和洛阳;坊市分开;
宋元: 坊市界限打破;汴京;交子;
明清: 出现商帮;工商业市镇;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出现资
本主义萌芽
11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 A、起源很早并不断发展 • B、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 • C、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
24
下列表述与重农抑商无关的是( ) • A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
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B 商人大量买田置地,购置产业 • C “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
每日不下数万人” • D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25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 的原因有
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闭关锁国 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 A 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丝织:最早发明;汉代:丝绸之路; 唐缂丝; (2)棉纺织:宋末明初向内地传播;(元)黄道婆改进技术(松 江);明清普及 3、陶瓷业: (二)经营方式:
1.家庭手工业:农业补充,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
2.官营手工业:西周到明前期处于主导地位
3.私营手工业:明中期后处于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0
• A.看到有青花瓷器 • 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 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 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
田
19
•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 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 朝廷
• A.要求民众纳税 •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 C.不要求民众纳税 •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②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16
•
资本主义萌芽
• 1、产生概况:时间、地点、
标志(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出现)
• 2、出现条件 :
农业、手工业发达 商品经济的繁荣 根本: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繁荣 3、具体表现: (1)明代产生:苏杭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机房 (2)清代发展:手工工场进一步扩大,分工更细, 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更多 4、地位影响:代表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总趋势, 稀疏微弱
下,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12
四.农耕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 1.农耕经济繁荣:
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商业: 商品流通扩大,大量使用白银; 城市: 工商业市镇兴起 ——国力强盛(表现?) 2.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 遇到阻碍,发展缓慢(表现?)
危机——中国:仍处于农耕经济文明中 西方: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3.战国后: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君主、地主、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经营方式: 自耕农式、雇佣式、租佃式
3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A、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制度的主要形态 C、精耕细作的生产技术日益成熟
4
历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因
①新的社会制度或是经济制度的建立; • 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局面的出现; • ③经济政策的调整 • ④民族融合的加强; • ⑤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
13
“重农抑商”:
A:基本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主,对私人工商业活动 进行严格的控制。
B:目的:根本、直接 C:产生原因:根本:生产力低下;
具体:农业的重要性;商业缺点 D:历朝表现:产生:战国
发展:秦汉 宽松:唐元宋 强化:明清 E:影响: 实质:保护封建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促进经济的发展,巩固政权 消极: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加剧土地兼并 强化了自然经济
8
• 4、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 的一次革命,原因是
• A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 作方式
• B畜力代替人力,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 动中解放出来
• C畜力代替人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 D可以使土地连续耕作
9
二.手工业 (一)主要成就
重点:手工业发展的脉络
1、冶金业: 青铜(商初到春秋末) 铁钢:生铁、块炼钢(春秋)——灌钢法(南北朝) 燃料:木炭——煤——焦炭 2、纺织业
17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A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源) B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商业的发展 D缺乏资金,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E传统观念的影响
18
课堂练习
• 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 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 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 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 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经营现象:诚实守信,注重声誉。掺假造假,骗取钱财 (2分)
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财富,一 部分人遵守传统道德,合法经营但有的人为谋取暴利, 坑蒙拐骗。(2分)
28
(3) 明清时商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力最强的商帮 有哪些?(4分) 背景: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2分) 徽商和晋商。(2分)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 D.“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
7
• 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 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 不包括
• A措施井田制瓦解 •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14
“海禁”与“闭关锁国”:
明“海禁”和清代的“闭关锁国”:
原因:
①
(直接原因)
②
(根本原因)
③
(客观原因)
15
“海禁”与“闭关锁国”:
明“海禁”和清代的“闭关锁国”:
原因:
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直接原因)
②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客观原因)
③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根本原因)
后果: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 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 (2分) 商业活动要遵守诚信,奉行商业道德,取信于民;要重视 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思想,持续发展; 要提高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
29
• ①反映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②资本主 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的劳资斗争 ③当时工 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进行罢工斗争 ④清朝资 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3
资本主义萌芽与传统手工业区别的有( ) • ①是否为市场的需要,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
进行生产 • ②劳动者是否被集中在一起从事生产 • ③生产过程中是否是雇佣关系 • ④ 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劳动力的出卖者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 • 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5
课堂练习
• 1、白居易诗《朱陈村》中“女汲涧中水, 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
• A.远古时代的采集方式 • 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 • 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 D.古代耕作技术落后
6
• 2、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 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
1、农业 生产关系:土地制度、经营方式
2、手工业
成就:冶金、纺织、陶瓷 经营方式: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
3、商业 发展的表现;影响
4、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海禁”
5、明清的资本主义萌芽
1
知识结构
一.农业
(一)耕作方式 1.农业起源:采集——种植(南稻北粟) 2.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发展: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 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 总结出许多谚语, 例如,“宁叫赔 折腰,不让客吃亏”, “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27
• 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2 分)
明清商业诚信问题。(2分)
(2) 指出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 并从经济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劳动工具:
重点:农业耕作方
式、土地制度;
灌溉工具:
水利工程:
3.小农经济: 商周: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 春秋以后: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产生条件、特点、影响?)
2
(二)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
重点:农业耕作方
式、土地制度;
2.商周:井田制——春秋开始崩溃——税制改革— —私有土地合法化
20
• 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未作文之 巧。未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 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 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 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
• 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 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 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 • 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
26
(12分)阅读下列有关明清商业发展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 誉极好,明朝灭亡后, “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 往易货物, 肆中人立 付之, 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二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 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 假性。-----如往酒中掺水, 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 古酒, 在鸡的肚中塞沙, 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 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21
• 南宋是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 原因是
•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22
• 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 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为禁止机 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 有关该碑反映的信息正确的是
三、商业的发展
商朝: 职业商人
西周:时期:开始实施“重农抑商”;
隋唐: 商业城市有长安和洛阳;坊市分开;
宋元: 坊市界限打破;汴京;交子;
明清: 出现商帮;工商业市镇;
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出现资
本主义萌芽
11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 A、起源很早并不断发展 • B、市场交换比中世纪的西欧发达 • C、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
24
下列表述与重农抑商无关的是( ) • A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则田亩
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 B 商人大量买田置地,购置产业 • C “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
每日不下数万人” • D “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25
明清时期,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变为落后 的原因有
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②自然经济依旧占统治地位 ③闭关锁国 ④西方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 A 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丝织:最早发明;汉代:丝绸之路; 唐缂丝; (2)棉纺织:宋末明初向内地传播;(元)黄道婆改进技术(松 江);明清普及 3、陶瓷业: (二)经营方式:
1.家庭手工业:农业补充,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
2.官营手工业:西周到明前期处于主导地位
3.私营手工业:明中期后处于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0
• A.看到有青花瓷器 • 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 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 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
田
19
• 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 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 朝廷
• A.要求民众纳税 • 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 • C.不要求民众纳税 • 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②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16
•
资本主义萌芽
• 1、产生概况:时间、地点、
标志(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出现)
• 2、出现条件 :
农业、手工业发达 商品经济的繁荣 根本:社会生产力提高和商品经济繁荣 3、具体表现: (1)明代产生:苏杭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的机房 (2)清代发展:手工工场进一步扩大,分工更细, 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更多 4、地位影响:代表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总趋势, 稀疏微弱
下,只是作为自然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12
四.农耕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 1.农耕经济繁荣:
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手工业: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商业: 商品流通扩大,大量使用白银; 城市: 工商业市镇兴起 ——国力强盛(表现?) 2.明中叶:资本主义萌芽 遇到阻碍,发展缓慢(表现?)
危机——中国:仍处于农耕经济文明中 西方: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3.战国后: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形式
(君主、地主、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经营方式: 自耕农式、雇佣式、租佃式
3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A、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制度的主要形态 C、精耕细作的生产技术日益成熟
4
历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因
①新的社会制度或是经济制度的建立; • 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局面的出现; • ③经济政策的调整 • ④民族融合的加强; • ⑤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
13
“重农抑商”:
A:基本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主,对私人工商业活动 进行严格的控制。
B:目的:根本、直接 C:产生原因:根本:生产力低下;
具体:农业的重要性;商业缺点 D:历朝表现:产生:战国
发展:秦汉 宽松:唐元宋 强化:明清 E:影响: 实质:保护封建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促进经济的发展,巩固政权 消极:阻碍工商业的发展;加剧土地兼并 强化了自然经济
8
• 4、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 的一次革命,原因是
• A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 作方式
• B畜力代替人力,使人从繁重的体力劳 动中解放出来
• C畜力代替人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 D可以使土地连续耕作
9
二.手工业 (一)主要成就
重点:手工业发展的脉络
1、冶金业: 青铜(商初到春秋末) 铁钢:生铁、块炼钢(春秋)——灌钢法(南北朝) 燃料:木炭——煤——焦炭 2、纺织业
17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A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源) B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商业的发展 D缺乏资金,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E传统观念的影响
18
课堂练习
• 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 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 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 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 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经营现象:诚实守信,注重声誉。掺假造假,骗取钱财 (2分)
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财富,一 部分人遵守传统道德,合法经营但有的人为谋取暴利, 坑蒙拐骗。(2分)
28
(3) 明清时商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力最强的商帮 有哪些?(4分) 背景: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 (2分) 徽商和晋商。(2分)
•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 C.“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 地” D.“募民屯田得谷百万斛”
7
• 3、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 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 不包括
• A措施井田制瓦解 •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14
“海禁”与“闭关锁国”:
明“海禁”和清代的“闭关锁国”:
原因:
①
(直接原因)
②
(根本原因)
③
(客观原因)
15
“海禁”与“闭关锁国”:
明“海禁”和清代的“闭关锁国”:
原因:
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直接原因)
②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客观原因)
③自然经济的封闭性(根本原因)
后果:
①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4) 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 (2分) 商业活动要遵守诚信,奉行商业道德,取信于民;要重视 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思想,持续发展; 要提高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
29
• ①反映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 ②资本主 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的劳资斗争 ③当时工 人为改善经济待遇进行罢工斗争 ④清朝资 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3
资本主义萌芽与传统手工业区别的有( ) • ①是否为市场的需要,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
进行生产 • ②劳动者是否被集中在一起从事生产 • ③生产过程中是否是雇佣关系 • ④ 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劳动力的出卖者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 • 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5
课堂练习
• 1、白居易诗《朱陈村》中“女汲涧中水, 男采山上薪”的现象反映了( )
• A.远古时代的采集方式 • B.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的生产方式 • C.自给自足的个体农耕方式 • D.古代耕作技术落后
6
• 2、下列引文均出自中国古代典籍,其 中反映井田制实质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