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西南大学[1104]《特殊儿童医学基础》作业辅导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4 20202
判断题
1、散光一般以佩戴柱镜进行矫正。
1. A.√
2. B.×
2、病原携带者是指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
1. A.√
2. B.×
3、传染的流行的基本条件包括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1. A.√
2. B.×
4、韦伯试验的目的是比较受试者两耳的骨导听力。
1. A.√
2. B.×
5、感音神经性聋治疗原则以恢复或者部分恢复已经丧失的听力为主。
1. A.√
2. B.×
6、对还有残余听力的儿童,一定要及早选配助听器,尽量保存或利用残余听力,避免全聋。
1. A.√
2. B.×
7、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1. A.√
2. B.×
8、由于细胞数量体积增多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增生。
1. A.√
2. B.×
9、近视一般以凹透镜进行矫正。
1. A.√
2. B.×
10、当眼压超越了眼球内部组织,特别是视神经所能承受的限度时称为青光眼。
1. A.√
2. B.×
11、白质指神经元细胞包括大部分树突的聚集部位。
1. A.√
2. B.×
12、三块听小骨中,砧骨在外,外与鼓膜相连。
1. A.√
2. B.×
13、视力残疾的分类,是以近视力值大小为依据的。
1. A.√
2. B.×
14、器质性聋按照病变部位可以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
1. A.√
2. B.×
15、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质的改变。
1. A.√
2. B.×
16、视杆系统又称昼光觉系统,视锥系统又称晚光觉系统。
1. A.√
2. B.×
17、玻璃体是眼球四大屈光介质之一。
1. A.√
2. B.×
18、由于外耳疾病使传到内耳的声能减弱,从而引起听觉减退者称为传导性聋。
1. A.√
2. B.×
19、机体调节心血管的活动,主要通过神经调节的方式。
1. A.√
2. B.×
20、在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轴突的功能是将冲动自胞体传出到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1. A.√
2. B.×
21、大脑半球和小脑半球的白质被皮质包绕而位于深方特称髓质。
1. A.√
2. B.×
22、三块听小骨分别是锤骨、砧骨和镫骨。
1. A.√
2. B.×
23、感音神经性聋可以分为耳蜗性、神经性和蜗后性。
1. A.√
2. B.×
24、一般所说的视力是指远视力。
1. A.√
2. B.×
25、由于螺旋器毛细胞、听神经、听传导径路或者听觉中枢受到损害,导致声音的感受与神经冲动传递障碍
1. A.√
2. B.×
26、林纳试验的目的是比较受试者两耳的骨导听力。
1. A.√
2. B.×
27、小脑的损伤会引起随意运动的丧失
1. A.√
2. B.×
28、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主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的方式。
1. A.√
2. B.×
29、脑瘫是指脑的损伤是部分而不是全部,是一种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病变。
1. A.√
2. B.×
30、脊髓是感觉和运动信息的上下行通道,也是躯干和四肢的低级反射中枢。
1. A.√
2. B.×
31、智力测验无法测定宝宝的智力潜能,它只能测定宝宝智力的表现。
1. A.√
2. B.×
32、视力指眼睛的视网膜感受光线刺激的敏锐度,又称视敏度。
1. A.√
2. B.×
33、客观测听无需受试者的行为配合,不受主观意识的影响。
又称为行为测听。
1. A.√
2. B.×
34、色觉是视杆细胞活动时产生的一种感觉。
1. A.√
2. B.×
35、神经胶质细胞具有传导信息的功能。
1. A.√
2. B.×
36、反射弧包括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四个部分。
1. A.√
2. B.×
37、瘫痪是指意识支配下的动作即随意运动功能的丧失。
1. A.√
2. B.×
38、肌张力是指肌肉主动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
1. A.√
2. B.×
39、远视一般以凹透镜进行矫正。
1. A.√
2. B.×
40、色弱是因为视网膜上缺乏某种视锥细胞。
1. A.√
2. B.×
41、晶状体的病变主要是失去透明性及其位置的异常。
1. A.√
2. B.×
42、在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树突的功能是冲动接收并传入自胞体。
1. A.√
2. B.×
43、远视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形成的焦点在视网膜前。
1. A.√
2. B.×
44、位觉感受器位于膜迷路内。
1. A.√
2. B.×
45、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1. A.√
2. B.×
46、在内耳中,膜迷路与骨迷路之间的外淋巴和膜迷路内的内淋巴相通。
1. A.√
2. B.×
47、视杆系统能感受弱光,同时具有色觉。
1. A.√
2. B.×
48、不随意运动又称为不自主运动,是由随意肌不自主收缩发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
1. A.√
2. B.×
49、对于儿童智力测查,3岁下主要靠动作发育,3岁以上的儿童主要靠智力测验来评价。
1. A.√
2. B.×
50、平滑肌主要构成内脏和血管,可随人的意志舒缩,故称随意肌。
1. A.√
2. B.×
51、在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树突的功能是冲动接收并传入自胞体。
1. A.√
2. B.×
52、聋按照病变性质分为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
1. A.√
2. B.×
53、化生是指一种组织转化为另外一种相似性质的组织的过程。
1. A.√
2. B.×
54、人体外形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
1. A.√
2. B.×
55、散光视由于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球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形成焦线的一种
1. A.√
2. B.×
56、周边视力是反映黄斑区中央凹的功能,根据眼的调节状态将视力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
1. A.√
2. B.×
主观题
57、神经组织构成成分各自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神经元主要有接受刺激、传导冲动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功能主要是起支持、营胞体是营养代谢的中心,树突具有接受刺激和将冲动传入胞体的功能。
轴突的功能是将冲动自胞接受刺激并将兴奋传入细胞体;而每个神经元轴突,再把兴奋从胞体传送到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
58、请问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过程是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
59、请详述动作协调功能检查方法。
参考答案:
答:动作协调能力是指机体进行准确的有控制的运动能力,协调运动又称为共济运动,依赖于神
指鼻试验:伸出食指,反复指点自己的鼻尖,正常的能准确指向自己的鼻尖,而共济失调者,手指鼻试验
对指试验:伸出两手食指由远及近让两指尖相碰。
先睁眼后闭眼做该动作。
正常情况下对指准确昂伯氏症:双足并拢,闭幕,双臂向前平伸,有摇晃者或倾倒者为阳性,即共济失调。
恢复动作:反复而快速地两手掌翻上翻下动作。
共济失调时动作快慢不均、不协调、笨拙缓慢。
60、什么是脑瘫?其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脑瘫是指脑部在尚为成熟阶段受到了损害或损伤,形成以运动和姿势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进行性的不可逆的病变,症状是减轻或者加剧,取决于患儿大脑损伤的程度和对患儿的康复程病因
引起脑瘫的直接原因是脑损伤和脑发育障碍。
常见的病因分为
出生前:遗传、宫内感染(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母体慢性疾病如严重糖尿病、高血出生时:胎盘或者脐带异常、窒息、产伤、早产、新生儿颅内出血等
出生后:感染、颅脑损伤、癫痫
最常见的三大病因是窒息、早产、核黄疸。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运动和姿势障碍。
伴随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症状,如弱智(25%患儿智力正常,50%呈轻度或中度弱智,较,患儿抬头、起坐、翻身、爬行、走路均较晚),口面功能障碍(流涎、咀嚼以及吞咽困难迟滞和智力高低呈正比),感觉障碍(视力、听力、触觉障碍等)失认、失用以及情绪与行为
治疗
任何脑瘫都无法自然痊愈,药物治疗无效,必须经过长期的治疗,才能将残疾减少到最低极限。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会失去最佳的脑功能发育时期。
最好在出生后6个月内就能确疹,并积极
治疗原则:充分营养、合理的教育、精心的护理、科学的功能训练。
手术治疗可用于肌肉的挛缩,但是远期效果不佳。
最好的方式是鼓励患儿进行科学的功能训练,式肌肉挛缩和关节畸形;同时过感觉通道的输入对智力的发育也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