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正确使用成语导学案1无答案 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
【学习目标】
1.熟悉成语运用的高考题型。

2.把握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设误类型的成语题,并能联系语境,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3.积累、整理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的成语,学习答题技巧。

【重点难点】
1. 积累、整理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的成语;
2. 学习答题技巧,能联系语境,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学法指导】分析、归纳、整理、练习巩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认真阅读《三维设计》P6。

弄清辨析成语方法一、方法二。

2.真题引领
(1)(2012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
....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
....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
....,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2)(2012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二、合作讨论:
1. 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否运用得当,为什么?
(1)这部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
....,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
..
取栗
..。

(3)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
....,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4)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
...命.式的教学方法。

(5)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

(6)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7)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

(8)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
本声情并茂
....,情节曲折。

2.小组讨论,例1-4、例5-8中的成语误用各有何共同之处?
三、活学活练:指出下列句中成语是否运用得当,为什么?
1. 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坐春风
....。

2. 总编认为这篇文章文字粗糙,思想肤浅,属于不刊之论
....。

3. 去年,试制工作遇上了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
....,多亏陈总指点才度过了难关。

4. 林立的大石,千态万状,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无不惟妙惟肖
....。

5.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
....,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6.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

7.122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
....、风华正茂。

8.他们两家是多年的老邻居了,这么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
....、关系和睦。

四、拓展积累:请整理易出现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误用的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成语)导学案一
教师版
【学习目标】
1.熟悉成语运用的高考题型。

2.把握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设误类型的成语题,并能联系语境,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3.积累、整理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的成语,学习答题技巧。

【重点难点】
1. 积累、整理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的成语;
2. 学习答题技巧,能联系语境,正确判断成语运用正误。

【学法指导】分析、归纳、整理、练习巩固。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了解高考考点。

(《新资讯》第九页)
2.真题引领
(1)(2012山东卷)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
....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
....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
....,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答案】D【分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掌握成语的数量和对成语准确理解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语境并据此确定成语的使用正确与否的能力。

本题选用了常见常用的成语,提供的语言环境比较通俗浅显,为答题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依据。

A项,巧舌如簧指舌头灵巧,象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含贬义,形容演讲选手,不合语境。

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含贬义,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望文生义。

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

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

使用恰当。

(2)(2012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和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者,事实上等于____________。

人家给咱们介绍一位沈雁冰先生,不如介绍茅盾来得响亮;介绍一位谢婉莹女士,不如介绍冰心来得____________。

等到自己也肯公然承认名叫茅盾或冰心的时候,仍不失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好汉。

千秋万岁后,非但真假难辨,而且____________。

A.改名换姓大名鼎鼎弄巧成拙 B.移花接木如雷贯耳弄巧成拙
C.改名换姓如雷贯耳弄假成真 D.移花接木大名鼎鼎弄假成真
答案:C[解析]第一空根据“笔名满天下而原名湮没无闻”应填“改名换姓”,“移花接木”含有“暗中更换人和物,以假乱真”之意,与前文语境不符;第二空根据沈雁冰之例中有“来得响亮”一语,所以选填“如雷贯耳”最为恰当;第三空由“真假难辨”和上文讲到的趋势,填“弄假成真”。

二、合作讨论
1.辨析下列句子中哪些成语属于误用,解释成语。

(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

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哄动一时的情景。

(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后常以“火中取栗”比喻为别人冒风险,徒然吃苦而得不到好处。

(3)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

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分析:句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

无须修改。

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

”该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

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4)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努力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坚决摒弃那种不尊重学生的耳提面命式的教学方法。

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

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5)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出自《礼记檀弓下》,形容房屋华美高大而众多。

句中误解成了美好之意。

(6)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著作或藏书非常多。

(7)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巧极其精巧。

必须是“人工”之物,不能用于自然景观。

(8)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2.小组讨论,例1-4、例5-8中的成语误用各有何共同之处?
例1-4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不仅仅是字面意义,有时用其引申义或比喻意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就按成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并且运用于说话或文章里,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此错误类型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高考常考的)
例5-8对象错位(成语有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范围乱用,很容易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三、活学活练
1. 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坐春风。

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

2.总编认为这篇文章文字粗糙,思想肤浅,属于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刊”,削除,改正。

古代把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就用刀删去。

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3.去年,试制工作遇上了难题,大家提出了种种解决方案,可屡试不爽,多亏陈总指点才度过了难关。

屡试不爽:“爽”指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文中误把“不爽”理解为“不成功”。

4.那林立的大石,千态万状,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无不惟妙惟肖。

5. 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6.小罗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7.201宿舍里的六位小伙子都是十八九岁,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8.他们两家是多年的老邻居了,这么多年来一直相敬如宾、关系和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