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苏门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北宋苏轼门下四位诗人 18.*周姜( 宋代词人周邦彦、姜夔 ) 精通音律,能自创新调。 19.*姜张( 南宋词人姜夔、张炎 ) 讲究格律声韵,词风相近。 20.*二窗( 南宋词人周密、吴文英 ) 前者号草窗,后者号梦窗。 21 .* 我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 李清照 ) 22 .* 词宗是南唐后主( 李煜 )
6.*词在( 两宋 )时期成就最高。宋代词 的创作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北宋初年,词 人不多,所作限于( 小令 )和( 中调 ); 到( 柳永 )和( 苏轼 ),词才发展到全 盛时期。( 柳永 )被称为是( 婉约派 ) 的创新者;( 苏轼 )扩大了词的表现范 围,开宋代豪放词的先河。南宋初年,词人 目睹中原沦丧,欲图收复而不能,词中常含 愤激之情,代表作家是( 辛弃疾 )。待到 局势稍定,一部分词人又把精力放到音律和 辞藻上来,代表作家是( 姜夔 )。
宋词知识提要: 1.词的最初全称是( 曲子词 )。所以, ( 曲子 )和( 词 )都是它的简称。后来 “词”终于占了优势,成为通用名称,与 诗 ( )并列成为韵文中的一体。 2.词,又可称为( 诗余、长短句、曲子词、 倚声、乐府 )等。 3.( 词的标题 )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而( 词牌 )是一首 词词调的名称。
4.*词分为( 小令、中调、长调 ),这是依字数 多少来划分的。( 小令 )的字数在( 五十八) 字以内,( 九十 )至( 五十九 )字为 ( 中调 ),而( 长调 )是( 九十一 )字 以上。 5.*曲子词是包括( )和欧阳炯 民间曲子词 所称 ( 诗客曲子词 )说的。前者可以晚清 在敦煌发现的《云谣集杂曲子》及其他曲子 的残卷为代表;后者可以( 《花间集》 ) 为代表。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 很大差异。 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 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 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 共有的情感;
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 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 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 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 语言艺术。
苏轼《安石在东海 》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上六下五 或上四下七,也可作 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四言古诗: 出现最早《诗经》 古体诗 古体诗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归园田居》
七言诗: 成熟于唐代《春江花月夜》

中 国 古 典 诗 歌 词
乐府诗: 标题有的加上歌、行、歌行、引、曲 吟等名称。 绝句 律诗 五绝 王之涣《登鹳雀楼》 七绝 李白《望庐山瀑布》 五律 王维《山居秋暝》 七律 杜甫《咏怀古迹》 排律哀时的词人,举其著者前有 ( 姜夔 ),后有( 张炎 ) 13.*晏欧( 北宋词人晏殊、欧阳修 ) 词风比较婉丽。 14.*周柳( 北宋词人周邦彦、柳永 ) 精于音律,创制长调。作品的内容多为男女 之情和羁旅之患。 15.* 苏辛( 宋代词人苏轼、辛弃疾 ) 同为豪放派的代表。 16.*二安(宋代词人李清照、辛弃疾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辛弃疾字幼安。
7.*赵崇祚辑《花间集》,以( 温庭筠 )的 词压卷,后人称之为( 花间鼻祖 ),与之 并称的有( 韦庄 )。 8.*南唐词家以后主( 李煜 )及( 冯延巳 ) 为最著。 9.*宋初令词作家,向来推重( 晏殊 )和 ( 晏几道 )父子以及( 欧阳修 )。 10 .* 到( 周邦彦 )又把花间、革新两派之 长融合为一,被誉为“集大成”的词家。 11 .*慷慨愤世的词家当以( 辛弃疾 )为代 表。与之并称的是( 苏轼 )。
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 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 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 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 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 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 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 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 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 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 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 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明月几时有》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 离愁。一旦功 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 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近体诗 形成于唐代
豪放: 苏、辛

婉约: 李清照、柳永 小令(短小的曲子) 马致远《天净· 沙秋思》 散曲 套数(散套) 睢景臣《哨遍· 高祖还乡》 杂剧 (已是供演出的剧本) 戏剧 传奇
词与诗的区别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 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 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
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 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 自己的成熟和繁荣。 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 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 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 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 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 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 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 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 千里烟波 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 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 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 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 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