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兴县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
兴县志
华夏文明是人类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
四库全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对四库全书基本概
念“兴县志”
的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兴县志
①二卷。
明朱学介纂。
朱学介,河北冀县人。
明万历四年(1576)任兴县知县。
万历五年(1577)始修志书。
朱学介在自序中云:“稽诸图史,辨夫水经,参诸旧编,而邑之始末以详,或仍其旧,或增其新,舛讹者正,遗亡者补,疑似者辨。
”
观其序言,朱学介志是增续旧志而作,然旧志创修于何时,不可得知。
《兴县志》万历五年(1577)刻本。
全书二卷,分为:上卷建置、郡名、城池、坛壝、公署、行署、禄秩、学治、铺舍、寺观、祠庙、桥梁、楼馆、集市、乡都、山川、井泉、土产、药类、果类、花类、木类、禽类、兽类、潜类、户口、田赋、荒政、惠政、武备、名产、乡贤、科第、贡士、援例入监、孝子、节妇,卷二咏八景诗、杂文。
是书仅两薄册,记载疏略,纲目混淆不清,不合体
例,为明志中劣本。
②十八卷,清程云修,孙鸿淦纂。
程云字振五,号敬斋,贵州贵阳人。
出身举人,雍正五年(1727)任兴县知县。
兴邑小而多山,西界黄河,北连沙漠,大万、合查诸山雄亘东南,地僻而道险;晋置蔚汾县,为建置之始,隋为临泉县,唐改临津,寻改合河,金末升为州,明初降为县,属太原府。
程云任知县后,闲暇之时,与邑进士孙鸿淦兄弟,同力采访编纂。
《兴县志》雍正八年(1730)刻本。
此志体例简陋,无可取。
然分类取材,力求实求真。
兴邑文献人物甚少,不可记述,此外诸如古迹、陵墓、隐逸、方伎失等门类,求访不得,故阙漏失载,足证编辑之审慎。
③十八卷。
清蓝山纂修。
蓝山字晴峰,潮州大埔县人,乾隆举人,二十八年(1763)任兴县知县。
此志继程云志重修,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
此书尚缺选举一门,据其凡例云:“选举自唐以前不可考,宋时岚、石等州入契丹,故宋世无登科者;后地入于金,而刘昂遂登进士,刘海大魁天下焉,故选举自是始。
”
以此志选举附予人物门之后,实因登科者寥寥无
几,故不专门置门。
该志尚有光绪六年(1880)张启蕴永兴斋重刻本。
③二卷。
清张启蕴修,孙福昌、温亮珠纂。
张启蕴字绍南,光绪六年(1880)任兴县知县。
孙福昌字咸五,邑人,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
光绪六年,张启蕴上任后,查阅邑志,感叹沿革变迁,月异岁不同,此时若不载,必致文献无征。
遂设局续修邑志,延孙福昌、温亮珠为总纂,历数
月而告竣。
《兴县志》光绪六年(1880)刻本。
此书体例部分承袭雍正八年程云志,然程志分十
七类,此仅分八类。
其中所述事迹、人物,除光绪朝外,均能旁搜载
籍,拾遗弥缺,黜伪订讹,补旧志未及者。
足见其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