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数学 必看之-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c3ced1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d.png)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三角函数一、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任意角1)角的概念的推广角可以按照旋转方向分为正角、负角和零角,也可以按照终边位置分为象限角和轴线角。
2)终边与角α相同的角可写成α+k·360°(k∈Z)。
3)弧度制弧度制是一种角度量,1弧度的角是指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弧度与角度可以互相转换。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设α是一个任意角,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x,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r(x^2+y^2),那么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分别是:sinα=y/r,cosα=x/r,tanα=y/x。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如30度角的正弦为1/2,余弦为√3/2,正切为√3/3,以此类推。
注意:删除了明显有问题的段落,同时对每段话进行了小幅度的改写以提高表达清晰度。
和周期;2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3熟练运用诱导公式和基本关系进行化简和求值。
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诱导公式A.基础梳理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1)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在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时,若开方,要特别注意判断符号)2)商数关系:sinα/cosα=tanα,cosα/sinα=1/tanα,1+tan^2α=sec^2α,1+ cot^2α=csc^2α。
2.诱导公式公式一:sin(α+2kπ)=sinα,cos(α+2kπ)=cosα,tan(α+2kπ)=tanα其中k∈Z.公式二: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公式三:sin(π-α)=sinα,cos(π-α)=-cosα,XXX(π-α)=-tanα.公式四: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公式五: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公式六: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诱导公式可概括为k·±α的各三角函数值的化简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其中的奇、偶是指的奇数22倍和偶数倍,变与不变是指函数名称的变化.若是奇数倍,则函数名称要变(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若是偶数倍。
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e134e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f.png)
三角函数的知识点总结1. 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三角函数源于三角形的角度关系,最开始是根据角度的定义和圆的性质推导得到。
三角函数最常用的有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正切函数(tan)等。
正弦函数是指直角三角形中对边和斜边的比值,余弦函数是指直角三角形中邻边和斜边的比值,正切函数是指对边和邻边的比值。
这些函数中的输入变量是角度,输出变量是一个无量纲的比值。
2. 三角函数的关系与性质(1)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关系:在单位圆上,当一个角为Θ时,其余弦函数值等于该角的补角的正弦函数值,即cos(Θ)=sin(π/2-Θ)。
(2)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的关系:在单位圆上,对于角Θ,其正切函数值等于角Θ的补角的余切函数值的倒数,即tan(Θ)=1/cot(Θ)。
(3)函数性质: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是2π,而正切函数的周期为π。
3.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图像(1)正弦函数的定义和图像:正弦函数sin(x)在整个实数集上都有定义,其图像为一条连续曲线,且在区间[-π, π]上是凹函数,区间[0, π]上是凸函数,在区间[-π/2, π/2]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在区间[π/2, 3π/2]上是单调递减函数。
(2)余弦函数的定义和图像:余弦函数cos(x)在整个实数集上都有定义,其图像也是一条连续曲线,且在区间[0, π]上是凹函数,在区间[-π, 0]上是凸函数,在区间[0, π/2]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在区间[π/2, 3π/2]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3)正切函数的定义和图像:正切函数tan(x)在实数集上有定义,其图像是一条有无数间断点的曲线,且在每个周期的中点有一个无穷大的间断点。
4. 三角函数的导数(1)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导数:正弦函数sin(x)的导数是cos(x),余弦函数cos(x)的导数是-sin(x)。
(2)正切函数的导数:正切函数tan(x)的导数是sec^2(x)。
5. 三角函数的应用三角函数在物理、工程、计算机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振动力学中,三角函数用于描述谐波振动的性质;在信号处理中,三角函数用于描述周期信号的特性;在工程中,正切函数用于计算斜面的坡度等。
三角函数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角函数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790bc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9.png)
三角函数所有知识点归纳总结以下是三角函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基本三角函数:正弦函数(sin)、余弦函数(cos)、正切函数(tan)、余切函数(cot)、正割函数(sec)、余割函数(csc)。
2. 三角函数的定义:在单位圆上,对于任意角度θ,定义其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为sinθ、cosθ,对应的直角边之比为tanθ、cotθ,对应的斜边与直角边之比为secθ、cscθ。
3.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均为2π,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周期均为π,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不存在周期。
4. 三角函数的性质: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在单位圆上对称,具有奇偶性;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在y轴上对称,具有奇偶性;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不存在对称性。
5. 三角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值域为[-1, 1],定义域为实数集;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值域为全体实数,定义域为除了一些特殊值外的实数集;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的值域为(-∞, -1]∪[1, +∞],定义域为除了一些特殊值外的实数集。
6. 三角函数的性质关系:三角函数之间存在一系列的恒等式,如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平方和为1:sin²θ + cos² θ = 1,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和等于正割函数的倒数:tanθ + cotθ = secθ。
7. 三角函数的图像特点: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为波形,呈现周期性变化;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的图像为无限接近x轴和y轴但不相交的直线;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的图像为无限接近y轴但不相交的直线。
8. 三角函数的解析式:三角函数可以通过泰勒级数展开来表示,如正弦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式为sinx = x - x³/3! + x⁵/5! - x⁷/7! + ...。
这些是三角函数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0589d11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fe.png)
三角函数知识点一、三角函数知识点 1.角的定义:(1)00~0360角的定义:从一点O 出发的两条射线OB OA ,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点O 叫做角的顶点,射线OB OA ,叫做角的两边(2)任意角的定义:角可以看成是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OA 旋转到另一个位置OB 所形成的图形,端点O 叫做角的顶点,射线OA 叫做角的始边,射线OB 叫做角的终边2.规定:(1)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正角 (2)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负角 (3)零角:一条射线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叫零角这样,我们就把角的概念推广到了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零角 注:角的度量需注意:既要考虑旋转方向,又要考虑旋转量3.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组成的集合{}Z k k S ∈⋅+==,3600αββ 4.象限角和轴线角:将角放在直角坐标系中,让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非负半轴重合,则(1)象限角: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则称该角为第几象限角 (2)轴线角: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则称该角为轴线角 5.1º的角的定义:规定周角的3601为1度的角,记作:01,这种用度作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角度制6.1弧度角的定义:我们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记作1rad ,读作:1弧度,这种以弧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弧度制7.弧度数(1)我们规定,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2)半径为R 的圆的圆心角α所对的弧长为l ,则角α的弧度数为Rl=α,角α的正负由α终边的旋转方向决定注:弧度制与角度制区别:(1)弧度制是以“弧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角度制是以“度”为单位来度量角的单位制,1弧度≠1度(2)1弧度是弧长等于半径长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而1度是周角的3601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3)弧度制是十进制,它的表示是用一个实数表示,而角度制是六十进制; (4)以弧度和度为单位的角,都是一个与半径无关的定值 8.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1)弧度制与角度制下的一些特殊角①角度制下零度的角:00,弧度制下零度的角:0rad , 区别数值相同,单位不同 ②角度制下平角:0180,弧度制下平角:πrad ③角度制下周角:0360,弧度制下平角:2πrad (2)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①角度化成弧度:=0360 π2 ,0180 π2 ,01 01745.0 ②弧度化成角度:π2 0360 ,π 0180 ,rad 1 '01857 注:角度和弧度互化9.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1)角度制下扇形的弧长公式:180Rn l π=;扇形的面积公式:3602R n S π=(2)弧度制下扇形的弧长公式:R l α=;扇形的面积公式:Rl R S 21212==α10.角度制下和弧度制下轴线角和象限角的集合 (1)轴线角的集合①终边在x 轴的非负半轴上{}Z k k x x ∈⋅=,3600={}Z k k x x ∈=,2π②终边在x 轴的非正半轴上{}Z k k x x ∈+⋅=,18036000={}Z k k x x ∈+=,2ππ ③终边在x 轴上{}Z k k x x ∈⋅=,1800={}Z k k x x ∈=,π④终边在y 轴的非负半轴上{}Z k k x x ∈+⋅=,9036000={}Z k k x x ∈=,2π ⑤终边在y 轴的非正半轴上{}Z k k x x ∈-⋅=,9036000={}Z k k x x ∈+=,2ππ⑥终边在y 轴上{}Z k k x x ∈+⋅=,9018000=⎭⎬⎫⎩⎨⎧∈+=Z k k x x ,2ππ⑦终边在坐标轴上{}Z k k x x ∈⋅=,900=⎭⎬⎫⎩⎨⎧∈=Z k k x x ,2π (2)象限角的集合①第一象限角的集合{}Z k k x k x ∈+⋅<<⋅,90360360000=⎭⎬⎫⎩⎨⎧∈+<<Z k k x k x ,222πππ②第二象限角的集合{}Z k k x k x ∈+⋅<<+⋅,180360903600000=⎭⎬⎫⎩⎨⎧∈+<<+Z k k x k x ,222ππππ③第三象限角的集合{}Z k k x k x ∈+⋅<<+⋅,2703601803600000=⎭⎬⎫⎩⎨⎧∈+<<+Z k k x k x ,2322ππππ④第四象限角的集合{}Z k k x k x ∈+⋅<<+⋅,3603602703600000=⎭⎬⎫⎩⎨⎧∈+<<+Z k k x k x ,22232ππππ ={}Z k k x k x ∈⋅<<-⋅,36090360000=⎭⎬⎫⎩⎨⎧∈<<-Z k k x k x ,222πππ11.两角的终边对称结论(1)α与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Z k k ∈=+,2πβα (2)α与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Z k k ∈+=+,2ππβα (3)α与β的终边关于原点轴对称Z k k ∈++=,2ππβα (4)α与β的终边共线Z k k ∈+=,πβα(5)α与β的终边关于直线x y =对称Z k k ∈+=+,22ππβα(6)α与β的终边关于直线x y -=对称Z k k ∈+=+,232ππβα (7)α与β的终边互相垂直Z k k ∈++=,2ππβα12.三角函数定义:(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1:设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为),(y x ,它到原点的距离022>+=y x r ,则 ①比值r y 叫做角α的正弦,记作αsin ,即=αsin r y ②比值r x 叫做角α的余弦,记作αcos ,即=αcos r x ③比值x y 叫做角α的正切,记作αtan ,即=αtan x y ④比值y x 叫做角α的余切,记作αcot ,即=αcot yx (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2:设角α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 ),(y x ,则 ①=αsin y ②αcos x ③=αtan xy④=αcot y x三角函数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又由于角与实数是一一对应的,所以三角函数也可以看作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13.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三角函数定义域值域αsin =yR ]1,1[- αcos =y R]1,1[-αtan =y⎭⎬⎫⎩⎨⎧∈+≠Z k k x x ,2ππR αcot =y{}Z k k x x ∈≠,πR14.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αsin αcos αtan记法1:正弦上正,余弦右正,正切一三正 记法2: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15.诱导公式:公式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角度制下 弧度制下=+⋅)360sin(0αk αsin =+)2sin(απk αsin =+⋅)360cos(0αk αcos =+)2cos(απk αcos =+⋅)360tan(0αk αtan =+)2tan(απk αtan =+⋅)360cot(0αk αcot =+)2cot(απk αcot公式二:角度制下 弧度制下=+)180sin(0ααsin - =+)sin(απαsin - =+)180cos(0ααcos - =+)cos(απαcos - =+)180tan(0ααtan =+)tan(απαtan =+)180cot(0ααcot =+)cot(απαcot公式三:角度制下 弧度制下=-)180sin(0ααsin =-)sin(απαsin =-)180cos(0ααcos - =-)cos(απαcos - =-)180tan(0ααtan - =-)tan(απαtan - =-)180cot(0ααcot - =-)cot(απαcot -公式四:角度制下 弧度制下=-)sin(ααsin - =-)sin(ααsin - =-)cos(ααcos =-)cos(ααcos =-)tan(ααtan - =-)tan(ααtan - =-)cot(ααcot - =-)cot(ααcot -公式五:角度制下 弧度制下=-)90sin(0ααcos =-)2sin(απαcos=-)90cos(0ααsin =-)2cos(απαsin-)90tan(0ααcot =-)2tan(απαcot=-)90cot(0ααtan =-)2cot(απαtan公式六:角度制下 弧度制下=+)90sin(0ααcos =+)2sin(απαcos=+)90cos(0ααsin - =+)2cos(απαsin -=+)90tan(0ααtan - =+)2tan(απαtan -=+)90cot(0ααcot - =+)2cot(απαcot -公式七:角度制下 弧度制下=+)270sin(0ααcos - =+)23sin(απαcos -=+)270cos(0ααsin =+)23cos(απαsin=+)270tan(0ααcot - =+)23tan(απαcot -=+)270cot(0ααtan - =+)23cot(απαtan -公式八:角度制下 弧度制下=-)270sin(0ααcos - =-)23sin(απαcos -=-)270cos(0ααsin - =-)23cos(απαsin -=-)270tan(0ααcot =-)23tan(απαcot=-)270cot(0ααtan - =-)23cot(απαtan -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16.部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αcos21 22 23 1αtan/3-1-33- 017.三角函数线:(1)有向线段:当角α的终边不在坐标轴上时,我们把MP 、OM 、AT 都看成带有方向的线段,这种带方向的线段叫有向线段规定:与坐标轴相同的方向为正方向(2)这几条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MP 、OM 、AT 分别叫做角α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统称为三角函数线注:(1)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分别解释了正弦函数x y sin =,余弦函数x y cos =、正切函数x y tan =的几何意义(2)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的方向与坐标轴正方向相同时,对应的三角函数值为正,与坐标轴正方向相反时,对应的三角函数值为负 18.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1)平方关系:1cos sin 22=+αα (2)商数关系:=αtan ααcos sin 、=αcot ααsin cos (3)倒数关系:1cot tan =αα 注意公式的变形:(1)1cos sin 22=+x x ⇒x x 22cos 1sin -=、x x 22sin 1cos -= (2)⇒=αααcos sin tan =αsin ααcos tan 、⇒=αααsin cos cot =αcos ααsin cot (3)ααααααcos sin ,cos sin ,cos sin -+的关系:①=+2)cos (sin ααααcos sin 21+ ②=-2)cos (sin ααααcos sin 21- ③=-++22)cos (sin )cos (sin αααα219.正弦函数x y sin =、余弦函数x y cos =、正切函数x y tan =的图像和性质 函数x y sin = x y cos = x y tan =图形定义域 RR⎭⎬⎫⎩⎨⎧∈+≠Z k k x x ,2ππ值域]1,1[-]1,1[-R最值当Z k k x ∈+=,22ππ时,有最大值当Z k k x ∈-=,22ππ时,有最大值当Z k k x ∈=,2π时,有最大值当Z k k x ∈+=,22ππ时,有最大值无最大值无最小值单调性在Zk k k ∈+-],22,22[ππππ上递增在Zk k k ∈++],232,22[ππππ上递减在Z k k k ∈-],2,2[πππ上递增在Z k k k ∈+],2,2[πππ上递减在Zk k k ∈+-),2,2(ππππ上递增奇偶性 奇函数偶函数奇函数周期性π2=Tπ2=Tπ=T 对称性关于Z k k x ∈+=,2ππ对称关于点Z k k ∈),0,(π中心对称关于Z k k x ∈=,π对称 关于点Zk k ∈+),0,2(ππ中心对称关于点Z k k ∈),0,2(π中心对称20.三角函数周期结论(1)函数B x A y ++=)sin(ϕω(其中0,≠ωA )的周期=T ωπ2函数B x A y ++=)cos(ϕω(其中0,≠ωA )的周期=T ωπ2函数)tan(ϕω+=x A y (其中0,≠ωA )的周期=T ωπ (2)函数)sin(ϕω+=x A y (其中0,≠ωA )的周期=T ωπ 函数)cos(ϕω+=x A y (其中0,≠ωA )的周期=T ωπ 函数)tan(ϕω+=x A y (其中0,≠ωA )的周期=T ωπ (3)函数B x A y ++=)sin(ϕω(其中0,,≠B A ω)的周期=T ωπ2函数B x A y ++=)cos(ϕω(其中0,,≠B A ω)的周期=T ωπ221.函数B x A y ++=)sin(ϕω)0,0(>>ωA 的图像的作法(1)图像变换法:函数B x A y ++=)sin(ϕω的图像可由正弦函数x y sin =经过一系列的变换得到:①先平移变换,再周期变换:x y sin =———————————→)sin(ϕ+=x y —————————→)sin(ϕω+=x y——————————→)sin(ϕω+=x A y ——————————→B x A y ++=)sin(ϕω ②先周期变换,再平移变换:x y sin =———————————→)sin(x y ω=——————————→)sin(ϕω+=x y——————————→)sin(ϕω+=x A y ——————————→B x A y ++=)sin(ϕω (2)五点作图法:函数B x A y ++=)sin(ϕω的图像画法:一个周期内起关键作用的五个点的横坐标可由=+ϕωx ππππ2,23,,2,0得到 22.函数变换结论: (1)平移变换01左右平移:①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向左移a 个单位得函数)(a x f y +=的图象 ②将函数)(x f y ω=的图象向左移a 个单位得函数))((a x f y +=ω的图象02上下平移: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向上移b 个单位得函数b x f y +=)(的图象(2)伸缩变换①函数)(x f y ω=的图象可由函数)(x f y =的图象上每一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ω1倍得到 ②函数)(x Af y =的图象可由函数)(x f y =的图象上每一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 倍得到 (3)翻折变换①函数)(x f y =的图象可将函数)(x f y =的图像y 轴右侧的图像保留,y 轴左侧的图像由y 轴右侧的图像沿y 轴翻折得到②函数)(x f y =的图象可将函数)(x f y =的图像在x 轴上方的图像保留,x 轴下方的图像沿x 轴翻折到x 轴上方得到 23.两个函数的对称性结论(1)函数)(x f y -=与)(x f y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 (2)函数)(x f y -=与)(x f y =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x f y --=与)(x f y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4)函数)(1x fy -=与)(x f y =的图象关于x y =对称(5)函数)2(x a f y -=与)(x f y =的图象关于a x =对称(6)函数)2(x a f y --=与)(x f y =的图象关于点)0,(a 对称24.函数)sin(ϕω+=x A y 和)cos(ϕω+=x A y )0,0(>>ωA 的奇偶性结论 (1)函数)sin(ϕω+=x A y 为奇函数⇔Z k k ∈=,πϕ(2)函数)sin(ϕω+=x A y 为偶函数⇔Z k k ∈+=,2ππϕ(3)函数)cos(ϕω+=x A y 为奇函数⇔Z k k ∈+=,2ππϕ(4)函数)cos(ϕω+=x A y 为偶函数⇔Z k k ∈=,πϕ 二、三角变换25.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记作)(βα+ S (2)=-)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记作)(βα- S (3)=+)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记作)(βα+C (4)=-)cos(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记作)(βα-C (5)=+)tan(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记作)(βα+T(6)=-)tan(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记作)(βα-T26.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α2sin ααcos sin 2(2)=α2cos αα22sin cos -=1cos 22-α=α2sin 21-(3)=α2tan αα2tan 1tan 2- 注:二倍角公式的变形:(1)=+2)cos (sin ααααcos sin 21+;=-2)cos (sin ααααcos sin 21-(2)升幂缩角公式:=+αcos 12cos 22α;=-αcos 12sin 22α(3)降幂扩角公式:=α2sin 22cos 1α-;=α2cos 22cos 1α+ =α2sin 2α2cos 1-;=α2cos 2α2cos 1+27.半角公式:(1) =2sinα22cos 1α-±=2cosα22cos 1α+±=2tanααα2cos 12cos 1+-±(2)=2tanαααsin cos 1-=ααcos 1sin +28.辅助角公式: (1)=+θθcos sin b a )sin(22ϕ++x b a ,其中=ϕsin 22b a b +,=ϕcos 22b a a +(2)=+θθcos sin b a )cos(22ϕ-+x b a ,其中=ϕsin 22ba a +,=ϕcos 22ba b +29.万能公式=α2sin αα2tan 1tan 2+ =α2cos αα22tan 1tan 1+- =α2tan αα2tan 1tan 2- 30.积化和差公式=βαcos sin )]sin()[sin(21βαβα-++=βαsin cos )]sin()[sin(21βαβα--+ =βαcos cos )]cos()[cos(21βαβα-++ =βαsin sin )]cos()[cos(21βαβα--+-31.和差化积公式=+βαsin sin 2cos2sin2βαβα-+=-βαsin sin 2sin2cos2βαβα-+=+βαcos cos 2cos2cos2βαβα-+=-βαcos cos 2sin2sin2βαβα-+-。
高考数学之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考数学之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bc3ec8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b.png)
高考数学之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高考数学中,三角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它在解三角形、解三角方程和求极限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下面是对高考数学中三角函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一、基本概念和性质:1.三角函数的定义: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的定义。
2.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的周期性。
3.三角函数的奇偶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的奇偶性。
4.三角函数的范围: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的范围。
二、基本公式和恒等变换:1.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2.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
3.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
4.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的逆运算。
三、极坐标与三角函数:1.极坐标下的坐标转换。
2.极坐标下的两点间距离公式。
四、三角函数的解析式:1.任意角的解析式。
2.一些特殊角的解析式。
五、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伸缩和翻转。
3.三角函数的性态。
六、三角函数的应用:1.三角函数在测量中的应用:测量高度、测量角度、计算地理位置等。
2.三角函数在力学中的应用:力的合成、平衡条件等。
3.三角函数在电路中的应用:交流电的正弦表达式等。
4.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解三角形、求面积等。
5.三角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波动现象、振动现象等。
以上是高考数学中三角函数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解答相关题目、理解相关概念都有很大帮助。
在备考高考数学时,应不断强化基础知识,多进行题目练习和真题训练,同时注重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和性质,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技巧。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核心知识点(全)
![高考数学-三角函数核心知识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11cf08c7680203d8ce2f2473.png)
三角函数核心内容一、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1.任意角:角是由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的,它有正角、负角与特殊的零角。
●2.终边相同的角: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称为终边相同的角,记为{360,}S k k Z ββα==+⋅∈o●3.象限角:把角置于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如:第二象限角的集合:{36090360180,}S k k k Z αα=⋅︒+︒<<⋅︒+︒∈●4.坐标轴上的角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180,}S k k Z αα==⋅︒∈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18090,}S k k Z αα==⋅︒+︒∈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90,}S k k Z αα==⋅︒∈ ●5.角的度量:弧度制,角度制。
1rad 角:弧长与圆半径长相等的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大小称为1rad 角。
弧度和角度的换算:180()rad π︒=10.01745180rad rad π︒=≈1801()()57.305718rad π'=︒≈︒=︒●6.弧长和扇形面积公式 l R α=⋅ 21122S l R R α=⋅=⋅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设点(,)P x y 是角α终边上一点,点O 是坐标原点,22||r OP x y ==+,那么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分别是sin ,cos ,tan (0)y yx x r r xααα===≠。
●2.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是: ++--xy +-- +xy +-+ -xyOOO●3.三角函数线:正弦线sin MP α=,余弦线cos OM α=,正切线tan AT α=。
三、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与诱导公式●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注意公式的变形使用。
(1)22sin cos 1αα+= (2)sin tan cos ααα= ●2.诱导公式:与角“32,,,,22k πππααπααα+-±±±”有关的诱导公式的记忆口诀是“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
三角函数必背知识点
![三角函数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31fb2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2.png)
三角函数必背知识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角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
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对于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一些三角函数的必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基本概念1. 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A,我们定义正弦、余弦和正切三个函数分别为sinA,cosA和tanA,它们的定义如下:sinA = 对边/斜边cosA = 邻边/斜边tanA = 对边/邻边对边指与角A相对的边,邻边指与角A相邻的边,斜边指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2. 其他三角函数:除了正弦、余弦和正切三个基本函数外,还有割、余割和余切等其他三角函数,它们是基本三角函数的倒数。
3.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周期为2π,正切函数的周期为π。
4. 三角函数的性质:三角函数是偶函数还是奇函数,取决于函数在对称轴上的性质。
正弦和正切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
二、常用公式1. 三角函数的互余关系:sin A = cos(π/2 - A),cosA = sin(π/2 -A),tanA = cot(π/2 - A)。
三、常见角的三角函数值1. 30°、45°、60°三角函数值:sin30° = 1/2,cos30° = √3/2,tan30° = 1/√3;sin45° = cos45° = √2/2,tan45° = 1;sin60° = √3/2,cos60° = 1/2,tan60° = √3。
四、三角函数的应用1. 三角函数在几何学中的应用:三角函数可用于计算三角形的各个边长和角度,求解直角三角形的各项参数。
2. 三角函数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三角函数在力学、波动等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如弹簧振动、交流电路等。
(完整版)高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9820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d.png)
(完整版)高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高中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1. 基本三角函数概念- 三角函数是以单位圆为基础的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 正弦函数(si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其对边与斜边的比值称为正弦值。
即:sinA = 对边/斜边。
- 余弦函数(cos):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其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称为余弦值。
即:cosA = 邻边/斜边。
- 正切函数(ta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其对边与邻边的比值称为正切值。
即:tanA = 对边/邻边。
2. 基本三角函数性质和公式-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都是2π;正切函数的周期是π.-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正弦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是偶函数,正切函数是奇函数。
- 三角函数的同角关系:sinA/cosA = tanA。
-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和积化和差公式:具体公式可根据需要进行查阅。
3. 三角函数图像和性质- 正弦函数图像:在0到2π的区间内,正弦函数的图像为一条周期性的波浪线,最高点为1,最低点为-1,对应于最大值和最小值,0点对应于零值。
- 余弦函数图像:在0到2π的区间内,余弦函数的图像为一条周期性的波浪线,最高点为1,最低点为-1,对应于最大值和最小值,0点对应于最大值。
- 正切函数图像:在0到π的区间内,正切函数的图像无法在x=π/2和3π/2时定义,其他点对应的图像为一条连续的射线。
4. 三角函数的应用- 三角函数广泛应用于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周期性现象的描述和计算,例如电流的正弦波,声波的波动等。
- 在几何学中,三角函数也应用于测量角度和距离等问题的解决。
以上为高中三角函数的基本知识点总结,更详细的内容和公式可以参考相关教材或资料。
三角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3103e9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3.png)
三角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
下面将对这些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以及常用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
一、正弦函数(sin):1. 定义:在单位圆上,任选一点P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P点的纵坐标y即为θ的正弦值,记作sinθ。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值域为[-1,1]。
2. 周期性:sin(θ+2π)=sinθ,sin(θ+π)=-sinθ。
其中π为圆周率。
3. 奇偶性:sin(-θ)=-sinθ,即正弦函数关于原点对称。
4. 正负性:当θ为锐角时,sinθ>0;当θ为钝角时,sinθ<0。
5. 值域变化:当θ从0增加到π/2时,sinθ从0增加到1,然后再从1减小到0。
二、余弦函数(cos):1. 定义:在单位圆上,任选一点P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P点的横坐标x即为θ的余弦值,记作cosθ。
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值域为[-1,1]。
2. 周期性:cos(θ+2π)=cosθ,cos(θ+π)=-cosθ。
3. 奇偶性:cos(-θ)=cosθ,即余弦函数关于y轴对称。
4. 正负性:当θ为锐角时,cosθ>0;当θ为钝角时,cosθ<0。
5. 值域变化:当θ从0增加到π/2时,cosθ从1减小到0。
三、正切函数(tan):1. 定义:正切值tanθ等于θ的正弦值除以θ的余弦值,即tanθ=sinθ/cosθ。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值域为实数集。
2. 周期性:tan(θ+π)=tanθ。
3. 奇偶性:tan(-θ)=-tanθ,即正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
4. 正负性:当θ为锐角时,tanθ>0;当θ为钝角时,tanθ<0。
四、反三角函数:1. 反正弦函数:定义域为[-1,1],值域为[-π/2,π/2]。
记作arcsin x或sin⁻¹x。
2. 反余弦函数:定义域为[-1,1],值域为[0,π]。
2011高考数学重点知识归纳+3.三角函数
![2011高考数学重点知识归纳+3.三角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875f25fa941ea76e58fa04ad.png)
五.三角函数一、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凡是与终边α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k ·3600+α的形式,特例,终边在x 轴上的角集合{α|α=k ·1800,k ∈Z},终边在y 轴上的角集合{α|α=k ·1800+900,k ∈Z},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α|α=k ·900,k ∈Z}。
在已知三角函数值的大小求角的大小时,通常先确定角的终边位置,然后再确定大小。
理解弧度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弧度和角度的换算;⑴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π弧度 180=,1801π=弧度,1弧度 )180(π='1857 ≈⑵弧长公式:||l R α=;扇形面积公式:211||22S lR R α==。
例: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答:22cm ) 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诱导公式:(1)三角函数定义:角α中边上任意一点P 为),(y x ,设r OP =||则:,cos ,sin r x r y ==ααxy =αtan (2)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x xx x tan cos ;1cos sin 22==+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注意:公式中始终视...α.为锐角...). sin(πα-)=sin α,cos(πα-)=-cos α,tan(πα-)=-tan α sin(πα+)=-sin α,cos(πα+)=-cos α,tan(πα+)=tan α sin(α-)=-sin α,cos(α-)=cos α,tan(α-)=-tan αsin(2πα-)=-sin α,cos(2πα-)=cos α,tan(2πα-)=-tan αsin(2k πα+)=sin α,cos(2k πα+)=cos α,tan(2k πα+)=tan α,()k Z ∈ sin(2πα-)=cos α,cos(2πα-)=sin α , sin(2πα+)=cos α,cos(2πα+)=-sin α例: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1,-2),则tan 2α的值为 .(答: 34)例:已知11tan tan -=-αα,则ααααc os sin c os 3sin +-=____;2cos sin sin 2++ααα=_________(答:35-;513);齐次分式弦化切,一般问题切化弦。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b43a0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8.png)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三角函数知识要点:1.角度集合:①与角度α(0°≤α<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β|β=k×360°+α,k∈Z②终边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β|β=k×180,k∈Z③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β|β=k×180+90,k∈Z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β|β=k×90°,k∈Z⑤终边在y=x轴上的角的集合:β|β=k×180°+45°,k∈Z⑥终边在y=-x轴上的角的集合:β|β=k×180°-45°,k∈Z2.角度关系:⑦若角度α与角度β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则α=360°k-β⑧若角度α与角度β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则α=360°k+180°-β⑨若角度α与角度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α=180°k+β⑩角度α与角度β的终边互相垂直,则α=360°k+β±90°3.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π,180°=π,1°=0.≈57.30°=57°18′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4.弧长与扇形面积公式:弧长公式:l=|α|×r扇形面积公式:s=lr=|α|×r²5.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x,y),与原点的距离为r,则sinα=y/r;cosα=x/r;tanα=y/x;cotα=x/y;secα=r/x;cscα=r/y。
6.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7.三角函数线:正弦线:MP;余弦线:OM;正切线:AT。
8.重要结论:sinx|>|cosx|。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对于三角函数f(x)=sinx、f(x)=cosx、f(x)=tanx、f(x)=cotx、f(x)=secx、f(x)=cscx,它们的定义域分别为{x|x∈R}、{x|x∈R}、{x|x∈R且x≠kπ+π,k∈Z}、{x|x∈R且x≠kπ,k∈Z}、{x|x∈R且x≠kπ+π/2,k∈Z}、{x|x∈R且x≠kπ,k∈Z}。
2011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精编――三角函数-高考生必备
![2011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精编――三角函数-高考生必备](https://img.taocdn.com/s3/m/02e16b15e518964bcf847c5e.png)
2011高考数学知识点汇总精编——三角函数-高考生必备――概念、方法、题型、易误点及应试技巧总结三角函数1、角的概念的推广: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的图形。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称它形成一个零角。
射线的起始位置称为始边,终止位置称为终边。
2、象限角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 轴的非负半轴重合,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
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3.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1α终边与θ终边相同(α的终边在θ终边所在射线上⇔2(k k αθπ=+∈Z ,注意:相等的角的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如与角1825-的终边相同,且绝对值最小的角的度数是___,合___弧度。
(答:25- ;536π-(2α终边与θ终边共线(α的终边在θ终边所在直线上⇔(k k αθπ=+∈Z . (3α终边与θ终边关于x 轴对称⇔2(k k αθπ=-+∈Z . (4α终边与θ终边关于y 轴对称⇔2(k k απθπ=-+∈Z . (5α终边与θ终边关于原点对称⇔2(k k απθπ=++∈Z .(6α终边在x 轴上的角可表示为:,k k Z απ=∈;α终边在y 轴上的角可表示为: ,2k k Z παπ=+∈;α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可表示为:,2k k Z πα=∈.如α的终边与6π的终边关于直线x y =对称,则α=____________。
(答:Z k k ∈+,32ππ4、α与2α的终边关系:由“两等分各象限、一二三四”确定.如若α是第二象限角,则2α是第_____象限角 (答:一、三5.弧长公式:||l R α=,扇形面积公式:211||22S lR R α==,1弧度(1rad57.3≈ . 如已知扇形AOB 的周长是6cm ,该扇形的中心角是1弧度,求该扇形的面积。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11高考数学考前必看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11高考数学考前必看](https://img.taocdn.com/s3/m/10e6d42b2f60ddccda38a0c5.png)
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11年高考理科数学停课复习建议数学考点:大题常见题型: 一、三角函数:常见题型:①化归到:sin()y A x b ωϕ=++,求其图像和性质②恒等变换,化简求值③解三角形④三角形应用(测量距离、高度和角度等)二、概率统计:①概率类型(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列举法等)②熟记公式(二项分布、正太分布、独立性检验和线性回归方程)③注意解题格式三、立几:①三视图、体积、表面积和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②线线角、二面角和线面角定义的理解、角的范围和公式区别③综合法和坐标法的灵活应用(要注意坐标系如何建立,容易找坐标等)。
四、解几:①直线、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性质和它们的位置关系②求轨迹方程③数学结合解决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五、数列:①等差、等比数列(基本定义、公式和基本量的计算(1a 、d 和q )②构造等差等比数列③求和:错位相减法、裂项和叠加迭乘等方法④不等式、比较大小(放缩法)。
六、函数:①二次函数(有范围的讨论最大值和最小值)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常见:31l o g ,,l g ,l n ,,xa x x y x y a y y y xy x x======和)③积分④求导:利用导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小题常考知识点:三角、概率统计、立几、解几、数列、函数(和答题对应都是考基本的知识较多,难度不大)另外:集合(注意表示)、常用逻辑用语(四种命题,充要条件和逻辑连结词)、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含绝对值不等式和线性规划)、平面向量(线性运算、坐标运算和平行垂直)、计算原理(分类、分步、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算法初步(框图和语句)、复数、几何证明选讲、极坐标和参数方程)。
思想方法(一)函数方程思想函数方程思想就是用函数、方程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变量或未知数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很重要的数学思想。
1.函数思想:把某变化过程中的一些相互制约的变量用函数关系表达出来,并研究这些量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最后解决问题,这就是函数思想;2.应用函数思想解题,确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一关键步骤,大体可分为下面两个步骤:(1)根据题意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把问题转化为相应的函数问题;(2)根据需要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3)方程思想:在某变化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一些要求,确定某些变量的值,这时常常列出这些变量的方程或(方程组),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它们,这就是方程思想;3.函数与方程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的数学概念,它们之间相互渗透,很多方程的问题需要用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很多函数的问题也需要用方程的方法的支援,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辩证关系,形成了函数方程思想。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d26d2c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67.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它与几何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周期函数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以下是三角函数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总结:一、三角函数的定义:1. 正弦函数(si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的角度,正弦函数的值等于对边长度与斜边长度的比值。
2. 余弦函数(cos):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的角度,余弦函数的值等于邻边长度与斜边长度的比值。
3. 正切函数(tan):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的角度,正切函数的值等于对边长度与邻边长度的比值。
二、三角函数的重要性质:1.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sin、cos、tan函数的周期都是2π。
2. 三角函数的奇偶性:(1)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即sin(-x)=-sin(x)。
(2)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即cos(-x)=cos(x)。
(3)正切函数是奇函数,即tan(-x)=-tan(x)。
3. 三角函数的界值:(1)正弦函数的取值范围在[-1, 1]之间,即-1≤sin(x)≤1。
(2)余弦函数的取值范围也在[-1, 1]之间,即-1≤cos(x)≤1。
(3)正切函数的取值范围为全体实数。
三、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恒等式:1. 余弦与正弦的基本关系:cos(x)=sin(x+π/2)。
2. 正切与正弦、余弦的关系:tan(x)=sin(x)/cos(x)。
3. 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sin(x±y)=sin(x)cos(y)±cos(x)sin(y)。
(2)cos(x±y)=cos(x)cos(y)∓sin(x)sin(y)。
4.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1)sin(2x)=2sin(x)cos(x)。
(2)cos(2x)=cos^2(x)-sin^2(x)。
(3)tan(2x)=(2tan(x))/(1-tan^2(x))。
5. 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1)sin(x/2)=√[(1-cos(x))/2]。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56fc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7.png)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 正弦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该锐角的对边长度与斜边长度的比值。
- 余弦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该锐角的邻边长度与斜边长度的比值。
- 正切函数的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对于一个锐角的正切值等于该锐角的对边长度与邻边长度的比值。
- 三角函数的图像在一个周期内重复,其中周期是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为360°或2π弧度,正切函数的周期为180°或π弧度。
三角函数的特殊值- 特殊角的正弦值:0°对应的正弦值为0,90°对应的正弦值为1,180°对应的正弦值为0,270°对应的正弦值为-1,360°对应的正弦值为0。
- 特殊角的余弦值:0°对应的余弦值为1,90°对应的余弦值为0,180°对应的余弦值为-1,270°对应的余弦值为0,360°对应的余弦值为1。
- 特殊角的正切值:0°对应的正切值为0,90°对应的正切值不存在,180°对应的正切值为0,270°对应的正切值不存在,360°对应的正切值为0。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是:sin^2(x) + cos^2(x) = 1。
- 这个公式表明,对于任意角度x,正弦函数的平方加上余弦函数的平方始终等于1。
三角函数的性质-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即sin(-x) = -sin(x)和cos(-x) = cos(x)。
-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函数值位于闭区间[-1, 1]之间。
- 正切函数是奇函数,即tan(-x) = -tan(x)。
- 正切函数的值在每个周期内的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值为0的点处不存在。
三角函数的运算- 三角函数的运算包括加减法、乘法和除法。
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5f5d89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a.png)
三角函数相关知识点总结一、三角函数的定义。
1. 锐角三角函数。
- 在直角三角形中,设一个锐角为α。
- 正弦sinα=(对边)/(斜边)。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ABC中,∠ C = 90^∘,∠A=α,BC为∠ A的对边,AB为斜边,则sinα=(BC)/(AB)。
- 余弦cosα=(邻边)/(斜边),对于上述三角形,AC为∠ A的邻边,cosα=(AC)/(AB)。
- 正切tanα=(对边)/(邻边)=(BC)/(AC)。
2. 任意角三角函数(单位圆定义)- 设角α终边上一点P(x,y),r=√(x^2)+y^{2}。
- sinα=(y)/(r)。
- cosα=(x)/(r)。
- tanα=(y)/(x)(x≠0)。
二、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
1. 定义域。
- y = sin x和y=cos x的定义域都是R(全体实数)。
- y=tan x的定义域是<=ft{xx≠ kπ+(π)/(2),k∈ Z}。
2. 值域。
- y = sin x和y=cos x的值域都是[ - 1,1]。
- y=tan x的值域是R。
3. 周期性。
- y = sin x和y=cos x的最小正周期都是2π。
即sin(x + 2kπ)=sin x,cos(x +2kπ)=cos x,k∈ Z。
- y=tan x的最小正周期是π,tan(x + kπ)=tan x,k∈ Z。
4. 奇偶性。
- y=sin x是奇函数,因为sin(-x)=-sin x。
- y = cos x是偶函数,因为cos(-x)=cos x。
- y=tan x是奇函数,因为tan(-x)=-tan x。
5. 单调性。
- y=sin x在<=ft[-(π)/(2)+2kπ,(π)/(2)+2kπ](k∈ Z)上单调递增,在<=ft[(π)/(2)+2kπ,(3π)/(2)+2kπ](k∈ Z)上单调递减。
- y=cos x在[2kπ-π,2kπ](k∈ Z)上单调递增,在[2kπ,2kπ + π](k∈ Z)上单调递减。
三角函数重要知识点总结
![三角函数重要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474527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4.png)
三角函数重要知识点总结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它是研究角的性质和角度间的关系的数学工具。
在几何学、物理学以及工程学等领域中,三角函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是关于三角函数的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正弦函数是指在单位圆上描述角度和弧度之间关系的函数。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闭区间[-1,1]。
其图像为一个连续的正弦曲线。
正弦函数的周期是2π,即sin(x+2π)=sin(x)。
关键知识点:1. 正弦函数在[0,2π]上的周期性质。
2. 正弦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图像特点。
3. 正弦函数的增减性和奇偶性。
二、余弦函数(Cosine Function):余弦函数是指在单位圆上描述角度和弧度之间关系的函数。
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闭区间[-1,1]。
其图像为一个连续的余弦曲线。
余弦函数的周期是2π,即cos(x+2π)=cos(x)。
关键知识点:1. 余弦函数在[0,2π]上的周期性质。
2. 余弦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图像特点。
3. 余弦函数的增减性和奇偶性。
三、正切函数(Tangent Function):正切函数是指在单位圆上描述角度和弧度之间关系的函数。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实数集。
其图像为一个连续的正切曲线。
正切函数的周期是π,即tan(x+π)=tan(x)。
关键知识点:1. 正切函数在[0,π]上的周期性质。
2. 正切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图像特点。
3. 正切函数的增减性和奇偶性。
四、平凡函数(Cotangent Function):余切函数是指在单位圆上描述角度和弧度之间关系的函数。
余切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值域是实数集。
其图像为一个连续的余切曲线。
余切函数的周期是π,即cot(x+π)=cot(x)。
关键知识点:1. 余切函数在[0,π]上的周期性质。
2. 余切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图像特点。
3. 余切函数的增减性和奇偶性。
五、正割函数(Secant Function):正割函数是指在单位圆上描述角度和弧度之间关系的函数。
完整版)三角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三角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0abb3cb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e8.png)
完整版)三角函数最全知识点总结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弧度制的概念,是解三角形问题的基础。
在任意角中,我们可以包含正角、负角和零角。
其中,正角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负角是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是没有作任何旋转的射线形成的角。
终边相同的角可以表示为{β|β=α+2kπ,k∈Z}或{β|β=α+k·360°,k∈Z}。
象限角是指角α的终边落在第几象限,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不属于任何象限。
弧度制是一种角度的度量方式,其中1度的角是把圆周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圆心角叫1°的角;1弧度的角是弧长等于半径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叫1弧度的角。
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是360°=2π rad,1°=π/180 rad,1 rad≈57°18′。
对于一个扇形,如果其半径为r,圆心角的弧度数为α,则此扇形的弧长l=|α|·r,面积S=(1/2)|α|r²=(1/2)lr。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是指设α是一个任意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的坐标是(x,y),它与原点的距离为r,则sinα=y/r,cosα=x/r,tanα=y/x。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是:在第一象限,正弦和余弦都为正,正切为正;在第二象限,正弦为正,余弦和正切为负;在第三象限,正弦和余弦都为负,正切为正;在第四象限,正弦为负,余弦和正切为正。
记忆口诀是“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三角函数线可以看作是三角函数的几何表示。
正弦线的起点都在x轴上,余弦线的起点都是原点,正切线的起点都是(1,0)。
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有重要结论,即sin(α+k·2π)=sinα,cos(α+k·2π)=cosα,tan(α+k·2π)=tanα(其中k∈Z),即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在解三角形问题中,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相等角的终边一定相同,在书写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时,单位必须一致。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7b894d0c22590103029d0c.png)
§04. 三角函数 知识要点1. ①与α(0°≤α<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α与角β的终边重合):{}Z k k ∈+⨯=,360|αββ②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180|ββ ③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90180|ββ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90| ββ ⑤终边在y =x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45180| ββ ⑥终边在x y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45180| ββ⑦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360 ⑧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 180360k ⑨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180 ⑩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相垂直,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 90360±+=βαk 2. 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π 180°=π 1°=0.01745 1=57.30°=57°18′ 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 =π180°≈57.30°=57°18ˊ. 1°=180π≈0.01745(rad )3、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211||22s lr r α==⋅扇形4、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xy =αtan ;(x,y )P 与原点的距离为r ,则 ry =αsin ; =αcos yx=αcot ; x r =αsec ;. y r =αcsc .5、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正切、余切余弦、正割正弦、余割6、三角函数线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 AT.SIN \COS 1、2、3、4表示第一、二、三、四象限一半所在区域16. 几个重要结论: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αααtan cos sin =αααcot sin cos =1cot tan =⋅αα 1sin csc =α⋅α 1cos sec =α⋅α1cos sin 22=+αα 1tan sec 22=-αα 1cot csc 22=-αα9、诱导公式:2k παα±把的三角函数化为的三角函数,概括为: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三角函数的公式:(一)基本关系公式组二 公式组三x x k x x k x x k x x k cot )2cot(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π x x x x xx x x 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公式组四 公式组五 公式组六x x x x x x x x 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π x x x x x x x x cot )2cot(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π x x x x xx x x 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π(二)角与角之间的互换公式组一 公式组二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αααcos sin 22sin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ααα2tan 1tan 22tan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2cos 12sinαα-±=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2cos 12cos αα+±=公式组一sin x ·csc x =1tan x =xx cos sin sin 2x +cos 2x =1cos x ·sec x x =xx sin cos 1+tan 2x =sec 2xtan x ·cot x =11+cot 2x =csc 2x=1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公式组三 公式组四 公式组五2tan 12tan2sin 2ααα+= 2tan 12tan1cos 22ααα+-= 2tan 12tan2tan 2ααα-=42675cos 15sin -== ,42615cos 75sin +== ,3275cot 15tan -== ,3215cot 75tan +== .()()[]()()[]()()[]()()[]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cos cos 21sin sin cos cos 21cos cos sin sin 21sin cos sin sin 21cos sin 2cos 2sin 2sin sin βαβαβα-+=+2sin 2cos 2sin sin βαβαβα-+=-2cos 2cos 2cos cos βαβαβα-+=+2sin 2sin 2cos cos βαβαβα-+-=-αααααααsin cos 1cos 1sin cos 1cos 12tan -=+=+-±=ααπsin )21cos(-=+ααπcos )21sin(=+ααπcot )21tan(-=+ααπsin )21cos(=-ααπcos )21sin(=-ααπcot )21tan(=-注意:①x y sin -=与x y sin =的单调性正好相反;x y cos -=与x y cos =的单调性也同样相反.一般地,若)(x f y =在],[b a 上递增(减),则)(x f y -=在],[b a 上递减(增). ②x y sin =与x y cos =的周期是π.③)sin(ϕω+=x y 或)cos(ϕω+=x y (0≠ω)的周期ωπ2=T .2tan xy =的周期为2π(πωπ2=⇒=T T ,如图,翻折无效).④)sin(ϕω+=x y 的对称轴方程是2ππ+=k x (Z k ∈),对称中心(0,πk );)cos(ϕω+=x y 的对称轴方程是πk x =(Z k ∈),对称中心(0,21ππ+k );)tan(ϕω+=x y 的对称中心(0,2πk ). x x y x y 2cos )2cos(2cos -=--=−−−→−=原点对称⑤当αtan ·,1tan =β)(2Z k k ∈+=+ππβα;αtan ·,1tan -=β)(2Z k k ∈+=-ππβα.⑥x y cos =与⎪⎭⎫ ⎝⎛++=ππk x y 22sin 是同一函数,而)(ϕω+=x y 是偶函数,则)cos()21sin()(x k x x y ωππωϕω±=++=+=.⑦函数x y tan =在R 上为增函数.(×) [只能在某个单调区间单调递增. 若在整个定义域,x y tan =为增函数,同样也是错误的].⑧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x f 具有奇偶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奇偶性的两个条件:一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都要),二是满足奇偶性条件,偶函数:)()(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奇偶性的单调性:奇同偶反. 例如:x y tan =是奇函数,)31tan(π+=x y 是非奇非偶.(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特有性质:若x ∈0的定义域,则)(x f 一定有0)0(=f .(x ∉0的定义域,则无此性质)⑨x y sin =不是周期函数;x y sin =为周期函数(π=T )x y cos =是周期函数(如图);x y cos =为周期函数(=T 212cos +=x y 的周期为π(如图),并非所有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例如: R k k x f x f y ∈+===),(5)(.⑩abb a b a y =+++=+=ϕϕαβαcos )sin(sin cos 22 有y b a ≥+22. 11、三角函数图象的作法: 1)、几何法:2)、描点法及其特例——五点作图法(正、余弦曲线),三点二线作图法(正、余切曲线).y=|cos2x +1/2|图象3)、利用图象变换作三角函数图象.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有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等.函数y =Asin (ωx +φ)的振幅|A|,周期2||T πω=,频率1||2f T ωπ==,相位;x ωϕ+初相ϕ(即当x =0时的相位).(当A >0,ω>0 时以上公式可去绝对值符号),由y =sinx 的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伸长(当|A|>1)或缩短(当0<|A|<1)到原来的|A|倍,得到y =Asinx 的图象,叫做振幅变换或叫沿y 轴的伸缩变换.(用y/A 替换y )由y =sinx 的图象上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伸长(0<|ω|<1)或缩短(|ω|>1)到原来的1||ω倍,得到y =sin ω x 的图象,叫做周期变换或叫做沿x 轴的伸缩变换.(用ωx 替换x)由y =sin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当φ>0)或向右(当φ<0)平行移动|φ|个单位,得到y =sin (x +φ)的图象,叫做相位变换或叫做沿x 轴方向的平移.(用x +φ替换x)由y =sin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当b >0)或向下(当b <0)平行移动|b |个单位,得到y =sinx +b 的图象叫做沿y 轴方向的平移.(用y+(-b)替换y )由y =sinx 的图象利用图象变换作函数y =Asin (ωx +φ)(A >0,ω>0)(x ∈R )的图象,要特别注意:当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的先后顺序不同时,原图象延x 轴量伸缩量的区别。
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0f06d6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d.png)
三角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1、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指能表示直角三角形三边与两个角关系的
函数。
通常所说的三角函数,是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它们
与三角形的角度和对边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作用甚广。
2、正弦函数:正弦函数的值取决于弧度值,而弧度值又取决于角度值,
也就是说正弦函数的值实质上取决于角度值。
也就是说,正弦函数是一种
以角度值为自变量,弧度值为因变量的函数,其公式为:y=sin(θ)。
3、余弦函数:余弦函数是以角度值为自变量,弧度值为因变量的函数,
其公式为:y=cos(θ)。
余弦函数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值域为[-
1,1]。
4、正切函数:正切函数是以角度值为自变量,弧度值为因变量的函数,
其公式为:y=tan(θ)。
正切函数的值域为正无穷大和负无穷大之间。
5、反正弦函数:反正弦函数也称为反三角函数,其公式为:y=arcsin(x)。
反正弦函数,它表示为y=arcsin(x),以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取值
范围为[-π/2,π/2]。
6、反余弦函数:反余弦函数公式为:y=arccos(x),x为自变量,y为因
变量,取值范围为[0,π]。
7、反正切函数:反正切函数也称为反三角函数,其公式为:y=arctan(x),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取值范围为[-π/2,π/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第四章-三角函数考试内容: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 考试要求:(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5)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 (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arc-cosx\arctanx 表示.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斜三角形. (8)“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sin2α+cos2α=1,sin α/cos α=tan α,tan α•cos α=1”.§04. 三角函数 知识要点 1. ①与α(0°≤α<360°)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角α与角β的终边重合):{}Z k k ∈+⨯=,360|αββ②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 {}Z k k ∈⨯=,180| ββ ③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90180| ββ ④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90| ββ ⑤终边在y =x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45180| ββ ⑥终边在x y -=轴上的角的集合:{}Z k k ∈-⨯=,45180| ββ⑦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x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360 ⑧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关于y 轴对称,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 180360k ⑨若角α与角β的终边在一条直线上,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βα+=k 180SIN \COS 三角函数值大小关系图1、2、3、4表示第一、二、三、四象限一半所在区域⑩角α与角β的终边互相垂直,则角α与角β的关系: 90360±+=βαk2. 角度与弧度的互换关系:360°=2π 180°=π 1°=0.01745 1=57.30°=57°18′注意:正角的弧度数为正数,负角的弧度数为负数,零角的弧度数为零. 、弧度与角度互换公式: 1rad =π180°≈57.30°=57°18ˊ. 1°=180π≈0.01745(rad )3、弧长公式:r l ⋅=||α. 扇形面积公式:211||22s lr r α==⋅扇形4、三角函数: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的终边上任取(异于原点的)一点P (x,y )P 与原点的距离为r ,则r y =αsin ; r x =αcos ; x y =αtan ; yx =αcot ; xr =αsec ;.yr=αcsc .5、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正切、余切余弦、正割正弦、余割6、三角函数线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 AT.7. 三角函数的定义域:(3) 若 o<x<2,则sinx<x<tanx16. 几个重要结论: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αααtan cos sin = αααcot sin cos =1cot tan =⋅αα 1sin csc =α⋅α 1cos sec =α⋅α 1cos sin 22=+αα 1tan sec 22=-αα 1cot csc 22=-αα9、诱导公式:2k παα±把的三角函数化为的三角函数,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三角函数的公式:(一)基本关系公式组二公式组三 x x k x x k xx k xx k cot )2cot(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π xx x x xx x x 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公式组四 公式组五 公式组六x x x x x x x x 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π x x x x x x x x cot )2cot(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π xx x x xx x x cot )cot(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π(二)角与角之间的互换公式组一 公式组二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αααcos sin 22sin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ααααα2222sin 211cos 2sin cos 2cos -=-=-=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ααα2tan 1tan 22tan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2cos 12sin αα-±= 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2cos 12cos αα+±=公式组一sin x ²csc x =1tan x =xxcos sin sin 2x +cos 2x =1cos x ²sec x x =xxsin cos 1+tan 2x =sec 2x tan x ²cot x =1 1+cot 2x =csc 2x=1βαβ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公式组三 公式组四 公式组五 2tan 12tan2sin 2ααα+=2tan 12tan1cos 22ααα+-=2tan 12tan2tan 2ααα-=42675cos 15sin -== ,42615cos 75sin +== ,3275cot 15tan -== ,3215cot 75tan +== .()()[]()()[]()()[]()()[]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βα--+-=-++=--+=-++=cos cos 21sin sin cos cos 21cos cos sin sin 21sin cos sin sin 21cos sin 2cos2sin 2sin sin βαβαβα-+=+2sin 2cos 2sin sin βαβαβα-+=-2cos 2cos 2cos cos βαβαβα-+=+2sin 2sin 2cos cos βαβαβα-+-=-αααααααsin cos 1cos 1sin cos 1cos 12tan -=+=+-±=ααπsin )21cos(-=+ααπcos )21sin(=+ααπcot )21tan(-=+ααπsin )21cos(=-ααπcos )21sin(=-ααπcot )21tan(=-注意:①x y sin -=与x y sin =的单调性正好相反;x y cos -=与x y cos =的单调性也同样相反.一般地,若)(x f y =在],[b a 上递增(减),则f y -=. ②x y sin =与x y cos =的周期是π.③)sin(ϕω+=x y或)cos(ϕω+=x y (0≠ω)的周期ωπ2=T .2tanxy =的周期为2π(πωπ2=⇒=T T ,如图,翻折无效).④)sin(ϕω+=x y 的对称轴方程是2ππ+=k x (Z k ∈),对称中心(0,πk );)c o s(ϕω+=x y 的对称轴方程是πk x =(Z k ∈),对称中心(0,21ππ+k );)ta n (ϕω+=x y 的对称中心(0,2πk ). x x y x y 2cos )2cos(2cos -=--=−−−→−=原点对称⑤当αtan ²,1tan =β)(2Z k k ∈+=+ππβα;αtan ²,1tan -=β)(2Z k k ∈+=-ππβα.⑥x y cos =与⎪⎭⎫ ⎝⎛++=ππk x y 22sin 是同一函数,而)(ϕω+=x y 是偶函数,则)cos()21sin()(x k x x y ωππωϕω±=++=+=.⑦函数x y tan =在R 上为增函数.(³) [只能在某个单调区间单调递增. 若在整个定义域,x y tan =为增函数,同样也是错误的].⑧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x f 具有奇偶性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奇偶性的两个条件:一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奇偶都要),二是满足奇偶性条件,偶函数:)()(x f x f =-,奇函数:)()(x f x f -=-)奇偶性的单调性:奇同偶反. 例如:x y tan =是奇函数,)31tan(π+=x y 是非奇非偶.(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特有性质:若x ∈0的定义域,则)(x f 一定有0)0(=f .(x ∉0的定义域,则无此性质)⑨x y sin =不是周期函数;x y sin =为周期函数(=T x y cos =是周期函数(如图);x y cos =为周期函数(212cos +=x y 的周期为π(如图),并非所有周期函数都有最小正周期,例如:y=cos |x|图象y=|cos2x +1/2|图象R k k x f x f y ∈+===),(5)(.⑩ab b a b a y =+++=+=ϕϕαβαcos )sin(sin cos 22 有y b a ≥+22.11、三角函数图象的作法: 1)、几何法:2)、描点法及其特例——五点作图法(正、余弦曲线),三点二线作图法(正、余切曲线).3)、利用图象变换作三角函数图象.三角函数的图象变换有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等. 函数y =Asin (ωx +φ)的振幅|A|,周期2||T πω=,频率1||2fT ωπ==,相位;x ωϕ+初相ϕ(即当x =0时的相位).(当A >0,ω>0 时以上公式可去绝对值符号), 由y =sinx 的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伸长(当|A|>1)或缩短(当0<|A|<1)到原来的|A|倍,得到y =Asinx 的图象,叫做振幅变换或叫沿y 轴的伸缩变换.(用y/A 替换y )由y =sinx 的图象上的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伸长(0<|ω|<1)或缩短(|ω|>1)到原来的1||ω倍,得到y =sin ω x 的图象,叫做周期变换或叫做沿x 轴的伸缩变换.(用ωx 替换x)由y =sin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左(当φ>0)或向右(当φ<0)平行移动|φ|个单位,得到y =sin (x +φ)的图象,叫做相位变换或叫做沿x 轴方向的平移.(用x +φ替换x)由y =sinx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当b >0)或向下(当b <0)平行移动|b |个单位,得到y =sinx +b 的图象叫做沿y 轴方向的平移.(用y+(-b)替换y )由y =sinx 的图象利用图象变换作函数y =Asin (ωx +φ)(A >0,ω>0)(x ∈R )的图象,要特别注意:当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的先后顺序不同时,原图象延x 轴量伸缩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