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格达山北麓石灰岩资源特征及其适用性
石灰岩矿产开发利用概况
![石灰岩矿产开发利用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34ec5cc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2.png)
石灰岩矿产开发利用概况石灰岩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化工原料等领域。
石灰岩开发利用的概况主要包括石灰岩的产地分布、开采方法和利用途径等方面。
石灰岩的产地分布主要分布在世界各大洲,尤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为主。
在国内,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南和西北地区。
中国的主要石灰岩产区有山东、河北、陕西、云南、四川等地。
这些地区的石灰岩资源丰富,质量好,为石灰岩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石灰岩的开采方法主要包括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
露天开采适用于石灰岩较浅和产量较大的地区,通常采用爆破、推土机等工艺设备进行开采。
地下开采适用于石灰岩较深和产量较小的地区,通常采用坑道、顺层、放线等开采方法进行开采。
无论是露天开采还是地下开采,都需要进行石灰岩的选矿和磨碎等预处理工序,以提高石灰岩的利用价值。
石灰岩的利用途径广泛,主要用于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冶金工业、炼钢和炼铁工业、环境保护等方面。
其中,石灰岩的建筑材料应用最为广泛。
石灰岩可作为砂浆和水泥的主要原料,用于建筑物的砌筑和抹灰。
此外,石灰岩还可用于制备石灰、石灰石、石灰石、重质石灰和石砺等。
石灰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煅烧、碳化和水化等工序,通过这些工序,可获得石灰粉、石灰石粉和石灰浆等不同形态的石灰材料,用于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和冶金工业等领域。
此外,石灰岩还可用于环境保护领域。
石灰岩可以作为煤矸石和石煤灰等废弃物的处理剂,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和固化,达到减少污染和资源回收的目的。
同时,石灰石也可作为钙肥的原料,通过对石灰石的煅烧和水化等工序,制备出钙肥原料,用于农业领域的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
总之,石灰岩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石灰岩的开发利用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石灰岩开发利用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为石灰岩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大龙口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大龙口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428997e1f61fb7360b4c6566.png)
关键词 :构造特征 ;伸展构造 ;逆 冲推覆构造 ;油气前景 ;大龙 口地 区;博格达 山北缘 ;新疆
中 图 分 类 号 :T E l 2 1 . 2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0—8 5 2 7 ( 2 0 1 5 ) 0 1— 0 0 4 5— 0 9
世裂谷 的隆坳结构 ,对重新认 识博 格达 山地 区早二叠世 的区域 大地 构造背景及演化 具有重要 意义 ;后者构造 变形强烈 , 总体 以 自南 向北 的冲断推覆为主 ,并伴有一定 的走滑扭 动变形。经过多期构造运动 ,阜 康断裂上 盘勘探 目的层 已裸露 , 加之褶皱和 断裂 发育 ,油气保 存条件差 ,勘探前 景较差 ;而断裂 下盘发 育早二叠 世残 留 凹陷,圈闭发育 ,油气保存 条
第2 9卷
第1 期
现
代
地
质
Vo 1 . 2 9 No . 1
2 0 1 5年 2月
GEOS C I EN CE
F e b . 2 01 5
新 疆 博 格 达 山北 缘 大 龙 口地 区构 造 特 征 与 油气 勘 探 前 景
孙 自 明
( 中 国 石化 石 油勘 探 开发 研 究 院 ,北 京 1 0 0 0 8 3 )
S UN Z i — mi n g (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P r o d u c t o i 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S I N O P E C,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C h i n a)
St r u c t u r a l Fe a t ur e s a nd Pe t r o l e um Ex pl o r a t i o n
石灰岩用途及标准
![石灰岩用途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877a98776eeaeaad1f330db.png)
石灰岩(Limestone )转自:编辑:ycl时间:2006年12月17日10:13 匡]点击:829一、矿产名称:石灰岩(Limestone )二、矿床类型及其分布石灰岩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产之一。
按其沉积地区,石灰岩右分为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以前者居多;按其成因,石灰岩可分为生物沉积、化学沉积和次生三种类型;按矿石中所含成分不同,石灰岩可分为硅质石灰岩、粘土质石灰岩和白云质石灰岩三种。
资源分布情况:中国石灰岩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作为水泥、溶剂和化工用的石灰岩矿床已达八百余处。
产地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均可在工业区附近就地取材。
石灰岩矿产在每个地质时代都有沉积,各个地质构造发展阶段都有分布,但质量好,规模大的石灰岩矿床往往赋存于一定的层位中。
以水泥用石灰岩为例,东北、华北地区的中奥陶系马家沟组石灰岩是极其重要的层位,中南、华东、西南地区多用石炭、二叠、三叠系石灰岩,西北、西藏地区一般多用志留、泥盆系石灰岩,华东、西北及长江中下游的奥陶纪石灰岩也是水泥原料的重要层位。
中国石灰岩资源的时空分布,见表1。
三、矿床的主要工业指标1. 黑色冶金用石灰岩工业指标,见表2表2 黑色冶金用石灰岩一般工业指标注:可采厚度2m,夹石剔除厚度1~2m。
2.有色冶金用石灰岩工业指标,见表3。
表3 有色冶金用石灰岩一般工业指标3 .水泥用石灰岩工业指标水泥用石灰岩一般工业指标:CaO > 48% MgO < 3% ©O+Na 2O < 0.6% SO3W 1% Si0 2 w 4%4 .轻化工业用石灰岩工业指标(1)电石用石灰岩MgO w 1% SiO2w 1% AbO3+Fe2O3w 1%CaO边界品位 > 52% 工业品位 > 54%5 w 0.1% P w 0.06%(2)制碱用石灰岩MgO <1.9%酸不溶物<2R2O3W 2%( 3 )玻璃用石灰岩CaO Fe2O3 I级>54%<0.15%n级<0.2%>47%氮肥、糖用石灰岩的工业指标可参考矿石的产品质量要求制订。
乌鲁木齐市井沟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乌鲁木齐市井沟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https://img.taocdn.com/s3/m/c10207e0770bf78a65295444.png)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体形态、 规模与产状
中, 受后期构造破坏及岩浆侵入分割, 按其矿体自然 划分为五个矿体, 矿体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向。自北 向南、 自西向东编号依次为 ① 、 ②、 ③、 ④、 ⑤ 。各矿 体特征如下:
矿体赋存于上石炭统祁家沟组下亚组(C2qa)地层
出露形态的分布情况, 矿体间的上下矿层分布情36/tg.2017.02.023
新疆有色金属
第2期
乌鲁木齐市井沟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秦 彪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新疆总队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综述了乌鲁木齐市井沟矿区水泥用石灰岩矿的赋矿层位、 矿体形态、 规模及产状, 矿石物质组成、 结构、 构造、 自然类型等特 石灰岩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井沟矿区 征, 并简述了矿床成因, 指出了该矿床的找矿标志。
2.1 地层
图 1 乌鲁木齐市井沟矿区石灰岩矿地质简图
: 呈北北东向分布于矿区东北部和东南部, 与 矿区出露地层为晚古生代上石炭统祁家沟组下 (C2q ) a b 下覆地层呈整合接触。产状 300ʎ ~320ʎø20ʎ ~ 亚组(C2q )、 上石炭统祁家沟组上亚组(C2q )第四系全 上、
a-2
第二层灰黑色、 灰绿色细砂岩夹生物碎屑灰岩
砾石、 砂及少量粘土, 砾石为生物碎屑灰岩、 晶屑岩 度可达 5.4 m。 2.2 侵入岩
新统坡积层 (Qhedl) 见图 1。
(1) 上石炭统祁家沟组下亚组(C2q )
a
28ʎ, 在矿区内呈单斜层状产出。细砂岩呈灰绿色、 灰
内的主要地层, 由紫红色角砾晶屑岩屑凝灰岩、 灰绿
分布于矿区南部, 呈北东 - 南西向展布, 是矿区
黑色, 细粒结构, 层状构造, 主要有碎屑, 火山灰组 成, 碎屑为长石、 石英、 岩屑组成; 生物碎屑灰岩呈灰 白色, 生物碎屑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碎屑、 生物碎 屑、 胶结物组成, 细砂岩单层厚度约 15 cm, 生物碎屑 灰岩单层厚约 10 cm, 两者夹层比约为 3 ∶ 1。在东北
博格达山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博格达山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66c1f26e2bd960590c6778e.png)
卷(Volu m e)30,期(Numb er)4,总(S UM )111页(Pages)495~503,2006,11(Nove m ber ,2006)大地构造与成矿学Geotecton ica etM eta ll o genia收稿日期:2006-02-27;改回日期:2006-03-20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1CB40980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472135,40472115)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欧阳征健(1976-),男,博士研究生,从事造山带及盆地地质研究.Em ai:l ouyangzhengjian @126.co m博格达山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欧阳征健1,周鼎武1,2,林晋炎1,冯娟萍1(1.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2.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10)摘 要: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岩墙属于亚碱性系列,为岩浆高度演化的产物,轻稀土元素适度富集,轻重稀土分异中等,N b 、T a 强烈亏损,T i 、Z r 和H f 适度亏损,不相容元素(K 、Rb 、Ba 、Sr 、LREE )与Pb 富集,说明该岩墙源自与俯冲作用有关的交代地幔,且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
该岩墙侵位时期可能为270~250M a 左右,为造山期后伸展环境下的产物,是中亚造山带后碰撞阶段陆壳垂向生长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博格达;白杨河;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交代中图分类号:P 588.1;P5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552(2006)04-0495-090 引 言基性岩墙群是大陆伸展背景下,主要来自陆下软流圈或地幔岩石圈的岩浆侵入体,对古陆块聚合和伸展乃至裂解的重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H a lls and Fahrig ,1987;李江海等,1997;周鼎武等,2000)。
论新疆天山花岗岩、大理岩的分布特征与开发前景
![论新疆天山花岗岩、大理岩的分布特征与开发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966e53c355270722182ef745.png)
论新疆天山花岗岩、大理岩的分布特征与开发前景本文分析了新疆地区大理石、花岗石、饰面砂岩的资源分布及品种特点,指出了开发中存在问题,提出开发建议。
标签:新疆石材大理石花岗石资源开发天山造山带位于我国新疆中部,以中天山南、北缘古生代缝合线将其分为南天山、中天山和北天山。
伊犁一中天山板块位于天山造山带的核部,西宽东窄,在库米什以东地区尖灭。
一般认为,由于伊犁一中天山板块南北两侧的洋盆均向其下俯冲,致使其中发育大量的侵人岩和火山岩。
比开(地区)花岗岩体出露于伊犁一中天山板块南缘那拉提山花岗岩带的中段,紧邻中天山南缘断裂。
南部为西天山高压变质带,它主要由蓝片岩相、榴辉岩相和绿片岩相的变质沉积岩和变质基性火山岩组成,为典型的混杂岩组合。
岩体侵位于古元古代地层中,该区古元古代地层由大理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及云母石英片岩组成。
1分布特征天山中间为前寒武纪地核,下部岩性主要为云母石英片岩夹绿泥片岩、斜长片岩、混合岩、石英岩、微晶灰岩和含石英大理岩,上部为绢云千枚岩、粉砂质千枚岩、变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绿片岩相变质的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和玄武质角砾熔岩。
糜棱岩化程度明显比两侧强,向南逐渐转变成弱变形花岗岩,向北进入中晚石炭世砂岩、粉砂岩地层。
天格尔韧性剪切带的中心部分主要由含斜长角闪岩透镜体的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和糜棱岩化石英脉组成。
未变形的辉绿岩长岩脉穿切糜棱岩和糜棱岩化花岗岩,剪切带核心部位发育断层,断层中充填糜棱岩化花岗岩角砾和石英脉。
糜棱岩化程度自剪切带中心向两侧逐渐变弱。
2岩石学特征2.1天格尔地区出露的花岗岩中普遍见到眼球状构造,化花岗岩中的白云母具明显波状消光并局部形成云母鱼。
在所有糜棱岩化花岗岩样品中,石英的亚颗粒结构及波状消光发育,石英局部被定向拉长。
弱糜棱岩化花岗岩中具格子结构的钾长石与斜长石和石英共生,细小云母分布在这些矿物的边缘。
2.2天湖东岩体岩性主要为二长花岗岩。
岩石一般为中粒等粒结构,局部存在钾长石斑晶。
新疆博格达山侵入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
![新疆博格达山侵入岩地质特征及构造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62637325901020207409cf0.png)
活动 , 即: 晚石 炭世 ( 2 9 8  ̄ 3 2 4 ) Ma 和二 叠 纪( 2 5 0  ̄ 2 8 9 ) Ma 岩 浆 活动 。常 量元 素特 征 及钙碱 指 数 表 明 ,
该地 区侵入岩为钙碱 系列。稀土及微量元素分析表 明其岩浆在上升侵位 时遭到 大陆壳物质或花 岗 质岩 石 的 混 染 , 其 中酸性 岩 浆是基 性 岩 浆上 升过 程 中高度 分 离结 晶的 残余 物 , 并认 为博格 达 造 山 带
地 。该 地 区的 中一 酸性 侵入 岩 主要 m露 在肠 沟北 端 出
口处 、 刺 梅 沟和 大河 沿岩体 等 地 。 2 岩体 地 质 、 岩 石序 列及 时 代
博格达 山沿东西 ( E w) 向延伸 , 呈波状弯曲 , 长近
形成 于裂谷 构造 背景 。
关键 词 : 博格 达 ; 侵 入岩 ; 岩 石地球 化 学特征 ; 构造 意义 中图分 类号 : P 5 8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 — 5 7 1 6 ( 2 0 1 4 ) 0 5 — 0 1 6 6 — 0 6
博 格 达一 哈尔里 克 成矿 带作 为 新疆 重 要 的成 矿带 4 0 0 k m, 东西 两端 较 窄 ( 3 0  ̄4 0 k m)。大 地构 造上 , 位 于
1 6 6
西部 探矿 工程
2 0 1 4 年第 5 期
新 疆 博 格 达 山侵 入 岩 地 质 特 征 及 构 造 意 义
陈邦学 , 穆利修 , 赵 同阳 , 徐仕 琪 , 靳刘 圆 , 李 平 , 孙 臣林
( 1 . 新疆 大 学 , 新疆 乌鲁 木齐 8 3 0 0 4 6 ; 2 . 新疆地 调 院 , 新疆 乌鲁木 齐 8 3 0 0 0 0 ) 摘 要: 博 格 达 山侵 入岩 的 岩性 岩 相 、 地球 化 学特 征 及 同位 素年 代 的 分析 表 明研 究 区存 在 两期 岩 浆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大龙口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分析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大龙口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11b7ad1711cc7931b716de.png)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大龙口地质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分析大龙口地区在垂向上可分为上部断裂系统和下部断裂系统。
前者中的构造样式有”多米诺式半地堑”和”地垒”。
后者中的构造样式有”双重逆冲构造”和”逆冲叠瓦扇”。
本区经历了裂陷作用、拗馅作用和挤压作用,属于叠合盆地。
下部断裂系统是有利的油气勘探层位。
标签:大龙口断裂系统构造样式构造演化油气勘探0前言博格达山位于新疆北侧,近东西向延伸,其南侧为吐哈盆地(图1),北侧是准格尔盆地。
而大龙口地区是博格达山北缘你冲断裂带的有机组成部分,位于博格达山和准格尔盆地的交接部位。
近年来,随着油气能源的需求增加,对于油氣有利区的勘探和开发迫在眉睫。
而大龙口地区构造特征复杂,区域勘探程度较低,对于博格达山北缘大龙口地区的构造特征研究和油气勘探前景的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1区域构造演化及特征1.1断裂系统划分本区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和大区重、磁、电勘探可知在垂向上分为两个断裂系统。
以上二叠统的顶界面为界,上覆地层中发育挤压断裂系统,以逆断层为主,并伴有褶皱生成。
而下伏地层为伸展断裂系统,以正断层为主。
1.2构造样式样式这个词原引自建筑学,构造样式指的是一组相关构造的总体特征,可以和不同时代的构造进行对比和区分。
构造样式受多种因素影响,相同构造边界条件下形成的构造样式不一定相同。
所以研究构造样式是区域构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构造变形场中形成构造样式不同。
构造样式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构造几何学的研究,也有助于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的研究。
在下部断裂系统中,基本的构造要素是正断层,不同类型的正断层相互组合形成了类型丰富的构造样式。
在大龙口地区,下部断裂系统中的构造样式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由断面平直的正断层组成的没有“地垒”,如三台凸起。
正断层所限制的岩层面发生旋转,由于断层下盘上升超出沉积基准面,遭受剥蚀,缺少下二叠统地层。
第二类是由一个平直断层面所控制形成的“箕状半地堑”,如大龙口山前洼陷,断层面及断层左侧的岩层同时发生旋转。
博格达山北麓大黄山地区芦草沟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博格达山北麓大黄山地区芦草沟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cda4b7960590c69ec376ef.png)
摘
要: 为弄 清 准噶 尔 东南缘 博 格达 山 北麓 大黄 山 油 页岩形 成 的环境 , 其常 量元 素 、 量元 素 和 对 微
稀 土元 素进 行 了系统 分析 , 其主要 特征 是 常量 元 素含 量普遍 偏 低 , 反映 了该 区 为非 海相 的 弱还 原环 境 ;
微 量元 素 S/ a比 值 , 的含 量 等数 据 表 明沉积 环境 以 淡水 为主 , rB 硼 间或有 半咸水 介 入 ; 稀土 相对 富集 , 轻
图 l 大黄山油页岩研 究区位置图
2 1 常量 元素 .
目前 已广泛使 用 F , eMn及 S / aF / rB ,eMn等 含 量和 比值 来判 别海 相与 陆相 、 化与 还原 、 度等 沉 氧 盐 积特 征 。 铁在 海 盆 中 沉 积 具 有 明 显 的规 律 性 , 着 p 随 H 值 的增 大 , h的 降低 , E 铁矿 物呈 不 同的 相 态分 布 , 铁
重 稀土 相 对 缺 失 , e C C / e*呈现 弱 的 负异 常 、 u E E / u*呈现 明显 负异 常 , 应 出大黄 山油 页 岩沉 积 环境 反
总体 上 为近 源陆相 沉 积 。
关键 词 : 页岩 ; 油 芦草 沟组 ; 地球 化 学特征 ; 大黄 山 ; 博格达 山北麓
表2 大黄 山油页岩 F 抖/F 抖比值表 e e
表 3 大黄 山油 页岩 Mn F 和 S/ a /e tC 比值表
维普资讯
6 2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20 年第 3 08 期
博 格 达 山 北 麓 大 黄 山 地 区 芦 草 沟 组 油 页 岩
地球化学特征 与沉积环境 分析
王东营 , 浩 , 许 李婧婧 , 陶树 , 周传 稀 , 高冠峰
博格达山北麓阜康西区油页岩矿体特征
![博格达山北麓阜康西区油页岩矿体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d6b8d415fc4ffe473368abdb.png)
级背斜及断裂 。阜康市油页 岩矿带受大型逆 冲断 层作用的影 响, 导致二叠系油页岩伴 随博格达山系
的形 成而 出露地 表 , 图 1 示 。 如 所 区 内出露 的地 层 由老 至 新 为 石 炭 系 ( ) 中二 C 、 叠统井 井子 沟组 ( ) 芦草 沟组 ( 2) 部分 侏 罗 系 Pj 、 P1 、 ( )第 四系 上 更 新 统 冰 碛 层 及 冰 水 沉 积 层 ( ) J、 Q 以及 全新统 冲 一洪积 层 ( 。 Q 叫)
2 油 页岩矿体特征
油页岩 系 以油 页 岩 为 主 , 夹 非 油 页 岩 层 , 问 彼
此 或 明显接 触或 互层 状相 互 过 渡 , 页 岩 各段 之 间 油 不 存在 沉积 间断或 冲刷切 割关 系 。
1 区域地质背景
阜康市油页岩西 区位 于博格达 山北麓 山前地
收稿 日期 :0 9—1 20 0—1 3
岩 , 者 可能 对 应 中质 乃 至 优 质 油 页 岩 ( 干馏 试 后 由 验证 实 ) 。研 究 区油 页 岩 系 的 岩 石 组 成 比较 复 杂 , 除 了正常沉 积 的砂 岩 、 岩 、 酸 盐 岩 以外 , 存 在 泥 碳 还
只是 多 与少 的 问题 , 含凝 灰 质 泥 岩及 凝 灰 质 泥 岩 中 除 细分散 火 山灰外 , 见 凝 灰 质 团粒 及 细 粒 凝 灰质 也 岩 屑 。泥 岩 中普遍 都 含 有 一定 数 量 的有 机质 , 括 包
总 覆盖 面 积 为 13 1 m 。 区 内地 层 主 要 出 露 为 5 .7k
二 叠系芦 草 沟 组 , 有 石 炭 系 及 第 四系 地 层 沉 积 。 另 由于受博 格达 复背 斜 的影 响 , 查 区 总体 呈 一 东 西 普 向展 布 的 向斜 构 造 , 于 东 沟 向斜 的东 端 。普 查 区 属 北 面发育 雅 玛 里 克 断裂 , 断 裂 西 起 雅 玛 里 克 山 , 该 向东 经水磨 沟 、 厂 沟 、 工河 、 山河 延 伸 到 吉木 铁 三 黄 萨尔 以东 , 长 约 10 m。走 向北 东 , 面南 倾 , 全 3k 断 倾 角 6 。 0 。 同 时在 北 面石 炭 系 地 层 中发 育 有 次 O ~8 。
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北侧石炭系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北侧石炭系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d54e7bd2d15abe23482f4ddd.png)
年
1
地 质
学
报
AC A E O C SNI A T G OL GI A I C
V1 4 N O.12 o8 .
De 石 炭 系碎 屑 锆石 UP — b定 年及 其地 质 意 义
陈 超 , 省 , 坚 登 赵 民 邓
生 两次 弱 造 山作 用 , 二 叠 世 夏 子街 期 最 终 闭 合 。 中
关 键 词 : 噶 尔 盆 地 ; 格 达 山 ; 炭 系 ; 屑 锆 石 ; A— P P 定 年 准 博 石 碎 L I MSU— b C
博 格 达 山位 于 准 噶 尔盆 地 与 吐鲁 番一 密 盆 地 哈 之间, 出露 地层 主要 为石炭 系 ( 1 , 图 ) 自下 而 上依 次
沉 积 ; 石地 层清 理 ( 土赐 等 , 9 9 将 这套 地层 整 岩 蔡 19)
体 上置 于晚 石炭世 ( 2 。 图 )
程等 信 息 ( cis ne 1, 9 9 D c is n 1 8 ; Di n o ta 1 7 ; ikn o , 9 5 k .
R sr t 1 ,9 6 。近 年来 , 屑锆 石 年代 学 被 广 o e . 1 8 ) ea 碎 泛应 用 于 限 定 沉 积 地 层 时 代 ( e o e a. 1 9 ; F d t 1, 9 6 B u oe a ,0 7 第五 春荣 等 ,0 8 、 踪 沉 积 物 rn t 1 2 0 ; . 20 )示
取得统 一认 识 。
盆地 陆源碎 屑沉 积物 作为 区域 构造 背景 控制 下 的蚀 源 区( 隆起 区) 或 与沉 积盆 地演 化有 机结 合配 置 的产 物 ( 闫义等 ,0 2 , 录 了洋 陆 变迁 、 山耦 合 2 0 )记 盆 及其 演化 历史 , 以用来示 踪 源 区、 可 反演 构造 演化 历
东天山博格达裂谷照壁山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
![东天山博格达裂谷照壁山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7a18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c.png)
2023年 6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67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东天山博格达裂谷照壁山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分析马 剑,皮宏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矿区大地构造位于博格达晚古生代弧后裂陷盆地,受区域逆冲推覆构造影响,连续紧闭褶皱和次级小断层发育,构造主要为北西-南东方向为主。
构造薄弱带热液蚀变较强,大规模的化探异常均沿次级构造分布,与区域成矿关系较为密切。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其中上石炭统柳树沟组第三岩性段为主要含矿层,含矿岩性主要为安山质凝灰岩。
该区域金、铅、锌矿的形成与矿区发育的火山机构关系较为密切,矿体及蚀变带,分布于距火山机构中心有一定距离的裂隙带中。
它们即是火山气液的通道,又是金、铅锌矿的容矿构造。
火山机构应作为寻找该类矿床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东天山;博格达裂谷;多金属成矿;远景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11-0067-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prospect analysis of Zhabishan polymetallic depositin Bogda Rift,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MA Jian, PI Hong-zhang(The Second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Brigade, Xinjiang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hangji 831100, China)Abstract: The mining area is located in the Bogda late Paleozoic back-arc rifted basi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egional thrusting nappe structure, continuous closed folds and secondary minor faults are developed, and the structure is mainly in the NW-southeast direction. The tectonic weak zone has stro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and the large-scale geochemical anomalie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secondary structures,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regional mineralization. The outcrop beds in the mining area are mainly Carboniferous, in which the third lithologic member of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Liushugou Formation is the main ore-bearing bed, and the ore-bearing lithology is mainly Andesitic tuff. The formation of gold, lead and zinc deposits in this are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olcanic mechanism developed in the mining area. The orebodies and alteration zone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fracture zone with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volcanic mechanism. They are volcanic gas-liquid channels and ore - bearing structures of gold and lead-zinc deposits. The volcanic mechanism should be used a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search for such deposits.Keywords: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Bogda Rift;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Perspective analysis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马剑,男,生于1991年,回族,新疆奇台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固体矿产勘查。
新疆陈家山石灰岩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新疆陈家山石灰岩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114d83f46527d3250ce0f1.png)
282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新疆陈家山石灰岩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李 明,邓如军,王 博(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大队,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通过详查地质工作,陈家山石灰岩矿区为赋存在柳树沟组(C 2l)浅海相化学沉积矿床,矿床类型属简单矿床,为单斜南翼,矿体在详查区内呈层状不规则“楔形”产出,地层产状变化不大。
矿石为层状灰—灰白色块状微晶生物碎屑灰岩,能满足水泥用石灰质原料矿石化学成分一般要求。
海相沉积的碳酸岩地层分布面积广,成矿条件极为有利,找矿前景良好。
关键词:石灰岩矿区;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中图分类号:P61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19)12-0282-2收稿日期:2019-12作者简介:李明,男,生于1986年,汉族,新疆塔城人,本科,地质矿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1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详查区地处准噶尔盆地东部南缘,地层区划属北疆-兴安地层大区(Ⅰ),北疆地层区(Ⅰ1),南准噶尔-北天山地层分区(Ⅰ13),博格达地层小区(Ⅰ13-8)。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上石炭统柳树沟组(C 2l)、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 1b)、第三系独山子组(N 2d)、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图1)。
图1 区域岩石地层区划图(1)石炭系。
石炭系是区域内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上石炭统柳树沟组(C 2l),横贯博格达山区。
区域内广泛分布,呈近东西方向延伸,为一套浅海相中酸性-中性火山碎屑岩夹火山熔岩。
岩性主要以灰绿色安山质火山角砾岩、集块岩、凝灰岩、沉凝灰岩为主,次见安山玢岩沉积、霏细斑岩、英安质凝灰岩、玄武玢岩,夹灰岩透镜体。
未见下覆地层,与上覆祁家沟组整合接触,可见厚度2196m。
在博格达山区东部,岩性为灰绿色晶屑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安山质岩屑凝灰岩,灰绿色-紫红色火山角砾岩与凝灰岩互层,夹安山玢岩及灰岩透镜体,可见厚度2219m。
与下侏罗统八道湾组(J 1b)为不整合接触,与上第三系上新统独山子组(N 2d)为为不整合接触[1]。
新疆博格达地区晚石炭世柳树沟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新疆博格达地区晚石炭世柳树沟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aadb20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7.png)
2020年第5期新疆有色金属新疆博格达地区晚石炭世柳树沟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冉秋成潘展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乌鲁木齐830013)摘要博格达造山带西段晚石炭世早期发育柳树沟组中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夹碎屑岩建造。
柳树沟组为博格达西段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地质记录,其构造环境历来争议较大,存在火山岛弧与拉张裂谷的争论。
通过对晚石炭世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柳树沟组火山岩由玄武岩-流纹岩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为碱性-钙碱性系列。
玄武岩系列为拉斑质玄武岩系列,中酸性火山岩为钙碱性系列。
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分异程度差,与洋中脊玄武岩稀土元素特征相似,轻稀土元素较富集。
微量元素总体含量较低,略高于洋中脊玄武岩含量。
结合构造判别图解,认为晚石炭世火山岩属于大陆裂谷环境下的产物。
关键词博格达晚石炭世柳树沟组双峰式火山岩构造环境新疆博格达造山带在晚石炭世早期构造环境争议较大,主要集中在地壳伸展(裂陷)与板块汇聚挤压(岛弧)的讨论上:一是根据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判断为火山岛弧或弧后盆地;二是认为属于晚古生代的裂谷系、陆间裂谷、裂陷槽或坳拉谷。
本次工作在奇台县半截沟-达板河一带的柳树沟组中发现了晚石炭世早期双峰式火山岩,同七角井地区柳树沟组的物质组成类似,认为该地区在晚石炭世早期为大陆裂谷环境。
1基本特征博格达造山带地处天山山脉中段北部博格达山-哈尔里克山一带,位于乌鲁木齐市以东,吐鲁番-哈密盆地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东止于中蒙边境。
晚石炭世柳树沟组为一套海相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夹碎屑岩沉积。
依据岩石组合、沉积建造等特征将其划为两个段:一段为海相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建造;二段为海相火山岩夹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
2岩石学特征(1)玄武岩多为灰绿、深灰、灰紫色,斑状结构、间隐-间粒结构,块状构造,部分具杏仁状构造。
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
斑晶为斜长石(10%)及辉石(2%),斜长石为半自形板条状,粒径0.32×0.4~0.96×3.84mm ,具轻微绿泥石化、轻微隐晶帘石化、轻-中度绢云母化;辉石为半自形短柱状,粒径0.05~0.26mm ,无色,斜消光,为普通辉石,个别颗粒具轻微绿泥石化。
新疆博格达山晚古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新疆博格达山晚古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50e343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a.png)
新疆博格达山晚古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王方成;蔡晓菊【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46)005【摘要】分布在博格达山东段北缘的花岗岩类,侵入于早石炭世玄武岩及酸性火山碎屑岩中,具较高的Si(w(SiO2)=69.50%~71.40%),低Mg(w(MgO)=0.82%~1.10%)和Al(w(Al2O3)=13.89%~14.30%),w(K2O)/w(Na2O)=0.73~0.83,w(Al2O3)/(w(K2O)+w(Na2O)+w(CaO))=0.98~1.10,显示花岗岩为准铝质Ⅰ型花岗岩.岩石富集K,Rb,Ba,Th,U及LREE(w(La)/w(Yb))N=5.69~7.72,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和Sr,具弱Eu负异常(δEu=0.81)和较低的δ18O(6.08‰),以及低w(Sr)(158×10-6~169× 10-6),w(Yb)(2.09×10-6~2.85×10-6),w(Y)(17.00×10-6~23.60×10-6)和MREE略亏损(HoN<YbN)的地球化学特征.推断研究区花岗岩源于先前形成的底侵玄武质岩石(新生地壳)受热发生重熔作用,源区存在有限的角闪石+斜长石+辉石残留,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其动力学机制应与石炭纪克拉麦里蛇绿岩带或康古尔塔格碰撞带所代表的古大洋消减引起的陆内拉张作用有关.【总页数】6页(P1-6)【作者】王方成;蔡晓菊【作者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酒泉,735000;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酒泉,7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4%P534.45【相关文献】1.新疆博格达山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古水流样式转折及其构造意义 [J], 李玮;胡健民;黎敦朋;刘金侠;孙宜朴;梁积伟2.新疆博格达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演化过程:火山岩组合及地球化学证据 [J], 王金荣;李泰德;田黎萍;于漫;王怀涛;赵志雄;汤中立3.西天山特克斯达坂-带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杨俊泉;李永军;张素荣;司国辉;张洪瑞;栾新东4.新疆博格达构造带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过程探讨 [J], 郑有伟;郭建明;郑建京;王亚东;许世阳5.中国阿尔泰造山带南缘晚古生代花岗岩脉年代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J], 徐扛;舒坦;孔令竹;李智勇;汪晟;蒋映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与沉积相特征——以乌鲁木齐地区井井子沟剖面为例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与沉积相特征——以乌鲁木齐地区井井子沟剖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420293c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60.png)
新疆博格达山北缘石炭纪—二叠纪地层与沉积相特征——以乌鲁木齐地区井井子沟剖面为例王越;张奎华;张关龙;熊伟;于洪洲;薛雁;肖雄飞;汪誉新【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22(41)9【摘要】准噶尔盆地南缘博格达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原型盆地性质与沉积演化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
通过对博格达山北缘井井子沟剖面连续出露的石炭系与二叠系进行野外实测,系统分析地层岩性与沉积相,结合前人大地构造演化、火成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该区晚古生代沉积演化与原型盆地性质转变,对深入分析准噶尔盆地晚古生代海陆转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晚石炭世发育海相碳酸盐岩台地与深水浊积扇,夹少量的枕状玄武岩。
早二叠世在残留海沉积背景下发育了近岸水下扇与深水浊积扇;中二叠世经历了由海相到湖相的演化过程,早期乌拉泊组与井井子沟组在浅海环境下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晚期以芦草沟组半深湖—深湖相的泥页岩和碳酸盐岩发育为特征;晚二叠世,研究区发育了厚层的扇三角洲相的棕红色、灰绿色砂砾岩。
综合分析认为,晚石炭世博格达地区为裂谷盆地,发育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与深水浊流;早中二叠世为后碰撞陆内裂谷,发育伸展滑塌变形构造与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晚二叠世转为陆内压陷盆地,普遍发育冲积扇或扇三角洲相,沉积环境发生了明显的突变。
【总页数】13页(P1550-1562)【作者】王越;张奎华;张关龙;熊伟;于洪洲;薛雁;肖雄飞;汪誉新【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油气勘探管理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4【相关文献】1.龙门山马角坝地区石炭纪沉积相和层序地层研究2.新疆博格达造山带东段二叠纪流纹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3.鲁西南地区石炭纪一二叠纪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及聚煤特征4.新疆博格达造山带西段石炭纪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5.新疆博格达造山带西段石炭纪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疆博格达山东段早石炭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新疆博格达山东段早石炭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f905516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a.png)
新疆博格达山东段早石炭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田黎萍;王金荣;汤中立;于漫;王怀涛;赵志雄【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0(046)004【摘要】博格达山东段北缘分布有早石炭世玄武岩和流纹质火山碎屑岩及少量英安岩夹层,在时空上构成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玄武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322±3 Ma(1σ),w(SiO2)为47.74%~49.34%,Ti的质量分数(w(TiO2)=1.51%~1.75%)略高于N-MORB的,高Al(w(Al2O3)=16.82%~17.54%),富钠贫钾(w(K2O)/w(Na2O)=0.21~0.28),低Mg(w(MgO)=3.80%~7.33%,w(Mg#)=42~47).表明玄武岩浆发生过橄榄石、辉石分离结晶作用.玄武岩具较高的w(Zr)/w(Y)(4.1~5.5),w(Zr)/w(Nb)(27~33),相对富集LIL(Sr,Rb,Ba,K),亏损Nb,Ta,Th,U等高场强元素,以及(w(87Sr)/w(86Sr))I为0.703188~0.703295(<0.7045),正εNd(t)值(+7.10).岩石LREE适度富集,(w(La)/w(Yb))N=2.56~3.66,Eu无异常或轻微正异常(σEu=1.08~1.15).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玄武岩源于亏损地幔,且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过下陆壳物质的混染作用,但斜长石分离结晶作用不明显,形成于陆内裂谷环境.【总页数】8页(P30-36,41)【作者】田黎萍;王金荣;汤中立;于漫;王怀涛;赵志雄【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4;P534.45【相关文献】1.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晚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汪晓伟;徐学义;马中平;陈隽璐;朱小辉;孙吉明;崔方磊2.新疆博格达—哈尔里克山地区石炭纪火山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赵同阳;徐仕琪;朱志新;刘鑫;陈川3.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早二叠世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汪晓伟;崔方磊;孙吉明;朱小辉;白建科;朱涛4.博格达造山带东段早石炭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属性 [J], 汪晓伟;徐学义;马中平;陈隽璐;崔方磊;朱小辉;孙吉明5.西准噶尔博什库尔-成吉斯火山弧中早石炭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易善鑫;李永军;焦光磊;孙羽;杨高学;王军年;杨丰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博格达山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博格达山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0ad3ce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8.png)
博格达山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欧阳征健;周鼎武;林晋炎;冯娟萍【期刊名称】《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年(卷),期】2006(30)4【摘要】白杨河地区中基性岩墙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该岩墙属于亚碱性系列,为岩浆高度演化的产物,轻稀土元素适度富集,轻重稀土分异中等,Nb、Ta强烈亏损,Ti、Zr 和Hf适度亏损,不相容元素(K、Rb、Ba、Sr、LREE)与Pb富集,说明该岩墙源自与俯冲作用有关的交代地幔,且在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该岩墙侵位时期可能为270~250Ma左右,为造山期后伸展环境下的产物,是中亚造山带后碰撞阶段陆壳垂向生长的重要标志.【总页数】9页(P495-503)【作者】欧阳征健;周鼎武;林晋炎;冯娟萍【作者单位】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10;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8.1;P595【相关文献】1.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晚石炭世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汪晓伟;徐学义;马中平;陈隽璐;朱小辉;孙吉明;崔方磊2.博格达造山带东段芨芨台子地区早二叠世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汪晓伟;崔方磊;孙吉明;朱小辉;白建科;朱涛3.博格达三个山地区基性岩墙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J], 靳刘圆;刘伟;朱志新;赵同阳4.新疆博格达山北麓白杨河剖面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赵仕华5.中条山地区古元古代变基性岩墙的地球化学特征、LA-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张少华; 张瑞英; 周金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图分类号 】P 6 1 9 . 2 2 5 ;P 6 2 4 . 6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9 3 8 6 ( 2 0 1 3 ) 0 2 - 0 0 5 1 -0 2
1 矿 点分布特 征
、
工 业用途
东矿带
有色冶 金熔剂 、黑 色 冶 金 熔 剂 、制 碱 、水 泥
上石炭 统的博 格达群 ( C ) 中矿 带
黑色冶 金熔 剂 、水 泥
水泥 电石 、有 色冶 金熔 剂 、黑 色冶金 熔剂 、制碱 、水泥
水 泥
大南 沟石灰 岩矿 石人 子沟石灰 岩矿 井 沟石 灰岩 矿 资源量( 万t )
制 ,这在 西矿带表 现十分 明显 。上述3 个 矿带 即分别
东矿带3 个矿点规模 大 、质量优 异 ,空 间上 紧密 相邻 ,距 离很近 。
— —
位于 横 卧 的反 “ S ” 形 的上半 段 的 东 、西 两端 和 弧 顶。
邃垂 誊 ——
沟、山花梁 等3 个矿点 ;中矿带为阜 康 、吉木 萨尔地
区 ,包括 白石崖 、西沟 、大 西沟 、石灰窑 、牛 圈子等 5 个 矿 点 ;西 矿带 为 乌鲁 木 齐 、米 泉地 区 ,包括 井 沟 、石人子沟 、大南沟 、天蓬沟 、大石崖 、大东沟 、
新 疆博格达 山北麓现有石灰岩矿点l 6 个 ,其 中大
有明显的控 制作用。 由于区域 内构造线大致呈横卧的
较差。 中矿带5 个矿点呈南东 东向大 致以3 0 k n等间距排 i
列 ,由西 向东规模 由大变小 、矿石质量 由好变差 。
反 “ S ”形 ,这 也决 定 了矿点在 总体上 呈弧形展布 的 特征 ,其延伸方 向与区域大地 构造线一 致 ,并受其控
2 0 1 3 年第 2 期
中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金 属矿 工业导刊
总第 l 0 2 期
【 矿产资源 】
新疆博格达山北麓石灰岩资源特征及 其遁用性
K 争( k 牲 K 辩 批 》( 沁
邵 江 民
( 中国建筑材料 工业地质 勘查 中心新疆 总队,新疆 乌鲁木 齐 【 摘 8 3 0 0 0 0 )
要 】博格达 山北麓地处天山北坡 经济带东段 ,是新疆 经济 较为活跃 的地区之一 ,区域内已有多处石灰岩矿山被 开
发利用 ,为一大批企业的发展提供 了可靠 的资源保 证。但该 区域 的石灰岩资源分布不均 ,各矿点地质工作程度不 同,缺乏系 统的地质 资料 ,目前该区域的石灰岩资源多作为生产水 泥之用 ,没有对该地区较为丰富的石灰岩资源进行综合的评价 ,对 其 在冶金 、化工等方面 的用途缺乏 了解 ,在一 定程 度上制约 了当地经济 的发展 。
西 矿 带
所 在矿带
赋存地层
矿 床规模 资源量( 万t ) 规模 l 5 2 3 7 1 6 7 5 2 2 0 5 4 3 l 8 l 2 2 3 6 8 5 5 8 5 2 4 2 7 1 2 6 2 21 2 4 小 型 大 型 电石
模 也 由大 变小 。其 中除井 沟 、石 人 沟和大 南沟 矿点
2 . 1构造 特 征
博格达 山北麓所有石灰岩矿矿点均分布在区域主
外 ,其他 矿点 又密集地 集 中在 天篷 沟和羊 圈沟之 间
长4 k n、宽 l i k m的范围内 ,不仅 矿床规模小 ,质量 也
体大断裂北侧 ,大地构造位置及演化对 石灰岩 成矿具
中上石炭 统柳树 沟组( c 』 ) 上石炭统 石人沟组( C ) 中石炭统祁 家沟组( c : q )
4 2 6 1 6 7 2 4 5 5 7 4 1
西 矿带8 个矿 点呈北东 向集 中分布在井 沟至大东
2 成矿 规律
沟 的一 个长约 1 8 k n、宽约6 i k n 的狭 长地带 ,矿床规 i
型矿3 个 、小 型矿 1 3 个 ,总 资源量 约 5 . 5 7 亿t ,根据 其地 质特征及展 布情况 ,将其 分为东 、中、西3 个成
矿带 。东矿带为奇台 、木垒地区 ,包括二道沟 、陡坡
羊 圈沟 、石缝 沟等8 个矿 点( 见 下表) 。
矿 点 地 质 概 况 一 览 表
矿 点名称 山花 梁石灰 岩矿 陡坡 沟石 灰岩 矿 二道沟石 灰岩 矿 牛圈子石 灰岩 矿 石 灰窑石 灰岩 矿 大西沟石 灰岩 矿 西沟石 灰岩矿 白石崖石 灰岩矿 石缝 沟石 灰岩矿 羊 圈沟石 灰岩矿 大东 沟石 灰岩矿 大石 崖石灰 岩矿 天蓬 沟石灰 岩矿 中石炭统 祁家沟组( C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