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漳县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1.说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学会运用图表分析,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2.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圈等。

2.交换过程: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 3.整体性的表现
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

如南方低山丘陵区,
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图所示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坡度和坡向也可改变水、热条件和植被状况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思考:在各种成土因素中,哪些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哪些是比较活跃的?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意义:对我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____________和改善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2.二者的关系
阅读材料:我国西北内陆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说出材料中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用简单词语概况。

①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

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地区随处可见绵延起伏的新月形沙丘。

②西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mm 以下;自东向西由400mm 左右减少到50mm 以下;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托克逊。

③植被分布自西向东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④土壤逐渐荒漠土,盐碱化。

总体来说,西北地区土壤是沙质土壤,沙粒多,干燥,粘性低,戈壁和荒漠是比较贫瘠的棕钙土、灰钙土、荒漠土。

⑤该地区多内流河、内流湖。

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

达标检测:
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
是()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
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
D、森林中的树木根系很深,为土壤表层提
供的有机质多
2、土壤有机质含量()
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
B、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
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3.下列叙述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征的是()
A.大量使用煤、石油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 B.森林砍伐后,木材蓄积量减少
C.工厂排放污水,使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增加 D.围海造田,使海洋面积缩小
.4.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原因:()
①黄土土质疏松②风蚀严重③降水集中,多暴雨④植被破坏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大面积地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完成7~8题。

6.“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7.“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8.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自然地理环境呈现整体性特点,下列关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A.枯水期时,河流搬运能力降低,河水含沙量增加
B.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强烈,流水侵蚀作用较弱
C.洪水期时,河流携带大量矿物质到河口,加剧咸潮危害
D.北美西部温带荒漠的沙尘被气流携带到北太平洋,利于渔业资源的发展
9.生物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其它要素,下列关于生物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正确的是()
A.森林使昼夜温差变大 B.植被加快了海陆间水循环的速度
C.陆地上生物的出现加快了岩石的风化D.森林加大径流的季节变化
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是
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气相互
作用出现异常的典型代
表。

读图回答11—12题
10.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
象的发生,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区域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整体性特征
11.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叙述正确的是()
A.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
B.厄尔尼诺年份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
C.拉尼娜年份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
D.厄尔尼诺年份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份相反
左图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

读图完
成13~14题。

12.图中甲地理要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

13.有关该区域及该区域解决甲问题合理措施的组合,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退耕还林 B.华北地区节约用水
C.东北地区治沙治水D.南方地区退耕还湖14. 右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2)图中A、B、C、D四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
壑地质作用的是;表示不同温度带生
长植物不同的是__ _____;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 ____ _;表示
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