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华中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华中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对吏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来没有停止过。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法、道各派皆有其特色鲜明的吏治理论和方案。
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并从“人性善”的前提出发,对权力行使者寄予“自我良善”的期待。
对待吏治,儒家遵循着“伦理学”的思路:择贤人执政并以德礼约束官员。
儒家相信人的道德自觉和内心的自我约束,希望通过对权力执掌者的道德引导和改造,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
孔子有关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首先是针对执政者提出的,其“庶人之礼”与“士人之礼”的区别,同样意在给权力执掌者提出更高的道德性要求。
在儒家的社会等级理论中,统治者阶层优越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要与其重大的伦理责任相对应:士者为仕,不仅要自己修身以成仁,还要为“一国兴仁”,为“天下兴仁”,要“泽加于民”。
儒家的吏治思想内涵存在于其博大的“仁学”理论体系中。
这一理论所构建的道德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为权力执掌者的自我约束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其反复强调和敦促统治者以德修己、立身惟正的理念,也对现实政治和吏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与儒家“伦理学”思路不同,法家从“人性自利”的观点出发,强调君主运用“法”“术”相结合的手段控制驾驭百官臣下。
法家批判儒家喻君臣为父子的“亲情谎言”,而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的政治关系,在“君臣利异”及“坏人”假设的前提下,主张对臣下全面防范、制约。
韩非子认为人君若要等待臣下“忠其心、诚其意、不我叛”,必将陷于被动。
对待臣子,君主唯有主动出击,科之以法、驭之以术,方可立于不败。
因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法家吏治思想的核心:严明赏罚,奖功罚过——广泛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处罚官吏的违法行为,督促官吏尽职守法。
在以法治吏的同时,为君主者还必须懂得
和善于运用权术驾驭臣下:暗中试探、观察、发现、控制、打击臣下的种种不轨行为,以“非常”手段实现权力控制。
“法”与“术”相互配合,构成法家吏治主张的主体框架。
在吏治问题上,道家对现实中的政府权力及制度的合法性心存质疑:“大道废,有仁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在道家看来,现实中的圣人及其礼法制度都是失道的产物,它们的存在和正当性于天道无据,甚至是违反天道的结果。
在道家观念中,政治实为“恶之源”,只有最大限度地限制政府作为,实现“权力谦抑”,才能矫治天下乱象。
在现实的吏治问题上,道家的主张和理论贡献如下:主张“为治之本,务在于安民”的权力价值取向,为吏治的开展提供前提和方向;以“守道”“无为”为权力运行法则,借此批判现实政府的扰民之政,主张废止“损不足以奉有余”的“恶法”;以效法天道、抱朴守真、崇俭寡欲等修身理论告诫天下人秉持中和,克服贪欲和自我膨胀,对执掌权力的官员来说,以上告诫无疑具有特别的意义。
(摘自孙季萍《封建帝制下吏治的努力与无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认为士者为仕,自己要修身成仁,也要为“一国兴仁”,其博大的仁学体系成为后
来选择权力执掌者的标准和依据。
B.孔子认为执政者应该具备君子、圣贤的人格理想和追求,并希望以此引导改造社会,
实现权力的正义本性。
C.法家的吏治理论否定了儒家的君臣“亲情谎言”,以“上下一日而百战”来解读现实中
的政治关系,主张使用“法”“术”相互配合。
D.法家和道家的吏治思想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恶”,明显有别于儒
家“人性善”的思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了总分结构,论证儒、法、道三种思想对中国古代吏治进行的有意义的探索。
B.本文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说理透彻,明确地指出了三种吏治思想各自的特点。
C.主体部分对三种吏治思想的阐述,对比色彩明显。
法家和道家思想都对儒家思想存疑。
D.作者对儒、道思想持有明显的褒扬态度,但在对法家的介绍中却暗含一种批评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儒家以“君权神授”和“以德配天”理论为政府权力的合法性进行解释,但在本文中
却难以找到“君权神授”观点的理论支撑。
B.从法家思想“人性自利”出发,统治者在此思想下治理百官,不能被动等待百官的忠
诚,而要“法”与“术”并用。
C.因为认识到政治实为“恶之源”,所以道家的吏治思想主张“守道”“无为”,即现实政府不能有
所作为,否则即为扰民。
D.道家思想明显不同于儒家、法家思想,但它有很多积极合理的主张,其中一些主张对
封建统治者来说,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各题。
材料一:
微软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将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
微软宣布将投资5000万美元,使用人工智能来对抗气候变化。
此项投资是微软“五年计划”的一部分。
微软表示,为了实现对抗气候变化的目标,需要用到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将大量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主要用于四个方面,分别是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
微软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表示,搜集的各种原始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健康状况,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等的情况。
但是,有了这些数据还不够,还需要技术来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
人工智能能通过收集来自地面、空中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成人类可以理解的各种类型。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能增强我们观察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的能力,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能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在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和云技术了,比如新加坡公司 JTC 就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楼宇的电力使用效率。
JTC 已经在 Microsoft Cloud 平台上实现了对其所辖的39栋楼宇的监控和管理。
利用部署到楼宇中的传感器搜收集到的数据,JTC 现在能在故障发生前识别并修正错误,这降低了15% 的电力消耗。
(《微软将投资利用人工智能对抗气候变化》节选自《砍柴网》2017/12/19 )材料二:
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2019年联合国最高环境“地球卫士”荣誉,这也是本年度唯一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项目。
2016年8月,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
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打车、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低碳生活方式积攒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
虚拟树长成后,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们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
据支付宝数据显示,到现在5亿人累计碳减排792万吨,种下1.22亿棵真树,总面积相当于1.5个新加坡。
据了解,“地球卫士”是联合国的最高级别全球环境奖。
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2005年设立,以表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变革性积极影响的杰出人物或机构。
UNEP认为,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技术有力的降低了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带动5亿人在中国荒漠化地区种植1.22亿棵真树,具有全球示范意义。
这并不是蚂蚁森林第一次受到联合国认可。
今年4月,支付宝蚂蚁森林入选蓝天保卫战年度案例。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官网再度点赞称,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在全球共同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今天,具有可供借鉴的普世意义。
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技术公益模式正被全球更多地区采纳。
6月25日,受支付宝蚂蚁森林启发,菲律宾领先的电子钱包GCash上线了菲律宾版蚂蚁森林GCash Forest,鼓励菲律宾人通过日常生活中低碳行为更好保护环境。
蚂蚁森林的创新模式,也被全球顶级学府哈佛大学收录到案例库。
(《带动5亿人种下1.22亿棵真树联合国授予蚂蚁森林“地球卫士”》节选自胡华成《头条号》2019/09/20)
材料三:
西媒称,竹子不只是大熊猫的食物,还可以用来解决贫困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
由于竹子并非木本植物,而是草本植物,因此生长迅速。
竹子用途也十分广泛,不但可用作建筑材料或纺织原料,其根系还可以形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9月14日报道,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竹藤组织国际政策负责人德拉培尼亚指出,该组织发布的2015年至2030年战略规划旨在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从制造脚手架、一次性制品替代物,再到制造竹炭,竹子能够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
德拉培尼亚表示,竹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并且只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
因此竹子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抗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然而,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大多数国家都忽视了竹子的潜在价值。
该组织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将竹子纳入自身的农林业体系当中,使竹子能够在抗击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报道称,世界上最懂得利用竹子的国家当数中国。
在全球竹子生产市场的700亿美元投资中,仅中国就占了其中的350亿美元。
中国大约有800万人从事竹子相关行业,预计明年这个数字或将达到1000万人。
竹子相关行业为解决贫困问题也作出了贡献。
如今竹子已经不单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更反映出当今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在中国的辽阔土地上生长着大约500余种竹类植物。
报道称,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懂得使用竹子制造竹筏、竹椅,编织竹席,制造乐器,甚至利用竹子做成舒适的竹枕。
如今在中国大城市里,一些房子的外围依然环绕着使用竹子制成的脚手架,形成一道现代与传统相融的独特风景。
竹子柔韧性极强,在强台风天气下甚至比钢筋更具优势。
中国国宝大熊猫最喜爱竹子这种食物。
不只是大熊猫,就连中国人也食用竹笋,将其视为佳肴。
德拉培尼亚指出,竹子早已不只是一种古香古色的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特性,应当将其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使其能够造福全人类。
(西媒:《世界应向中国学习利用竹子》转自《参考消息》2019/09/17 )
4.下列不属于对抗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具体措施的一项是:(3分)()
A.搜集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在内的各种原始数据,时刻监测地球环境系统和其变化。
B.运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更好地管
理现有资源。
C.支付宝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方式积攒绿色能量,
在手机里养大虚拟树。
D.将竹子的利用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重视它的潜在价值,发挥其优良特性,普及竹子
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微软公司希望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
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
B.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
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说明“中国模式”已经领先于世界。
C.中国的土地上竹类植物品种众多,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竹子产业的蓬勃发
展,表现出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D.德拉培尼亚希望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为竹子是草本植物,只需四五年时
间就可成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
6.为了提倡环保,今年9月,16岁的瑞典女孩桑伯格搭乘“零排放”的环保帆船,用两周时间渡过大
西洋出席纽约的联合国青年气候峰会;墨西哥出现了只能点蜡烛,饮用过滤水但每天需付2000美金房
费的Azulik Hotel。
毋庸置疑,这种让环保政治化、精英化、贵族化、反科学反工业的极端方式是无
法持续的。
根据提供的三则材料,谈谈你在环保理念方面获得的启示,请分条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1984年的北风
韦名
那是1984年的冬。
①北风那个吹呀,吹得叫人不敢轻易出门。
市委礼堂里,坐满了人。
“中国第一支股票在上海诞生啦!”礼堂主席台上,某科技公司老总郭学激动万分地向台下听众宣布,“11月14日,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这一天,人们早早排队购买中国第一
支股票,人龙头尾不能相望,盛况空前!”
“今天,我们这里也要诞生一个历史性时刻!”郭学提高了音量,“滨海市第一支股票也将要在这里诞生!”
会场四个角落,有人带头鼓掌,但全场响应不热烈。
“我们发行股票,宗旨就是----”郭学望了望会场,突然站起来,“今天借你一桶水,明天还你一桶油!”
会场四个角落带头鼓掌的也站了起来,掌声十分响亮。
这是滨海市首支股票认购会。
台上激情四溢的是发行股票的公司老总郭学----人称“郭大胆”的滨海市前副市长,退休后发挥余热,与人合办了一家高科技公司。
尽管认购会在市委礼堂举行,也坐满了人,可会场里的人各怀心事:有的好奇来看新鲜,有的碍于面子撑台面,有的干脆不屑一顾看笑话……
②北风呼呼地吹,从礼堂洞开的木门灌进来。
“上海离我们太远!”
“股票是什么东西?”
“一张纸的玩意有用吗?”
……
台下小声嘀咕着。
要让大家掏出“真金白银”来换一张企业的内部认购纸,很多人舍不得。
“股民投资就是要有回报,给股民最大的利润是我们企业的责任!”郭学慷慨激昂。
正在这时,一个人神色匆匆地从礼堂左边小跑上主席台,递给郭学一张纸条。
郭学停了停,折起纸条,放进口袋。
“我们为什么只发行2000万股?多发行点不行吗?我说,绝对不行!我们要对投资者负责,让投资者有高回报!”郭学顿了顿,“刚才,秘书递给我一张纸条,吓了我一跳,让我很为难!”
台下稍稍安静下来。
郭学眼光扫了扫会场,一脸难为情。
送纸条上去的秘书却一脸煞白!
“刚才啊,秘书告诉我,我们计划发行2000万股,可目前登记认购数量已超过2000万!”郭学掏出纸条,认真看了看,轻轻拍在主席台上。
台下顿时鸦雀无声。
“我们滨海人的创新精神让我感动!”郭学语气高昂,“为了让更多的人能买到滨海市第一支股票,我看只能这样,在认购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一律按登记认购数额的80%给!”
会场起了点小骚动。
“把20%留给更多的滨海人!”郭学完全变成了从前的副市长角色。
一阵更大的骚动过后,很多人悄悄离开了座位。
③北风还是呼呼地吹,直灌会场。
动员讲话结束后,郭学带着三名副总经理从容走下主席台,到礼堂左侧贵宾室休息。
工作人员忙着引导大家到礼堂入口处登记认购股票。
秘书心急如焚,急冲冲跑进贵宾室,“郭总,您看错数了,目前只认购了210万,不是2100万啊!”
“啊?!”三名副总张大嘴,瞪大眼,不知所措。
“我看错了吗?210万股,对啊!”郭学不慌不忙从口袋里掏出纸条,认真地看了看,严肃地说:“对外统一口径,就是2100万!”
“可是,到时认购数量不足2000万,股东大会就开不成,意味着我们股票发行失败!”一位副总颤抖着说。
“今天来的都是冲着郭总您的面子,不是真来认购股票的!您还要按照认购数额度来打
折,怎么发够2000万股?”负责动员市里方方面面来撑台面的副总先前吃了不少闭门羹,对参会人员会不会认购,心里明镜似的。
“当初就不应该搞什么融资发行股票,这下骑虎难下,搞不好要难堪了!”
……
④北风呼呼地吹进来,贵宾室里,三名副总如坐针毡。
“都给我稍安勿躁,不到最后一刻,不能轻言放弃!”郭学依旧不慌不忙。
经过极其漫长的三天煎熬等待,210万的认购数量当真变成了2100万----很多人认为这么多的人抢着买,股票肯定是个好东西,也跟着去买;还有的听说认购数量要打折,生怕买不到,还托关系要求多认购……
周一股东会如期举行。
“今天借你一桶水,明天还你一桶油”的标语挂满了市委礼堂四周。
那是1984年的冬。
北风那个吹呀,吹生了滨海市的第一支股票,也吹响了一个叫“郭大胆”的人的传奇故事。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主人公郭学看错秘书纸条上的数字,以致在股票发行动员会上信心满满,结果反而
促成了股票
发行的圆满成功。
B.尽管老总郭学慷慨激昂、口若悬河,但发行会上人们的反应并不热烈。
反映了人们对股票这一当时
社会新生事物缺乏了解,也表现出人们的经济并不宽裕,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写照。
C.小说的故事并不特别复杂,但作者通过语言、环境、表情、动作等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使情节跌
宕起伏、一波三折。
D.小说中1984年11月14日是中国第一支股票发行之日,滨海市新成立的某科技公司也试
图借此东风发行本市第一支股票。
8.结合文本分析主人公郭学的形象特征,并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6分)
9.小说行文中反复对北风进行描写,试结合文本,任选三处分析其在情节过程中的作用。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
汉乾祐
..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
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
宋初赴调,引对便殿。
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
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
从征并门,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
帝益知其强干。
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
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
兵数十万,供馈无阙。
南唐平,以漕挽
..。
九年,
..功拜刑部郎中。
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
诏知永兴军府事。
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召赴阙,赐金紫。
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
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
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
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
八年,仲宣为左谏议大夫。
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
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
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
有心计。
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
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
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
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
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
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
其才干类此。
(节选自《宋史·许仲宣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
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B.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
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C.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
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D.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
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乾祐,指年号。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文中还有“显德”“开宝”等。
B.漕挽,“漕”指水路运输,“挽”指陆路运输。
“漕挽”指水、陆运输,也指运输粮饷。
C.赐绯,赐给绯色官服。
指官员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以示恩宠。
D.权,暂时代理官职。
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许仲宣才貌兼备,历仕数朝。
后汉时年仅十八岁的他就考中进士及第;后周时历任数
职;宋朝初
年赴朝廷听候调遣,受到太祖赏识,被提拔任用。
B.许仲宣精明能干,政绩斐然。
征伐并门和江南时,他负责钱财和粮食供应,能保障军
需;曹彬需要数万件陶器给士兵做灯具,他能预先料到,如数交付。
C.许仲宣审时度势,决策果断。
征讨交州,形势不利,他上奏请求罢兵;未得到朝廷答
复就让军队分驻各州,打开国库赏赐士卒,并起草文书晓谕交州。
D.许仲宣处变不惊,颇有器量。
在他与县令分掌县印时,县印丢失,上司下令逮捕县府
所有小吏,且把县令及主簿的家人也投入狱中审问。
县令听说后,仓皇失措,仲宣却泰然处之。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
(5分)
(2)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衡阳泗州寺
张抃①
一水悠悠百粤通,片帆无奈信秋风。
几层峡浪寒舂月,尽日江天雨打篷。
漂泊渐摇青草外,乡关谁念雪园②东。
未知今夜依何处,一点渔灯出苇丛。
[注]①张抃,唐朝将领,滑州(今河南)人。
②雪园,汉朝梁孝王刘武所建。
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