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长沙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4分)
1. (2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 一张课桌高约为1.5m
B . 物理课本长约为26cm
C . 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g
D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2. (2分)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 . 绿化居住环境
B . 降低噪音污染
C . 缓解“热岛效应”
D . 减少大气污染
3. (2分) (2020八上·雁塔月考)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的是()
A .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汗珠”
B . 冰块在饮料中解冻的过程
C . 夏天扇扇子,人会感觉到凉爽
D . 夏天,酷热之下的柏油马路变得有点软
4. (2分)下列四种自然现象中,不吸收热量的是()
A . 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B . 夏天输水管外壁出现小水珠
C . 冰雹在地面上逐渐消失
D . 放在箱子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5. (2分)(2017·泰兴模拟)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 . 山林中雾的形成
B . 路面上水结冰
C . 河面上冰雪消融
D . 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
6. (2分) (2017八上·灌云月考) 如图,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a处,它成像在距小孔b的半透明纸上,且a大于b。
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A . 倒立、放大的虚像
B . 正立、缩小的虚像
C . 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实像
7. (2分)关于光的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开凿大山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运用光的直线传播道理
B . 当物体表面发生漫反射时,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 . 渔民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叉去可以叉到鱼
D . 太阳光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8. (3分)(2012·绵阳) 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的介绍不切实际的是()
A .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 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内
C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 .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9. (2分)(2017·烟台) “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A . 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 . 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 . 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 . 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10. (2分)某初三毕业班照集体照时,发现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同学都进入镜头,应采取()
A .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B .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
C .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D . 照相机很镜头不动,人站近一些
11. (2分)(2019·南海模拟) 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晴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及流程如图所示,按甲、乙、丙顺序完成,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酸奶的质量为48.6g
B . 酸奶的体积为40cm3
C . 小晴测得酸奶的密度为1.215×103kg/m3
D . 小晴测出酸奶的密度偏小,应该按照乙、丙、甲步骤进行测量
12. (2分)从下列图像得到的信息中,其中正确的是()
A . 甲图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B . 乙图说明M物体1s通过的路程等于N物体10s通过的路程。
C . 丙图说明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之间的关系是ρa > ρb > ρc
D . 丁图反映了小铁球在水中的下落过程时所受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13. (3分) (2020八上·北京月考) 图甲是小松探究“海波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海波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本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秒表
B . 本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应是自上而下
C . 由图象可知,海波的熔点是48℃,熔化过程用了3min
D . 由图象可知,在第3min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14. (3分) (2019八上·大连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 发岀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 . 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D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15. (3分) (2017八上·抚州期末)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 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B . 体积相等时,乙的质量大
C .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
D . 乙的密度为2×103kg/m3
二、填空题 (共3题;共5分)
16. (1分)我们都听过猴子捞月亮的故事,故事中小猴子在水中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光的________ 形成的虚像.
17. (2分)(2019·绵阳) 人进入老年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远、太近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近视远视一体眼镜(双光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戴上这种眼镜,透过下半部分可以看清书上文字,透过上半部分镜片可以看清远处景物。
由此可知,近视远视一体眼镜下半部分是________透镜,上半部分镜片对光具有
________(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18. (2分) (2016九上·大庆期中) 如图,不透明容器底部A处有一光源,没倒水时在侧壁B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当向容器中加水至EF处时,亮斑在B点的________(上方/下方/原处),当水面到达CD时,亮斑在B点的________(上方/下方/原处).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7分)
19. (5分) (2018八上·兴化月考) 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地面成锐角,小聪想用一个平面镜把太阳光竖直反射到井底,请在图中帮小聪画出平面镜。
20. (5分)(2017·大连模拟) 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1. (5分)(2017·平凉模拟) 学习小组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在调整过程中,他们发现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应向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调整光屏.调整后,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22. (2分)(2020·西城模拟) 小萱用天平和量筒测一块矿石的密度。
她先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 1 所示。
她再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如图2 所示,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cm3 ,则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kg/m3。
四、综合应用题 (共2题;共25分)
23. (10分) (2017八上·环翠期中) 上海到南京的T 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列车由上海驶向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列车的长度约为200m.列车行驶途中以20m/s速度通过800m长高架桥需要多长时间?
24. (15分) (2017八上·孟津期末) 由于施工,现需要一辆载重汽车的最大载重量为10t,它的容积是8m3 ,最大行驶速度60km/h(最大载重量是指汽车一次能装货物的最大质量).
(1)若甲、乙两地之间距离是120km,这辆汽车行驶这段路程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2)若从甲地往乙地运送沙石,请计算说明这辆汽车一趟最多能装多少砂石?(p砂石=2.5×103mg/m3)(3)现有30m3的沙石从甲地送乙地,请计算说明这辆车需要几趟才能运送完?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3题;共5分)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7分)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答案:21-1、
答案:21-2、
答案:21-3、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考点:
解析:
四、综合应用题 (共2题;共25分)
答案:23-1、
答案:23-2、
考点:
解析:
答案:24-1、
答案:24-2、
答案:24-3、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