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五沟煤矿单身宿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总论............................................................................- 5 -
(一)项目建设单位 ..........................................................- 5 -(二)项目概况 ..................................................................- 5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 11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 12 -二、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 13 -
(一)项目选址 ............................................................... - 13 -(二)建设条件 ............................................................... - 13 -三、建设规模及功能标准..................................................... - 21 -
(一)建筑面积和内容 ................................................... - 21 -(二)功能设施标准 ....................................................... - 21 -四、建筑方案................................................................... - 23 -
(一)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 - 23 -(二)建筑特征 ............................................................... - 23 -(三)拟建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 ....................... - 23 -(四)宿舍单体设计 ....................................................... - 23 -五、结构设计......................................................................... - 30 -
(一)设计依据 ............................................................... - 30 -(二)基本技术参数 ....................................................... - 30 -(三)结构设计 ............................................................... - 31 -
(四)结构计算 ............................................................... - 32 -(五)供配电设计: ....................................................... - 32 -(六)防雷与接地: ....................................................... - 36 -(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 36 -(八)有线电视系统: ................................................... - 37 -(九)电话及宽带网络系统: ....................................... - 37 -(十)综合布线系统: ................................................... - 37 -(十一)电气人防专篇: ............................................... - 38 -六、给排水设计..................................................................... - 40 -
(一)设计依据 ............................................................... - 40 -(二)设计范围 ............................................................... - 40 -(三)室外给水设计 ....................................................... - 40 -(四)室外排水设计 ....................................................... - 41 -(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 - 41 -(六)人防给排水设计 ................................................... - 43 -(七)节水、节能环保措施 ........................................... - 43 -(八)消防水池设臵 ....................................................... - 43 -(九)消防电梯集水坑 ................................................... - 44 -七、暖通设计......................................................................... - 45 -
(一)设计依据: ........................................................... - 45 -(二)设计内容: ........................................................... - 45 -
(三)设计参数: ........................................................... - 45 -(四)通风系统设计: ................................................... - 46 -(五)管材: ................................................................... - 46 -(六)保温: ................................................................... - 46 -(七)人防物资库通风: ............................................... - 46 -八、消防专篇......................................................................... - 47 -
(一)建筑消防设计 ....................................................... - 47 -(二)电气消防设计 ....................................................... - 47 -(三)给排水消防设计 ................................................... - 47 -(四)暖通消防设计 ....................................................... - 49 -九、节能措施......................................................................... - 50 -
(一)概述............................................................................. - 50 -
(二)编制依据 ............................................................... - 50 -(三)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 - 50 -(四)能源消耗状况 ....................................................... - 50 -(五)节能措施和效果分析 ........................................... - 51 -(六)能源消耗指标分析 ............................................... - 53 -十、环境保护与卫生防疫专篇 ............................................ - 54 -
一、建筑卫生与环保设计 ............................................... - 54 -
二、电气............................................................................ - 54 -
三、给排水........................................................................ - 55 -
四、暖通............................................................................ - 56 -十一、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 57 -十二、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8 -(一)投资估算依据 ....................................................... - 58 -(二)建设投资估算 ....................................................... - 58 -(三)资金筹措方案 ....................................................... - 59 -十三、工程招标............................................................... - 60 -(一)发包方式 ............................................................... - 60 -(二)招标组织形式 ....................................................... - 60 -(三)招标方式 ............................................................... - 60 -(四)招标内容 ............................................................... - 61 -十四、结论与建议................................................................. - 62 -(一)结论........................................................................ - 62 -(二)建议........................................................................ - 62 -
一、总论
(一)项目建设单位
1.单位名称:安徽五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2.法定代表人: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五沟煤矿单身宿舍项目
2、项目建设背景:
(1)某市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
某位于安徽省的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东与江苏省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相连,北与山东省泰安、荷泽、济宁、临沂接邻,西与河南省周口、商丘、开封为亲,居于二十多个城市的大淮海经济区的最中心位臵。
铁路东临京沪、北连陇海、西接京九,符夹线,青阜线贯通全境,另有21条总计200多公里的铁路专用线连接各大中型企业;全市公路里程545公里,有6条国道、省道从市中心穿过,途经市区的合(合肥)徐(徐州)、连(连云港)霍(霍尔果斯)高速公路分别设臵出入口;年吞吐量100万吨的青龙山港口,可将货物直入淮河、长江;空运距江苏徐州观音机场仅50公里,全程高速公路可以直达。
某市总面积2725平方公里,下辖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某县,总人口210.5万人。
某市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现已探明的有煤、铁、铜、金、石灰石、高岭土等13种,以煤为最,地质储量100亿吨,远景储量350亿吨。
目前拥有某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地方
所属矿井28对,2007年原煤产量达3380万吨,居全国第四位,还有杨柳、邹庄、青东等大型矿井正在建设。
某市依据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发展电力和煤化工产业。
目前全市共有大唐集团某发电厂、某国安电力有限公司和中利发电厂3家大型发电企业和资源综合利用电厂8家,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
正在规划建设中的还有祁东矸石电厂、恒源矸石电厂、国安公司二期、大唐集团虎山电厂、临涣煤矸石电厂等。
全部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可达到680万千瓦。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按照“东进、西延、南扩”和相濉、相烈、相杜一体化发展战略,建设双百双宜城市化目标城市建成区达100平方公里,并架构起280平方公里的城市框架。
2008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8。
3%,在全省处于较高水平。
3、某县经济社会状况
某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某市唯一市辖县,县城依市而建,全县辖11个乡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98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
某承东启西,区位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
某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市、县连为一体的城市建设格局,热、电、气一体化的能源供应,以及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大展宏图的空间。
举全县之力打造的省级开发区--某经济开发区,七通一平全面实现,服务配套设施已经完成。
一个以开发区为主体,乡镇工业集中区和创业园区为两翼的投资载体和开放平台已经构建。
一条龙服务制度、一站式审批制度、县级领导联系协调制度、投诉举报监督制度和投资优惠政策日臻完善。
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
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省会合肥、东进海滨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
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
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
某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历代不乏俊才名士,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华元,秦相蹇叔,东汉哲学家桓潭的故里。
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在此结庐,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乾隆皇帝惠我南黎的御敕金匾折射出某昔日的繁华。
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于临涣文昌宫运筹帷幄,指挥了淮海决战。
某物华天宝,资源富饶。
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达60亿吨,铁、铜、金矿9700万吨。
国家级特大型企业某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公司14对矿井座落在某境内,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县属煤矿年产原煤百万吨以上。
电力供应充足,电力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
农业资源优势明显,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为某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可耕地面积220万亩,待开发的塌陷地7.2万亩,种养业种类多、产量大,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常年产量稳定在90万吨左右,牛、猪、羊、兔等家畜饲养量300万头左右,鸡、鸭、鸽等家禽饲养量2200万只以上。
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全县有剩余劳动力10-15万人,是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劳动力成本较低,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某厚积薄发,活力四射。
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带动下,某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优先发展工业经济,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工程,投资总额近300亿元的临涣煤焦化电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
投资额120亿元,年产甲醇170万吨的南坪煤化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投资额100多亿元的某煤电基地建设如火如荼,11对新建煤、铁矿井正拔地而起。
新加坡、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洽谈合作、投资兴业,恩远铝业、杭淮钢构、顺发食品、鲁王制粉、金沙纺织、巨成化工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以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及新型建材、针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具有特色的四大支柱产业。
某,这颗镶嵌在淮海大地上熠熠生辉的明珠,正以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国内外有识人士的青睐。
(3)某市宿舍市场调查(某宿舍楼盘汇总表)
(4)建设目的为解决五沟煤矿职工住宿问题。
五沟煤矿位于安徽省某县五沟镇境内,是皖北煤电集团着眼于跨越式发展,深化精细化管理、实施煤矿管理新模式的试点矿井,同时也是省政府“861”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直接调度的重大项目之一。
井田开采面积15平方千米,可采储量为4000万吨,煤种为中低灰、低硫、低磷、高热值、强粘结性的肥煤、焦煤、1/3焦煤,以及少量气煤;煤种稀有,煤质优良,是比较短缺、市场供应紧张的炼焦或配焦用煤,洁净环保。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吨,服务年限52年。
由于五沟煤矿宿舍楼数量少,条件差,不能满足职工住宿需要,为解决五沟煤矿职工
住房问题,提高职工住房条件。
安徽五沟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特提出五沟煤矿单身宿舍项目。
本项目建成后房屋不在社会上公开销售。
3、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五沟煤矿单身宿舍项目
(2)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五沟镇庙前村。
(3)占地面积:项目占地面积14886.5平方米,约22.3279亩。
(4)项目总投资:该项目总投资754.00万元。
所需建设资金由你单位自筹。
(5)建设内容:建筑总面积6463.00㎡。
:建筑六层,砖混结构。
入住人口540人,户数180户。
(6)建设工期:建设工期6个月。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编制依据
(1)某县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2) 五沟煤矿地段地质勘探资料;
(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建设部《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5)项目单位关于编制该项目可研报告委托书;
(6)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2、研究范围
通过对本项目的建设进行技术及经济方面的研究和论证,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建设方案、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臵、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以及环保保护等方面的分析,从而技术、经济和环保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五沟煤矿单身宿舍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
“五沟煤矿单身宿舍”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二、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项目选址
1、选址原则
(1)应具备较好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2)应方便群众,交通便利。
(3)周边宜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
(4)应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5)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高压线路及其设施。
2、选址条件
(1)地形、地貌与环境条件
公用设施齐全,道路畅通。
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
(2)交通条件
紧靠公路附近,交通极为方便,为项目区提供了更为快捷的交通条件。
3、选址方案
项目建设地点在五沟镇庙前村。
(二)建设条件
1、地理位臵、交通条件
项目区所在地某县。
某县地处某市南部,市县相距5公里
左右,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北与某毗邻,东部和西南部分别与宿州、阜阳两市接壤。
位于我国南北气候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的北侧,独特的地理位臵兼有南北气候之长,水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气候清新宜人。
某县交通条件较好,铁路、公路、水路三位一体。
铁路符夹线横穿境内、南接京沪、北接陇海,青阜线西连京九;公路四通八达,105国道、202省道穿境而过,正在建设中的合徐高速公路和连霍高速公路距县城仅为10公里和15公里,内河运输经淮河直贯长江;徐州观音机场距某县仅50公里。
2、资源状况、社会条件
某县位于安徽省北部,是某市唯一市辖县,县城依市而建,全县辖11个县镇和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1987平方公里,人口106万。
某承东启西,区位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
某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市、县连为一体的城市建设格局,热、电、气一体化的能源供应,以及更加优惠的投资政策,为国内外客商提供了大展宏图的空间。
举全县之力打造的省级开发区--某经济开发区,七通一平全面实现,服务配套设施已经完成。
一个以开发区为主体,县镇工业集中区和创业园区为两翼的投资载体和开放平台已经构建。
一条龙服务制度、一站式审批制度、县级领导联系协调制度、投诉举报监督制度和投
资优惠政策日臻完善。
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
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省会合肥、东进海滨城市连云港只需2小时左右。
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50公里。
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
某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历代不乏俊才名士,是春秋时期政治家华元,秦相蹇叔,东汉哲学家桓潭的故里。
三国时期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在此结庐,一曲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唱。
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乾隆皇帝惠我南黎的御敕金匾折射出某昔日的繁华。
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于临涣文昌宫运筹帷幄,指挥了淮海决战。
某物华天宝,资源富饶。
矿产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达60亿吨,铁、铜、金矿9700万吨。
国家级特大型企业某矿业集团公司,皖北煤电集团公司14对矿井座落在某境内,年产原煤2000多万吨;县属煤矿年产原煤百万吨以上。
电力供应充足,电力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电力供应基地。
农业资源优势明显,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气候,为某农
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可耕地面积220万亩,待开发的塌陷地7.2万亩,种养业种类多、产量大,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常年产量稳定在90万吨左右,牛、猪、羊、兔等家畜饲养量300万头左右,鸡、鸭、鸽等家禽饲养量2200万只以上。
劳动力资源丰富,目前全县有剩余劳动力10-15万人,是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基地,劳动力成本较低,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某厚积薄发,活力四射。
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带动下,某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优先发展工业经济,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面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安徽省861行动计划重点工程,投资总额近300亿元的临涣煤焦化电项目,一期工程已经投产。
投资额120亿元,年产甲醇170万吨的南坪煤化工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投资额100多亿元的某煤电基地建设如火如荼,11对新建煤、铁矿井正拔地而起。
新加坡、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洽谈合作、投资兴业,恩远铝业、杭淮钢构、顺发食品、鲁王制粉、金沙纺织、巨成化工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已逐渐形成了以煤化工及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及新型建材、针织服装、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具有特色的四大支柱产业。
某,这颗镶嵌在
淮海大地上熠熠生辉的明珠,正以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受到国内外有识人士的青睐。
3、自然条件
(1)气候条件
某市地处北温带,属北方型大陆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日照时数为2315.8小时,日照度为52.2%,无霜期202天。
年均气温:14.5℃
极端最高气温41.1℃
极端最低气温:-21.3℃
年均相对温度:70%
主导风向:东北风
平均风速:3.1m/s
风压:343kn/m2
年最高降雨量:1441.1mm(1964年)
年均降雨量862.9mm
日最大降雨量:249.7mm(1957年7月14日)
最大冻土深度:20cm
地震烈度:6度
(2)水文条件
某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二、三级支流范围里,隶属于华北平原南部的某平原中部。
某市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619.72 × 104立方米/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155.09 × 104立方米/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枯丰基本依赖降水补给的多寡,地下水资源赋存于地层的多孔介质之中,水的运动较为缓慢。
近年来,城区及近郊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给水能力逐年减少,呈现超采现象,应该予以防范。
全市水资源的水质较好,均为重碳酸钙型,矿化度小于1.0克/升,但其钙镁离子偏高,导致水的硬度较大。
(3)地质地貌
某市地处某平原中部,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微倾,除东北部有少量低山地形分布外,其余为广阔平原。
其主要类型是:山丘、平原、湖洼地、河流。
山脉主要分布在北部及中部偏东,系泰山余脉,海拔在60~400米之间,余者皆为一望无际的平原。
其海拔高度23.5~32.4米,面积235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5%。
以横贯平原中部的古隋堤(今宿永公路)为界,北部为黄泛冲积平原区,土壤肥沃,地面平整,地下水丰富;南部为古老河湖沉积平原,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地瘦质差,但增产潜力大。
封闭型湖洼地主要分布在四铺、百善、铁佛等地区,全系耕地。
总面积为86.67平方公里。
某市域境内水系发达,沟渠纵横,河流多系人工河道,河道平直,水量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夏季水流量大、水流急,冬季河水变浅,水流缓慢。
由于煤炭的开采,造成地表塌陷积水而形成湖泊。
至1992年底,全市辖区内形成大小塌陷湖泊30余个,常年积水面积7.98平方公里,占总塌陷面积的38%,多年平均蓄水量为3040万立方米,占全市平均地表蓄水量的34.4%。
塌陷湖泊水质好、浮游生物多、污染少,适合鱼类生长。
(4)工程地质条件
某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
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平原,海拨一般为2.5-32.5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
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18吨/平方米。
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
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20厘米,地震烈度6度。
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
某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4.7%。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
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
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降水量)变
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根据项目区地质普查钻孔揭露地层属第四级河流冲击相地层,分述如下:
①粉质粘土,浅褐黄色,可塑状,中偏高压缩性,在埋深约1米以上及2.2-3.5米,粉粒含量较多,部分段为粉土,松散状,结构性差。
②粘土,棕褐色,青灰色,可塑性偏硬,中等压缩性,见少量淡水螺壳,完整。
③粉质粘土,黄绿色,硬塑状,中等压缩性,含有钙质结核,在埋深约6米处较富集。
④粉细砂,浅黄色,级配性差,中密,本层埋深7.1米钻至15.0米未揭穿。
层厚不详。
除第一层外,其他各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在140KPa以上。
4、施工条件
施工场地平整开阔,施工运输可利用现成的铁路、公路和城市道路。
高标号水泥、砂石、石灰等建筑材料当地产量可观,能满足供应,运距短、价格便宜。
其它建筑材料在当地市场上容易购得。
施工用水、用电、通讯可以利用开发区已有设施就近解决。
三、建设规模及功能标准
(一)建筑面积和内容
总建筑面积6463平方米,180户,入住540人。
(二)功能设施标准
1、设施标准
宿舍的室内环境,设备与设施,以及消防、安全防护等基本要求须符合《安徽省城市宿舍建设标准》和有关规范,并按中高档宿舍有关标准设计。
(1)宿舍装饰及设施标准:宿舍为初装修,厨房、卫生间一次装修完成。
①外墙:高级外墙涂料;
②内墙:厨、卫为彩釉面砖,其余为双飞粉;
③顶棚:厨、卫为塑料扣板吊顶,其余为飞粉;
④地面:厨、卫为防滑地砖,其余为无砂地坪;
⑤门窗:高级塑钢窗带纱窗;分户门:复合防盗门;户内门:实木镶板门,实木填芯蒙板门;
⑥厨房设施:洗涤盆;
⑦卫生间设施:台下盆或立柱盆、坐便器、浴盆;
⑧阳台:铝合金封闭式阳台;
⑨其他:楼梯间踏步为面砖,墙面喷塑,塑料扶手。
(2)配套设施:设有院内花园、草地、水池、休息厅、网球场、地下停车库、室外消防、配电房、公共照明、电子防盗系统、通风及火灾报警系统、闭路电视及通信系统以及保安监视系统等。
2、工程项目一览表
依据初步规划方案,“桓湖花园--矿务局27、28号地块居住小区”主要工程项目见下表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四、建筑方案
(一)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4.《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年版;
5.《某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城市建筑和道路交通工程停车场(库)设计、设臵规则》;
7.相关设计任务书及技术资料。
(二)建筑特征
建筑工程级别一级,属一类多层建筑,为一级耐火等级;地下防水等级二级(局部配电房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II 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
(三)拟建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工艺要求
本工程为宿舍工程。
(四)宿舍单体设计
1.户型设计
多种空间形式,使空间变化生动,更具情趣。
同时考虑入户空间的组织形式,打破传统布局模式,充分减少公摊面积。
合理性——宿舍设计中除考虑日照,通风等基本因素,还突出考虑以下几点:
通风良好:根据当地气候,保证有良好的通风。
分区明确:从居住的功能与私密性考虑,以人的行为基本出发点,充分保证内外、动静、昼夜分区,做到视线、声音的隔绝,符合住户的心理要求。
厨卫的合理布局:在厨卫设计中,保证使用安全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合理的程序,适宜的人体尺度,据此安排各种应有的厨卫设备。
辅助空间:辅助空间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空间,在设计中得到重视,户内尽可能增加壁柜和吊柜等储藏空间,预留空调室外机位和冷凝水管,以保证宿舍立面的整齐美观。
2.建筑立面和剖面设计
立面风格采用简约的新古典主义风格。
造型独特,外墙材料为米黄色石材为主,局部为深色涂料构件,穿插以杆件以及阳台板、栏杆。
造型变化丰富又和谐统一,尤其是加强了屋顶的处理,使得各个角度均有上佳的视觉效果。
既创造了蓬勃向上、富有时代感的景观,又使其尺度更为宜人。
宿舍层高3.1米,形成完整的地下交通流线。
宿舍室内高程根据地面标高设计。
宿舍楼室内外高差为0.45米,宿舍最多层数为6层。
3.住栋设计
根据总体规划思想,空间错落的建筑体形,疏密相间的空间结合,既丰富了住区景观环境又满足了不同住户的居住需求。
在设计中强调宿舍的空间朝向和视线分析,使每户宿舍尽可能享受到景优美环境,充分体现住区景观最大化的设计原则。
4.材料及做法
(1)道路
1、消防道路
200厚C30钢筋混凝土(Φ8@200双层双向),30厚粗砂垫层,150厚碎石垫层,素土碾压密实。
2、宅前道路及硬地
路面材料选用平行古砖,做法参见国标02J003室外工程第25页做法。
3、室外停车场
80厚植草砖,50厚砂石垫层,配草籽,100厚碎石垫层,素土分层密实。
(2)楼地面施工,用料
1、室外平台、台阶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要求与主体形成整体:20厚砂与水泥浆结合层上铺防滑地砖,参见国标01J304-37/46。
2、室外残疾人坡道
按规范要求做好垫层并控制好沉降: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0厚砂与水泥浆结合层上铺防滑地砖,做法参见国标01J304-37/46。
另应做好与主体的接缝处理。
3、建筑物四周雨水沟
采用散水加砖砌暗沟,散水与墙身填沥青油膏散水做法参见国标02J003-1/5。
4、宿舍底层门厅,楼电梯厅,公共走道
20厚砂与水泥浆结合上铺防滑地砖(色料另定),规格400×400。
做法参见国标01J304-19/40。
5、宿舍楼梯踏步及平台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0厚1:2水泥砂浆底上铺防滑地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