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4章第3节知能过关演练新人教版选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对生物质源的过分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危害不包含()

A.生物多样性面对威迫
B.损坏生态系统
C.影响可连续发展
D.影响人类健康
分析:选 D。

对生态资源的过分利用,不单致使生物多样性面对威迫,损坏生态环境,并且严
重影响社会的可连续性发展。

2.以下有关生物质源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来自生物界的资源( 除人类之外 ) 统称为生物质源
B.生物质源是人类生计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C.生物质源有无穷地自我更新能力
D.我国是世界上生物质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分析:选 C。

本题考察生物质源的观点,对人类的意义,生物质源的特色及我国的生物质源状
况。

生物质源与其余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不一样,是能够更新的资源,拥有自我更新的
能力,但这类能力是有限的,假如人们长久不合理地利用生物质源,将会极大地损坏生物质源。

故 C 项不正确。

3. (2011 年西大附中高二检测) 以下哪项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标记之一()
A.经济连续发展
B.合理利用生物质源
C.拟订生物质源保护法律
D.提升资源保护意识
分析:选 B。

作为在地球上生计的人类,不只要认识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还要使其落到实处,详细表此刻利用生物质源时要合理,做到产大于出。

4.跟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国人民的花费意识有了改变,此刻旅行花费渐渐升温,在旅行
时,会看到好多旅客既不买玩具,也不买衣服,而是特意给老人和妇女买了许多的天麻、
三七、藏红花、灵芝、冬虫夏草等动植物干制品。

旅客的这类做法表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 ) A.科学研究价值 B .美学价值
C.药用价值 D .潜伏使用价值
分析:选 C。

考察对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和从资猜中提守信息概括整合的能力。

题中告诉我
们旅客购置了各种各种的动植物干制品,这些动植物都拥有必定的药用价值,对人们的身体健
康起保健作用。

5.农田生态系统中,假定有两条主要的食品链:水稻害虫蛙蛇鼠假如有人大批捕获蛙,短期
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益于生态系统的均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目快速增添
D.鼠的数目快速增添
分析:选 B。

在今生态系统中,害虫和蛇分别是青蛙的食品和天敌,若大批捕杀青蛙,对这两
种动物的影响最大。

即青蛙的减少,会致使害虫的增加和蛇的减少,蛇的减少又惹起鼠的增加,
害虫和鼠的增加可致使作物的减产。

6.如下图为我国 20 世纪 50~ 90 年月某海疆一种渔业资源的产量变化状况。

请据图剖析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从 20 世纪 50 年月到 20 世纪 70 年月捕捞量快速
增添是因为 ______的改良,而 20 世纪 70 年月此后捕捞量
快速降落,是因为从20 世纪 60 年月末开始就已出现了
______________超出了 ______________。

(2) 造成 20 世纪 70 年月此后渔业资源严重衰败的原由,除了过分捕捞外还有______________,此中近海海水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为______________ ,能沿着食品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的污染物
是 ______________,能惹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等。

(3) 请运用有关生物学知识说说大海生物质源低质化的原由。

(4) 对大海生物质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卓有成效的举措有哪些?
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大海渔业资源的变化状况、原由及大海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

我国大
海资源有严重衰败的趋向,其形成原由主假如过分捕捞和大海污染。

要保护大海资源一定要有
针对性地采纳各种有效举措,如休渔、人工放流、人工增殖,发展远洋捕捞,保护大海环境等
以防止大海资源的退化、大海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让大海生态系统实现其应有的经
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答案: (1) 捕捞工具、手段举措捕捞量资源重生能力
(2) 环境污染石油、重金属等重金属N、P 等矿质元素有机物
(3)大海生物质源低质化的原由有两个:①长久过分捕捞某些经济鱼类等损坏了食品链,如大
黄鱼为肉食性鱼,它以某些小杂鱼为食,大批过分捕捞大黄鱼则使小杂鱼因失掉天敌而大批
生殖致使低质化;②严重的环境污染致使畸形、变异也是低质化的原由。

(4)①开发:鼎力发展沿海水产品养殖和增殖;②利用和保护:适量捕捞、控制污染要素、实
行禁渔区和禁渔期政策、规范捕捞工具等。

1.以下哪项生态问题被人类调控的程度最大()
A.国家熊猫数目的减少
B.酸雨发生的频次愈来愈高
C.内蒙古草原上的蝗灾屡次发生
D.长白山林区的梅花鹿不停减少
分析:选 B。

人类与其余生物同样,其行为也会影响环境,有些影响不行逆转,有些影响能够
控制或预防。

2.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的重点是在野生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株,这表现了野生生物质源
的 ()
A.经济价值B.潜伏价值
C.科研价值D.间接价值
分析:选 C。

全部生物的基因共同组成了基因库,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资料。

3.以下对于生物质源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滥伐丛林会使其稳固的构造遭到损坏而丧失重生能力,因今生物质源拥有有限性
B.人类活动对生物质源的利用只好造成环境的损坏
C.人类在利用生物质源时应充足考虑地区、环境和社会经济等特色
D.在生态系统中,生物质源和其余资源是互相联系、互相限制的一致体
分析:选 B。

人类对生物质源的利用,既可能促进资源的优化与稳固,也可能造成环境的损坏。

4.哪一种能源可能是人类将来较好的能
源()
A.煤B.石油
C.核能D.太阳能
分析:选 D。

煤和石油是一种非重生能源,总实用尽的一天,并且还要污染环境,当前还要尽
可能的限制这些矿物燃料的使用以缓解温室效应;核能固然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不惹起温室
效应,但它还存在着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核泄露将会致使灾害性的结果,所以不
行能是人类社会最可能的能量根源;而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停的能源,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
行能造成污染,可是就怎样有效的利用太阳能来知足现代工业和人们的平时生活
的需要仍是一个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5.以下哪种植物质源,在我国物各种类散布数目是世界上最多的()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D.种子植物
专心爱心专心-2-
6.我国独有的濒临灭绝的淡水两栖类动物是()
A.扬子鳄B.大鲵
C.白鳍豚D.儒艮
分析:选 B。

本题四个供选答案中的动物都是我国独有的濒临灭绝的动物,可是扬子鳄是爬行
动物,白鳍豚和儒艮是哺乳动物,只有大鲵是淡水两栖类动物。

7.有的蛇有毒,并且有时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以下对于这一现象
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多项选择 )()
A.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B.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
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
分析:选 AC。

本题考察的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多样性指的是生物多样性、基因多样性与生
态系统多样性。

8.以下哪一项举措最可能与人类的可连续发展的原则不.相切合()
A.丛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花费者的能量
C.从农田中获得的氮元素多于向土壤增补的氮元素
D.农田施用的无机氮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分析:选 C。

若从农田中获得的氮元素多于向土壤中增补的氮元素,长此以往就会使土壤缺少
氮元素,植物生长就会遇到影响。

9.我们往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均衡”的观点,以下对于“生态均衡”和“生态系统稳固
性”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生态均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必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构造与功能的稳固状态
B.生态系统的稳固性是生态系统拥有的保持和恢复其构造与功能相对稳固的能力
C.生态系统的自动调理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固性和生态均衡的基础
D.生态均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固性没有关系
分析:选 D。

该题的前三项正确地表述了“生态均衡”、“生态系统的稳固性”以及生态系统
的“自动调理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而 D 项表述不正确。

10.以下对于生物质源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生物质源是可重生资源
B.生殖与发育是生物质源可重生的基础
C.生物质源取之不尽、用之不停
D.科技进步可使生物质源的生产量获得提升
分析:选 C。

生物质源拥有自我更新的能力,是可重生的资源,但其实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
停的,当损坏超出必定限度时会很难恢复,甚至致使物种的灭绝。

11.简要回答生物多样性的有关问题。

(1)生物性状表现多样性的直接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根
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进化的角度看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个层次上采纳保护战略和保护举措。

此中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但对一些珍稀、濒危、繁
殖能力很差的动物,如大熊猫,还需此外采纳______________ 等先进手段进行挽救。

分析: (1) 这是一道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综合题。

生物性状的详细表现者是蛋白质,所以性状表
现多样性的直接原由就是蛋白质种类的多样性。

而蛋白质的合成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所以生物多样性的根根源因就是DNA 上基因的多样性。

现存的每种生物都是长久自然选择的
结果,所以,生物多样性的原由就是生物所生计的多种多样环境,对生物进行不一样方向的
自然选择而形成的。

(2)基因、物种、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从这三个层次
上加以保护。

不论哪个层次的保护,最有效的手段都是就地保护,即成立自然保护区。

但对那
些生殖能力很差的动物,仅靠保护也很难使它们的数目增加,只好采纳克隆、细胞培育等
先进技术手段,使其数目渐渐增加。

答案: (1) 蛋白质的多样性DNA上基因的多样性生物所生计的多种多样环境,对生物进行不一样方向的自然选择而形成的(2)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就地保护,即成立自然
保护区克隆、细胞培育
12.依据以下供给的数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据统计,全世界丛林每年减少 1.9 万~ 2 万公顷,世界丛林面积从19 世纪 90 年月初至20 世纪末降落了20 亿公顷左右;耕地表土流失量每年约230 万吨;每年约有600 万公顷拥有生产力的土地变成荒漠,35%以上土地面积正处于荒漠化的威迫中,温室气体增加、全世界臭氧总量
降落、酸雨普降;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至20 世纪末,全世界有10%~ 20%的动植物 ( 约50 万~ 100 万种 ) 已消逝。

(1)据上所述,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有 __________锐减、 ________扩展、 ________ 污染和水体污染、部分 ________灭绝、 ________流失。

(2)( 多项选择 ) 丛林面积减少将致使 ()
A.天气变暖B.土壤沙化
C.水土流失D.“臭氧空洞”扩大
(3)( 多项选择 ) 水土流失的恶果表现为()
A.氮、磷、钾流失,土壤肥力降落
B.表土随流水搬运作用流失,并淤塞河流、港口、水库、湖泊
C.淤塞水库的表土会降低水库蓄水能力,加剧洪涝灾祸
D.产生水污染
分析:因为人类过分追求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打劫式地开发利用,出现了一系列的全世
界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稳态造成严重威迫,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计和发展。

本题由数
听说了然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给人的启迪是:人类要走可连续发展的道路,追求人口、经济、
社会、环境和资源花费之间的协调与均衡。

答案: (1) 丛林荒漠大气动植物水土
(2)ABC(3)ABC
13.以下图为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域某地的生态构造图。

依据所供给的信息达成以下有关问题:
(1)将正确的选项填在上图相应的空白格内。

A.流域蓄水能力降低
B.围湖造田
C.沙土流失
D.旱涝增加
(2)为了保障当地域农业的良性连续发展,当前应该采纳的主要举措是 ( ) A.计划生
育,控制人口
B.绿化造林,兴修水利 C.退耕还湖,扩大水域面积
D.发展乡镇公司,增添人均收入
(3) 围湖造田对当地域水灾的影响在于:
①。

②。

答案: (1) ①C②B③A④D(2)C
(3) 减小了湖区的水域面积,降低了流域的蓄洪能力降低了湖泊对洪水的调理能力,增添了
干流的排洪负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