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课程设计(重量测量 高级)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前言
加热器数字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功能的实现要求学生在学习完微机原理及应用这门课的基础上,在对芯片类知识以及汇编语言有一定基础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非常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设计。要想很好的完成这个题目,必须对芯片的功能有很详细的了解,同时也要求学生的汇编语言基础要扎实。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已成为人类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型计算机原理》正是掌握计算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入门课程,它偏重于实际应用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定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接口设计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是对《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综合和总结。
[2]、徐建民·《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洪永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年
课程设计图纸
程序清单
DATA SEGMENT
INTR_IVADDEQU01C8H;INTR对应的中断矢量地址(对应着中断程序入口地址)
INTR_OCW1EQU0A1H;INTR对应PC机内部8259的OCW1地址
MOV AX,SEG MYISR
MOV ES:[DI],A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置当前中断处理程序入口段地址
MOV DX,INTR_OCW1 ;设置中断屏蔽寄存器,打开INTR的屏蔽位
INAL,DX
MOV IM_BAK,AL;保存INTR原中断屏蔽字
AND AL,INTR_IM
OUTDX,AL
MOV DX,MY8259_ICW1 ;初始化实验系统中8259的ICW1
MOV DI,INTR_IVADD

微机原理课设报告

微机原理课设报告

中南大学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掌握8088,8255,0809,0832,8279 等多种芯片使用的方法,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加深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相关芯片的原理、内部结构、使用方法等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学会利用课本知识联系实际应用及编程。

同时并了解综合问题的程序设计掌握实时处理程序的编制和调试方法,掌握一般的设计步骤和流程,使我们以后搞设计时逻辑更加清晰。

二、课程设计任务本次课设选题为“模拟电压采集,直流电机控制”。

根据我自己对这个课题的理解,我认为这个课题应该实现以下的要求:基本要求:1、对模拟电压进行采集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实时显示。

2、用转换的到的数字信号再经数模转换,对直流电机进行控制。

拓展要求:1、通过发光二极管作为信号指示灯,实时的指示直流电机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2、建立报警电路,对电机非正常工作情况以及反转工作情况下进行报警。

三、设计思想与原理1、设计思想本次课设选题为“模拟电压采集,直流电机控制”,基本分为两大部分:模拟量采集的模数转换部分,以及电机控制中的数模转换部分。

而为了让模拟量的采集结果更加明显可察,将加入数码管显示模块,实时显示模拟量采集的大小情况。

与此同时,在选题基础上添加了直流电机工作状态指示灯电路和报警电路。

2、设计原理根据试验箱相关配置,取电位器0~5V 可调电压为模拟量输出模块,可线性调节输出。

取芯片ADC 0809 对采集到的模拟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将0~5V 的电压信号转为00~FF 的数字信号,并通过8279 键盘扫描输出模块进行相应的显示输出。

得到转换后的数字量之后,使用DAC0832 数模转换芯片进行数模转换,并将所得模拟量输出到直流电机控制端,进行电机驱动。

对于添加的模块,主要通过8255 芯片来实现,取8255 的PA0 口作为输出端口,连接试验箱上的开关量输入显示区的发光二极管。

对A口分别赋值01H (直流电机正向非正常工作)、02H(直流电机正常工作)、04H(直流电机反向非正常工作)并输入给开关量输入显示区的发光二极管,驱动前三个二极管在电机的三种工作状态下分别发光,从而实现指示灯电路。

基于单片机体重秤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体重秤的设计

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体重秤设计院(系):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时间:2021年12月6日至2021年12月10日说明1.课程设计进行期间,学生应按教学计划、每天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内容、遇到问题及解决办法、心得体会等)如实进行记录。

2.结束时,根据课程设计内容和学习记录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3.指导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设计质量、答辩情况等,给出成绩。

郑州科技学院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体重秤设计二、设计任务与要求(1)系统可实现体重秤的基本称重功能(称重范围0~100kg、重量误差不大于±0.001kg)(2)用LED 液晶显示屏显示被称物体的重量。

(3)系统超出最大测量范围时会出现自动报警指示功能。

(LED红灯闪烁报警提示、LCD会显示超重提示标语)三、参考文献[1]吴静进,何尚平,万彬. 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01.294.[2]周伟,林凡强. 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808.263.[3]付丽辉,杨玉东,徐大华,皇甫立群.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训教程[M].南京大学出版社:21世纪应用型本科院校规划教材, 201707.199.[4]刘爱荣,王双岭,李景丽,韩晓燕,刘秀敏,李立凯. 51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M].重庆大学出版社:自动化专业本科系列规划教材, 201505.336.[5]邓胡滨,陈梅,周洁,黄德昌.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2.342.四、设计时间2021 年11 月15日至2021 年11月19 日指导教师签名:2021 年11 月12 日目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 (1)2 课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3 设计方案与论证 (2)4设计原理 (3)4.1 总体原理图 (3)4.2 系统方框图 (3)5 硬件电路设计 (4)5.1复为电路 (4)5.2 传感器电路 (4)5.3 液晶驱动电路设计 (5)5.4 键盘电路设计 (5)5.5 EEPROM外围电路设计 (6)5.6电池低电压检测电路 (6)5.7 AD外围电路设计 (7)5.8声音提示模块 (8)6 系统软件设计 (9)6.1LCD驱动子程序的设计 (9)6.2 AD子程序的设计 (11)7 系统调试 (12)8 总结 (12)参考文献 (14)附录1:总体电路原理图 (15)附录2:元器件清单 (16)附录3 :程序源代码 (17)1 课程设计的目的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文库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文库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文库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微机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微机硬件结构及其功能;2. 学会分析微机工作原理,了解指令系统及编程方法;3. 掌握微机接口技术,了解常见接口芯片的功能和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微机系统的简单设计和调试;2.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微机编程能力,能够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进行基本的硬件焊接和电路搭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微机原理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新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微机原理的基本知识,具备实际应用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微机硬件结构:介绍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硬件组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教材章节:第一章 微机系统概述内容列举:CPU结构、存储器分类、I/O接口基础等。

2. 指令系统与编程:讲解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寻址方式、程序设计方法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内容列举:基本指令、汇编语言程序结构、循环、分支等编程技巧。

3. 微机接口技术:分析常见接口芯片的原理与应用,如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定时器/计数器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微机接口技术内容列举: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定时器/计数器接口芯片等。

4. 微机系统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进行简单的微机系统设计与调试;教材章节:第四章 微机系统设计与实践内容列举:硬件焊接、电路搭建、程序下载与调试等。

单片机体重计

单片机体重计
2.4 A/D 转换
设计要求四位数码管显示,精度为 0.1kg,因此转换分辨率为 1/1000 。这里采用 10 位 模数转换芯片 AD7810。
AD7810 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alog Devices)生产的一种低功耗 10 位高速串行 A/D 转换器。该产品有 8 脚 DIP 和 SOIC 两种封装形式,并带有内部时钟。它的外围接线极其 简单,AD7810 的转换时间为 2μs,采用标准 SPI 同步串行接口输出和单一电源(2.7V~5.5V) 供电。在自动低功耗模式下,该器件在转换吞吐率为 1kSPS 时的功耗仅为 27μW,因此特 点适合于便携式仪表及各种电池供电的应用场合使用。
;商小于 10,以二进制的形式存于 R4

MOV A,R1
MOV R5,A
;余数存于 R5R4 中,准备下一次计算
MOV A,R0
MOV
R4,A
MOV MOV
R3,#00H R2,#64H
;求百位
LCALL MOV MOV MOV MOV MOV
DIV2BY2 52H,R4 A,R1
R5,A A,R0
RET
;*************************************************
;计算程序 50H~53H 分别存个、十、百、千位
WORK:
MOV R3,#03H
MOV R2,#0E8H
;求千位,R3R2=1000
LCALL DIV2BY2
;R5R4/1000
MOV
53H,R4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0FFH,88H,0BFH "0 ","1 ","2 ","3 ","4","5","6","7 ","8","9","不亮","A","-"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讲解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讲解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XXXX学号:XXXX姓名:XX指导教师:XXXXXXXX 完成时间:2015一、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8088微处理器最小系统•用8284设计频率恒定的时钟电路•用6264和2764设计存储器(RAM和ROM)电路。

•用ADC0809组成8位温度检测A/D变换接口电路•用DAC0832设计8位D/A变换接口电路驱动直流电机•用8255和8253设计步进电机控制电路•用8255外联LED和键盘显示电路二、设计的基本思路采用8088的最小方式,利用三片74LS373锁存器设计20位地址总线电路,利用一片74LS245收发器形成数据总线电路。

利用8254芯片提供频率恒定的时钟信号,同时具有复位信号和准备好信号发送给8088系统。

运用两片2764和两片6264进行扩展,形成16K的ROM和16K的RAM电路。

系统的定时计数器由一片8253构成,中断系统由8259组成,并行接口电路由8255构成。

AD转换电路由ADC0809及其外围电路构成,由DAC0832及其外围电路构成DA转换电路驱动直流电机。

芯片所需的片选信号均由74LS138译码电路产生。

三、系统的地址分配ROM2764(1):0FC000H~0FDFFFH;ROM2764(2):0FE000H~0FFFFFH;RAM6264(1):00000H~01FFFH;RAM6264(2):02000H~03FFFH;ADC0809:0058H~005FH;DAC0832:0074H;计时器8253:0020H~0023H;并行接口芯片8255:0028H~002BH;键盘地址:0070H~0073H; LED地址:0080H~0083H。

四、具体设计1、8088微处理器最小系统1.1 8088微处理器介绍8088微处理器采用40条引脚的双列直插式封装。

为减少引脚,采用分时复用的地址/数据总线,因而部分引脚具有两种功能。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微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微处理器的工作机制。

2. 使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能够阅读和编写简单的汇编程序。

3. 帮助学生了解微机系统中内存、I/O设备的基本原理及其与CPU的交互方式。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能力,能够实现基本的输入输出、逻辑判断和循环等操作。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微机系统常见问题的能力,如调试程序、处理硬件故障等。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课程设计项目,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微机系统设计与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微机原理及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精神和技术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沟通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微机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对微机原理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践经验。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微机原理概述:介绍微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重点讲解CPU、内存、I/O设备等核心组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 微机原理概述2. 汇编语言基础:讲解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和指令系统,使学生掌握汇编程序的编写和调试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 汇编语言基础3. 微机系统编程:学习微机系统中的程序设计方法,包括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等。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 微机系统编程4. 内存与I/O设备:介绍内存管理、I/O设备控制原理,分析微机系统中内存、I/O设备的访问方法。

xutcs_微机原理及应用课设指导书

xutcs_微机原理及应用课设指导书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设任务书西安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微机原理及应用课设任务书《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检验和提高学生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综合应用方面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训练机会。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类题目要求采用32位汇编语言,鼓励采用GUI界面。

硬件接口类题目,要求至少选用微机实验装置中两部分以上的硬件电路(还需将它们有机组合起来)并编制相应的应用软件,要求软件设计应尽可能利用实验装置资源并提高效率。

为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创造能力,每一题目依据题目均给出了设计要求(分基本要求与进一步要求两部分)及很少的设计提示。

学生可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利用合适的器件,构成有效的硬件电路来完成。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了完成基本要求与进一步要求的内容外,还可对同一题选择不同的器件构成不同的硬件电路,或自行进行功能扩展,提高性能指标,尽情发挥和创造。

要求完成:(1)符合设计要求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编码和测试;(2)软件运行需有版权页,署上题目、姓名和学号;(3)完成全部工作后,按设计要求由教师当堂验收、提问要求,并根据基本要求、提高和探索实验完成结果评定验收成绩,指出问题;(4)整理全部资料,总结提高,并分别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简介(目的、基本功能要求、实现情况)(2)基本原理(基本设计思想)(3)程序流程和编程实现(关键程序片断)(4)测试方案和测试结果(5)基本、扩展和提高设计系统运行结果(6)分析与讨论第一部分硬件接口类题目1.乒乓球比赛1)基本要求用8个LED发光管(红黄绿)的来回滚动显示来模拟打乒乓球时乒乓球在两边球台上的来回运动。

比赛双方用按钮/开关(双方各用1个按钮/开关)的方法来模拟发球与接球,即发球方按动其控制的按钮/开关/健,球从发球方一侧向对方运动(LED发光管从发球方到对方逐个点亮,滚动显示),当球运动至接球方时,接球方立即按动其控制的按钮/开关/键,“击球”使球“弹回”发球方一侧,如此周而复始,直至在规定的击球时间内有一方未能完成击球动作,从而对方得一分,然后继续比赛。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完整版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完整版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题目基于8086的电子称设计指导教师姓名学号王华民************姓名学号赵儒桐************姓名学号孙敬周************专业11级电子信息工程教学单位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盖章)二O一三年六月二十二日目录摘要及关键字 (1)1绪论 (1)2 总体设计及其框图 (1)2.1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1)2.2 信号放大模块 (2)2.3重量显示及其控制模块 (2)3 硬件电路设计 (2)3.1数据采集电路 (2)3.2 放大校正电路 (3)3.3 ADC0809与8255的连接 (3)3.4 8086的可编程外设接口电路 (4)3.5 数据显示部分 (5)3.6 系统硬件原理图 (6)4系统软件流程图 (7)5总结 (8)参考文献 (8)基于8086电子称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8086微处理器的电子称系统,采用电子称传感器采集数据,用CPU控制重量值稳定在预设重量:当重量高于预设重量值时报警。

系统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扩展方便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的能力。

该系统通过实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控制效果,可应用在一些精度要求不太高的系统中。

为了降低整个系统的成本,在满足性能的要求下,选择低成本器件,简化系统设计。

关键词微处理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A/D转换器;控制系统一.绪论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

目前,微处理器8086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它具有极好的稳定性,更快和更准确的运算精度。

当前,微机测控系统的发展非常迅速,应用也极为广泛,它由于体积小、功能强、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使其在工业控制系统诸多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智能仪器无论是在测量的准确度、灵敏度、可靠性、自动化程度、应用功能等方面或在解决测试技术问题的深度及广度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汇编课程设计—-电子秤

汇编课程设计—-电子秤

电子秤设计摘要:基于微处理器的电子秤系统设计采用以80x86作为核心控制器,外围附有称重传感器(即电位器),A/D转换电路,键盘、LED显示电路,以8253、8255和8259芯片作为辅助设计等构成智能电子秤,从而实现电子称重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

关键词:80x86 8253芯片 8255芯片 8259芯片A/D转换Abstract:This system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microprocessor 80x86,the periphery is consists of weighing Sensor(potentiometer),A/D converter circuit,the circuit of LED and keyboard, With chip 8253, chip 8255 and chip 8259 as assistant design ,all of those are composed of electronic scale.It can achieve all function of apparatus.The paper introduces total scheme and hardware design of thesystem in detail.Key words:80x86 8253 8255 8259 A/D LED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需要测量物体的重量,于是就用到了生活中很常见的秤。

但是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变革,我们对测量物体重量的要求越来越严,精度上要求也越来越高,且要求其操作简便,易于识别,更易于为人类所运用和服务。

随着计量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装置逐步被淘汰,电子称量装置如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电子秤正向着提高精度和降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即向着大众化方向发展。

微机原理实验(含解答程序)

微机原理实验(含解答程序)

微机原理实验(含解答程序)-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微机原理实验课题(共16个内容,附解答程序)(汇编程序可以使用MASM FOR WINDOWS)1.将偏移地址为2000h开始的100个单元依次设置为0~99。

2.将两个64位的二进制数相加,记录相加的和以及各个状态标志的值。

3. 编写程序,在屏幕上分行显示自己的姓名、学号。

4. 编写程序,通过键盘输入0——9之间的一个数字,利用查表法计算其平方。

在DEBUG下查看执行结果。

5. 用分支结构设计程序实现符号函数100010xy xx>⎧⎪==⎨⎪-<⎩,要求x和y存放在内存单元中,并将判断的结果在屏幕上显示输出。

6. 在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判断是否为小写字母,若不是,显示错误信息,若是,则将其转换为大写字母并显示。

7. 在键盘上输入一个字符,判断它是一个数字、大写字母还是小写字母,若为数字,则显示digital,若为字母,显示letter,否则,显示other。

8. 将字节型变量x的低四位(一位十六进制数)以十六进制数的形式显示。

9. 编制程序计算S=1+2·3+3·4+4·5+……+N(N+1)+……直到N (N+1)大于200为止,并将结果由屏幕上显示出来。

10. 将字形变量x以二进制数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输出。

11. 将字形变量x以十六进制数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输出。

12. 将内存单元缓冲区中的符号数(20个)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以十六进制数的形式显示。

13. 编制程序计算S=1+2+3+……+N,并将结果由屏幕上显示出来。

(要求: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提示输入N,N用十六进制表示,且N小于0FH,用子程序实现(段内),将输入的结果用十六进制数输出显示,显示结果的程序用子程序是实现(段间))。

14.要求在键盘上输入一个小于四位的十进制数,将其转换为二进制数存放,并讲转换后的结果以十六进制数的形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及实训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及实训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及实训课程设计1. 前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主要介绍了微机的硬件组成、指令系统、中断与异常处理、接口技术等相关知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通过实训课程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知识并进行实际操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及实训课程设计中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以供有需要的读者参考。

2. 微机原理2.1 微机硬件组成微机硬件由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总线等组成,其中CPU是微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CPU内部包含了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基本模块。

内存是指微机中的存储器,在CPU执行程序时需要不断地从内存中读取指令和数据。

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它们通过总线与CPU和内存相连通。

2.2 微机指令系统微机的指令系统包括一系列机器指令,它们是CPU执行程序的基本指令。

机器指令包括数据传输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条件转移指令、无条件转移指令等。

指令系统的设计与微机性能密切相关,一般采用CISC(复杂指令集)或RISC(精简指令集)两种设计方式。

2.3 微机中断与异常处理微机中断是指CPU在执行程序时遇到外部事件(如键盘输入、硬件故障等)时暂停当前程序的执行,去执行相应的中断程序,处理完成后再回到原来的程序继续执行。

异常处理是指CPU在执行指令时发现指令有误、数据异常、访问越界等情况时,会根据异常类别跳转到相应的异常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2.4 微机接口技术微机接口技术是指将微机与外部设备(如传感器、机器人、仪器等)通过接口进行联通。

接口技术主要包括并口、串口、USB接口等。

其中并口是指能够并行传输数据的接口,串口是指能够串行传输数据的接口,USB接口是一种通用的高速串行总线,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间的连接。

3. 实训课程设计3.1 实训目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训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微机的硬件组成、指令系统、中断与异常处理、接口技术等相关知识,并掌握实现具体接口应用的能力。

《微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课程标准

《微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课程标准

《微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系统设计适用专业:铁道供电技术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51单片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并掌握51单片机C语言编程方法和技巧,初步形成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课程设计《微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课程在设计上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微机原理及系统设计》课程的内容,经过社会调研对相关岗位要求的分析,归纳典型工作任务,然后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对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设定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为多个学习项目,每个项目又分解成多个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对应一个典型工作过程,任务由知识点学习、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训练这两个主要环节构成,为学生基本知识的学习,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拓了较好的途径。

2.课程内容和要求3.学习单元设计4. 教学条件4.1教师团队及职业背景课程教师团队共有校内专任教师7人,2名副教授,5名讲师,教学时间都在5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全部深入过企业进行过调研和实践学习,多名教师具有双师素质。

校外兼职教师4人,全部具有10年以上一线生产经验。

教学团队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达到10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2:1,具备良好的职业教学基础与职教素质。

4.2教学设施课程配套的校内教学场所主要有电子设计与创新实训室等。

5. 实施建议5.1 教学建议1.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2.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情况,结合其实际水平和能力,认真指导。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秤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秤设计

目录一、系统设计概述 (2)1.1 电子秤功能概述 (2)1.2 主要模块 (2)1.3 主要原理 (2)二、硬件系统设计 (2)2.1 硬件系统设计概述 (2)2.1.1工作原理 (2)2.1.2实验接线图 (3)2.2 硬件系统所用芯片资料介绍 (5)2.2.1 8253芯片 (5)2.2.2 8255芯片 (7)2.2.3 8259芯片 (8)2.2.4 ADC0809芯片 (9)2.2.5 键盘的设置 (10)2.2.6 LED数码管的设置 (12)三、软件系统设计 (14)3.1程序流程图 (14)3.1.1 主程序流程图 (14)3.1.2 中断处理程序流程图 (15)3.2参数信息 (16)3.3 源程序清单 (17)四、心得体会 (23)五、参考文献 (24)一、系统设计概述1.1 电子秤功能概述本次课程设计的课题是电子秤设计,主要是以80x86CPU为核心设计一个电子秤检测系统(AD采样用ADC0809),系统可实现对压力信号的采集,转换成电信号,再通过AD转换模块转换成CPU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实现在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物品的重量,当然这里的重量是通过变位器进行的压力信号的模拟。

此外该电子秤设计还添加了一些辅助单元,通过按键来实现的一些功能。

如按下4*4矩阵键盘上的A键后,可以设置物品的单价;按下B键,LED 数码管上将显示当前物品的单价及总价;当按下R键后,将熄灭数码管,退出电子秤称重系统。

上面即为电子秤设计的主要的功能。

1.2 主要模块电子秤系统主要由80x86 CPU模块(即一台PC机)、8255并行口模块、8259中断控制器模块、8253定时计数器模块、键盘、LED数码管显示模块,还有比较重要的一个模块就是ADC0809,即AD采样模块,用于将电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1.3 主要原理电子秤设计的主要原理是利用ADC0809对采集到的模拟压力信号,将其转换成易于处理的数字电信号,将采集得到的重量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0-255),用于告诉用户当前物品的重量。

微机接口课程设计(微型电子秤)

微机接口课程设计(微型电子秤)
2.5键盘电路的设计…………………………………………8
第三节 软件的设计………………………………………………………9
3.1监控程序的设计…………………………………………9
3.2数据处理子程序的设计…………………………………9
3.3数据采集子程序的设计…………………………………10
3.4数据显示子程序的设计…………………………………11
第1章绪论,简单介绍了本课题电子称的设计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在选定各个模块的方案中,对各方案的用到的主要芯片进行简单功能介绍及应用,并且给出了本次电路设计的具体电路图。
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本章主要是介绍电子称的软件设计,给出了本次设计的主程序流程图及一些模块的子程序图。
最后,对本次的课程设计的主要工作及结果做出了总结与讨论,并且指出了本次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和发现的一些问题。
3.2 数值系数,使输出满足量程要求。另外完成A/D的采样结果从十六进制数向十进制数形式转化。
3.2.1系数调整
在IN0输入的数最大为5V,要求的质量500g对应的是4.8V,为十六进制向十进制转换方便,将系数放大100倍。并用小数点位置的变化体现这一过程。
图3.2.2数据处理原理框图
3.3 数据采集子程序的设计
数据采集用A/D0809芯片来完成,主要分为启动、读取数据、延时等待转换结束、读出转换结果、存入指定内存单元、继续转换(退出)几个步骤。ADC0809初始化后,就具有了将某一通道输入的0~5模拟信号转换成对应的数字量00H—FFH,然后再存入8031内部RAM的指定单元中。在控制方面有所区别。可以采用程序查询方式,延时等待方式和中断方式。
所谓半桥,即将电桥的四臂接入四应变片。其中:一片受拉,一片受压,另外两应变片不受力。全桥是两片受拉,两片受压,故灵敏度比半桥式的大一倍。

单片机电子秤重量检测与显示设计说明

单片机电子秤重量检测与显示设计说明
二、T6963C的引脚说明及其功能
T6963C的QFP封装共有67个引脚(见图三),各引脚说明如下:
(1) D0--D7:T6963C与MPU接口的数据总线,三态;
(2) /RD, /WR:读、写选通信号,低电平有效,输入信号;
(3) /CE:T6963C的片选信号,低电平有效;
(4) C/D:通道选择信号,1为指令通道,0为数据通道;
2.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利用现有的硬件电路,构成单片机称重检测,处理与显示系统。
2.编写程序,实现称量和计价显示的功能。
3.设计出原理图,说明工作原理,画出程序流程图。
第三章 总体设计方案
3.1设计思想
实验需要设计一个系统可以对5种以上不同的商品进行键盘参数设置,称量,计价和显示。可以把系统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分别进行编写程序,调试。
4.2.3ADC0809的功能简介
ADC0809是8位逐次逼近式单片A/D转换芯片,可对8路0~5V的输入模拟电压信号分时进行转换。它部包括8路模拟开关,以及地址锁存译码器,有三条地址输入线。该芯片还有便于和微机数据总线相连的三台输出锁存器。
ADC0809的部结构为:ADC0809是CMOS单片型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它由8路模拟开关、地址锁存译码器、比较器、8位开关树型A/D转换器、逐次
(15)/ce0,/ce1:输出,DUAL = 1时的存储器片选信号;
(16)T1,T2,CH,CH2:用来检测T6963C工作使用情况,T1,T2作为测试信号输入端,CH,CH2作为输出端;
(17)HOD,HSCP,ED,LP,CDATA,FR为T6963C驱动部信号
连线
AD0809接线:
1.把A/D区0809的0通道IN0用插针接至W1的中心抽头V01插孔(0-5V)。2.0809的CLK插孔与分频输出端T4相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重量的测量与电机控制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组员:高树峰,张斌,毛水龙,孙沈浩指导老师:赵骆伟孔敏张巨勇日期:2012年6月24日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3)1.1 任务要求 (3)1.2 设计项目 (3)1.3 主要技术要求 (3)1.4 主要完成任务 (3)1.5 提交成果 (4)1.6 注意事项 (5)2.说明书正文 (6)2.1 前言 (6)2.2 现状 (6)2.3 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 (7)2.4 系统电路原理图 (9)2.5元器件参数选择及清单 (15)2.6 电路的调试 (16)3. 心得体会 (17)4. 参考文献 (20)5. 附录 (21)1.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重量的测量与控制设计及调试1.1 任务要求在Dais实验台基础上设计并调试一个外接口电路,能够测量和显示所测量(依具体题目定)的值,且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编程并调试完成整个开发系统。

每组一题,分别由3~4位同学合作完成。

1.2主要技术要求不同质量间的控制1.3 主要完成任务1. 查找相关资料,确定课程设计方案;2. 微机接口电路硬件的焊接、装配、逐步排除故障及调试;3. 用Protel2004绘制微机最小系统配置原理图;4. 用Protel2004绘制相关项目的接口原理图;5. 编写有关项目的程序,并进行调试;6. 按照相关项目内容要求,上机进行联调;7.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1.4提交成果1. 课程设计说明书一本。

(电子文档和打印稿各一份)要求:内容完整,图表完备,条理清晰,分析有据,计算精确。

所附电路图布局合理,清晰完备,图形和符号要规范。

2. 所用元器件清单。

3. 电路实体一套。

要求:该电路实体必须是经过自己安装调试通过并达到性能指标要求的电路实体。

1.5 时间与地点按排课表:时间安排: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课程安排:6.14 上午,分组及分配课程设计任务。

下午,查找相关资料,初拟总体方案6.15:查找相关资料,初拟总体方案;讨论确定总方案;上机 Protel2004软件;6.16—6.18:微机最小系统配置原理图,相关接口电路图设计;借领工具,分发参考资料,PCB板及相关元器件。

6.19—6.23:接口电路PCB板焊接、装配、调试;个项目相关程序设计、编写及调试;软硬件联合调试。

6.24—6.25:答辩及验收课程设计成果;归还所借工具,上交课程设计成果。

6.26—6.27:提交修改后的最终报告及成果。

1.6 注意事项1、按时上下机,严禁玩游戏,注意公共卫生。

2、爱护实验室内一切实验设施,违者按零分计。

3、爱护借用的工具,丢失工具者按原价赔偿。

故意损坏工具者按零分计,并原价赔偿。

4、注意安全。

下课时关闭总闸与空调,拔掉电烙铁,关好门窗。

5、不准用笔在实验桌上乱写乱画,否则按零分计。

2.说明书正文2.1 前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学习和科学研究各个方面的技术革命,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技能已成为人类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到现在六十年的时间中,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几个发展阶段。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也从4位、8位、16位发展到32位、64位,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从最初的科学计算发展到目前的无所不及。

随着CPU芯片的制作工艺和性能的提高,微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产品不断翻新,但是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基本上没有改变,通过80x86芯片学习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CPU功能结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的工作原理及处理方法和接口技术等,以求达到从理论到实践上对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学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后,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它的理解和掌握。

在设计计算器的过程中,广泛的查阅相关资料,如各类中断的作用和调用方式、屏幕显示等等,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将自己对这门技术的理解应用在计算器的设计当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2 现状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微型化很快,其性能价格比也大为提高,因而微型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已有大量的报道,从中可知计算机的应用已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微型计算机不但在工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在科研设备中也有比较普遍的应用,而且在办公自动化以及家庭生活中也已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2.3 任务分析与方案设计2.3.1 任务分析三位数数字式电子秤测量与控制原理是通过对它每个压敏传感器受到压力时,该传感器发生形变,从而使电阻或电容等参数发生变化, 出到A/D 转换芯 片。

转换成便于处理的数字信号输出到CPU 运算控制。

CPU 根据键盘命令以及程序将这种结果转化后输出到显示器。

利用实验系统上的ADC0809作为A/D 转换器,实验系统上的电位器提供模拟量输入,编制程序,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参数计算:根据公式U 模=aM+b由调试后的数据得a=0.04 b=0 U 模/5=D 数2.3.2、方案设计2.4 系统电路及原理图2.4.1接口电路设计:输入接口电路的功能是将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经过必要的转换或信号放大与处理,使之符合微机控制系统要求。

接口电路的组成与传感器输出测量信号的形式有关,与微机处理系统功能要求有关,因此可根据输出信号的形式和系统的功能要求决定接口电路的类型桥路放大电路桥路放大电路主要由桥路接口,滤波电路,限幅电路,桥路放大电路,放大反相电路,桥路激励电路,信号输出接口组成。

如图一所示(2) 利用放大电路将其转化为电压值,通过数模转换将电压值转化成 CPU 处理的数字信号。

(3)8086 根据编制的程序将数字信号转换为砝码重量显示输出。

(1) 重量传感器采用压敏电阻。

利用压敏电阻采集应变,产生变化的阻值。

(5) 再者判断状态值大小,实现步进电动机的快慢速转动。

(4) 根据 LED 灯的值来判断各个状态的显示值,从而确定步进电动机是否转动。

图一:桥路放大电路原理图1.桥路接口桥路接口连接传感器与放大器额端口,它由Rd1、Rd2、Rd3、RW6、C1及1、2、3、4传感器接口输入端所组成。

1、2、3、4外接4个传感器,同时3、4端接桥路工作电压,1、2端输出传感器信号送放大器放大,在电路板设计中用5芯插槽。

Rd1、Rd2、Rd3、RW6、C1(C1为旁路电容)组成调整电桥平衡电路。

在传感器桥路中(金属电阻应变片),四个传感器一般选择相同阻值,则在静态条件下处于平衡状态(即输出为零)。

当传感器受力的作用产生的电阻率的变化破坏桥路的平衡状态,就会输出信号。

Ra、Rb、Rc、Rd为传感器,连接桥路时必须使产生不同应变方向的传感器连结,即Ra为正应变,Rb为负应变,Rc 为正应变,Rd为负应变,否则桥路无输出。

2. 桥路激励电源电路由U4、Q1、R10、R14、C5、R17、D3、C7组成产生稳定的正电压源,由U5、Q2、R11、R13、R15、C6组成产生稳定的负电压源。

正、负两路电压源经RW5组合成正负桥路激励电源,即传感器桥路工作电压。

3.滤波电路电路由L1、L2、C2、C3组成滤波电路,可以降低电波干扰。

4. 限幅电路电路由D1、D2组成限幅电路。

为避免输入信号超过线性放大区,用二个正反极性并接的二极管接入线中,将输入信号限制在-0.6~+0.6V范围内。

5. 桥路输入放大电路由U1、R1、RW3组成正信号放大器,由U2、R2、RW4组成负信号放大器:其中RW3、RW4分别是调整U1、U2运算放大器的共模抑制电压。

将U1、U2的各自同相与凡相输入端接地,调整RW3、RW4,使U1、U2的输出端6脚输出电压为零,完成后恢复原来的电路。

6. 放大电路由U3、R4、R5、R6、R7、RW2组成该放大电路。

其中R4、R5分别为正、负输入信号电阻,改变R6、R7的值就能调整正负信号的放大数倍,RW2为调整U3的共模抑制电压大小。

7. 信号输出接口由RW1、R8、C4、JP1组成信号输出接口电路。

调整RW1就能改变输出电压大小,这样能确保在最大量程时,输出电压不超过5V。

8. 联机1、对卡式结构机型而言,把A/D区0809的CS端接译码输出端Y0插孔。

2、把A/D区0809的0通道IN0用插孔针接至W1的中心抽头V01插孔(0~5V)。

3、把0809的CLK插孔与六位LED显示器左下方的ALE插孔相连,VREF端连接+5V;EXIC1上插上74LS02芯片,各接线按A/D实验接线图要求连线。

4、以连续方式从起始地址3390运行程序,LED显示器右边二位显示当前采集的电压值转换后的数字量,调节W1,LED的内容将随着电压变化而相应变化,LED以十六进制方式对应显示数字量D7-D0。

在8086微机系统下配合程序,PCB板可以实现四位数数字式电子秤测量与控制。

程序可以输入不同的量程,当超过100的时候会提使二极管发光提示超出量程,并提供一定时间给予调整。

当被测物在范围之内,通过AD转换值与相应的放大倍数相乘得到的数会在四位数LED上显示。

步进机工作原理分析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来使电机机作步进式旋转,切换是通过单片机输出脉冲信号来实现的。

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以改变步进机的转速,改变各相输入脉冲先后顺序,可以改变点击的旋转方向。

转速控制: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以改变步进机的转速图二:步进电机原理图模数转换器ADC0809ADC0809是M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CMOS工艺8通道,8位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

其内部有一个8通道多路开关,它可以根据地址码锁存译码后的信号,只选通8路模拟输入信号中的一个进行A/D转换。

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泛的8位通用A/D芯片2.5 元器件参数选择及清单单电源:+12V分辨率:8位显示精度:0.1g转换时间:取决于时钟频率2.7软件设计开发2.7.1简介:控制可编程芯片达到效果并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设计流程图如下:图三:程序设计流程图2.7.2流程图解释:首先:对系统进行初始化,将LED屏幕的高三位作为显示,通过将要显示的字找到对应的段码,并将段码输出到字形口并赋给相应的字位口。

并且将80H 的控制方式字输出到8255A的控制口。

第二:将int0口作为ADC0809的转换口,并将通过0809转换的数据取出来。

第三:由于上面通过公式已经求得M=D/2,因此可用40,80作为间断点将取得的数据分为三段:0-40,40-80,80-256。

分别以这三段为标志将工作状态分为三个状态,同时有8255A,B口高三位控制三盏灯有序的点亮以区别各个不同的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