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
路是靠⾃⼰⾛出来的,把⼀⼿好牌打烂还是把烂牌打好,很多时候取决于⼈的思维和态度。
最典型的两类,便是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
西⽅⽤3P ⾮常⾔简意赅地定义了悲观主义(permanent, pervasive and personal) 普遍的,永恒的和个⼈的。
当遇到⼀个挫折时,悲观的⼈第⼀觉得这是普遍的。
以偏盖全,认为挫折⽆处不在,遍布各处,⽽⾃⼰已毫⽆退路。
第⼆,悲观的⼈觉得这是永恒的,挫折和低⾕永远不会退去,⽽他将永远被埋葬在过去挫折的沼泽中。
第三,悲观的⼈觉得全世界只有⾃⼰这么悲惨,挫折是⾮常个⼈的。
乐观的⼈恰恰相反。
⾸先,把挫折和痛苦普遍化,承认这世上不⽌有我⼀⼈遭受这样的苦难,找出其中的楷模。
他们是怎么处理的,给⾃⼰以信⼼。
第⼆,相信苦难是暂时的,没有过不去的坎。
今天的事故,只是明天的故事⽽已。
第三,苦难只是⽣活的⼀⼩部分,抬头看看,⽣活还有很多可爱的部分。
哪怕关注在清晨的⼀缕阳光,⼀⽚绿荫,都是⼀天美好的开始。
还有亲⼈和朋友,都是个⼈的⽀持系统,可以守得云开见⽉明。
悲观的⼈往往有以下三种核⼼信念:我不可爱,不安全和⽆助。
由此引发的思维模式可以有千千万,⼤抵逃不出:我是⽆能为⼒的,我是不值得被爱和关怀的,我的环境是不安全的。
最近,我们公司有⼀位职员绩效不达标被施压,匆忙辞了职,从她平时的⾏为也可以发现,对各种环境的风吹草动⾮常敏感,很容易形成与⼈的对抗和内耗。
⽽她的突然辞职,也像⼀个突然向男朋友提出分⼿的⼥⽣⼀样,更像是为了验证⾃⼰⼼中的核⼼信念,环境是不安全的,我是不可爱的,所以我要先分离。
在⼼理学中有认知治疗,⾥⾯概括了所有⼈世间林林总总的认知偏见,⽆⾮以上三类。
⽽我们所有对外界的态度,都通过我们的核⼼信念,到达中间的⾃动思想,最终到达最表⾯,成为被旁⼈所观察到的⾏为和情绪。
凡事想想例外的可能,不着急做假设。
想想最坏的情况我是否能承受,想想别⼈是怎么经历的。
来到世上,⽆⾮被⼈笑笑,笑笑被⼈,不要太顶真,会放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