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单”为支点,撬动语文课堂高效学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习单”为支点,撬动语文课堂高
效学习
摘要:《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中提出“课内书面作业不少于8分钟”,这一明确规定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多动笔练习。

笔者针对当
前“动笔练习”的现状,设计各种各样的“学习单”,通过“学习单”促使学生
理解、运用语言,达到当堂巩固、运用语言,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动笔练习;学习单;高效课堂
王尚文教授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指出: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文”
的能力。

《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中也提出“课内书面作业不少于8分钟”。

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语文学习需要课堂动笔练习。

一、“动笔练习”的现状折射
1.现状一:形同虚设。

教师对语文练习的认识偏差,往往认为动笔练习就
是生字练写、词语抄写,存在练习内容单一机械、形同虚设,练习形式枯燥乏味。

2.现状二:浮光掠影。

主要是练习没有到位,有走过场之嫌,实在的效益
没有最大化。

3.现状三:失之一隅。

主要是练习时把握住了一部分目标,却忽视了另一
部分重要的信息,导致练习的效用大打折扣。

二、“学习单”的概念
1.指向语用: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的潜力,寻找合适的点,设计形式多样
的“学习单”。

2.多元整合:在作业设计时既要注意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又要根据学情,
对“学习单”内容和形式有目的地进行整合,体现新课标所提出的“依托文本,
放眼生活,加强整合”的理念。

3.富有情趣:对“学习单”进行艺术处理,使其变得形式活泼,让教学方
式变得情趣起来。

三、“学习单”的优化策略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单”是语文教学中促使学生形成“言语
形式”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

俗话说:光教不练假把式;光练不教傻把式;边教
边练真把式。

可是,即使是真练,其结果也有优劣之分。

怎样做到练习的好把式,强化、优化课堂“学习单”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策略:
(一)练习方向的优化——“咬定青山不放松”
1.紧扣目标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同样,练什么比如何练更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在
设计练
习时候做到目标准确、恰当。

教师在备课活动中,要细化教学目标,根据不
同的教学内容,认真梳理语文知识点,精选精编“学习单”。

2.立足文本
“高效课堂”想要“高效”,必须功在课前。

在围绕目标设计“学习单”时。

还要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文中的知识源。

(二)内容设置的优化——“风头猪肚在其中”
1.难度适当
练习作为信息输出与学生的信息接收之间只有存在信息差,才能有效。

差势
过大,学生不会;差势过小,学生无趣,练习无用。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
有的知识水平,对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既不能超越,又不能一味牵就。

学生练习
要像摘桃一样,达到不跳摘不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朝着“最近发展区”迈进,
练习的难度应实现如此境界。

2.融合三维
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三
维目
标也要在练习设计中进行有效整合。

3.情感整合
语文课堂中的练习应将情感整合训练形成一个全力,整体效应。

对情感性强
的叙事性课文,设计学习单时就要体现活动性、自主性和探究性。

如《学会看病》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文本情感性强。

笔者在细心地研读教材文本中,发现
母亲的心理活动描写十分丰富,而且故事发展始终围绕母亲的心理变化为线。

于是,笔者设计了“画母亲的感情变化图”这一阅读活动。

第一次在教师半扶半放
中画出母亲的感情流程图,揣摩她的心理变化,并随机结合文本语段朗读体会;
第二次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完成图框,并自主交流。

语文课离不开入情入境的体验感悟,离不开品词析句的理解鉴赏,离不开模
仿运用的迁移。

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针对文本的文体
特征设计合理学习单才是略读课文有效教学的最大保障。

(三)练习调控的优化——“一招一式求高效”
1.循序渐进
安排训练程序,即研究训练如何一步一步展开,安排训练步骤是为了达到训
练要求服务的。

笔者认为一些必要的仿句、小练笔、拓展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还
是应该放进课堂里。

我们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量贮存语
言信息,积累语言材料。

只是练笔的切入点要“小”、“巧”,让学生有“现炒
现吃”的鲜活感。

写的时机,可选择在“情节留白”处填补,实现阅读期待;在
“言外之意”处揣摩,诠释文本内涵;在“结尾延伸”处创造,升华情感体验等等。

如教学《绝招》时,当学生充分阅读后,教师可安排这样一个练笔:“这么难的绝招,小柱子是怎样练成的呢?”然后出示写话即可。

2.分层练习
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了解每个学生,掌握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并找出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鉴于知识本身的层次性,“学习单”的设计也必须形成多层次的结构,在内容安排上做到层层递进,建构螺旋式学习模式,从一般到特殊,从个体到整体,全面系统地对待知识。

这样使全体学生通过“学习单”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达到朱熹所言:“圣人教人,各因其才,大以大成,小以小成。


3.及时反馈
课堂练习不同于课后作业、家庭作业,它趁热打铁,本身就存在着反馈及时优点。

课堂练习不仅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由生疏变为熟练,形成越练越好的正反馈;还能将学生练中出现的错误问题及时纠正,形成越练越好的正反馈,而且还能将学生练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形成由错变对的多次负反馈。

要让“学习单”发挥作用,一定要注重避免练习反馈的滞后,做到及时反馈,当堂指导。

“学习单”是语文教学中一畦肥沃的田地,细心浇灌,悉心照料,定能收获语文的果实。

好的“学习单”,既能活跃课堂,又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当堂巩固、运用语言,形成能力。

因此,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素养发展,“学习单”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周一贯.语文教学训练论[M],海南出版社,1994.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