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云南省“两会”:代表、委员话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关注云南省“两会”:代表、委员话教育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7年第02期
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教育历来是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聚焦的热点话题。
在今年1月举行的云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和云南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我省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仍然心系教育,为助推全省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建言献策。
政府工作报告:优先发展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省努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迪庆、怒江以及‘镇彝威’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14年免费教育。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如期招生” 。
对于2017年重点工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扩容提质普通高中教育,创新发展职业教育。
深化与省外高校战略合作。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办好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和继续教育。
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全纳入制度。
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元化教育服务,规范社会办学。
继续保持教育资源向“三区一线”倾斜,加强县一中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推进“全面改薄”工程和“三通两平台”建设应用。
应把高中阶段纳入免费教育范畴
教育既是现实民生问题,也承载着云南的未来。
对此,张寒春代表深有体会。
张寒春师专毕业后,当了10多年教师,之后又到思茅区教育局工作。
“深入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4个边境县,切身感受到‘边四县’教育的底子薄、基础差,人均受教育年限低。
”张寒春说,“边四县”很难引进和留住外面的人才,切实可行的办法还是加大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但“边四县”的财力又非常有限,本土人才培养乏力,因此,很有必要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免费教育的范畴。
從2013年起,西盟县对拿到高中毕业证的学生每人给予1万元奖励;2015年起,对初中毕业考试获得全县前50名并留在西盟一中高中部就读的学生给予奖励;对在本县参加高考(含职高)的学生、被一、二本院校录取的学生,给予5 000元到3万元不等的奖励。
而这些惠民政策,都是西盟县咬紧牙关、勒紧裤带做出的决策。
“教育是根本,人才是关键。
西盟穷,但我们不能穷教育。
”
“补齐教育这块民生短板,事关边境各族群众的幸福安康。
”魏文生代表建议,加大对边境民族地区特别是直过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优先考虑对边境民族地区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边疆地州高校应免费招收师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