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物传记文言文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人物传记文言文专题训练
专题导入
()(3分钟)
在我们高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人物传记文言文,其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

并且文体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

而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

①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

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②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连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
19.(3分)A
20.(3分)“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
“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明显错误一处扣1分)
21.(3分)第⑴节:通过苏武的“引佩刀自刺”的行为描写,表现苏武的宁死不屈。

第⑵节:通过苏武与卫律的对话描写,并在两人的对比中,表现苏武不惧威逼、严拒利诱,忠于自己的国家。

第⑶节:通过苏武面对单于的断绝饮食的行为,以自己的茹毛饮雪,顽强求存的行为表现苏武拒不变节,忠于国家的坚定信念。

(能扣住“如何刻画”的,大意对即可。

明显答非所问的不给分。


(此部分,建议教师可以作为课后作业来处理,因为后面的题量和知识点较多。


C——人物形象分析
专题导入
()(5分钟)
想一想:怎样读好文言文传记类文本呢?
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
二是职官: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

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
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
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
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
良好品格。

知识典例
()(10分钟)
①孙奇逢,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

②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名士多附焉。

天启初,逆阉魏忠贤得政,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

由是杨涟、左光斗等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

而奇逢与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③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

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

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

其后畿内盗贼数骇,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

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④入国朝①,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

二奇逢与人无町畦②,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

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节选自方苞《孙征君传》) 【注释】①国朝:指清朝。

②无町畦:无隔阂,这里指不摆架子。

1.简要慨括孙奇逢的人物形象。

(3分)
参考答案:不畏强暴、刚直正义;不慕名利、保持民族气节;为人谦和、以诚待人。

【分析】通过文中典型的例来突出人物的形象,如图表下:
事例性格特点(1)而奇逢与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不畏强暴、刚直正义
(2) 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不慕名利、保持民族气节
(3)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国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为人谦和、以诚待人强化练习
()(25分钟)
11年真题:
①孙叔敖者,楚之处士也。

虞丘相进之于楚庄王以自代也。

三月为楚相,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

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

②庄王以为币轻,更小以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

市令言之相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①不定。

”相曰:“如此几何顷乎?”市令曰:“三月顷。

”相曰:“罢,吾今令之复矣。

”后五日,朝,相言之王曰:“前日更币,以为轻。

今市令来言曰‘市乱,民莫安其处,次行之不定’。

臣请遂令复如故。

”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③楚民俗好庳②车,王以为庳车不便马,欲下令使高之。

相曰:“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

王必欲高车,臣请教闾里使高其捆③。

乘车者皆君子,君子不能数下车。

”王许之,居半岁,民悉自高其车。

④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

故三得相而不喜,知其材自得之也;三去相而不悔,知非己之罪也。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①次行:秩序。

②庳:低、矮。

③捆:门槛。

20.第④段画线句写出了孙叔敖□□的性格特征。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