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9.雷雨(节选)课后巩固 粤教版必修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稳固梯级演练检查我的根底
1.以下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惊愕.(è) 规矩.(jù) 虐.待(nüè)
B.怜悯.(mǐn) 伺.候(sì) 谛.听(di)
C.仆.人(pǘ) 雪茄.(jiā) 本分.(fèn)
D.涔涔.(cén) 缜.密(zhěn) 弥.补(ní)
解析:A.规矩.(ju);B.伺.候(cì);D.弥.补(mí)。
答案:C
2.以下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为哪一项( )
A.烦燥沉吟郁热甜言蜜语
B.惊谔窟窿贤慧略见一斑
C.严厉酝酿报应按步就班
D.委屈指使合同委曲求全
解析:A.烦燥—烦躁;B.惊谔—惊愕;C.按步就班—按部就班。
答案:D
3.以下文段中横线上所填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我问过许多那个时候到过无锡的人,我____________派人到无锡打听过。
__________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到现在不是老了就是死了。
活着的多半是不知道的,_____________忘了。
______________也许你会知道。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
A.就虽然就是因为
B.就可是就是不过
C.也虽然或者因为
D.也可是或者不过
答案:D
4.下面各句中破折号的作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例句:鲁侍萍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A.鲁侍萍还有一件——
周朴园 (惊愕)梅花?
B.周朴园你——你贵姓?
C.周朴园话很多。
我看你的性情好似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D.周朴园不许多说话。
(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解析:例句与C项都表示话题转换。
答案:C
5.以下各句括号内的两种表述分别编为四组,表述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①鲁大海——四凤的哥哥,鲁贵的半子,他身材魁伟,(a.粗黑的眉毛,b.眉毛粗而黑〕,两颊微微陷下去。
②天山连绵几千里,(a.不管高山、深谷,不管草原、湖泊,不管森林、溪流 b.不管高山、深谷,不管草原、森林,不管溪流、湖泊〕,处处有富饶的物产
A.①a ②a
B.①a ②b
C.①b ②a
D.①b ②b
解析:①句要求选择的句子的前后两个句子都是主谓句,选择的句子也应该是主谓句而不是偏正短语,所以选择b。
②句对景物分类要科学,将“高山〞与“深谷〞、“草原〞与“森林〞、“溪流〞与“湖泊〞分别并列在一起,分类才符合事理,所以应该选择b。
答案:D
6.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当今商品经济的时代,当诗歌失去往昔荣耀而逐渐远离我们的时候,读到这样一首清纯明净、催人奋然前行的祖国颂歌,真是难得的精神享受。
B.一切事物的开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美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D.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含蓄地描写出来。
解析:B句是句式杂糅。
该句的正确说法应是:“一切事物的开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的影响。
〞或:“一切事物的开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决定的。
〞“由于〞是介词,表示原因或理由。
“由于〞后面常跟一个偏正结构的名词性非主谓句。
C句照应不周。
两面与一面不对应。
“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是两面性的,“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是一面性的。
应改为“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不是地方〞。
D句是语意表达矛盾。
前两个分句讲“有的文章主旨比较隐晦,不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直接揭示出来〞,而后一分句却说“含蓄地描写出来〞,还是讲揭示了主旨,读起来拗口,应该改为:“而是借用某种修辞手段或表现手法,将之包容在含蓄的描写中。
〞也可以认为是搭配不当,“主旨〞不能与“描写〞搭配,应把“描写〞改为“表达〞。
答案:A
剖析精彩文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有一天夜里,突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①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②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 (苦痛)哦!③
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突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④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
周朴园 (突然立起)你是谁?
鲁侍萍我是这儿四凤的妈,老爷。
……
鲁侍萍不是有一件,在右袖襟上有个烧破的窟窿,后来用丝线绣成一朵梅花补上的?还有一件——
周朴园 (惊愕)梅花?
鲁侍萍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⑤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望侍萍。
半晌。
周朴园 (突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7.周朴园向人打听鲁侍萍的下落,对这种思念理解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是人之常情,因为他对鲁侍萍自始至终是很有感情的。
B.是做给他人看的,目的是借以维护他在家庭及社会上的地位、声望。
C.有真实的一面,因为他与昔日的侍萍确实有过一段美好的日子,而现在的家庭很不如意。
D.有虚伪的一面,因为他确信侍萍已经死去三十年了,不会对自己造成任何威胁。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分析。
A项中“自始至终〞不当。
答案:A
8.最能说明周朴园把昔日的侍萍说成是“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的目的的一项为哪一项( )
A.赞扬侍萍,显示当初与他一起生活是正确的。
B.名为赞扬,实那么为掩盖自己的罪行。
C.为了表达自己的眷恋之情。
D.开脱自己,表达愧疚自责的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
B项“掩盖自己的罪行〞分析较贴切合理。
答案:B
9.文中五个加序号的“哦〞分别说明周朴园怎样的心情?
解析:情感词包含了说话者强烈的感情,含有明显的潜台词,注意通过说话者的语言体会这些词中的情感。
参考答案:①等待下文;②奇怪;③痛苦;④惶恐羞愧;⑤恍然大悟。
10.当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三十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解析:正确认识这一问题,要从周的阶级本性上去理解,理解他的伪善、他的自私、他的残忍,以及他对侍萍“念念不忘〞的虚假。
参考答案: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
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综合拓展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书院清池
李元洛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池〞,如供乐队演奏的乐池,让众人起舞的舞池,给文人挥洒的砚池。
然而,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却特别令我钟爱,像有珠宝之癖者私藏昂贵的宝玉,我将那一
方清池珍藏在自己的心中。
乡野之间有许多池塘,它们那天然的野趣,当然也引人注目流连,特别是久住尘嚣的人,天天囚禁在鸽笼般的居室,几乎不知池塘为何物,自然更愿一塘春水或秋水照亮他们蒙尘的眼睛。
我喜爱乡野的池塘,然而,我最珍爱的,毕竟仍是书院的那一方清池。
每隔一段日子,我就要渡湘江而西,去它的身边小坐。
我来时正是夏日午后,池周高树上的夏蝉正在操练那古老而常新的乐曲,唐代虞世南是它们的知音,只是不知它们懂不懂得他所写的“居高身自远,非是藉秋风〞的名句?除了年复一年的蝉声,就是终年不断的水声了。
清池的身后就是岳麓山,山上百泉奔赴,潺潺的流水汇成了这永不干涸的一汪碧池。
如一匹软缎的清池,水面上本来绿得一无所有,但池的对称两角,却有两丛夏荷绣出几铢青钱、数枝碧玉和几盏荷花,那红花是碧水也浇不灭的火焰,它会从夏日一直烧到秋深,要等到来过长沙的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的那一声喟叹,才会将它吹熄。
红荷碧水,这本来已经动人心目了,但不时还有白蝴蝶和黄蜻蜓飞来,它们肯定是在说:这是一幅印象派的明丽水彩,怎么不让我们也来着色?
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
清泉之侧是学院历代山长的住所,晴明之日,粉墙青瓦飞檐的古建筑在池边拍一帧倒影,明月来时,碧水在池心将它洗得晶莹透亮,宛如李白小时不认识的白玉盘不慎掉落水中。
虽是千年书院,平时游人却不多,如果门庭假设市,嚣声盈耳,如同时下的股票交易市场和日趋茂盛的夜总会,那就未免唐突山灵与水神而大煞风景了。
这一曲清池,据说从前名为“碧沼观鱼〞,我以前来游时和友人说可以改为“洗心池〞。
人在世间忙碌奔波,或为柴米油盐,或为升沉荣辱。
费尽了心计与心机,人也蒙尘,心也蒙垢。
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正如同仿效高僧之面壁,我此刻面池而坐,我的心池哪有这方明镜的纯洁清明?
从滚滚红尘中偷跑出来,小坐在如此的清池之旁,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扰攘于尘世中的许多俗念与忧烦,好似远行人在赤日炎火中于路边的一种凉亭歇息,让你疲惫的心得到片刻的休憩。
说它像乐池吗?高雅的音乐虽然悦耳,但即使是清扬的丝竹之声,在这里也不免显得过于热闹,更不要说那些现代的嘈嘈杂杂的流行乐曲了。
和清池相映成趣的天籁与人籁,最好是几句鸟语,数行书声。
说它像舞池吗?水面确实滑如碧琉璃,但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莲可以在其上凌波,但如果凡夫俗子们也来这里喧闹起舞,更于四周打上脚灯追光灯霓虹灯,那该是何等亵渎清景!红尘中的舞池已经够多的了,何况舞池中还常常流传不清不明的新闻与绯闻,请保存书院中的这一方净土,不,净水吧。
不过,这清池究竟和什么相仿佛呢?如果有人说它像一方砚池,那我倒会欣然赞同,因为它们不仅外形相似,而且文房四宝之一的砚池也是书院中的必备之物。
清人顾陈垿的?砚?诗早就令我心神向往:“小小墨池成巨浪,就中飞出北溟鱼。
〞身为越来越商业化功利化的社会中的文人,我也祈望清池能洗我俗肠,助我灵思,润我彩笔,让我也写出可圈可点甚至鹏飞远举的文章来。
于是,记不起是哪一天,我离开书院时就将这一曲清池一方名砚带走,至今珍藏在我的怀袖。
11.“书院的那一方清池却特别令我钟爱〞,请简要概括作者“钟爱〞清池的原因。
参考答案: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它的静也令我徘徊。
12.作者是如何表现“书院清池的美使我倾心〞的?
参考答案:①视觉听觉的结合。
②动静的结合。
③借助古典诗词,增加文化内涵。
④运用比喻、比较等修辞手法。
13.作者为什么建议将书院清池的雅号“碧沼观鱼〞更名为“洗心池〞?
参考答案:如果能到池边来对明镜而自鉴,濯清波以洗心,那不也是让灵魂净化的功课吗?〔或:由更名可窥见作者的“明镜自鉴〞的人生追求,表现了作者对世俗尘垢的反思和灵魂净化的向往。
〕〔意思对即可。
〕
14.结合原文,答复以下问题
〔1〕写唐代虞世南是夏蝉的知音有什么作用?
〔2〕“请保存书院中的这一方净土,不,净水吧。
〞文中的“净〞表现在哪些地方?
参考答案:〔1〕写唐代虞世南是夏蝉的知音,凸现其文化蕴涵,给人的不光是听觉感受,同时有历史的遐想。
〔意思对即可。
〕
〔2〕读清池如同读一部佛典,可以消除你扰攘于尘世中的许多俗念与忧烦,和清池相映成趣的天籁与人籁,几句鸟语,数行书声;没有凡夫俗子们的喧闹之影,有的是荷莲凌波清池。
(二)表达交流
15.根据下面几个句子的提示,给“科技文献〞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可适当增减文字,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科技文献是一种物质实体。
它是通过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
②常用的记录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
③常用的载体包括: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④一些记录有科技信息和知识的网络资源也可以称之为科技文献。
参考答案:科技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
(或:科技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纸张、胶片、磁带、光盘及网络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