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语文成语专项复习备课(教案精品) (高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语文成语专项复习备课(教案精
品) (高三)
湖南罗志辉
《考试说明》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D,着重考查运用成语,其次是俗语。
成语在高考试卷中所占的比重,不仅体现在对成语的辨析使用专项上,而且在语音、字形及语言表达中均有涉及,因此,成熟语的掌握必须是全方位的,从读音、字形、结构、意义到使用。
成语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淀的考查。
而恢复高考起,到目前为止,几乎年年有成语题。
这是因为汉语中成语数量特别大,一个高中毕业生拥有多少成语,能否正确使用,确实是衡量其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还因为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它也是衡量一个人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志。
虽然高考年年考成语,但是得分率并不一定就高,这就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高考考查成语,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既非十分生僻,又非过于浅易,一般来说,出现在试卷上的成语应是比较常见
的;而且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
考查形式主要有成语使用正误判断的单项选择式和选择填空式两种。
复习目标
1.能够辨析成语错用的主要类型。
2.掌握高考成语题的主要解题方法
考点说明
1.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正确使用。
2.能力层级为D级(应用)。
复习重点
1.理解容易望文生义、前后重复的成语
2.辨析容易混淆、不合语法的成语
下面就结合近几年高考的情况谈谈成语的测试和应答。
一、题型设误类型
纵观成语题的题型特点,审视其命题规律,我们发现,该类题的设误类型主要有以下10种:
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 2.张冠李戴,用错对象3.不合语法,搭配不当 4.画蛇添足,前后重复5.不知谦恭,颠倒尊卑 6.不合逻辑,自相矛盾7.混淆情感,褒贬不分 8.范围不清,轻重失当9.忽视演变,不明来源 10.形似混淆,疏忽错解
㈠望文生义,曲解词语
高考中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命题者设题时常常利用我们不理解成语的含义,在设题时望文生义,故意曲解词义。
例1.李小刚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痛。
【“文不加点”:“点”不是“标点”的意思,而是“删改”的意思,整个成语指“文章不用涂改就写成”,句中把它理解为“文章不加标点符号”而用错。
】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坐享其成。
所以,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
例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199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望文生义,误认为是首要的问题。
】
例4.美国黑人电影明星福克斯和弗里曼在第七十七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当仁不让,分别夺得最佳男主角奖和最佳男配角奖。
(2005年全国)
【“当仁不让”:当:面对。
仁:正义的事。
指面对合乎道义的事就主动承担起来,绝不推诿。
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不让”的意思,与语意不符。
应改为“脱颖而出”或“众望所归”。
】
例5.在最困难的3号巷道,几名共产党员齐心协力,三人成虎,终于排空了积水。
【“三人成虎”:城市本无虎,传言有虎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即能蛊惑人心。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中生活,真是山高水低,不知何时就会陷入困境。
(√)
B.你们到北京去的事,让我去找领导也没有用,因为师出无名,让他们怎么批呢?(√)
C.“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D.本来还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解析:
A.“山高水低”:比喻不幸的事情。
多指人的死亡。
含贬义
B.“师出无名”: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
出兵没有正当理由。
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C.“高山仰止”意为像仰望高山那样,对伟大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
其中的“止” 是助词,无义;“仰止” 即仰望、向往。
而人们又很容易将“止”当作停止来理解。
D.“不三不四” :原指不象样子,今指人不正派。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 B.黄山游览,满目青山,进退维谷,苍松凌空,飞泉漱石,让人深知黄山既险且秀的特色。
 C.那位大师在台上讲的津津有味,兴之所至,上下其手。
D.同样一轮清月,同样一条小路,现在只有我和我的身影,油然而生的人面桃花之慨自微而著,与清逃共在。
解析:
A.【“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是比喻技艺到了极其纯熟的地步,而不是说眼中没有整体、全局。
】
B.【“进退维谷”:实际意义是进退都处于困境之中,进退两难。
例句中误用了字面意义,显然是错误的。
】C.【“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段,串通作弊。
】
D.【“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美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刘华非常激动,高声争辩说:“你们说的这些都是杯弓蛇影,无中生有,完全不符合事实” 。
B.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C.昨日(2008年5月7日 ),该案在禅城法院开庭,患者和医院双方最终对簿公堂,并围绕术后丧失功能、是否医院过失所致等问题展开了辩论。
D.近几年,黄河、岷江的部分河段多次出现断流现象,面对这江河日下的情况,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环保问题。

答案C
解析:
A.【“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
B.【“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这里说的是北方大草原,不恰当。
】
C.【“对簿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
原指双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也指双方在法院打官司。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添加了这一意思。
】
D.【“江河日下”:指长江大河的水,日夜流向下游而不止。
比喻事物日趋衰落,情况一天不如一天。
例句中误将“日下”理解为“水流一天天在减少”。
】
㈡张冠李戴,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
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
例1.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 适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指人工的技艺极其精巧胜过自然。
而这里陈述的对象主体是自然界中的
“苍山”和“洱海”强调的是大自然艺术技巧的高超非人力所能达到应该使用“鬼斧神工”。
】
例2.博物馆里保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一般用来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
】
例3.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不用来形容花木。
】
例4.《大河之舞》自1994年首演以来便炙手可热并且引燃了全球的踢踏舞热潮更是被全球艺评人一致推崇为当代最具爱尔兰民族风格的经典音乐剧。
【“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只可指人不能指其它的。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B.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C.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又会东山再起。
D.一个小小子走到鲍廷玺身边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调》。
真乃穿云裂石之声,引商刻羽之奏。
答案:D
解析:
A.【“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使用对象错误。
】
B.【“信笔涂鸦”是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不是指画画。
】
C.【“东山再起”是说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东山再起是指再度任职或比喻失势后重新任职。
它用于人而不用于物。
】
D.【“穿云裂石”穿破云天,震裂石头。
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小海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同学学习。
B.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慷慨激昂的发言,张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
C.没有好本子就没有好戏可演,上质量差的剧本,演了就赔钱,所以寻找好本子就成了不少影视制作人朝思暮想的事。
D.回首分手的时候,你我风华正茂,曾几何时,双鬓已染秋霜!大多数的院士是孔子曾提倡的“道不行派” ,被称为“隐君子”的陶潜,却是一位身体力行的实践家。
答案:D
解析:
A.【“不耻下问”:意思是“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这里明显颠倒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显得不够准确。
】
B.【“如坐春风”: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这里用错了对象。
】
C.【“朝思暮想”:往往用于思念,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句子中的“朝思暮想”应该用“梦寐以求”来替换。
】
D.【“曾几何时”:曾:文言副词,有‘乃’的意味,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时:时间。
才过了没多少时间。
指没过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
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B.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答案:C
解析:
A.【“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
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应该为“不可理喻”。
】
B.【“不知所云”:指说话人语言紊乱空洞。
此句是指听话人听不懂。
】
C.【“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
D.【“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不能形容商品。
】
㈢不合语法,搭配不当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有的本身只能用在否定句中,等等
例1.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
后面不能带宾语】
例2.现有产品的条形码很容易被仿造,且让消费者很难识别。
最近,科学家们发明出一种DNA产品条码,有了它,造假者只能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
比喻赶得上。
多用于否定句或问句中,常与否定词搭配,不符合其使用习惯。
】
例3.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2004天津)
【“每况愈下”:指情况越来越坏;“事故的发生率”不能与“每况愈下”搭配,错误的理解成“渐渐下降”之意。
】例4.这几首乐曲是他的早期作品,当然不能和他现在的创作等量齐观。
【“等量齐观”: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一样对待。
这里指不能把不同时期的作品放在同一时间谈论。
要用同日而语,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
】
例5.“听了那位老师关于‘大爱’的深刻解释后,面对街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时,学生们中置若罔闻的旁观者少了,慷慨解囊的多了”。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置若罔闻”只修饰听者,不能与“旁观者”这个发出视觉动作的内容搭配。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笔下钗黛这两个姑娘,常常是被人加以评比的。
B.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等量齐观罢了。
C.近年来,人们购买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热情蔚然成风,主要是因为国产品牌质量不断提高,同时也可能与某些国际品牌多次发生因质量问题被召回的事件有关。
D.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
答案:B
解析:
A.【“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试题的语境是常听但不常见,所以应为“耳熟能详”。
】
B.【“等量齐观”:指把不相同的事物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一样对待。
】
C.【“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不能形容热情。
】
D.【“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词语。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B.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你不应该求全责备他的缺点。
C.这里药铺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D.如果不是美国逼的太狠,欧盟又怎会做出“欧元和人民币进行直接交易”的选择?说起来,这完全就是美国人“自作自受”所造成的恶果!
答案:D
A.【“一劳永逸”:逸:安逸。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局势”和“一劳永逸”主谓搭配不当,可将“一劳永逸”换成“永远太平”等。
】B.【“求全责备”:求、责:要求;全、备:完备,完美。
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
“求全”和“责备”都是动宾短语,动宾短语不能带宾语,故该句表述不合语法;可改换成“对他的缺点,你不应该求全责备”。
】C.【“安居乐业”:是安心地住在那儿,喜爱自己的职业。
只能说“人民安居乐业”,不能说“生活安居乐业”。
】D.【“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担后果。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赞叹不已。
B.基金活期定额投资具有相似临时储蓄的特性,能集腋成裘,平摊投资利息,降低局部风险。
C.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二中魏源广场上,隆重的魏源铜像揭幕仪式正在进行,人们用灿烂的笑脸迎接他老人家那和颜悦色的目光。
D.昨天受害人小林带着那颗受伤的心,捂着那只与光明失之交臂的眼睛,向记者倾诉了上次开庭的情况。
解析:
A.【“左右逢源”:意为“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碍”,也比喻做事圆滑。
此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上,而不是做,“左右逢源”不能作“说”的补语。
】B.【“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
比喻积少成多。
褒义。
这里用得对。
】C.【“和颜悦色”:形容脸色的,不能修饰目光。
】
D.【“失之交臂”:形容遇见好机会而又当面错过,不能用来修饰“眼睛”。
】
㈣画蛇添足,前后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简练,使用得当,可以受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有些成语和句中其他词语的语意相同或相近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意的重复。
例1.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自惭形秽”指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成语里已隐含有“感到”之意,故该句在语意上显得重复赘余。
】
例2.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
这些叫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是被内行人笑话之意,已含有“让人”之意,与前面的“让人”重复。
】
例3.2001年7月13日,中国终于赢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的意思是过去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
前面不能再用“还”。
】
例4.领导应当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未雨绸缪,不应在问题出现之后惊慌失措。
【“未雨绸缪”:紧密缠缚。
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与“在出现问题之前”重复。
】
1.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记得王朔开涮金庸,写文章攻击他是“四大俗”之一。
我们有时会受到意料不到的不虞之誉,有时也会遭到过于苛求的诋毁。
B.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C.他画的画,在我们这里很受人推崇,可一拿到大地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D.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
答案:D
解析:
A.【“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
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句中“意料不到的”与成语中的“不虞”存在重复。
把句中的“意料不到的”删除即可。
】
B.【“如数家珍”:家珍,家藏的珍宝,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成语与老王自己家“多年收藏”的“宝贝”在意义上重复啰嗦。
】
C.【“相形见绌”:对照;绌:不够,不足。
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与前面的“显得”重复】D.【“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
比喻读书勤奋。
】2.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投资市场广大股民哀鸿遍野,“股神”巴菲特亦无法幸免。
B.分析人士称,利比亚当年主动弃核与欧美言和,但最终还是倒了欧美的枪炮攻击下,往事都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C.一阵微风吹来,粉得如蝶的水红色桃花又像千万个小精灵似的,你笑我唱,热闹极了,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D.而且中央有很强大的智库和资源,一定能分析出香港的当务之急,是要发展民生,让普通人更多分享大陆的善意和成果。
答案:D
解析:
A.【“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B.【“历历在目”:历历,一个一个清楚分明。
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
不能用作“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
】
C.【“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
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
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去掉“看得”。
】
D.【“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
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
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
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该题对。
】3.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B.房子都装好了,钢筋还疵出来,岂不是好像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吗!
C.本来打算暑假去登泰山、游黄河;如今看来;只是”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D.我是不是心里对过去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潜意识里从没有放下过?
答案:C
解析:
A.【“真知灼见”:灼,明亮、透彻。
指正确透辟的认识和见解。
不能用作“提出真知灼见的意见”。
】
B.【“如芒在(刺)背”:芒,芒刺,好像芒刺扎在背上。
形容惶恐不安。
鱼骨头卡在喉咙里。
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不能用作“好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C.【“南柯一梦”:南柯:朝南的树枝。
指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
D.【“耿耿于怀”:耿耿,心里有事,很不安宁的样子。
心里老是想着,不能忘怀。
不能用作“心里一直耿耿于怀”】
㈤颠倒尊卑,不知谦恭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1.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 (2005年广东卷)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见解。
用在这里尊卑颠倒】【续:连接。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
】
例2.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你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2001年高考题第4题D项)
【“蓬荜生辉”: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
指某事物使寒门增添光辉。
含褒义,谦词,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只能用于自己一方,不能用于他人。
“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一句中,“居室”和“蓬荜”意义重复累赘,当删去“蓬荜”才行。
】
例3.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
【“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别人。
句中却把它用在“我”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例4.别人都说刘庆春如何如何了得,依我看,也不过如此,还不是因为他有幸忝列门墙于名师?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误用。
】
1.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尽管放心,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
B.你的这个不情之请让我很为难,过两天我再答复你吧。
C.语文教师的作用正是要设法把学生带入作品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D.李工程师65岁才从单位退休,不过还是不断有人上门请他做技术指导,但他总是笑着回答说:“老啦,我只有敬谢不敏啦。
”
答案:D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