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小升初语文联考备考精选试题提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昌市小升初语文联考备考精选试题提分版
填空题 (16分)
读下面描写人物神态和外貌的句子,体会神态和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完成练习。
(1)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
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从这话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描写外貌的短语可以看出,父亲在狱中受到了残酷的折磨;但父亲的神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作为革命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2)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①这段话描写了日本军官的_______和_______,表现了日本军官的_______、_______,从侧面衬托出雨来
的_______、_______。
②段话通过描写扁鼻子军官“ ______________”的神态和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动作,表现了他
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出了雨来的_______、________。
(3)“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关于这句话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可以删去,因为原文中还有大量的外貌描写的语句,少这一句无关紧要。
B.这句话不能删去,因为这句话突出了祥子的外貌特征,展现了祥子的健壮和十足的精气神。
C.这句话可有可无,因为祥子的长相并不突出,描写其外貌对行文作用不大。
(4)请仿照上述句子,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来表现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人物描写的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
A.一对年轻夫妇,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
(动作描写)
B.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
(神态描写)
C.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语言描写)
D.这老汉,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露在帽檐外边的头发已经斑白了。
(外貌描写)
我的发现: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这几句话是对方志敏的_____和_____描写。
面对敌人的威胁,方志敏毫不害怕,面带“微笑”,“淡淡”地说话,表现了方志敏内心的_________。
下面的句子运用了____描写和____描写。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感受到方志敏_______的品质。
句①和句②中都连用了两个感叹号,这表达了“我”______的心理和兵士________的本性。
①“哼!你不要做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
”我微笑着,淡淡地说。
②“你骗谁!像你这样当大官的人会没有钱!”拿榴弹的兵士坚决不相信。
默写《诗经·小雅·采薇》(节选)八句,并完成后面的小题。
(1)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第一句的四个字注上汉语拼音,并写出声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二句和第四句最后两个相同的字注上汉语拼音,并写出其声调特点,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哪几个词点明了主要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 (1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寒漪(yǐ)稚子(zhì)徘徊(huí)耕耘(yún)
B.旖旎(yǐ)篝火(gōu)萌动(méng)眷恋(juàn)
C.蚌壳(bàng)倭瓜(wěi)澄澈(chéng)逛街(guàng)
D.供品(gōng)玷污(diàn)点缀(zhuì)水瓢(piáo)
下列字词的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埋怨(mán yuàn)魔天(mó tiān)
B.绷带(bēng dài)审判(shěn pàn)
C.慈祥(zī xiáng)施工(sī gōng)
D.崭新(zǎn xīn)年龄(nián líng)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周瑜(yú)水寨(zhài)擂(léi)鼓弓弩(nǔ)
B.筷(kuài)子簌簌(sù)晦(huì)气敞(cǎng)开
C.踉跄(liàng qiāng)霹雳(bī lì)李纨(wán)锤(chuí)子
D.山涧(jiàn)猿(yuán)人石碣(jié)都督(dōu )
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白昼(zhòu)涟漪(yī)B.樱桃(yīng)蚂蚱(zà)
C.河蚌(bèng)割草(gē)D.腮边(shāi)眷(juàn)恋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幼稚(zhì)涟漪(yǐ)樱(yīng)桃
B.徘徊(hái)渺(miǎo)小篝(gōu)火
C.蚌(bàng)壳啃(kěn)骨头瑞(shuì)典
D.华侨(qiáo)手绢(juàn)缭(liáo)乱
诗词曲鉴赏 (30分)
阅读。
(二)游古猗园
①和煦的暖风把我们送到美丽的古猗园。
一进古猗园的大门,迎面是一堵巨大的浮雕墙。
你看,假山流水,柳荫竹林,亭台楼阁,一对栩如生的白鹤正在南飞。
啊,多美的艺术品!老师告诉我们,这堵墙叫照壁。
上面雕的是明代古猗园的全景。
②转过照壁,沿着石铺的小径向前走,我们来到了横跨戏鹅池的九曲桥。
那栏杆,那柱子,都十分别致。
站在九曲桥上,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戏鹅池碧波荡漾,岸边苍松翠竹,层叠的假山,盛开的鲜花,多么美丽呀!
③走过九曲桥,登上竹枝山,我们便看见了一个很有特色的亭子。
亭子前的屋檐下有一块黑色的匾额,上面是三个苍劲有力的烫金大字:缺角亭。
这亭子是四方形的,亭顶三个墙角的尖端都有一只紧握的大拳头,只有东北角缺了一只。
老师告诉我们:“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日本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南翔人民就在这儿建了这个亭子,特意缺了个东北角,以示伤痛。
其他几个角上的大拳头是表示中国人民的愤怒和反抗。
”听完介绍,我们不知不觉握紧了拳头,心中燃起了怒火。
④从缺角亭后下山,我们就来到了半浮在戏鹅池上的浮筠阁。
在这儿,我看到了对面那古色古香的石舫。
水平如镜的戏鹅池池面上,倒映出绿的山、红的花、古老的石舫、秀丽的白鹤亭。
湖岸垂柳正在发芽,桃花含苞欲放,春意正浓。
⑤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又回到了照壁前。
啊,古猗园不愧为江南园林的明珠!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艺术形象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 )
(2)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无意之中。
( )
2.读文中画“ ”的5句话,其中不是表示游览地点转换的是第______句话。
3.读短文,写出作者的游览路线。
照壁——( )——( )——( )——照壁
4.读了短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我知道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作者听到_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的句子,如果当时你也听到了介绍,你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欣赏了美丽的日出后,找来了下面这篇文章,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进一步感受日出的魅力。
日出
田晓莉
①为了看日出,我起了个大早。
②五点左右的海边,已是热闹非常。
密密麻麻的人们聚集在沙滩上,回首望去,仍有人陆续赶来,争先恐后围观海边日出的盛景。
白日里澎湃的大海,此刻无比宁静。
浪潮退去,细软的沙滩上,星星点点的贝壳、蛤蜊、海螺被遗落在这里,渴望重返大海母亲的怀抱。
③天边已泛鱼肚白,云朵似棉絮般铺展开来。
东边海天相接的交界处,稀松的薄云已被染上粉紫色,最下面的云缕更是镶上了一道金边儿。
大家屏住呼吸,不再言语,生怕惊扰了海的宁静。
④一抹红光,毫无预兆地在天边浮现,随后逐渐变大、变大、变大,小半个太阳升起来了,可初升的太阳怎么有力气呢?
⑤它憋红了脸,却只往上挪了一毫半寸。
大海翻动着浪花,攒足了劲儿托举起太阳圆滚滚的身体往上顶。
最终太阳不负众望,挣脱了海平面的禁锢(gù),完整地显露在大家面前。
平静的海上,太阳的光芒倒映其上,圈圈殷红的涟漪(lián yī)随波荡漾,煞是好看。
⑥初升的太阳是新鲜的,好奇的。
红彤彤的它遥挂在空中,睁大双眼,望着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大地,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望着比芝麻粒还要小、正在欢呼的我们,仍奋力往上爬着。
四周薄云轻流转,也默默地为它鼓劲儿、加油。
⑦五点半左右,日月同辉的胜景真真美得无与伦比。
在云层中穿行的太阳,终于脱下红色的襁褓(qiǎng
bǎo),换上了金光闪闪的战袍。
刹那间光芒四射、云蒸霞蔚,周遭的云朵也被晕染成绚丽夺目的玫瑰金色,技艺再高超的丹青高手也难以描绘,而在头顶之上的碧空,半个月亮仍清晰可辨。
1.(词语含义)请你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密密麻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负众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提取)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天边泛鱼
肚白
薄云染上粉紫色,最下面的云缕镶上了_________________。
一抹红光浮现逐渐变大后,_________________太阳升起来了,憋红了脸,却只往上挪了_________________,最终太阳完整地显露。
遥挂在空
中
奋力往上爬,四周薄云轻流转。
日月同辉太阳在云层中_________________,脱下襁褓,刹那间_________________、云蒸霞蔚;云朵被晕染;半个月亮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初升的太阳怎么有力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考法·情境化甜甜读完这篇文章后,给第⑥自然段画线句做了批注,请你帮她补全批注内容。
原文批注
红彤彤的它遥挂在空中,睁大双眼,望着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大地,望着浩瀚无边的大海,望着比芝麻粒还要小、正在欢呼的我们,仍奋力往上爬着。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睁大双眼”“望着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大地”写出了初升的太阳对世界新鲜、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现代文阅读 (30分)
阅读。
大象和小象
①盛夏,娇阳似火。
大象妈妈用自己的身躯搭成一个活动的凉棚,为小象遮挡住炎热的阳光。
听着妈妈呼哧呼哧的喘息声,看着妈妈顺着四肢流淌的汗水,小象非常感动:“我能为妈妈做点什么呢?”
②于是,他扇动着两只像蒲扇一样的耳朵,想让妈妈凉快一点。
③大象妈妈爱怜地用长鼻子抚摸着小象的脊梁,熟泪盈眶地夸奖说:“孩子,你真是妈妈的好宝贝!”
④狐狸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不以为然地说:“他不就是扇了两下子嘛,能扇出多大的风?值得你眼泪汪汪吗?”
⑤大象妈妈动情地说:“我看重的,是孩子的这份孝心。
”
1.这个故事先写大象妈妈用自己的__________为小象遮挡住___________,然后写小象非常感动,于是他扇动着____________,想让妈妈凉快些。
2.大象妈妈热泪盈眶的原因是()
A.小象扇的风太大,让妈妈眼睛不舒服。
B.大象妈妈被小象的孝心打动了,高兴地流下了眼泪。
C.大象妈妈心情不好,伤心流泪了。
3.你喜欢短文中的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跟着作家去阅读。
生命的一部分(节选)
刘心武
①我每天都离不开书。
每天必看书。
有时忙得团团转,似乎不可能看书,但再忙总得如厕,如厕时我总要读一点东西,如果不是书,那就一定是报纸杂志。
所以,最忙的时候我也仍能看书。
②有一回出差,路上竟把手提包丢了,到了下榻的招待所,懊丧得不行,手提包里的钞票及一些生活用品固然可惜,最可惜的是带出来的一本心爱的书。
我每次出差总要带上一本或几本最提神的书,同在家里一样,躺到床上后必然要读书,我不能想象,自己可以上床后不读书便安然入眠。
但那一晚真够狼狈,临时去借书又不可能,躺到床上后,百无聊赖,浑身不自在。
忽然,我眼光扫到了屋中桌上的台历,啊,那不也可权且当作一本书吗?于是,我兴奋地跳下床,抓过台历,那是一本有关中外历史知识的台历,真棒!于是我津津有味地翻阅起来,那一个夜晚就此免去了空虚和寂寞,我像往常一样读了书。
③在旅行途中,火车上、飞机上,我自然更要读书。
④不可一日无书。
古人早就倡导过抓紧枕上、厕上、马上的时间读书。
仔细想来,马背上何等颠簸,古人却仍要抽空读书,我们今天的条件无论如何总要比马背上好,怎能荒废时间,整天不读一页书呢?
⑤自然,读书要力求读好书:读讲真理的书,传知识的书,陶冶性情的书,赏心悦目的书。
但世上的书多如繁星,也很难说我们遇到的书都那么有价值,那么美妙,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经过几代读者考验,即经过时间老人筛选,成为名著、经典的书,要作为重点读。
时下热门的书,可以拿来翻阅,但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如果觉得确实好,则细读,倘若觉得虚有其名,粗读可矣。
有一些偶然遭逢的书,无妨翻翻,略读之,也不失为一种收获,因为可以悟出一些关于社会人生的道理。
⑥当书构成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以后,我们的灵魂必将变得充实而丰富,我们的眼睛必将变得明亮而深邃,我们的行为也必将变得理智而富于创造性。
⑦爱书吧,从你识字开始,书应是你不可分离的终生伴侣!(有删改)
(1)标题“生命的一部分”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
(2)通读全文,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告诉读者()
A.要喜欢旅游B.要热爱读书C.要刻苦学习D.要陶冶情操
(3)作者建议我们要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书。
(4)细读第⑤段,你学到了作者哪些读书的好做法?用概括的语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心阅读。
我喜欢画奇妙的四季。
春天,柳条软软的,像小姑娘头上的丝带一样飘荡着。
田野里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生机勃勃。
夏天,池塘里荷花已经开了,荷叶像个摇篮,上面躺着露珠娃娃。
秋天,天气转凉,树叶落了,稻子黄了,大雁排成队,展翅南飞。
冬天,北风轻轻地给大地盖上了雪白的新棉被,青蛙在温暖的洞里甜甜地睡了。
妈妈夸我画得好,还把画贴在墙上,让我天天都能看到四季。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2.第()自然段讲的是春天的景象,用“ ”在这一自然段中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柳条 ( )的稻子 ( )的四季
4.我最喜欢____季,因为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14分)
文言文阅读。
异日①者,更羸②与魏王处京台③之下,仰见飞鸟。
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④而下鸟。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
”
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
魏王曰:“然则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
”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对曰:“其飞徐而鸣悲。
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
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
[注释]①异日:往时,从前。
②更羸(gēngléi):战国时的名射手。
③京台:高台。
④虚发:只拉弓不放箭。
1.下列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疮痛也疮:伤。
B.先生何以知之知:通“智”,智慧。
C.其飞徐而鸣悲徐:缓慢。
D.引弓虚发引:拉。
2.翻译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与其说更羸箭术高超,倒不如说他善于观察,勤于分析,因此才会有如此令人惊叹的表现。
B.更羸之所以能虚射下飞鸟,是因为这只鸟旧伤在身,离群单飞,内心惊惶不安。
C.更羸对魏王说自己能够引弓虚发射下飞鸟,魏王从一开始就对他的说法和箭术深信不疑。
D.从这则文言文中可以得出的一个成语是“惊弓之鸟”,用来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