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课下限时集训(二)A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限时集训(二) 多变的价格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A组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受国庆假期的影响,山东日照的蔬菜价格呈现上涨势头;而液晶电视却拉开了降价序幕,但是这“一涨一降”后的价格仍不会接近,这是因为( )
A.价值决定价格
B.供求变化影响价格
C.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D.价值决定于价格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价值决定价格的理解和运用。

虽然供求关系会影响价格,但这“一涨一降”后的价格仍不会接近,主要是因为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故A项正确;B、C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说法错误,颠倒了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2.读漫画《为何贵》。

漫画中蔬菜价格之所以贵,主要是因为( )
A.温室里生产的蔬菜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多
B.温室里生产的蔬菜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蔬菜
C.温室里生产的蔬菜耗费了更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温室里生产的蔬菜供不应求
解析:选C 价值决定价格。

温室里生产的蔬菜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价值大,因而价格高。

3.2014年国庆长假高速免收通行费,使得旅游景区宾馆、餐饮因人员剧增而价格大涨。

这反映了( )
A.竞争使价格总是上涨
B.价格受供求影响而波动
C.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国家决定的
D.景点商品价值量大
解析:选B 消费者增多,价格上涨,说明供求影响价格,B项正确;价格涨落是围绕价值展开的,不会无限上涨,A项观点错误;价格涨落是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影响的,不是宏观调控的结果,C项观点错误;D项说法错误。

4.下面是某地制鞋行业生产出现的两种情形,在这两种情形下,每双鞋的价值量依次产生的变化是( )
情形每双鞋的价值量
情形1:某鞋厂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制鞋行业劳动生产率未变①
情形2:制鞋行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②
A.①不变②降低 B.①提高②不变
C.①降低②提高 D.①降低②不变
解析:选A 商品的价值量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故选A项。

5.下列关于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②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③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④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①②表述错误;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6.如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

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供求与价格的关系。

从图示可知,价格不断降低,故需求量不断增长。

一种商品价格降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下降。

故排除②④。

7.商品交换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下列对等价交换认识正确的是( )
①等价交换是指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
②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交换都等价
③货币产生后,等价交换表现为价格符合价值
④真正的等价交换从来都不存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我们对等价交换原则的理解,①③分别从等价交换的含义、表现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是正确的。

②④说法错误。

8.如图,当价格运行到a点时,可能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
A.企业扩大规模增加投资B.商品供过于求
C.市场秩序混乱 D.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解析:选B a点表明价格低于价值,这时可能是商品供过于求,B项入选。

A项说法错误,价格低于价值时企业不可能扩大投资;C项与题意无关;D项说法错误,此时应该属于买方市场。

9.下列选项中与电动车和燃油机车关系一致的是( )
A.汽车与汽油 B.笔记本电脑与网卡
C.显示器与电脑主机 D.牛肉与猪肉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互补商品和替代商品的认识,A、B、C三项属于互补商品,只有D项与题意一致,属于互为替代品的关系。

10.甲、乙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

当其中甲商品价格上涨时,则会使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量( )
A.减少 B.不变
C.或增加或减少 D.增加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商品需求量变化的认识。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判定这两种商品是互补品,那么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对它的需求会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也会减少,所以A项入选。

11.2015年,为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国家决定将继续在小麦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比较利益、国际市场价格和粮食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因素,2015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保持2014年水平不变。

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 )
A.粮食价格是由国家规定的
B.价格变动能调节生产规模
C.我国的粮食生产供不应求
D.粮价提高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较小
解析:选B 国家之所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是为了保护种粮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粮食价格升高有利于扩大种植规模,B项正确。

A项错误,粮食价格是由其价值决定的;C、D 两项与题意无关。

12.(2015·甘肃兰州模拟)2014年8月13日,中国汽车业“迎来”首张反垄断罚单。

根据湖北省物价局对外公布的消息,宝马4家湖北经销商共计被罚162.67万元,奥迪也已进入行政处罚程序。

从生产角度看,反价格垄断是因为( )
①价格被操纵抬高,价格需求弹性理论未能得到贯彻
②价格信号失灵,无法发挥对生产规模的调节作用
③价格不再取决于供求,扰乱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④价格垄断地位形成,会使企业丧失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 作答时注意题中的“生产角度”,由此直接排除①,①强调的是消费需求角度,而不是生产角度;③说法明显错误,价格本就不取决于供求,供求仅仅是影响价格;依据材料信息,②④符合题意,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小明是一名大学新生。

在开学前,他打算买一部手机,以便与家人朋友联系。

以下是他购买手机的全过程,请你参与其中,感受他的体验。

小明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发现手机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不同地区间的价格差距也比较大。

不过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手机的性能普遍提高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明分析产生上述价格现象的原因。

(26分)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三个信息:不同品牌的手机价格不同是因为价值决定价格;不同地区的价格差距则是由供求影响的;手机价格普遍下降则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反映了价值决定价格。

答案:(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水平。

不同地区间手机价格之所以存在差异,与供求状况有关。

(2)价值决定价格。

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机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不断下降,这是价格普遍降低的根源;不同品牌手机成本存在差异,这也是不同品牌间存在价格差异的重要原因。

14.2014年9月2日,国家发改委下调成品油零售价格,每吨汽油下调105元、柴油下调100元。

中国汽柴油零售价下调,不仅对有车族和民众而言是个好消息,而且对于汽车商家也是一个喜讯。

(1)为什么说汽油零售价下调对于汽车商家也是喜讯?(13分)
(2)汽车厂家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促进企业发展?(13分)
解析:第(1)问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的影响,我们要首先明确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回答问题时,要首先点明互补品关系的理论,然后用含义证明汽油与汽车互补,最后结合材料层层展开分析。

第(2)问实质上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受相关商品价格下调的影响,汽车需求扩大,所以要扩大生产;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取得降价空间和竞争优势是厂家必然的选择;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也是厂家打造品牌的重要途径。

答案:(1)在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也会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量。

汽车与汽油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是互补商品。

汽油价格下调,人们对汽油的消费会增加,对汽车的消费也会增长,所以汽油零售价下调对于汽车商家也是喜讯。

(2)汽车行业要抓住有利时机适当扩大生产,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以取得更大的降价空间和竞争优势;要面向市场进行生产,真正提供民众需要的高质量汽车,打造汽车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