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学期课时同步检测卷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学习主题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
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
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科教兴国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中共中央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 )
A.在筹建新中国时B.中共八大会议上C.制定宪法时D.修改宪法时
3、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先后成立了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其中成立最早的是( )
A.内蒙古
B.宁夏和广西
C.西藏
D.新疆
4、“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国自古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有( )
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民族自治④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我国中央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今新疆地区的治理,采取了下列举措: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②设立新疆行省③设置西域都护④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
③②①
6、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邮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
A.朋友遍天下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C.依法治国D.科教兴国
7、下列政策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改革开放政策③西部大开发战略④科教兴国战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8、西藏解放五十多年来,国家向西藏拨付财政补贴已达200亿人民币,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
A.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B.实现各民族平等
C.加强各民族团结-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
9、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西藏的解放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国两制”、“祖国大陆与台湾的交流”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少数民族的发展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D.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10、韶关市有“乳源瑶族自治县”,它的设置依据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民主集中制
1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
A、祖国统一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共同富裕
12、舒芳同学整理所学知识,制
成如右知识卡片。
如果要给卡片
取一个名称,最合适的是()
A.民族工作成就
B.祖国统一大业
C.思想文化成果
D.外交工作纪事
13、第58届联大主席亨特说:“人们都知道邓小平是一位有远见的中国领导人,他对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前进有着具体和准确的思路。
”以下属于邓小平在祖国统一方面的思路是( )
A.初级阶段理论
B.“一国两制”构想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4、某教师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设计了如下板书。
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C.平等互利 D.一国两制15、诗歌承载着生动鲜活的历史,“紫荆开后白莲开”、“一国两制谱新篇”反映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B.民族区域自治C.西藏和平解放D.香港澳门回归
16、这是1982年9月邓小平在北京接见英
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的一张照片(题16
图),请你选择最恰当的语句为会谈中的邓
小平配音。
()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17、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更具活力。
”这些评论说明了( )
A.“求同存异”的历史影响
B.“一国两制”构想的生命力
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成功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
18、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国力强大
B.政策灵活
C.统一决心
D.国际局势
19、世界著名杂志《财富》1995年推出一期封面专题《香港之死》,对香港前景做了极其悲观的预测。
时隔6年,《财富》却特意选在香港举行新世纪第一次《财富》全球论坛。
有人问当年的封面专题总监杰弗里•科尔文“如果还以香港做封面专题将会用什么字眼?”他回答:“活力充沛!”。
外国媒体的这种转变从一个侧面说明“一国两制”的实行()
A.融洽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C.促进了特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保持了特区生活方式的长期不变
20、澳门回归十年来,生产总值由472. 87亿澳门元增加到1718.67亿澳门元;到2009年底,政府财政储备是1999年的40多倍。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引②澳门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③中央人民政府对澳门的支持④澳门特区政府高效施政、高度自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促进海峡两岸交往日益紧密的精神纽带是()
A.中华文明
B.“一国两制”
C.经济交流
D.实现三通
22、“统一是全体国民的希望。
能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当前孙中山这句话对下列哪一地区而言非常适用()
A.香港
B.台湾
C.澳门
D.西藏
23、20世纪80年代后,台商在福建的投资额超过100亿美元,双方贸易额超过3400亿美元,这些成就说明两岸经济局面的特点是()
A.“相互促进,互补互利”
B.“经济合作、文化交流”
C.“坚持统一、反对分裂”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4、.标志着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的事件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B.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发表
C.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D.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5、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取得的成就有()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提出一国两制③香港、澳门回归④“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4分)
(2)从“香港的回归”到“如今香港的繁荣”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实行那一项基本方针的正确性?这一政策最初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4分)
(3)香港、澳门得以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江泽民指出:“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合则两利,离则两伤;
捐弃前嫌,携手并进。
我们希望台湾当局从现实出发,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顺应民心,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的统一,民族的振兴作出贡献。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试以三国、元朝、清朝等史实加以说明。
(3分)
(2)试举例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离则两伤”。
(2分)
(3)近代,国共两党“捐弃前嫌,携手并进”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是什么?(2分)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党领导人提出了什么构想?根据此构想,台湾比香港和澳门有更大的自主权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