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5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内容:
纲领
含义
“驱除鞑虏,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
民族主义 恢复中华”
_清__朝__封建统治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立资产阶级_民__主__共__和__国__
民生主义
“平__均__地__权__”
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 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 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第15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开展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2.提出: (1)1905年,_中__国__同__盟__会__成立,其纲领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_平__均__ _地__权__〞。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 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4.(2021·沈阳高二检测)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 A.反对满洲贵族统治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民族压迫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解析】选D。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明确反对帝国主义,应选D。 A、B、C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5.(2021·南京高二检测)孙中山提出“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 以土地,资其耕作〞,“对于农夫、工人之运动,以全力助其开展,辅助其经济组 织,使日趋于兴旺。〞这些主张有利于 ( ) A.加速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 B.促进近代前期中国农业开展 C.激发民众参加国民革命 D.推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补偿训练】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提出的三大主义是 ( )
A.民有、民治、民享
B.民族、民权、民生
C.自由、平等、博爱
D.民主、科学、法制
【解析】选B。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纲领进一步阐发为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应选B。
年孙中山将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指导革命实践的表现有
制统治,应选B。
2.(2021·广东学业考)孙中山认为,“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欧美各 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 界〞。这所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理性主义 【解析】选C。孙中山看到西方贫富分化严重的现实,提出以“平均地权〞为核 心的民生主义,应选C。
提示:内涵:民族主义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主张推翻封 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 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局限性:没有明确的 反对帝国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2.实践。 史料 三民主义就是针对当时中国所亟须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的革命主张…… 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屡次武装起 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复兴之路? 思考: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什么。三民 主义指导下的辛亥革命是怎样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 (历史解释)
4.评价: (1)进步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根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 _国__共__合__作__的政治根底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局限性:仍属于_资__产__阶__级__民__主__主__义__范畴。
【核心概念】 平均地权 是孙中山所主张的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方针,民生主义的纲领之一,主张用征收 地价税和土地增价归公的方法,消除地主从地租及地价增涨中获得暴利的可能 性,以防止贫富分化。
提示:变化: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原因: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具有强烈的 爱国心和责任感;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帮助。
2.内容。 史料 (一)民族主义。一那么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那么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 平等。(二)民权主义。……那么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 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皆不得享有此等自 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那么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 资本。
地位 前提
核心
补充和 发展
4.评价: (1)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实 现_民__族__独__立__和_民__主__权__利__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2)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辛亥革命: (1)过程:_1_9_1_1_年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2)意义:_辛__亥__革__命__的成功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
【图解识记】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一 三民主义 【史论阐释】 全面评价三民主义
(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也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 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3)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是由民 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 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
①是辛亥革命的理论指导,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公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三民主义指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①正确;?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表达了民权主义,②正确;辛亥革命并未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错误;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 地政策,④错误,应选A。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思考: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表达在哪些方 面 (历史解释)
提示:在民族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在旧三民主义根底上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 义;在民权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在旧三民主义的根底上增加了平等的民权;在民 生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提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以及“耕者有其田〞,并谋求 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民族独立
【解析】选B。孙中山的十六字方针进一步阐释为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
中华〞指民族主义,推翻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创立民国〞指民权主义,仿效
西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指民生主义,开展经济,解决民生。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要推翻清朝的专
【情境思考】 以下图是描述三民主义的漫画。
思考:漫画反映了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 提示:民生主义。
(史料实证)
【情境思考】
漫画?望风而起? 思考:漫画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提示: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
(历史解释)
【核心概念】 节制资本 这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根本纲领之一,资产阶级民生主义的资本纲领。“节制 资本〞的根本内容是开展国家资本和节制私人资本,其实质是资本国有,防止私 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这一主张具有反对帝国主义、开展国民经济的意义, 反映了中国社会不能再走西方资本主义老路的客观历史要求。
【解析】选C。孙中山提出国家分土地给无地的农民耕作、扶助农工等主张,是 在20世纪20年代,这有利于激发民众参加国民革命,应选C。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 并未提出“耕者有其田〞和“扶助农工〞等主张,A错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和“扶助农工〞等主张,是在近代后期提出,B错误;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工 人阶级已经登上了政治舞台,D错误。
提示:变化: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实践:改组国民党,把三民主义开 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其
中的“驱除鞑虏〞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 ( )
A.开展资本主义
B.推翻专制统治
提示: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生富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 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 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主题二 新三民主义 【史论阐释】 比较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 1.不同点: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
主要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反帝不明确
【素养探究】 1.内容和评价。 史料一 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 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这样看来,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 的满洲人。 史料二 推翻清政府后,是要结束千年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断不容重 建以汉人为君主的新王朝。
史料三 ……所最信的是核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现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 价为一千,或多至两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兴旺,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两千,已 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属国家。 思考:据史料一、二、三,概括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涵,并说明其局限性。(历史 解释、唯物史观)
三、旧三民主义开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 (1)孙中山为保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斗争均以失败告终。 (2)俄国_十__月__革__命__的胜利,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 2.提出: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确立了“_联__俄__、__ _联__共__、__扶__助__农__工__〞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2.相同点: (1)都是孙中山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都将“民族〞“民权〞“民生〞相结合,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以民权为 核心。 (3)都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开展。
【素养探究】 1.背景。 史料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负担革命的责任。终要把军阀来推翻,把受 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对抗帝国 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协作,互相扶助,将全世 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 思考:史料说明孙中山在思想方针政策上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结合所学知 识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史料实证)
各民族一律平等,明确提出反帝要 求
内 容
民权
民权的享有范围空洞,以建 民权为一般的平民所共有,以建立 立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为目标 各革命阶级联合政府为目标
民生
空洞地提出“平均地权”的 口号
增加“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等措施,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
影响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是指导辛亥革命的思想理论 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指导国 体系,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 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有力地推 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补偿训练】 1.(2021·长春高二检测)史学界认为:新三民主义的重要问题是认识到了
民族的敌人,明确指出各个阶层的中国人应当共同努力的方向。这里的“新三 民主义〞主要“新〞在 ( ) A.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革命目标 B.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目标 C.突出了无产阶级的重要作用 D.代表了中国最先进的革命理论
3.实践。 史料 1920年11月,孙中山说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 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 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 思考:孙中山先生这番话与之前相比在思想方面有什么变化 之后又是如何 实践的 (历史解释)
3.保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1)背景:袁世凯实行_专__制__统__治__,企图复辟帝制。 (2)活动: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_①__②__③__(填入正确序号) ① “二次革命〞 ② “护国运动〞 ③两次“护法运动〞 ④五四运动 (3)启示:孙中山认识到过去的方法行不通,为救国必须寻找新途径、新力量。
【易错点拨】 1.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中的“鞑虏〞不是指帝国主义,而是 指满洲贵族。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2.“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 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 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 所有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