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网配网的规划设计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电网配网的规划设计分析2国网罗田县供电公司湖北罗田 438600
3国网黄冈供电公司湖北黄冈 438000
摘要:当前,我国的供电企业越来越接近于买方市场,因此,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效率、供电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改善我国农村电网的整体质量,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以提高其规划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其存
在的问题。

分析了我国农村电网的配电网络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农村配电网;建设改造;现状;设计规划
引言:新时期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
在此阶段进行农村配网工作,以确保其性能能够合理分配。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不需要为电力供应的问题发愁,而且能有效地减少输电线路造成的损失,从而使
电网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此外,为保证电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在进行
农村配网的设计与规划时,必须坚持以实用为主,从而使电网和配电网更加符合
人们的实际需求,并且还为电力资源的科学化利用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农村
电网的规划与设计工作对于改善我国农村的发展状况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政府和有关方面都应予以高度重视。

1农村电网配网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对配电网现状没有足够的认识
有关部门在制定农村电网规划时,对当前农村电网的状况不甚了解,也没有
组织专人对其进行实地调查与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电力系统的研究主要以电力
系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

但是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导致了电力系统的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1.2电力需求预测精确度不高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得到提高。

随着家电的普及,用电量每年都在增加。

但是,供电企业对实际的用电需求的预测存在一定的偏差。

由于缺乏对农村用电的预测,以及有关专业的电力知识不健全,导致了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1.3自动化规划建设不足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势。

提高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能极大地提高电力生产的效率,并对农村配电网络进行优化。

然而,在实际的配电网络规划中,由于缺乏自动化的设计,导致整体的自动化程度不高。

即便有些电力公司已经加入了自动化,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这将直接影响到农村配电网络的建设。

1.4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配电网的规划与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电力的需求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特别是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对电力需求的增长也没有以往的强烈,但是,人们对电力的需求却越来越大。

因此,在追求最大的投资价值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就显得非常重要。

以往的电网规划、设计,特别是中低压配电网络,一般都是单一的方案,并没有经过多个方案的论证和比较。

另外,由于普遍采用典型的供电方式和典型的设计,使用的材料也是标准的,这就导致了计划的设计方案过大,增加了电力系统的投资,使投资效益下降。

2农村电网的规划与设计
2.1合理确定变电站的位置和容量
变电站的布设地点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农村地区,由于存在着许多限制条件,一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电力负荷较少,分布较分散,因此,变电站除了要把电网设置在负荷中心之外,还要兼顾供电半径。

另一方面,由于山区多,地势较低,适合建设站点的地方较少,因此,要结合当地的地形、负载的分布,以及与周围电网的连接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变电站的选址。

一般情况下,35 KV的
变电站应该在2~3个乡镇,110 KV以上的乡镇要5个。

在电力系统容量的选取中,要根据负荷预测的结果,确定所需调峰的容量,通常要考虑到3~5年的发展需求。

容载比宜为1.8,容载比过小,不能适应负载发展;容载比过大,则当负载等级
相同时,变压器的总容量将增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建设投资,同时也会提高
电力系统的运营费用,从而降低经济效益。

最好选择2台变压器。

2.3合理选择导线截面
一般采用机械强度检测、导线截面选择及发热检查等。

以往对金属丝截面的
选取,多从力学性能的角度来考虑。

目前,主要是根据输送带负载的大小,按照
经济电流密度来选取。

应该注意到,经济电流密度的取值与最大负载使用小时数
是一致的,而最大负载使用时数分为<3000,≤3000-5000≥,>5000,3000以下对
应的经济电流密度差异较大,一般在3000以上的农网最大负载使用小时数为3000,计算得到的线路断面差异较大,故推荐用插入法来确定。

此外,根据电压
损失的要求,对导线截面的选取也要进行检验。

通常,在环网中,110 KV的导线
截面应为185~240mm2,35 KV的截面为120~150mm2;变电所的母线断面的选取,
要根据最终的工程规模来确定,在有跨网能力的情况下,也要达到跨越电力的目的。

3.1对电网负荷的合理预测
必须提前对未来电网系统的电网负荷水平进行全面合理有效的预测。

首先我
们要着手对城市规划区中的负荷点进行现场调查,以达到初步分析确定所供电区
电网的总负荷容量和用户类型,然后利用各种方法对其进行预测,以保证预报的效
果与实际情况一致。

3.2合理配置配电变压器容量
由于目前农网负荷变化具有着季节性、时令性、峰谷级差变化大、负荷率极低、年设计最大负荷利用率比较低、负荷损失偏低等多种特点,因此,必须尽可能
适当有效地降低农村电网运行的负荷比。

因此,在农村地区,最适宜的负荷比为
1.7。

农村配变容量小、点多、半径短的原则,新建或改建台区的容量一般不能大
于200 KV。

在某些农村地区,负荷容量较大、负荷长度较大的城市地区,要注意采
取小电流容量和多点控制的方式配变,减少中低压线路负荷的长度,以尽可能达到
确保供电信号质量合格的需要。

配变器的安装布置方式通常设计为台式安装和柱
型上置两种。

3.3合理规划农配网的主干网络
合理构建农村配网骨干网络,以供电半径为主要参考。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
造技术原则》明确提出,10 KV输电线路长度不得超过15公里;400 V的线路长度
不超过0.5公里。

但是,在农村的配电网络中,要达到这个目标,却是一件非常困
难的事情。

因此,在参照这些资料的时候,最主要的还是要看线路的终端电压是否
符合规定。

当电压达到一定的条件时,可以适当地增加或减少电缆的长度。

由于
相邻两个主变电所线路相距很遥远,10 KV以上线路间的辐射供电传输距离间隔通
常相对比较偏长,10 KV以内电网也多选择采用辐射供电模式,有条件时,可将邻近
两条10 KV的电力线就近连接,以增加负载转供容量,但需进行电压损失检查,以
免造成不必要的联系和虚假联络。

结束语:
总之,在新农网网络改造规划分析中,对当前农村配电网面临的主要规划瓶颈
问题一一进行综合分析,是国家为了尽快提升网络规划水平,为未来电网整体的高
效安全改造打下更加坚实牢固的科技基础,因此,必须先要认真对网络相关基础技
术问题进行较为科学详细的理论研究,确保电网设计的整体规划技术水平得到进
一步提升,有效切实地解决当前我国电网整体规划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同时也
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安全、稳定的电能,从而推动我国的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一帆. 关于农村电网配网的规划设计分析[J]. 科技创新导
报,2021,18(33):73-75. DOI:10.16660.
[2] 潘鑫,柯涛. 农村电网配网的规划设计分析[J]. 科学与信息
化,2019(17):66,70.
[3] 誉丽佳. 农村电网配网的规划设计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2130-2130. DOI:10.39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