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作者:项仁巧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5年第12期
项仁巧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势下,如果企业想要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纳税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纳税筹划;会计处理方法;合法;节税
企业想要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找寻到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如何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达到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税金支出的目的呢?纳税筹划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纳税筹划就成为了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财务工作内容。

一、纳税筹划及会计处理方法
(一)纳税筹划
1.纳税筹划的概念
企业的纳税筹划是指,企业在不违反国家税收政策、税收法律情况下,事先规划和组织企业的投资活动、理财活动以及日常经营活动等,以实现企业赋税最小化、税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的经济行为。

2.纳税筹划的作用
纳税筹划的最终目的,那就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从长远来看,纳税筹划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企业就能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也就能够稳定增长,国家税收的来源源源不断,国家财政收入自然稳步提升。

(二)会计处理方法
1.会计处理方法的概念
会计处理方法,也可以称为会计核算方法。

简单点来说,就是企业在日常会计核算活动中所选择采用的具体的实施方法,一般可以分为销售结算方法、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损失核算方法、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外币折算会计处理方法、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等。

2.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1)对经济事项的来源、根本性质、将会产生的问题以及预想中的处理方案进行充分的了解,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方法。

(2)充分熟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牢记“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原则和谨慎性原则,透过现象看本质,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寻找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

(3)企业的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该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同时时刻关注国家会计准则的变化,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做到不浪费企业的
资源,让企业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如何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是纳税筹划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

在实际运用时,对不同的税种
进行纳税筹划的过程中,相关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影响程度最大的当
属所得税和增值税。

(一)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企业的纳税筹划中少不了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中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
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具体的生产经营情况,任意选择一种计价方法。

1.物价变动趋势
物价变动对存货的发出成本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果处于通货紧缩的状态下,此时物价下降,如果企业使用先进先出法来对存货进行计价的话,先买入的先耗用或者先发出,这样本期发出
的存货成本相对较高。

反之,物价上涨的环境下则不适合采用先进先出法,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就会造成少计当期发出的存货成本的情况,最终将会导致企业的税负增加、税后利润减少。


如果物价处于不断波动、无法准确预测接下来的物价变动趋势的状态下,选择加权平均法或者
移动加权平均法则更为适宜。

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成本的强烈波动对企业的长期经营的稳定性产
生影响,还可以缩小各期净利润变化的幅度,进而控制企业各时期应纳税所得税额的波动范围,最终降低企业对各项资金安排的难度。

2.税收政策
如果企业正处于免税期,那么就意味着,免税年度内,企业向税务局申报的税款就等于其
予以免除的金额,两个数值同增同减。

由于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所以企
业的税前利润越多,予以免除的金额才越多。

这样看来,企业应当充分考虑物价水平等因素,
立足全局,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计价方法,尽可能使当期摊入较少的材料费用,增加当期应纳
税所得额;相反,如果企业并没有处于免税期,越是多的利润对应的则是越是多纳税额,那么,企业就应当采用能够通过增加当期材料费用的摊入来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最终减少应缴税额的
计价方法。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1.税率变动的影响
在比例税率的情况下,如果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固定的话,加速折旧的方法(即年数总和法
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对企业所得税的筹划是有利的。

如果预期未来每年的所得税税率是逐渐提
高的,则不能选择加速折旧法,应采用直线法。

企业的所得税税率逐年提高会导致企业的税负
增加,若再使用加速折旧法,成本逐年降低导致应纳税所得额逐年升高,企业的税负加重。

2.通货膨胀的影响
按照我国当前的会计准则,企业的固定资产应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方式。

但是,严重的通货
膨胀会导致按照历史成本所回收的资金与当前的市场价格相比相差太多,那么企业就无法用这
些资金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购买。

所以,更加适合当前经济环境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应该是年
数总和法或者双倍余额递减法,这两种方法有助于在缩短资金回收周期的同时加快固定资产的
折旧速度,大幅提高前期的折旧额,达到延期纳税的效果,获得延期纳税收益。

3.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影响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是两个相对来说有较高的自主选择性的因素,因为我国
的新会计准则并没有强硬地对其作出规定,但是企业确定这两个因素时应该以固定资产的性质
和消耗方式为依据,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选择。

那么企业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进行纳税筹划,
达到节税的目的。

(三)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
企业在日常销经营活动中时,可以选择的销售结算方式有很多种,如直接收款、托收承付、赊销、委托银行收款和分期收款等,每种销售结算方式都有其各自收入确认的条件和时间i。

因此,企业可以根据每种产品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采用合理又合法的方式推迟收入的确认时间,以达到推迟纳税的目的。

三、会计处理方法选择在纳税筹划运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
(一)将逃税与纳税筹划混为一谈
很多企业的负责人片面地把逃税和纳税筹划混为一谈,但两者在本质上,是存在很大的区
别的。

逃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采用一些非法的手段来减轻或者免除企业的税负,简单点说,逃税是不合法的。

它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会破坏公平、合理的税收原则。

而纳
税筹划的一切措施都是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实施的,而且合理的纳税筹划会对国民经济
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过度注重节税效果
虽然从表面上看,企业进行纳税筹划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节约税收支出的效果,但是其
本质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可是有的企业过分看重节税效果,虽然减轻了企业的纳税负担,但是却支出了其他的原本不必要的费用,这样的纳税筹划方式是不正确的。

(三)对纳税筹划所需成本的估算存在困难
企业的纳税筹划是一种事先的行为,谁都没办法预料到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的很多不确定的
因素,这些因素将如何影响纳税筹划的过程和结果,所以,纳税筹划的成本就成为了一个充满
不确定性的数值。

除此之外,纳税筹划中需要涉及很多细枝末节、很容易忽略的问题,如果进
行纳税筹划的人员的专业水平并没有达到该有的高度,很容易就忽略一些细小的方面,这也会
导致估算出不够准确的纳税筹划成本。

(四)发展状况不佳
虽然在国外,纳税筹划这一理念出现较早且发展也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中国,纳税筹划
的发展还刚刚起步。

大多数人对其存在误解,甚至将它与偷税、漏税、逃税混为一谈。

另外,
一些专业人员没有能力进行良好的纳税筹划,专业素质较低,操作也不规范,因此引发一系列
的问题。

一些企业坚持的较为保守的经营理念,也使得纳税筹划行为并没有被企业经营者纳入
考虑范围,这就制约了纳税筹划的发展。

四、结论
在纳税筹划中,会计处理方法的运用还有很多方面,如坏账损失的处理方法、长期股权投
资的核算方法、外币的核算方法等,这些都存在着很大的研究价值,值得我们一个一个去探讨
和深思。

通过选择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的各类税收进行筹划,是一种成本相对较低且行之
有效的选择,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一定会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青睐。

但是税收法律和会计制度
仍在不断的变化和完善中,利用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的这一门学问还存在着很多
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完善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赵军.会计政策选择与企业纳税筹划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181+192.
[2]刘青.浅谈会计处理方法与纳税筹划[J].现代经济信息,2012,(21):108+110.
[3]马潇潇.关于会计处理方法在纳税筹划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2,(14):193+195.
(作者单位:南京苏盐贸发实业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