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 西学东渐岳麓版习题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第20课西学东渐岳麓版习题精选第六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维新变法初期,康有为曾倡导民权说.但到光绪帝召见时,“即变其说,谓非尊君权不可”“今日开国会,尚非其时,民智不开,邃用民权,则举闰聋瞽”,前后态度转变说明康有为( )
A、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较大
B、已经彻底放弃君主立宪主张
C、维新与守旧思想的矛盾
D、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中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这说明戊戌变法( )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860-1900年四十年间,中国共引进西书555种,其中自然科学162种,应用科学225种。

而社会科学只有123种,其他45种。

这表明( )
A、社会转型改变了人们的认识
B、西方的学说在中国社会占主导
C、政府重视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D、社会科学对当时中国作用有限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曰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

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

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

”从中可见,该思想家( )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B、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C、赞赏君主立宪政体
D、认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戊戌变法后,清廷命各省学政广为刊印张之洞《劝学篇》一书,理由是该书“卫人心大有裨益”。

清廷此举的目的是
A、宣传中体西用
B、为洋务运动张目
C、改良科举制度
D、抵制维新变法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修身教科书》,初小共10册,每册20课,200课中没有涉及一个“君”字,300个故事没有涉及一个“忠”字,大体提倡宽容、公平、进取、尚武等。

这说明当时( )
A、中小学教科书己经摆脱朝廷的干预
B、中小学教育己走出臣民教育桎梏
C、修身课程兼顾儒学传统和社会需求
D、教科书改革成为废除科举制前奏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

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

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东方民族,初遇西方文化时,基本上对西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思考后,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

材料意在强调( )
A、文化回归是东西方文化间交流与沟通的产物
B、文化离异从根本上促进了东方社会的近代化
C、回归是东方文化发展的必然,离异是暂时的
D、文化离异是东方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的基础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严复曾说:“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余,于其实际,从未讨论。

”还说他们“意欲扬己抑人,夸张博雅,则于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彼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之类的说法,“令人呕哕”。

由此可见严复( )
A、反对学习西方的“格致诸学”
B、批评“中体西用”的“自居名流”
C、坚持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D、反对“扬己抑人”的西学起源论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康有为提出,“泯中西之界限,化新旧之门户”,他强调“中学为体”以传承儒学,“西学为用”以西化儒学。

即用西学对儒家思想和制度进行变更以革新,主张中西文化可以而且应当交融汇通。

该思想( )
A、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思想本质相同
C、成为维新变法的指导思想
D、产生的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导致民族危机加深
【答案】: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

(说明: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解析】:
第14题【问答题】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观应主要经历如下:
1842年生于广东香山买办之家,深谙实业之道
1858年,16岁科场失意前往上海英商宝顺洋行
1867年7月,与爱国买办唐廷枢创办公正轮船公司。

1880年,李鸿章聘郑观应出任总办挽救了织布局窘境。

1883年,郑观应出任轮船招商局总办(最大民用企业)
1894年,《盛世危言》郑观应一生心血的煌煌巨著完成
——据夏东元《郑观应传》整理
材料二:郑观应批判了传统的农本商末观念和重农抑商政策,清楚地看到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主张“商务之盛衰,尤必视工业之巧拙”。

郑观应主张“公使为商遣也,领事为商立也,兵船为商置也”,……主张在清王朝的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商部、商局、商务会所,提出“凡铁路、轮舟、开矿之处,一体准民间开设”,呼吁政府“重订税则,厘正捐章”,将海关机构职务“渐易华人”。

希望重现康熙盛世。

——选编自王志凯《郑观应思想研究》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时代条件和个人经历分析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

据材料二概括郑观应对工商业地位的看法,并归纳其发展商业的措施。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全面、公正地评价其经济思想。

【答案】:无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