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进一步证实DNA是遗传物质,此实验成功的原因不包括( )
A.选择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单的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
B.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C.噬菌体侵染时间过长,大肠杆菌会裂解死亡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将DNA注入其细胞中
2、经测定,某生物的所有核酸分子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含量不相等,则此生物不可能( )
A.T2噬菌体
B.人
C.大肠杆菌
D.烟草花叶病毒
3、萨顿和摩尔根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研究中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其中摩尔根在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研究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不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内
容是( )
A.作出假设
B.演绎推理
C.同位素标记
D.实验验证
4、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在制作装片的过程中,主要操作步骤应是( )
A.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B.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C.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D.漂洗、染色、解离、制片
5、在“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中,在研磨时要加入少量丙酮,其作用是( )
A.让色素溶解
B.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便于将叶片磨碎
D.促使叶绿体色素分离
6、下列对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酶都是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B.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
C.低温使酶分子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去活性
D.酶比无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7、下列过程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A.断尾的壁虎长出新尾巴
B.砍伐后的树木长出新枝条
C.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8、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质壁分离是指( )
A.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发生分离
B.细胞壁与细胞质之间发生分离
C.细胞膜与细胞质之间发生分离
D.细胞壁与原生质之间发生分离
9、光合作用进行光反应的场所是( )
A.叶绿素
B.线粒体
C.类囊体薄膜
D.细胞膜
10、一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的原生质层主要包括( )
A.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B.细胞膜、核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C.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细胞质
D.细胞壁、细胞膜和它们之间的细胞质
11、用15N标记一个DNA分子的两条链,让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
3次,则含15N的子代DNA分子个数是( )
A.32
B.16
C.8
D.2
12、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型和环境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基因分离
13、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豌豆具有多个稳定、可区分的相
对性状。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高茎和紫花
B.果蝇的棒眼和正常眼
C.绵羊的长毛与卷毛
D.小麦的有芒和水稻的无芒
14、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
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作( )
A.细胞生长
B.细胞增殖
C.细胞分化
D.细胞的全能性
15、下列关于无丝分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
B.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DNA的复制
C.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无丝分裂
D.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
16、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人的成熟红细胞内无细胞核
C.人体内钙离子过多会发生抽搐
D.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低
17、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参加奥运会百米决赛时,体内骨骼肌细胞的ATP会转化成( )
A.ADP
B.ADP+Pi
C.乳酸
D.CO2+H2O
18、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常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效
果比较好,这是因为( )
A.只有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才会发生质壁分离
B.液泡呈紫色,便于观察
C.细胞内液泡较多
D.细胞膜呈紫色,便于观察
19、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花朵未成熟前去雄
B.去雄的豌豆为母本
C.F1不出现性状分离
D.正交、反交结果不同
20、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
A.腺嘌呤与胸腺嘧啶
B.鸟嘌呤与尿嘧啶
C.鸟嘌呤与胸腺嘧啶
D.腺嘌呤与尿嘧啶
二、读图填空题
21、下图是细胞三种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物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

(3)物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________。

(4)葡萄糖、O2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

(填图的序号)
22、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 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

(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3、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_。

(2)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两种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棕色。

若取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的颜色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亲本(P)基因型(用A、a表示):非糯性_________________;糯性
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是某家庭红绿色盲遗传图解。

图中除黑色代表红绿色盲患者外,其他人的色觉都正常。

相关基因用B、b表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绿色盲属于_________染色体上的 _________遗传病。

(2)图中II2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 III3的基因型是 ________。

(3)III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噬菌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简单,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B、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以证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这也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对细菌的培养时间不宜过短,也不宜过长,C错误;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只将DNA注入其细胞中,可以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排除蛋白质的干扰,这也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T2噬菌体为DNA病毒,只含DNA一种核酸,其所含的喀院和漂岭含量相等,这与题千信息不符A错误;一般情况B、人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下,其所含的密呢和漂呤含量不相等,B正确;C、大肠杆菌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一般情况下,其所含的喀院和瞟岭含量不相等,C正确;D、烟草花药病毒为RNA 病毒,只含RNA一种核酸,其所含的喀呢和漂岭含量一般不等,D正确故选:A.
3、答案:C
解析:ABD、假说一演绎法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因此作出假设、演绎推理和实验验证都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内容,ABD 错误;C、同位素标记不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内容,C正确。

故选:C。

4、答案:A
解析: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制作临时装片,其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故选:A.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A.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A错误;B.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不发生改变,B错误;C.低温不会改变酶分子的空间结构,C错误;D.酶与无机催化剂降低的活化能不同,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A、断尾的壁虎长出新尾巴是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没有发育成新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砍伐后的树木长出新枝条,没有形成新个体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B错误;C、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只是基因在特定时空下的选择性表达,没有发育成新个体,不表现出全能性的原因,C错误;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细胞的全能性,由单个细胞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体D正确。

故选:D。

8、答案:A
解析: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发生分离故选:A。

9、答案:C
解析: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成熟的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的构成,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其中细胞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溶酶体、微丝及微管等。

但是不包括细胞最外面的细胞壁,也不包括液泡内的细胞液故选:A。

11、答案:D
解析:让一个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共形成16个DNA。

在这16个DNA分子的32条链中,只有2条链是15N标记的母链。

由于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所以最终有2个DNA分子中既含15N也含14N,14个DNA分子中只含有14N,因此含15N的子代DNA分子有2个。

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2、答案:C
解析:A、基因型和环境决定了表现型,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环境不同,表现型可能不同,A正确;B、等位基因是指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基因,B正确;C、杂合子自交后代有纯合子,例如Aa自交后代会有AA、Aa、aa,C错误;D、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 (Aa) 产生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导致的,D正确。

故选:C。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
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故选:C.
15、答案:C
解析:A、无丝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A正确;B、无丝分裂过程中也存在DNA的复制,只是没有纺锤体和染色体的出现,B正确;C、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无丝分裂,C错误;D、蛙的红细胞能进行无丝分裂,D正确故选:C。

16、答案:C
解析:A、组成生物体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多糖等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 正确;B、人的成熟红细胞内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B正确;C、人体内钙离子过多会发生肌无力现象,钙离子过少会发生抽搐,C错误;D、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有关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小,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D正确故选:C。

17、答案:B
解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TP分子中远离A的那个特殊的化学键很容易水解,于是远离A的那个P就脱离开来,形成游离的Pi(磷酸) 和ADP。

所以,苏炳添体内骨骼肌细胞的ATP会转化成ADP+Pi。

故选:B。

18、答案:B
解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在放在高浓度的外界浓度中,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故选:B。

19、答案:D
解析:A、花开前(花蕾期) 人工去雄,A正确;B、去雄的豌豆只剩雌蕊,为母本,B正确;C、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亲本为纯种F不出现性状分离,C正确;D、正、反交结果相同,D错误故选:D。

20、答案:A
解析:在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互补配对形成碱基对,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互补配对形成碱基对,所以DNA在复制解旋时,鸟嘌呤与胞嘧啶、腺嘌呤与胸腺嘧啶在解旋酶和ATP的作用下从氢键连接处分开故选A项。

21、答案:(1)蛋白质(载体蛋白);ATP(三磷酸腺苷)
(2)③主动运输
(3)③主动运输
(4)①;②
22、答案:(1)O2;NADP+;ADP+Pi;C5
(2)C和D
(3)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
解析:(1)由图可知A、B过程分别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图中类囊体膜上发生水的光解,产生NADFH和①氧气;暗反应阶段消耗ATP和NADPH,产生②NADP+、③(ADP和Pi);暗反应过程为卡尔文循环,CO2+C3化合物→2 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所以④为C3,: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的场所为C细胞质基质,在第一阶段中,各种能源物质循不同的分解代谢途径转变成乙酰辅酶A;呼吸作用的第二、三阶段的场所为D线粒体,在第二阶段中,乙酰辅酶A(乙酰CoA)的二碳乙酰基,通过三羧酸循环转变为CO2和氢原子;在第三阶段中,氢原子进入电子传递链(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与之生成水。

呼吸作用中的[H]为还原型辅酶I (NADH)。

(2)植物叶肉细胞能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A)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C和D)。

(3)酒精是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23、答案:(1)非糯性
(2)性状分离
(3)蓝色:棕色=1∶1
(4)Aa;aa
解析:(1)由题图知,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和非糯性两种后代,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

(2) 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两种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3)F的非糯性水稻为杂合子,因此取其花粉加碘染色(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世碘变棕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色花粉和呈棕色花粉的比例约为1:1。

(4)由医生分析可知,亲本(P) 中非糯性的基因型为Aa,糯性的基因型为aa。

24、答案: (1) X;隐
(2) X B X b;X b Y
(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