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
用
第四章中国旅游客源地理
第二节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1、了解促使旅游客流形成的力。
2、掌握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原因。
能力能够正确分析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情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促使旅游客流形成的力;
难点正确分析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1、讨论法
2、对比分析教学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上网查阅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实例,要求真实并且有具体的原因分析。
进行分类整理。
(要求简洁,能说明问题就行了)
一、导入新课
投影图片并配以相关文字说明,生活在北方的人希望去游览椰林竞秀的南国风光,生活在南方的人希望漫步银装素裹的北国雪原;居住在内陆的人希望去周游景色如画的江南水乡,居住于平地的人希望去欣赏名山的奇峰云海。
师:为什么人们会有这些想法?
学生讨论,导入本节课。
二、新授
第四章中国旅游客源地理
第二节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教师:今天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内同学合作,组间竞赛形式,来认识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在本节课结束时,将根据各组的表现评出优胜组。
(给学生提供上台的机会,借助学生讲解强化学生的有益注意,同时揭示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
1、互补性
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背景各异,常住某地的居民对外界具有感知、感受或某种心理需求上的空白,另一地恰巧可以满足或弥补这一缺憾,这个填补过程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完成,而不能由任何其他信息渠道或方式来代替。
我们称这样的两地具有互补性。
两地间的互补性越强,形成旅游客流的动力就越大。
2、替代性
具有互补性的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的旅游流能否形成和流量大小还受以下情况影响。
替代性反映了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空间竞争,为旅游目的地开发中合理分流客
源、避免盲目开发提供参考。
3、可达性
可达性是指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间要有通达便利的交通条件,旅游目的地具备适宜的接待条件,旅游接待地不存在游客进入的自然的或人为的障碍因素,如没有自然灾害、社会安定、对外政策良好等。
可达性是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能否实现的决定因素。
四、小结
教师对各组在竞赛中的表现进行点评,评选优胜小组。
课后作业
总结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相互作用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