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课件:14.1.2 森林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同地区森林(绿地)的作用分析:
【思考】说出热带雨林得以保存的原因。 提示: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小;雨林地区开发较晚, 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植被茂密、丛林阻隔,交通不便,不易开发。
【辨析】 雨林的生物量很大并不代表土壤很肥沃
雨林地区由于热量和水分充足,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都处在旺盛的物质循环 过程中。正是由于这种循环过于旺盛,营养物质一旦到达土壤,很快就被分解 吸收,很难在土壤中存留积累。再加上雨林地区降水特别多,养分极易被淋失, 所以雨林地区的土壤贫瘠。
能力2 湿地的开发和保护分析 【析命题·研考法】
(2019·海南高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
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 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 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 海丁诺尔和盐湖。下图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加固训练】 (2019·陕西联考)塞罕坝海拔1 010~1 940米。20世纪60年代林业部在这
里建了林场,5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 地上造林近百万亩,创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造林过程中发现荒山南 坡难以绿化,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攻克了许多难关,体现了塞罕坝精神。下图示 意塞罕坝林场的位置。据此完成(1)~(3)题。
B.森林合理利用 D.森林保护措施
答案:(1)B (2)A (3)BD
【巧突破·找技法】 突破1 森林生态效益的记忆技巧
可归纳为七个字:“水气净美无(物)尘沙”。
突破2 不同区域森林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森林既是重要的物质资源,又具有强大的生态作用和环保功效,人们把森林
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的存在对全球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且 在不同地区起到不同的调节作用。
【点拨】 1.亚马孙河流域存在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的原因: (1)赤道穿过亚马孙河流域的中部,该流域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 (2)亚马孙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为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3)亚马孙河流域南、西、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有东北、 东南方向海上吹来的暖湿气流,且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影响,终年降水丰沛; (4)南美洲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南美大陆的最宽处,有 利于暖湿气流的深入; (5)沿岸有暖流流经,对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第2课时 森 林
内容索引
必备知识·自主排查 关键能力·融会贯通 学科素养·接轨高考 核心素养测评
【知识•自主学习】 一、世界森林现状
1.森林的分布现状: (1)分布:图中A为_亚__寒__带__针__叶__林__(原始林),主要分布在_俄__罗__斯__、加拿大等国。 图中B为_热__带__雨__林__(原始林),主要分布在_亚__马__孙__河__流域、非洲_刚__果__河__流域、 东南亚地区。
3.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1)影响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有“地__球__之__肺___”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_水__平__衡__。 (3)世界_生__物__基__因__宝库。
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热带雨林生态脆弱性: (1)雨林的生态优势。
(2)脆弱性的表现。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_贫__瘠__。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_地__上__植__被__最容易遭 到破坏。 ③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 (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 境的变化。
【解析】第(1)题,注意结合材料中的信息:“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说明 降水是导致水位升高的主要原因,“依次贯通”说明了三个湖泊地势由高到低。 第(2)题,卓乃湖位于其他三个湖泊的上游地区,湖水外泄且贯通了三个湖泊会导 致湖泊面积增加,同时湖水的外泄有可能会形成新的河道。第(3)题,盐湖与清水 河贯通后,湖水会流入到楚玛尔河,从而使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同时卓 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会由原来的内流湖变为外流湖,湖水的盐度及生 态系统会发生改变。
【巧思妙解】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
【精练习·通百法】 (2020·哈尔滨六中模拟)热带云雾林一般分布在热带山地的山顶或山脊,
有持续性或季节性云雾覆盖,植株相对矮小、树干弯曲。海南岛热带云雾林分 布在海拔1 200米以上,下图为该岛云雾林主要分布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推测海南热带云雾林水汽的主要来源是
()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土地沙化 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海岸侵袭加剧、海岸线退缩、土地减少
突破3 森林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主要措施分析 (1)针对“采育失调”,提出要“合理采伐”,严格控制采伐量,对过度伐林区坚 持只育不采,使其休养生息。 (2)针对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提出要积极营造人工林和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3)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提高木材加工水平) (4)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防止生态恶化。
2.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 (1)雨林破坏的原因。
(2)开发计划。 ①修建_亚__马__孙__横贯公路。 ②移民_亚__马__孙__平__原__。 ③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3.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
【微点•巧思妙记】 【辨析】
热带雨林不只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于赤道南北两侧,但在大陆的东岸,受暖流和信风的影 响,热带雨林可分布在南北纬15°~25°区域内,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 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
【点拨】
迁移农业对雨林的影响
迁移农业是热带雨林中土著居民传统的耕作方式。当地的土著居民通过毁 林开荒的方式开垦耕地,种植作物,经过连续几年的耕作,土壤肥力下降,成为废 弃土地;于是再寻找新的地方毁林烧荒,使原来的废弃土地上森林得以再生。但 是随着人口的增加,雨林可供迁移的空间减少,迁移农业频率和规模越来越大,休 耕期越来越短,导致热带雨林破坏越来越严重。
A.减轻风沙危害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涵养水源,美化环境
D.减缓变暖趋势
【解析】(1)选C,(2)选A,(3)选A。第(1)题,华北平原地区的自然带类型是温带 落叶阔叶林,塞罕坝海拔约1 000~2 000米,属于高原地形,气温较低,适合塞罕 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针叶林。常绿硬叶林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植被。 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植被。第(2)题,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 是阳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 多。光照、昼夜温差不是影响造林的主要因素。南坡是冬季风的背风坡,风力较 小,受低温冻害影响小。第(3)题,塞罕坝林场有防风固沙作用,对京津地区产生 的主要环境效益有减轻风沙危害。不能使京津地区增加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 是水源林主要作用,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地主要功能。减缓变暖趋势是全球性作用, 不是对京津地区主要作用。
(2)树木生长不良(形成“小老头树”)。树木(“小老头树”)影响林下草本植 物的生长,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不利于当地自然植被的恢复)。树木 (“小老头树”)会蒸腾更多水分,树木根系吸水会使地下土层更干,导致区域环 境更干燥。 (3)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应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在生 态脆弱地区,应减少人工干预。
答案:(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 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 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 (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 河道。 (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湖水盐度降低,水 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
【解析】第(1)题,将“小老头树”的形态特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降水量低 于400毫米、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冬春季节多大风相结 合即可。第(2)题,该区域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小老头树”的存在说明在降水 量400毫米以下区域不利于树木的存活和生长,而且树木的存在影响林下草本植 物的生长,因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减弱;相对于草本植物,树木会蒸腾更多 水分,导致区域环境更干燥。第(3)题,根据前面两题的提示,本题主要从因地制 宜、人地协调发展的角度作答。
2.森林的作用: (1)森林的生态效益。 ①_调__节__气__候__、稳定大气成分、_涵__养__水__源__、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 样性。 ②_净__化__空__气__、美化环境、吸烟除尘、_防__风__固__沙__。 (2)森林破坏之后带来的环境问题:导致全球 _气__候__失__调__、生态环境恶化、自然 灾害频发、_生__物__多__样__性__锐减等。
能力1 森林的作用、开发和保护分析 【析命题·研考法】 (2018·海南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 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 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 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 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C.盛行西风
D.东北信风
2.海南热带云雾林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苔原
3.热带云雾林植株矮小、树干弯曲的原因是 ( )
A.热量不足
B.土壤贫瘠
C.地质灾害多
D.风力强劲
【解析】1选B,2选B,3选D。第1题,由图可知,海南热带云雾林主要分布于山峰 的西南方向,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大,可知其水汽应主要 来自西南风。第2题,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海拔每上升1 000米,气温约下降 6℃。1 200米以上不可能出现所需热量更高的热带雨林,气温也没下降到针叶 林和苔原的生长条件,最有可能是常绿阔叶林。第3题,山顶或山脊处风力强劲, 植株高容易倒伏断裂,在风的影响下树干弯曲。热量不足、土壤贫瘠等跟树干弯 曲没有关系;山顶或山脊的地质灾害可能有滑坡和崩塌等,但与植株矮小、树干 弯曲关联不大。
(1)适合塞罕坝林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属于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硬叶林
C.针叶林
D.常绿阔叶林
(2)与北坡相比,塞罕坝荒山南坡造林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蒸发较强,土壤湿度较小
B.降水较少,土层较薄,砾石较多
C.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
D.风力较大,受低温冻害影响大
(3)塞罕坝林场对京津地区产生的主要环境效益有 ( )
【巧思妙解】 瞄准方向提高效率
【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组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题 号
考查的知识和方法
(1)
突破 1
A.森林生态效益 C.环境影响森林
B.森林影响环境 D.森林环保效益
(2)
突破 2、3
A.森林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森林
B.森林合理利用 D.森林保护措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突破 1、3
A.森林生态效益 C.环境影响森林
地区
全球
地势起伏大的湿润地区 干旱、半干旱地区
城市 沿海地区(红树林)
作用 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 防止海风、海浪的侵袭
森林破坏的危害 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增强
生物多样性减少 蒸腾作用减弱,导致气候趋于干旱 水土流失、洪水频发、河道淤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