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8《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 鄂教版(2021年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8《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鄂教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8《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鄂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8《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鄂教版的全部内容。
《卧看牵牛织女星》教学设计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说明文中神话传说的作用。
2.本文中数字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对科普作品的兴趣.
2.使学生掌握一些说明文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宇宙空间奥秘的兴趣,从而使他们认识到今天努力学习明天才能报效祖国。
2.宇宙空间无边无垠、奥妙无穷的自然美和神话传说的艺术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时说明文知识的讲解.
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对文章中隐含的人生哲理的分析。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秋日的夜晚,秋高气爽。
当我们仰望天空时,在幽深的天幕上群星闪烁,引起我们多少的好
奇与兴奋,这时最吸引我们目光的就是那长长的银河,看到银河,牛郎织女的传说便会映入我们的脑海里.那么有关这两颗星的天文方面的知识如何呢?它还有一些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叶至善写的《卧看牵牛织女星》,从中我们便可以知道了.
二、资料助读
1、简介作者
叶至善,1918年生,著名文学家叶圣陶之子,编辑学家.现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中国编辑学会顾问等,致力于科普文的创作和书刊编辑工作,为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做了不少贡献,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少儿读物二等奖,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及宋庆龄儿童文学银奖,上海优胜科普创作荣誉奖等等.其科学小品文大多收入《科普杂拌》一书。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常见说明方法的标记:
(1)下定义:……是……,这就是……,叫…….
(2)分类别:有几类(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3)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
(4)打比方:像、是、当作
(5)作比较:而,比……,和……两种东西比
(6)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
(7)引用:(标记是引号)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使文章血肉丰满.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对……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揭示了……的本质特征。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用:(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在文章开头引用,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注音
怠情(dài duò)描摹(mó)孤寂(jì) 藐小(miǎo)白蒙蒙(mēng)俯首帖耳(tiē)
蜉蝣(fú yóu)漩涡(xuán wō) 不计其数(shù)
(2)、解词
神妙:非常高明、巧妙。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怠情:懒惰。
描摹: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
孤寂:孤独寂寞。
崩毁:崩裂销毁.
藐小:微小。
白蒙蒙:形容(烟、雾、蒸气等)白茫茫一片,模糊不清.
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含贬义)。
凝神静听:聚精会神地听。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离愁别苦:离别时愁苦的心情。
少见多怪:很少见到而觉得奇怪.
不计其数: 数目极多,无法计算.
3、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请划分并归纳意思.
第一部分(1-3):介绍西方和中国有关牵牛织女星的神话传说,并阐释《秋夕》诗的内涵。
第二部分(4—9):介绍牵牛织女及相关的天文知识。
第三部分(10):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告诉读者,不要因为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就“感叹生命的短暂和藐小"。
四、根据课文内容,梳理文章所涉及的牵牛星、织女星及银河系等天文学知识。
1、织女星:最亮的星,织女星和附近的几颗星连在一起,形成一架七弦琴的样子,西洋人把它叫做天琴座.它是恒星,它的光辉是太阳的50倍。
距离地球26光年。
它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移近太阳。
2、牵牛星:排成一条直线的三颗星中最大最高的就是牛郎星—-也叫做牵牛星。
阿拉伯人把这三颗星叫做天平星,我们也把它们叫做挑担星。
牵牛星是恒星,它的光辉是太阳的9倍有余,距离地球16光年。
它每秒钟接近太阳33公里。
3、光年:是天文学上表示距离的单位。
表示光一年所走的路程的长短。
光的速度是每秒钟30万公里,一天能走259亿2000万公里,这个长度的365倍,就是一光年。
4、银河:由无数密集的小星组成,它们在天空绕成一周.天文学家把银河所围绕成的空间叫做银河系。
银河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10万光年。
银河系外还有很多星系,扁平的漩涡状的星云是银河系外的星系,简称河外星系。
由此可见,本文说明的重点是介绍天文学的有关知识。
六、了解了这些与牵牛星、织女星及其相关的天文知识后,你对宇宙有什么认识呢?学生讨论、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1至3自然段,讨论:
1、文章介绍的是天文知识,开头却从杜牧的《秋夕》诗和中西方有关传说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提示:杜牧的《秋夕》是什么意思?表达怎样的感情?(参看第4自然段内容)中西方有关织女星的传说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明确:杜牧的《秋夕》原本是描摹宫女的心境,表达宫女孤寂、凄凉的心情。
而本文作者引用这首诗开头主要是引出牵牛织女星,照应文题,同时充满诗情画意的诗句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西洋人……天琴座。
中国…七月七日相会。
两个传说都给文章涂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同时这两个神奇美丽的传说,给人以许多美妙的想象,耐人寻味。
文章这样开头符合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使看似高深的天体知识显得浅显易懂,使学生容易接受,并能引起阅读兴趣,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科学知识。
2、这是一篇以介绍天文知识为主的科普文章,文中还写到了与此有关的一些文学内容,这样写是否脱离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本末倒置之嫌?为什么?明确:首先,这些内容与文章要介绍的天体知识关系密切,如《秋夕》诗中提到的牵牛织女星就是文章要介绍的天体,织女星的美丽传说也如此,因此并未脱离文章要说明的主要内容.其次,这是一篇科学小品,而科学小品往往既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这样写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
二、研读第4至9自然段,讨论:在介绍天文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在书上标注说明方法)明确:1、2段引用传说,第4段对牵牛星作诠释,第5段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具体介绍牵牛星、织女星距地球的距离,第6段给“光年”下定义,并用列数字说明一光年的具体长度,第7、8段都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通过这些具体数据得知:宇宙是无边无际的,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作用:引用、举例子、作诠释、列数字、下定义、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的运用,把看似深奥的天体知识解说得浅显易懂,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讨论:作者在介绍有关天体知识时,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明确:作者在这一部分里,从牵牛星织女星说到其他天体知识,由近及远,沿着人们观察天空的视线方向进行介绍。
作者以四个设问句开头,再回答提出的问题,层次分明.
三、研读第10自然段,讨论:这是一篇科普文章,却包含了作者一定的人生哲理思考.“凭这点高明处,我们就不必叹息生命的短暂和藐小了。
”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1.先齐读最后一段,了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含义,见课文69页注释①。
2.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讨论时各抒己见,不求统一。
结论由教师归纳总结。
3.教师作结:面对茫茫时空,人固然藐小,但不可悲观,正是人类的生生不息一代代探索自然,发现其中的规律,才使人类社会不断前进,证明人类力量是伟大的。
所以人要自强不息,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四、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从织女星、牵牛星的天文位置、传说说起,介绍了光年、银河系等有关天文学知识,并引
申出人生短促、人很藐小的人生感悟。
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