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传说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传说作文
精选端午节传说作文汇编六篇
端午节传说作文篇1
五月五,是端午,粽子飘香,龙舟闹。
在端午节当天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和看赛龙舟。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还有一段传说。
爱国诗人屈原积极革新政治,受到旧族的反对。
在五月五日那天,他怀着悲愤和绝望的心情跳进了汩罗江。
善良的人们为了不让鱼和虾吃他的尸骨,就把粽子扔进江中并通过赛龙舟来赶走鱼虾。
后来,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班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包粽子活动。
特意邀请了会包粽子的家长来为我们做示范。
首先,我用右手把两张干净的粽子叶卷成圆锥形。
然后,小心翼翼的把糯米舀进粽叶里。
接下来,把剩下的粽叶盖过去。
最后,用细线把它捆好。
眼看就要完成了,可是,俗话说的好看起容易做起难。
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小男孩,总想着钻出来透透气。
哎,无奈之下我只好再向家长请教。
家长手把手耐心的教我,我终于把粽子包好了。
放学回到家,我飞快地做完作业,打开电视机,观看划龙舟比赛。
比赛开始了,有红队和黄队。
红队先超过黄队,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过了一会,红队慢了下来。
黄队看时机成熟了,就像脱缰的野马赶了上去,最终黄队赢了。
在端午节里,既能吃上美味的粽子,又能看到精彩的龙舟比赛。
这个过程,这种气氛,这种乐趣,真让我回味无穷!
端午节传说作文篇2
龙的节日说。
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
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
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
(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
端午节传说作文篇3
端午节,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节日。
那大家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还得从一个传说说起!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楚国的国家,里面有一位宰相叫屈原,他深爱百姓,百姓也很尊敬他。
屈原有着报国之心,曾被楚怀王重用。
可是,楚怀王下位后,屈原就再也没有得到重用。
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屈原不但没有得到重用,还经常受委屈。
终于,这位有着强烈爱国主义欲望的宰相再也无法忍受,他跳进了汨罗江,自尽了。
屈原自尽的事情很快在民间传开了,一传十,十传百。
百姓们都很想念他,为了纪念屈原,他们纷纷来到汨罗江岸边,投进了自己做的米团、饭团,便回家去了。
可是,时间一长,百姓们又发现鱼虾们想吃屈原的遗体和饭团。
怎么办呢?百姓们想到了办法,把饭团包成菱角状,因为他们发现鱼虾很害怕菱角。
又过了一段时间后,百姓们发现蛟龙也会吃这些东西。
于是,大家又想出了一个办法,驾着像龙一样的船来扔米团,因为这样蛟龙就会认为这是龙神的东西,就不敢吃了。
也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龙舟。
这就是端午节感人的传说。
端午节传说作文篇4
大家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吧,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
早在周朝,民间就有了“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
而我们现在的端午节更多的是和一位诗人相关,他就是屈原。
屈原是战国末期的楚国贵族,他因为遭到朝廷里权贵的嫉妒而被赶出都城郢。
屈原在被放逐的日子里还是很关心自己的国家,但不久楚国又一次被秦军打败,连都城也丢了。
屈原痛心于救不了自己的国家,就在五月五日这天怀抱大石投汨罗江。
屈原死后,当地百姓都非常伤心,他们纷纷到汨罗江边去祭奠屈原。
渔夫们划船去寻找屈原的尸体,还有人准备了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甚至把黄酒倒入江中,好让那些鱼虾吃饱而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
渐渐地,每一年五月五日这一天人们都吃粽子、喝黄酒、绑彩蛋、划龙舟比赛,以此来纪念这位诗人、政治家,最后成为一种习俗而流传下来。
屈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曾写下《离骚》、《天问》等著名的篇章,因此我们后来也称端午节为诗人节呢端午节你是一个关于古人爱国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各家各户都包好了粽子,准备那一天吃得饱饱的。
还有一首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怎么样,这首儿歌好听吧。
端午又称“重五”,所以很多习俗都和“五”这个数字有关联。
而且要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子、手腕或者足踝,称为长命缕。
我们柳州过端午节的方式是:一大早,大家先去买艾叶和菖蒲挂在门口,再贴上红纸。
我奶奶还会包粽子,粽子的材料是豆子、板栗、猪肉。
吃起来可香了!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都了解端午节了吧。
端午节传说作文篇5
大家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关于吃粽子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呢。
屈原是楚国大臣,秦国要攻打楚国,他主张联合齐国一起抗击秦国,可他却被楚王罢了官,还被流放到很远的地方。
他抑郁不得志在农历5月5日那天投进汨罗江自杀了。
楚国人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往江里投了很多食物。
有一天,有位老人在梦里梦到了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食物,您吃到了吗?屈原说:你们送的饭都被鱼虾吃了。
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鱼虾吃了呢?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棱角状,鱼虾以为是棱角就不会吃了。
于是人们都把饭包成粽子的样子投进汨罗江。
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在每年的农历5月初5包粽子、吃粽子,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粽子的品种很多,有肉粽、蛋黄粽、红豆粽等,每一样都很美味。
我最喜欢吃的是奶奶包的肉粽,刚出锅的肉粽香气扑鼻,吃上一口美味极了。
下次家里有材料时,我也想和奶奶学学怎么包粽子,要是学会了,以后就不愁没粽子吃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粽子虽然美味,可是不能多吃,吃多了不消化。
端午节传说作文篇6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
这一天人们都会进行龙舟竞渡的活动,吃粽子,并且将艾草挂在自家门上。
可是你们对端午节的来历又知道多少呢?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午节”。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
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这下你们对端午节有了深刻的认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