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节选)_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汉卿(节选)》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剧情,掌握文中展示的主要矛盾冲突。
2.理解话剧作品人物语言在推动剧情发展,塑造人物性格上作用。
3.体会剧中主人公的凛然正气和刚正不屈的性格,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美。
一、知识概述
通过对《关汉卿(节选)》的学习,了解话剧的相关知识;掌握本话剧艺术创作的主要手法,在此基础上尝试话剧的创作。
二、重点知识归纳与讲解
1.话剧相关知识
(1)概念
话剧是用对话和动作来表演的戏剧。
话剧一般有四要素:剧本(脚本)、演员、舞台、布景道具。
(2)艺术特点:
第一,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则利于演员表演剧情,一则利于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第二,直观性。
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
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和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相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
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2.走近作者
田汉(1898—1968),原名寿昌,原籍湖南长沙。
曾用笔名伯鸿、陈瑜、漱人、汉仙等。
话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
1898年3
月12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
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
1916年得易象之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
1919年,在东京加入李大钊等组织的少年中国学会,开始发表诗歌和评论。
1920年起开始戏剧创作,写过多部著名话剧,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
田汉毕生从事文艺事业,创作了话剧、歌剧60余部,电影剧本20余部,戏曲剧本24部,歌词和新旧体诗歌近2000首。
他写的《义勇军进行曲》,经聂耳谱曲传唱全国,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他不仅是中国革命戏剧运动的奠基人和戏曲改革事业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中国早期革命音乐、电影事业的卓越组织者和创造者。
1964年,先后受到张春桥、康生的攻击和陷害。
在“文化大革命”中,于1968年12月10日受迫害致死。
1979年4月平反,在北京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3.写作背景
1958年,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田汉创作了12场话剧《关汉卿》。
全剧以《窦娥冤》的创作和上演为线索来展开矛盾冲突,塑造了元代战斗着的戏剧家关汉卿的艺术形象。
现存历史文献中关于关汉卿生平的资料极少,田汉全面分析了元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状况,通过研究作品的思想感情来把握关汉卿的思想性格,从而写出了他和人民群众息息相通的关系,写出了他憎恶黑暗、蔑视权贵和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
剧本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又切合于历史真实,在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的背景上表现了关汉卿的戏剧艺术活动,写出了他最可贵的斗争品格。
关汉卿的艺术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进步文人的斗争传统,也融注了田汉一生为我国戏剧事业奋斗的生活体验。
剧本体现了田汉创作的一贯特色:丰富的想象、炽热的诗情、执着的历史正义感。
全剧结构完整、描写细密、语言精炼,被公认为是田汉戏剧创作的高峰,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的一座丰碑。
4.内容把握
富有正义感的关汉卿感于对蒙受不白之冤的年轻女子朱小兰的无限同情和对官府草菅人命的无比愤慨,以此为素材创作了《窦娥冤》,以让人们看清社会的腐败,为百姓申冤。
以刚正不阿、豪爽侠义而闻名,深受戏剧界同行的赞誉和敬重的杂剧名角朱帘秀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与其徒弟赛帘秀等人坚决参加演出,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窦娥冤》的上演使朝廷官僚们心惊肉跳,他们又恨又怕。
元世祖的宠臣阿合马将关汉卿和朱帘秀两人关进监牢。
本文节选部分则为关汉卿和朱帘秀在监牢中的活动片断。
课文分两条线索发展。
线索一:关汉卿在监牢中的活动,主要包括关汉卿怒斥叶和甫、关朱互勉和“双飞蝶”三个环节。
“关汉卿怒斥叶和甫”,表现了关汉卿的凛然正气与其“以杂剧为武器,为斗争
而创作”的精神;“关朱互勉”,表现了关汉卿的重情重义和朱帘秀“以演剧为武器,用生命来斗争”的崇高品格;“双飞蝶”表现了关朱二人纯洁而真挚的感情,是全剧的点睛之笔。
线索二:“狱吏”对关汉卿的态度。
“狱吏”在本剧中扮演了“叙述者”的角色,剧中关汉卿的活动,都与此人有关,如设案问供、关汉卿怒斥叶和甫、关朱相逢互勉,都是以其为特定视角展开的。
5.问题探究
(1)课文是通过怎样的矛盾冲突来表现关汉卿和朱帘秀这两个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的?
痛打、痛斥叶和甫,表现了关汉卿绝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当初朱帘秀托人设法让关汉卿连夜逃走,但其反在第二天晚上去看朱帘秀的戏,表现出其重情重义的高尚品德与节操。
自己坚持继续演戏,却设法帮助关汉卿逃走,表现了对情与义的执著。
当关汉卿建议其写信给伯颜老太太求救,朱帘秀却拒绝采用这一方法让自己脱离困境,只愿意“跟关大爷这样的人一道死”,表现出其坚强与凛然大义。
(2)曲子“双飞蝶”在文中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双飞蝶”是全剧的画龙点睛之笔。
在悲愤激昂的歌声中,关汉卿的高尚品德与情操,刚强不屈与正气凛然的英雄气概以及他与朱帘秀纯洁而真挚的感情,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6.剧作特色
(1)本剧是一部新编历史剧。
作者既忠实于历史,又追求艺术真实;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构思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形成了独特的,带有浪漫主义激情的历史剧风格。
(2)剧作在戏剧结构上,采用了“戏中戏”的艺术手法。
全剧以关汉卿酝酿、准备、创作、修改、排演《窦娥冤》的全过程来结构戏剧情节,展开曲折复杂的戏剧冲突,收到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3)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采取了“人中人”的艺术手法。
关汉卿的形象与其所写戏中窦娥的形象,一实一虚,虚实相融,又交相辉映。
(4)剧作写的是历史悲剧,却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三、难点知识剖析
《关汉卿(节选)》塑造的关汉卿的个性前后落差较大,是否矛盾?
不矛盾。
面对阴险狡诈、助纣为虐的叶和甫,关汉卿刚直不阿、宁折不弯,而面对忠直善良、忠贞不渝的朱帘秀,他又深情款款、儿女情长。
这两者是统一的,能爱才能恨,反抗恶势力是他们的爱情基础,只有这样,才更能体现出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文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