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_创意美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尖上的创意》教学设计
章丘区东山小学王冬梅
活动分析:
本课伊始教师先展示“挑食厌食”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随后展示各式“创意米团”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尔后小组合作制作创意米团,观察研究不同米团的特点和创意,顺势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然后利用创意米团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整理归类问题小方法,最后以“微视频”让学生了解小课题研究的方法,随后小组合作转化小课题,并自主选择课题。
活动目标:
1. 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对创意美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有意义,可操作的问题,整理归类,转化为研究小课题,指导学生科学选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2.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人合作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出有质量的问题。
活动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等。
活动准备:教学课件、课前美食调查。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情景探索
1、问题出示:学习中遇到难题怎么办?生活中的难题呢?
幻灯片展示:挑食厌食并出示图片:创意米团。
2、创设情境,动手实践
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创意米团”
展示评议,感受创意美食的创意重点
3、团片展示:生活中其他的创意美食
小结:挑战我们的想象极限,带给我们美的震撼,这就是
创意美食的魅力
二、基于感受提出问题,整理问题
1、同学们,对于创意美食,你们最想研究的是什么问题呢?指明来说一说,教师适时引导评议。
2、小组内汇总问题(问题汇总表)
3、最先完成的小组幻灯展示,引导组长整理归类
4、课件展示整理归类的方法
友情提示:
(1)先整理、筛选很真实感、感兴趣,有意义可操作的好问题;修改或删除,表述不清、没有研究价值、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合并相同的问题。
(2)归类,将有效问题标上序号,将同一个研究方向的归为一类。
5、学生小组评议在表格中汇总归类问题师指导
6、小组推荐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创意美食的造型设计
创意美食的材料搭配
创意美食的名称艺术
创意美食的用餐环境
创意美食的制作方法
创意美食的营养健康
创意美食的广告宣传
创意美食的消费人群
7、转化课题
同学们,善于思考,将众多的为问题整理归类为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就要将这些问题转化为研究的小课题怎样转化为研究的小课题呢?
(1)播放微视频《转化小课题的方法》
(2)幻灯片出示课题名称:
有关……的研究
有关……调查和研究
……的调查与分析
……的现况与展望
(3)小组内学生转化课题板贴
三、选择课题
(1)原本还很青涩的问题,经过同学们的概括提炼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研究课题的名称,这么多的研究课题,你们想选择哪个来研究呢?
幻灯片展示:选择课题时呀,我们应遵循几个原则:
感兴趣有价值,可操作范围小
(2)学生先自主选择,然后相互交流。
(3)幻灯片展示小课题研究的流程图。
小结:今天这节课老师发现同学们有着卓越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希望在今后的小课题研究中,同学们一定能解决今天发现的这些问题,也一定会发现更多的问题,让我们在小课题研究中一起探索!
《舌尖上的创意》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研究课题。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合作能力,对生活、学习的态度积极,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舌尖上的创意》效果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形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因素。
因此本节课努力创设和营造良好的实践活动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对外界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本节课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让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中的问题,善于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新奇性、挑战性,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适时引导,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
虽然在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但学生的实践活动也不能离开教师的有效引导。
本节课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小组内研究进行讨论、分析,最终得出几种小课题。
教师在最后给予适当的评点,肯定合理之处,也引出活动中不足的方面。
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帮助,使学生能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有的放矢的进行实践活动,掌握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努力的将自己的有效引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延伸课堂,继续探究
我让课堂成为课外延伸的主阵地。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能力的发展与品质的形成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因此,课堂上教师应把情感放在重要位置,引领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注重学生对活动过程的反思;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生成。
使课堂成为激起学生再次参与活动、参与探索一团熊熊的烈火,激起其实践欲望,探索热情;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想课外延伸的主阵地,进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舌尖上的创意》教材分析
《舌尖上的创意》是一节自选课题的综合实践课。
本节课研究主题的确定是源于孩子们对生活中的美食非常感兴趣,乐于去钻研美食。
于是确定本节课的主题是《舌尖上的创意》。
本课从儿童爱观察的天性出发,围绕“发现问题”这个中心,提高“多角度多感官观察事物”的能力。
学生经过这一环节的学习活动,应该发现问题的能力力有了进很大的提高。
又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让他们勇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
《舌尖上的创意》测评练习
1、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2、转换小课题的方式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舌尖上的创意》教学反思
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
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学生在做中学。
一、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的能力。
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地进行研究。
孩子们在研究创意美食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助、与别人的讨论等把问题解决,这样的探究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们正在他们自己的研究中变得胆子大了,勇气足了,善于思考了,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二、从“教师中学”到“学生中心”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目标是通过亲身体验,激发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和创新的兴趣,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努力钻研的态度,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思。
因此本节课我的的出发点和归宿感,都是学生发展的根本。
主张“以学生为本”,在活动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正面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和谐发展。
学生个性的多样化,要求我们的思想具有开放性。
三、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不一味的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就是生成性。
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认识与体验也不断地加深,在评价时并不要求学生研究成果有多具体,而是以学生研究的热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
在今后的
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尝试,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导”艺术,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舌尖上的创意》课标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
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初步学会实践学习的方法。
本节综合实践课致力于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玩中学”,在“学中玩”,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而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当充当好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这个角色。
结合学生实际,紧紧围绕学生兴趣,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
一、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确定研究主题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改变以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的联系。
”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对自我、自然、社会、科技、文化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在这个过程当中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特定的背景和条件,选取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学生有了兴趣
就有了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本节课研究主题的确定是源于在学生生活中挑食问题,看孩子们对这一很困扰。
于是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舌尖上的创意》。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让学生感到有趣,感到生动,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本节课特点,选用了小组合作这种适合儿童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分成八个大组,每组4个人,促进学生产生兴趣,使学生身心活跃,课堂灵动,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夯实实践之路发展学生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社区,走向生活,在体验实践中积极参与、感受,这样才能使自己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毕竟是理性知识,因此在课堂上有序的组织动手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方法,学会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我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坚持学生自主实践与教师有效指导相结合;妥善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学习的关系,注重运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强调实践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坚持实践学习与认知学习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才会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