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这一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虎”这一年
作者:陈磊赵晨熙
来源:《读天下》2014年第02期
2014年1月2日,《人民日报》披露,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曝光台”自2013年以来已累计发布信息86次,通报曝光517件各地区各部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和案例,实名通报已成趋势。
回顾2013年,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那些“打虎”消息。
截至2013年12月底,十八大后共有18名省部级“大老虎”落马,最快的仅两天就被免职。
2013年12月2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称,四川省政协主席李崇禧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这是十八大以后2013年以来,中纪委证实查处的第18名省部级官员,也是十八大后被调查的级别最高的“老虎”之一,属于正省部级。
王岐山执掌中纪委后,誓言既要“拍苍蝇”,也要“打老虎”。
这一年来由其领衔的新一届中纪委交出的这份18名省部级官员被查的“打虎成绩单”,不但向民众证明了新一届中纪委正在兑现反腐败的承诺,更充分彰显出了中央层面严惩腐败的决心。
在“打虎”头一年收效显著的同时,“拍苍蝇”也未落后。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9个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10.8万人,在王岐山强调的“反腐败要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都要有一个,查一个。
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让公众对未来的反腐工作充满了更多期待,但目前中国的反腐体制仍需完善乃至变革,反腐工作依旧任重道远。
“打虎新政”
2012年11月,李东生刚刚担任了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但仅仅一年过后的2013年12月,这位警号是000003的公安部副部长就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李东生的落马“创造”了不少“纪录”,他是继蒋洁敏之后第二名落马的正部级官员、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也是十八大后首名落马的政法系统高官;同时也是十八大以后2013年以来,中纪委证实查处的第16名省部级官员。
2013年1月17日,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成为首个接受调查的省部级官员。
4个月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
从6月4日到7月6日的一个月时间内,中纪委接连宣布了4起案件:6月4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倪发科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6月23日,四川省文联主席郭永祥被调查;6月
30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长王素毅被调查;7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李达球被调查。
这4起案件,对外通报都相对及时,改变了此前部分案件通报延迟的状况。
8月末到9月初,中石油系列腐败案高潮再起。
这场对中石油影响重大的反腐行动,其核心桥段始于中央候补委员王永春被查,接着两名中石油副总落马,4天后,这把“火”烧到了近一年来被查处的职位最高的官员——中央委员蒋洁敏。
10月,江苏省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季建业和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被调查。
更大的反腐风暴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开始。
11月19日和11月27日,湖北省政协原副主席陈柏槐、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
截至12月27日,当月共有李东生在内的5名省部级官员被查处,其他4名分别是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陈安众,黑龙江省副省级干部付晓光,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童名谦和四川省政协主席李崇禧。
至此,2013年以来已经有18名省部级官员接受组织调查。
这一数量,是过去5年来省部级官员被调查平均数量的3倍多。
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08到2012年,每年副省部级以上官员被调查的数量分别为4、8、6、7、4人,平均每年有5.8人。
对此“打虎”态势,职务犯罪侦查业务专家、上海市人民检察院高级检察官张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反映出了中央反腐败的力度是越来越大,且深得人心。
“拍苍蝇”
在中纪委紧盯“老虎”的同时,各地纪委及有关部门“拍苍蝇”的工作也在紧密进行。
在十八大闭幕后的第7天,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因一段不雅视频曝光而被民众所熟知,事发后仅第二天,重庆市纪委便介入调查,在确认视频中男性确为雷政富后,第四天,雷政富便被免职,从举报到免职用了63小时。
而除雷政富外,因不雅视频案,重庆市共有21名官员受到处理,其中6名为厅级官员。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前9个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处分10.8万人。
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数据则显示,2013年前8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2617件30938人,其中,厅级以上领导官员达129人。
根据公开信息来统计,9月1日至12月24日,纪委系统至少查处了51名厅级官员。
此外,共有16名厅局级以上官员的案件开庭审理或者有了审理结果,其中包括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一审被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许多省份也在地方反腐中表现抢眼。
河南省纪委系统官员王安(化名)透露,“河南省纪委系统2013年办案的力度比较大,一直对反腐败保持着高压态势。
”
数据显示,2007年1月至2013年7月,河南省纪委共查处厅级干部161人,平均每年查处25人、移送司法机关15人。
与此相印证的是,2012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厅局级官员179人,其中河南省立案侦查27名,这意味着全国每查处7名厅级官员,其中就有一名是河南省查处的。
在地方反腐中表现比较抢眼的还有广东省。
来自广东省纪检系统的数据显示,从十八大到2013年6月20日,广东省纪检系统共立案4423件,涉及4613人,同比增长近30%。
其中地厅级官员29人,县处级官员242人。
检察官张亮的感觉是,我国的反腐败机构确实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有一个查一个,反腐败效果超过以往任何一年。
12部新规助反腐
十八大后中国反腐形势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在“打老虎、拍苍蝇”的同时,中国还开展了
一系列“治标”行动——从遏制舌尖上、车轮上、会所里的腐败,到禁止公款购买月饼、贺卡、
烟花爆竹等,几乎每个月都有新政策出台。
(王岐山在上任之初,提出“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
”)
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出台“八项规定”不久,中央纪委及时跟进,先后4次通报违犯规定事件。
2013年5月,中央纪委下发《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清退专项活动的通知》,要求纪检监察系统在职干部职工要在6月20日前自行清退所收受的各种名目的会员卡,做到“零持有、零报告”。
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联合发布通知,要求5年内中央各级党政机关一律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新建楼堂馆所。
同时,要求各地党政机关上报有关楼堂馆所建设信息,并规定,凡是未开工建设的,无论是否已有规划,一律停止建设。
8月,为了给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乃至新年元旦打好“预防针”,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发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尤其规定,不得用公款搞大型晚会,不得用公款“请明星”“捧大腕”。
10月,中央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
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意在整肃党风政风,打牢反腐基础,包括要求“取消一般公务用车”。
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公务接待进行规范,严控“吃住行游”,条款甚至细致到菜品种类和陪餐人数。
在反腐渠道方面,2013年9月,在整合机关5个网站基础上,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创建开通。
“接受网络信访举报”是新网站的主功能之一。
网站的另外一项功能是发布“案件查处”信息,截至12月24日,已经发布140条案件查处信息。
巡视制度也在悄然变革。
比如,巡视组组长不再是“铁帽子”,而是一次一授权。
再比如,巡视的地点、巡视的对象、巡视组的组长副组长,包括巡视办公地点、巡视最后的报告、巡视结果,都向社会公开。
据张亮检察官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加强反腐败制度建设,中央已经出台或修订了12部相关规范,使反腐败更具有可操作性。
张亮这样描述他这一年的感受:“迎来送往简单了,出访不拉横幅了,酒店豪宴萧条了,茅台市值蒸发了,会场不见鲜花了,景区开会难见了,领导合影不搞了,题词作序取消了,网络威力加大了,刀鱼不到六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