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供应链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供应链的问题
供应链是制药企业最大的成本因素之一,并与整个制药行业及医生、患者的利益息息
相关。

中国医药流通领域症结由来已久。

据统计,我国医药商业的费用率高达12%以上,
利润率却不到1%;而国外一般费用率在3%左右,利润率却在1.5%以上。

2021年,一场
sars让人们意识到了我国医药流通体系的脆弱,如何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了摆在制药企业眼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它是内部原因,那么入世后,随着国外医药商业企业的
大举进入,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将直接面对拥有雄厚资金实力、先进营销策略和成熟管理体
制的国外企业的竞争,就是外部因素了。

对此,专家指出,只有优化供应链,借助物流配
送中心的配送能力,提高物流的速度,以上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现状
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药品流通企业还很年轻。

在药品流通领域,存在着企业多、规模小、管理机制僵化、效率低、成本高、效率低、秩序混乱等主要问题。

规模:市场集中度低
目前,中国有许多从事药品批发的小企业。

中国十大流通批发企业的销售额仅占总市
场的20%左右。

与美国的药品市场相比,其规模是中国的近10倍,而美国前三大药品分销批发商占其国内市场的95%。

企业市场占有率低、市场集中度低,导致我国医药流通商业
企业经营成本高、整体经济效益低,已成为医药物流发展的瓶颈。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领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普遍规模较小。

这是因为我国大多数医药
经营企业对物流成本总构成缺乏足够认识,往往只看到直接的运输和仓储成本,而把管理
和库存成本排除在物流成本之外。

库存量过大与流动资金周转慢,不仅成为加大物流成本
的主要因素,而且成为影响医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美国,许多中小型医药流通企
业出于成本考虑,更倾向于把自己的物流业务完全分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其中
包括运输、储存等显性成本;也包括库存控制、信息处理等隐性成本。

相比之下,我国相
当多的中小型医药经营企业仍然保留着“小而全”的组织形式,从药品的采购到销售全过
程的一系列物流活动完全由企业自身独立承担。

管理:物流不应是大仓库
中国医药物流的发展不是缺乏硬件,而是缺乏软件。

不仅缺乏药品物流管理,而且缺
乏药品物流网络体系和增值服务。

我国医药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大
多是粗放经营,内部质量差,运行效率低。

目前,医疗物流行业极度缺乏医疗物流管理,
或者说目前的管理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长期以来,药品流通企业形成的传统管理模
式无法区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

按照现代物流管理原则中的供应链管理原理,批发商必须和零售商、供应商建立伙伴
关系。

这种合作关系除了人与人的交流外,还需要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撑。

如果没有这样的
支撑,物流经营者对货源单位不熟悉,对零售药店、医院药房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及
时配送或者配送率不高,就不会形成竞争力。

技术:尚有漫漫征途
技术水平落后也是制约我国医药物流发展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化水平落后。

在发达国家,互联网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相当发达,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都能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使得数据能快速、准确地传递,大大提高了
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订单处理等的自动化水平。

在我国,信息技术
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医药物流企业并没有运用物流信息系统,信息缺乏相互链接
和共享,远远没有达到物流运作所要求的水平。

尽管许多药品供应商、中间商、零售商、
医院药房等都配备了电子计算机,但由于相互之间大多没有形成网络,因而发挥的作用极
为有限。

其次,药品生产企业和商业批发企业尚未形成统一的药品标准代码。

目前,我国尚未
实现材料编码的标准化,各个领域都制定了自己的编码。

因此,不同领域之间的信息无法
传输,计算机无法联网,阻碍了系统物流管理的有效实施,医药行业也不例外。

无论是工
商企业和医疗机构设计的代码,还是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等机构设计的代码,都是完备的,因此,它们只能在各自的系统中使用,彼此不兼容。

当药品进入不同的连锁店时,他
们会相应地打印自己的代码。

进入超市的非处方药包含在超市编码系统中。

不同连锁企业
之间、连锁企业与超市之间的不兼容必然导致信息处理和流通效率低下,这是困扰物流配
送的另一个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