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心在英语课堂中自由翱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童心在英语课堂中自由翱翔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片段来讨论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自由地呼吸,愉快地成长。
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标签:英语课堂;自由空间;教学主体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当你满腔怒气要发作的时候,要先克制几秒钟,想想我是教师,这样,也许会使你平静下来。
”在平时的课堂上,不乏有不守纪律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要先按捺住火气,善待他们的行为,有的还可以及时地运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作为精彩而美丽的生成教学。
一、正确对待学生的插话
案例:师:Boys and girls ,look at this picture,what is it?
学生(坐在座位上自由发言):Miss Ni,我知道,我的衣服上就有(他得意地指着自己的衣服,大声说道)!
师:(看着他,稍等片刻后):Let me have a look.(在这名学生的衣服后面看到了一个字母M)
师:陈辰同学观察地真仔细,能在自己的衣服上发现英语字母!让我们一起来表扬他:You are great!陈辰同学身上的M表示这件衣服是中號(领读并教授该字母),那么我们刚刚学习的L字母就表示大号,小号是用字母“S”表示的。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能碰见英语字母。
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游戏“找生活中的英语字母”好不好?
立刻,教室里热闹起来。
不一会儿,铅笔盒、书包、橡皮、衣服……学生把教室里能看到的英语字母不管有没有学过,都找了出来。
案例分析:一节英语字母教学课,由于学生的自由插话,变成了一节“找生活中字母”的活动课。
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对已学字母加深了印象,更对未学的字母有了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他们在活动中热情高涨,那些让学生觉得乏味的ABC,在学生寻找的过程中与学生接近了,学生也对他们不感到陌生了。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表现欲望较强,有了自己的想法立刻就要说出来,所以插话就成了小学课堂中常见的现象。
许多老师对于这种现象头痛不已,他们对插话的学生轻则不予理睬,重则大动肝火,说他们扰乱课堂秩序。
然而我觉得应正确对待插话,有时它可能会成为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它表明学生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
像上述案例中,那位学生在看到字母M时,产生了一种熟悉的感觉,所以在课堂上控制不住地喊起来。
如果老师对于这种现象不予理睬或加以批评的话,那结果肯定不同了:第一,这位同学肯定没有好心情再去上完这堂课,本来想表现一下自己不料却被当头浇了一盆冷
水,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打击:“以后,老师上课少插话,免得丢脸!”第二,其他学生也会认为:“以后不能逞能,,幸亏我没说,要不然多难为情啊!”简简单单的一节课,如果老师处理不当,无形中会扼杀学生自由发表自我见解的能力,这样,一些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见解会理我们远去,长此以往,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的教学观点,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师只有正确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氛围,一个自我表现的空间,对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的想法不管是幼稚还是成熟,都要精心呵护,小心培养,才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想象力。
二、尊重学生的选择
案例:单词较完后,我就布置了抄写单词的作业。
这时,我们班的李丽站起来说:“Miss Ni,我可以不用抄单词吗?”全班学生都惊讶地看着老师,“你能说说不抄的原因吗?”“我昨天预习时,这些单词都已经会读了而且还能默写了。
”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有些学生不信,于是我就让她到黑板上把单词默写下来,结果都没错。
作业,本来就是学习的一个手段,然而这位学生已通过预习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叫人怎能不满意!而且“不抄单词”这个巨大的“诱惑”,让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案例分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每一位学生都有与众不同的个性、特长。
所以他们的学习方法也是不同的,教师不应该用统一的模式去教育学生。
我们知道“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而课堂教学作为学校的基本细胞,作为从事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就应该给他们创造时机,营造自由学习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特长,表现自己的个性,让他们在自己的生命中张扬个性,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