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风险管理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
用
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护理管理采取风险管理的效果。
方法:于我院心内
科实施风险管理前后各随机抽取44例,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
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管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跌倒坠
床2例(4.55%),护理失误2例(4.55%),医护纠纷3例(6.82%),合计7
例(15.91%)。
观察组未出现跌倒坠床、护理失误、医护纠纷。
2组对比,差异
显著(P<0.05)。
对照组护理规范(85.26±5.19)分,服务态度
(86.30±5.42)分,患者满意度(82.62±8.45)分。
观察组护理规范
(92.40±4.15)分,服务态度(94.16±4.24)分,患者满意度(91.40±6.76)分。
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心内科患者给予风险控制护理更
有利于减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并提高护理的规范性,改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管理;风险管理;不良事件
前言:护理风险是指护理过程中药物使用、设备、人员失误、意外事故等不
良事件[1]。
心内科较为特殊,大部分患者为老年患者,患者病情进展速度快,对
于护理要求更好。
护理风险贯穿于心内科护理全程,稍有不慎出现护理不良事件,很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
因此在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管理,以消除护理风险
为目标,针对常见的护理风险要点展开预防性管理,提高护士风险意识,提前预
防护理风险,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为研究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本文于本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8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88例患者为样本,对照组44例,性别:男/女=22/22,年龄
(62.54±4.16)岁。
观察组44例,性别:男/女=20/24,年龄(62.45±4.12)岁。
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视病情给予健康指导,密切监护病情,提醒患者注意
事项。
观察组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1)给每位患者分配责任护士,编写护理明细表,放置于患者床尾,完成护理内容做好标记,在墙上粘贴常见风险,要求护理人员提高风险意识,时刻检查护理风险。
(2)护理后立即整理仪
器设备,将非必要性设备移开,整理管道电线,使用胶带固定好。
将患者两侧的
危险物品移走,保证桌面整洁。
可使用束缚带约束患者,避免患者意外坠床,叮
嘱家属注意陪同,防止患者跌倒。
(3)在病房内贴好警示标语,包括“小心地滑”、“有电危险”等,时刻提醒患者及家属,注意安全。
清洁地面前后提醒患
者及家属,并摆放黄色警示牌,待地面彻底干后移走。
(4)每次给药和护理前
均需要认真核对给药单,确保给药准确,并进行签字。
护理操作前要积极和患者
及家属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护理的目的,并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预防护
患纠纷。
(5)采取灵活排班制度,保证护理人员得到充足的休息,能够有足够
精力完成工作。
在两班交接时,要求护理人员充分沟通,对接工作内容,核对给
药情况,保证双方明确护理内容后才能签字交接。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发生的风险事件,包括跌倒坠床、护理失误等事件[3]。
(2)
根据上述风险内容,由护士长进行评分,评价护理规范和服务态度。
(3)统计
患者满意度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数据,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检
验计数资料(%),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风险事件对比
观察组未出现跌倒坠床、护理失误、医护纠纷。
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风险事件对比
组别跌倒坠床
(n/%)
护理失误
(n/%)
医护纠纷
(n/%)
合计
(n/%)
对照组(n=44)
2
(4.55)
2
(4.55)
3
(6.82)
7
(15.91)
观察组
(n=44)
0(0)0(0)0(0)0(0)
3.862
P<0.05
2.2 两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规范、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分对比
组别护理规范
(分)
服务态度
(分)
患者满意度
(分)
对照组
(n=44)
85.26±5.1986.30±5.4282.62±8.45
观察组
(n=44)
92.40±4.1594.16±4.2491.40±6.76
t 3.786 4.124 4.667
P<0.05<0.05<0.05 3讨论
心内科患者大多为病情严重,病情进展速度快的患者,受到护理质量影响较大,若由于护理人员疏忽或者意外事件,易加重病情,影响患者安全健康[4]。
为降低护理风险事件,护理人员需要加强风险管理,针对常见护理风险,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护理干预,提高风险控制意识,充分利用警示标语提醒患者,并指导家属注意风险防范,共同保障临床安全[5]。
经本文研究,观察组未出现跌倒坠床、护理失误、医护纠纷,显著少于对照组。
观察组护理规范、服务态度、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证实通过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有效预防风险事件,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安全价值,可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对心内科患者给予风险控制护理更有利于减少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并提高护理的规范性,改善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
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珍.以住院安全为核心的管理方案在内科的建立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
杂志,2021,29(07):135-136.
[2]张金丽.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
与实践,2021,34(03):509-511.
[3]王毓红.优化心内科特色中医护理管理流程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J].中
医药管理杂志,2021,29(02):80-81.
[4]胡庆敏.心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产
业,2020,17(17):85-86+89.
[5]刘君,刘洋莉.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20,17(11):94-96.
何霞:(1980-)女,汉族,四川泸县人,本科,主管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