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综合练习四(第一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生活综合练习四(第一单元)2013.01.17
一、选择题:
1.江西省信丰县的瓜农在西瓜长到八成熟时,将写着“吉祥如意”的剪纸贴在西瓜上,结果当地的西瓜成了抢手货,同时也卖出了好价钱。
这说明()
A.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
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实现商品价值的基础 D.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者的劳动时间决定的2.商品交换从本质上看是()
A.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的交换 B.不同使用价值之间的交换
C.物与物之间的交换 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交换
3.小张在某超市购物,选购了18元零7分钱的商品。
当时她身上恰好有7张一分的纸币,于是在付账时就递给收银员20元人民币和7张一分的人民币纸币。
不料收银员怎么也不肯收这7分纸币,双方还发生争执。
最后在小张的坚持下,收银员还是收下了这7分纸币。
这是因为,1分纸币与其它人民币同样()
A.是商品流通的产物 B.用来衡量商品的价值
C.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D.具有法律强制通行力
芬芳的鲜花给新年增添许多亮色,花卉生产也是农民增收的一项“朝阳产业”。
据此回答4-5题。
4.2011年2月5日,离情人节还有近10天时间,许多鲜花柜台早就打出了“预定情人节玫瑰”的招牌,前来选购鲜花和绿色植物的人络绎不绝。
预定花卉,体现了货币的()A.购买手段 B.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5.据《北京花卉市场需求与产业发展调查》的最新报告数据显示,80℅以上的北京居民都有购买鲜花的欲望,人均用在鲜花上的钱达到348元,鲜花消费已出现了由节日消费向日常消费转变的趋势。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B.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商品服务市场的日益繁荣
2011年我国电力供需整体仍然偏紧,电力缺口约1500万千瓦。
为解决煤炭和电力之间的矛盾,国家仍实行煤电联动政策,全国平均电价仍呈上涨趋势。
据此回答6-7题。
6.国家提高电价对生产的影响是()
A.会直接导致电力生产供过于求 B.必然导致煤炭供不应求
C.能够促进电力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D.会促进新型能源的开发和生产
7.从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上看,电价的上涨会导致()
A.灯泡的需求量会减少 B.节能家电的销售会增加
C.居民用电量急剧减少 D.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减少
8.有人认为,“跟谁都可以过不去,但就不能跟钱过不去”;也有人认为,“为人民服务,不如为人民币服务”。
产生这些崇拜金钱思想的经济根源在于()A.货币是商品 B.货币有价值
C.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 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9.商家在促销市场常采用这样的办法:为了使消费者更多地购买自己的商品,往往降低
该商品的单价,这表明()
A.降低商品的价格能扩大其销售量
B.降低商品的价值量能扩大其销售量
C.薄利多销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D.降低成本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10.为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国务院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
这是因为()
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 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
C.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 D.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1千克猪肉与l千克白菜相比,猪肉的价格要高。
据此回答11—12题。
11.1千克猪肉比1千克白菜贵,主要是因为()
A.猪肉比白菜营养价值高
B.猪肉供不应求,白菜供过于求
C.生产猪肉比生产白菜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
D.生产猪肉的人少,生产白菜的人多
12.一定量的白菜和一定量的猪肉能实现交换,是因为它们的使用价值()
A.相同,价值量相等 B.相同,价值量不等
C.不同,价值量不等 D.不同,价值量相等
13.近几年,各种充斥市场的“新药特药”中,有相当一部分只是经过一下“变脸”,价格就增长好几倍甚至几十倍。
从经济学上看,这种“变脸”()
A.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B.增加了商品的价值量
C.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D.是制药企业正当竞争的需要
14.全国劳模徐虎说:“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
”这说明()
A.金钱不是万能的 B.金钱不是财富的象征
C.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D.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2011年4月13日新华网报道,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周一创出新低后随即掉头向上,大幅回调。
至13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从6.30的边缘回调至6.54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3月份中国贸易顺差显示出,人民币升值对进口贸易的影响还没有明显显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然很大。
据此回答15-16题。
15.如果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到更多的人民币,这意味着()
①外汇汇率升高②外汇汇率降低③有利于进口④有利于出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人民币币值稳定是指()
①对内保持物价中水平的稳定②人民币币值不变
③物价总水平不变④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稳定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回答17-18题。
17.国家发改委近日宣布,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
这次降价的原因,主要是有
些药品生产向优势企业集中,规模扩大,成本降低;有些是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成本降低;还有些是由于企业自主定价而导致价格虚高。
这说明()
A.遵循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B.商品价格由国家决定和调整
C.资源配置主要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D.降价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
18.机卡一体式小灵通存在着换号不方便、无法开展增值业务等严重缺陷将全面退出销售市场。
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厂家,由于没有掌握机卡分离技术,将面临生死危机。
这表明()
①产品性能是企业实现使用价值的基础②企业只有不断改进技术才能适应市场需求
③适销对路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④竞争机制导致企业和产品优胜劣汰
A.②④
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我们在集市上买东西,总是讨价还价。
商品的卖者总是抬高价格,买者总是压低价格,最后成交价格往往是买卖双方协商的结果。
据此回答第19-20题。
19.这种现象表明市场价格的形成()
A.具有偶然性,商品价格未必反映价值 B.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C.取决于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 D.取决于市场竞争激烈的程度
20.市场能较好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说到底是()
A.通过价值规律发挥作用 B.市场竞争的作用
C.价格向供求之间相互作用 D.价格较好的反映价值的变化
21.“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
”这句话说明( ) 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②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作为商品的食品,是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必须保证其质量。
这是因为()
A.食品的质量越好,生命安全越有保障 B.食品的质量与价值互为前提
C.食品的有用性决定其价值 D.食品的有用性取决于个人生活需要23.一家节能设备制造商在“商虎·中国”网站上发布销售广告,每台设备价格为2400元。
这里的2400元()①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表现②仅是观念的货币而不是现实的货币③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④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4.台湾统一后将享有比港澳地区更大的自治权,如可以保留军队,继续使用台币等。
台湾可以继续使用台币表明()
A.台湾有权发行纸币 B.台湾可以任意发行台币 C.台币是国家货币 D.台湾拥有主权25.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发达国家经常使用“电子币”、“信息币”这说明()A.它们具有货币的基本职能 B.它们都是世界贷币
C.以金银为单位的货币理论已经过时 D.货币的发展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26.以下对“电子币”、“信息币”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②它一经出现便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方便③如果它完全取代实物货币和纸币,就更有利于反对偷税、漏税,提高财产收入的透名度④它是用电子计算机储存和处理的存款,包括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转帐终端等组成的银行交易工具和业务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27.对支票这种信用工具,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是客户定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B.出票人对受款人任意签发其数额
C.支票分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两种 D.转帐支票可用于异地交易
28.2006年3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l美元兑换人民币8.27元。
而5月2日,l美元兑换人民币8.9550元。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
A.人民币贬值,使用同样数量的美元购买的中国商品数量减少了
B.人民币升值,使用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购买更多的中国商品
C.美元贬值,使用同样数量的人民币可以购买更多的外国商品
D.美元升值,使用同样数量的人民币购买的外国商品数量减少了
29.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一方面是商品琳琅满目带来的欣慰,另一方面是商品卖不动造成的烦恼。
这一现象说明()①消费市场具有对生产的检验和制约功能②启动消费市场必须调整产品和产业结构③既要重视“看不见的手”又要重视“看得见的手”④居民消费需求已经得到充分满足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近段时期以来,手机更新换代更迅速,手机的质量和功能大大提高,但几乎所有的品牌手机的价格都在下调。
有人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也是企业自身的一场“内部”革命。
回答30~31题。
30.手机价格下调的根本原因是()
A.市场供给超过需求B.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D.市场主导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
31.“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表明()
A.市场占有率是由价格高低决定的B.商品价格可以影响市场供求
C.价格变动与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D.降价能导致商品价值量增加
32.“价值规律是场风雨,是片阳光,没有谁能左右它的未来;它更像一个躲不开的擂台,任何企业都没有当观众的权利”。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B.价值规律是个谜,人们无法捉摸
C.各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否则将遭到惩罚
D.价值规律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33.禽流感爆发以后,有些人拒绝食用鸡肉鸭肉,致使猪肉、牛肉、羊肉的价格上涨。
这说明()
A.鸡肉、鸭肉与猪肉、牛肉是互补商品B.鸡肉、鸭肉与猪肉、牛肉是互为替代品C.作为互补商品,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作为互补替代品,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34.价格变动不仅对人们生活产生影响,而且对生产经营电能产生影响。
这一影响表现在()
①可以调节企业的生产活动②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推进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④会使企业之间进行不正当竞争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
2011年,我国消费品市场规模再创新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81226亿,商品市场运行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回答35~36题。
35.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居民收入的增加B.流通产业的发展C.国民经济的发展D.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36.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利于()
①居民生活的改善与提高②拉动生产的发展
③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7.材料2010年国家继续出台系列惠民措施,如增加人民收入,改善民生;安排“三农”投入比上年增加930亿元;安排社会保障投入3185亿元,用于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重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等把事办好,真正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结合材料: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知识,说明系列惠民措施对扩大消费的作用。
38.材料一:
备注:居民消费价格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接受人民网、新华网的联合专访,与网民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在线交流。
在回答物价问题时,温总理说:“我曾经跟大家讲过,我每天要看价格表,甚至细到今天的粳米一斤多少钱、籼米一斤多少钱,面粉一斤多少钱,猪肉、牛肉、蔬菜,我一一都要看。
我知道价格连着人们的生活。
”
(1)从材料一中,你能读到哪些经济信息?(4分)(补充)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经济问题?(8分)
(2)结合材料二温总理的谈话,谈谈食品价格上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8分)
39、材料汽车产业发展一般经历以下过程: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价格下降——销售增加。
汽车“价格下降——销量增加”,说明了什么经济生活道理?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汽车价格下降会对相关产品的需求产生怎样的影响。
40.
注:2010年6月份H市土地总体成交结构
2009年——2010年6月份,住宅类用地的单价分布集中在1000——2000万元/亩。
2010年6月份增加了每亩2000万元以上土地。
材料二2009年10月——2010年10月H市房价走势
注:“房价收入比”是房地产价格与居民平均家庭年收入的比值,反映了居民家庭对住房的支付能力,比值越高,支付能力就越低。
国际上通常认为“房价收入比”应维持在3~6倍的范围内,而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却远远高于国际水平。
排名第六的H市达到10.33。
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41.住房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不断飚升的房价,已成国人关注的焦点之一。
某校高二(8)班同学就自己所在的A市的房价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了如下信息:信息一:2005~2009年A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房价变动情况
信息二:A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关情况
注:①2010年的数据为A市政府出台的“房产新政”中的相关内容,新政将加大对房产商捂盘惜售行为的查处力度,抑制投机性购房;加强宣传力度,希望一部分普通民众能摆脱“买涨不买落”的心理。
②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阶格或租金的住房。
(1)说明信息一反映的经济问题。
(4分)
(2)联系信息二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
(8分)
经济生活综合练习四(第一单元)参考答案CADBC / DBDCA / CDCAD / DAABA / AABAD / DCDBC / BBBBCA
37、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人们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增加人民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
②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收入的影响。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有利于消除人们后顾之忧,提高消费预期。
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
增加“三农”和社会保障投入,促进就业,有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
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政府通过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加大补贴力度。
38、⑴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增长,食品价格上涨较更大,通货膨胀压力较大(4分)
⑵①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涨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但食品属于生活必需品,食品价格的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4分)
②收入是分配的前提,在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食品价格上涨会增加食品消费支出,恩格儿系数增加,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
(4分)
(补充)A、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稳定物价。
B、供求影响价格。
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调节供求,保持供求基本平衡有利于稳定物价。
C、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严格控制纸币的发行量。
D、加强宏观调控,通过实施适度紧缩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物价。
E、加大查处价格违法行为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稳定物价。
(此小问每要点2分,答到任何4点即可得8分,但不得超过8分)
39、①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汽车价格下降,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汽车等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②第一,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减少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
汽车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其的需求量,减少对其他交通工具的消费需求。
第二,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增加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
汽车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其的需求量,同时会增加对汽油、车用天然气、车用液化气等互补品的要求。
40、①2009年H市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引起房价上升,说明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基础。
该市的房价收入比过高,又严重影响中低收入者居住条件的改善。
②土地总体成交价的提高引起房价上涨,说明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
地价上涨过快推高商品房建设成本,是H市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
41、(1)信息一反映了2005年以来A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房价均呈增长趋势,但房价涨幅远远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
(2分)这不仅影响了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也制约了A
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分)
(2) ①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
地价上涨过快推高商品房建设成本,是A市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
(2分)
②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商品住房需大于供,加上房产商的惜售和投机者的投机购房、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等,更导致了住房供求关系的不平衡,是房价上涨过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2分)
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房产商的惜售行为和投机者的投机购房,使得房价上涨过快。
(2分)
④一部分普通民众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没有理性消费,避免盲从。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