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考试总分:100 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
1.(2分)阅读右图,判定这一时期的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
B. 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分晋的局面
C.客观上出现了民族交融的现象
D.天子地位下降,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2.(2分)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启蒙运动时期,各个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创造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下列思想与学派对应正确的是()
A. 儒家——事物都有对立面
B. 墨家——无为而治
C. 道家——兼爱、非攻
D. 法家——反对空谈仁义,建立中央集权
3.(2分)中国历史上不乏著名的人物,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唐宗宋祖”,歌颂了他们的历史功绩。
其中一些人物在位时期开创了治世局面,下面对应不正确的是()
A.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
B.刘秀——光武中兴
C .唐太宗——贞观之治
D .唐玄宗——开皇之治
4.(2分)下图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
A .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B .江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
C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D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5.(2分)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
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 .经济发展和民族交融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6.(2分)《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面示意图中,哪
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
7.(2分)“丝绸之路”包括“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下列介绍“丝绸
图例: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之路”的篇章设计中,不恰当的是()
A.人物篇——张骞、玄奘、郑和
B.物品篇——丝绸、瓷器、葡萄
C.朝代篇——商朝、唐朝、明朝
D.文化篇——音乐、舞蹈、佛法
8.(2分)某学习小组在整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时,收取了“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连中三元”等关键词。
这个小组研究的古代制度是()
A.分封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9.(2分)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①鉴真东渡日本②玄奘西游天竺③日本“遣唐使”来华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2分)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A.实行杯酒释兵权
B.取消节度使的收税权
C.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D.澶州之战失败
11.(2分)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该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C.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D.“蔡候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12.(2分)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
图示中①处可填()
.
A.澎湖巡检司
B.哨所
C.台湾府
D.宣政院
13.(2分)在面对与外国的贸易纠纷时,乾隆采取的政策是缩减通商口岸,由多口通商变为一口通商并受到行商制度和海关制度的严格限制。
这说明乾隆()
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加强了君主集权
C.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D. 推行自由贸易政策
14.(2分)关于古埃及的主要文明遗产--金字塔说法正确的有()
①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反映国王的权力
②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③埃及国王称自己的陵墓为金字塔
④金字塔越造越小,间接表明王权在衰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2分)中国进入法治时代,古代的欧、亚、非也有一些法律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关于下列法律搭配正确的是()
A.古印度——《汉谟拉比法典》
B. 古希腊——《十二铜表法》
C. 东罗马——《查士丁尼法典》
D.西罗马——《罗马民法大全》
16.(2分)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
这主要是因为它()
A.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
B.是第一步资产阶级政治纲领性文件
C.推动了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D.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17.(2分)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画布覆盖了全世界。
据此推知,英国()
A.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开展了三角贸易
C.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推动了三国协约的形成
18.(2分)列宁在1895年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
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这本书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物种起源》
D.《战争与和平》
19.(2分)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说中提到“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领导的战争表述不正确的是()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的颁布是此次战争的转折
B.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C.实现了国家独立,解放了黑人奴隶
D.战争爆发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20.(2分)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
“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
上述变化表明日本()
A. 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 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C. 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 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21.(2分)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
下列示意图属于一战前“三国协约”的是()
A B C D
22.(2分)如图反映了1929~1937年美国失业人数变化情况,促使B点到C点变化的直接有效措施是()
A.推行“以工代赈”
B.创立养老金制度
C.颁布《紧急银行法令》
D.颁布《农业调整法》
23.(2分)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 1942 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
这个“新生儿”是指()
A.《北大西洋公约》
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24.(2分)“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
”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华约的建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
25.(2分)如图是某一国际组织的旗帜。
下列对该组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组织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该组织负责管理世界经济,维护贸易秩序
C.该组织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
D.该组织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综合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50分)
26.(16分)秦汉、宋元、明清是我国历史上政治变革的重要时期。
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材料一中秦朝创立的政治建制的名称是?为巩固这一局面,汉武帝在思想方面是如何做的?
材料二
元朝的君主专制制度
(2)材料二中元朝的中央机构中枢密院的职责是?元朝结束了辽宋夏金的统治,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征和经济特征分别是?
材料三: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军机处》(3)材料三中,军机处始成立于哪一皇帝,它的建立有何地位?明朝时,明太祖在中央和思想上如何加强皇权的?以上三则材料,统治者的根本目的是?
27.(16分)欧美文明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有的人用行动,劈风斩浪穿洋过海……有的人用笔,活跃在世界精神舞台上……认识人自身,认识自然界,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1)材料一主要讲述了14-16世纪的哪些重大事件?指出这些事件对当时欧洲产生的共同影响。
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立宪君主制……新体制通过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这就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马克连主编《世界文明史(上)(2)根据材料二,英国革命创造的全新政体是什么?在这种政体下,通过什么途径“实现了对王权的有效限制”?这一政体的确立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三:1781年,约克镇大渍英军的捷报传来,国库竟然穷奢到连支付递报佳音的信差费用都捉襟见肘。
与会诸公只好各自掏腰包,每人拿出一块钱才应付过去。
弗吉尼亚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能力将支配权延伸到肯塔基一带……华盛顿将军大为愤慨:一个刚从一场艰苦战争中获胜的国家,竟然无法在和平时期维持秩序。
——摘编自(美)凯瑟琳·德林克·鲍恩:《民主的奇迹》(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面临的困境,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的?谈谈这部宪法的重要意义?
28.(18分)俄国历史在世界历史发展史上值得回味和反思。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自由派贵族卡维林称农奴制“使整个国家陷于不正常状态,……如果这个制度原封不动,那么几十年后就会将整个国家毁灭。
”亚历山大二世在1856年也表示:“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
……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张桂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再思考》
(1)依据材料一,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式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61年改革对俄国社会转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1928—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2)材料二表格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在此影响下,苏联在农业和法治方面实现了怎样的突破?
材料三:苏联经济改革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搞私有化,而且是以乞求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援助为条件的私有化,要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逐渐形成了这样的经济改革思路。
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是戈尔巴乔夫全盘西化的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以所谓多党制取代共产党的领导,以议会制度取代苏维埃制度(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被葬送的直接政治原因。
——《中国历史研究》
(3)依据材料三,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俄国(苏联)历史的发展规律,得到那些认识?
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25小题,总分50分)
1.(2分)【答案】B
2.(2分)【答案】D
3.(2分)【答案】D
4.(2分)【答案】D
5.(2分)【答案】C
6.(2分)【答案】B
7.(2分)【答案】C
8.(2分)【答案】D
9.(2分)【答案】A
10.(2分)【答案】C
11.(2分)【答案】B
12.(2分)【答案】C
13.(2分)【答案】C
14.(2分)【答案】C
15.(2分)【答案】D
16.(2分)【答案】C
17.(2分)【答案】C
18.(2分)【答案】B
19.(2分)【答案】C
20.(2分)【答案】C
21.(2分)【答案】B
22.(2分)【答案】A
23.(2分)【答案】D
24.(2分)【答案】A
25.(2分)【答案】D
二、综合题(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50分)
26.(16分)【答案】
(1)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军事;政治:民族政权并立;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3)雍正帝;君权进一步强化或君主专制加强;废除丞相和中书省;八股取士;加强中央集权。
27.(16分)【答案】
(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政体:君主立宪君主制;途径:大幅度提高议会的权威;积极作用:为英国民主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困境:中央政权软弱无力;设计了美国建立联邦制共和国;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28.(18分)【答案】
(1)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自上而下进行改革;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2)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农业集体化;通过《新宪法》;
(3)、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或实行多党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要关注民生,改革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