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验室开放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实验室开放计划
小学实验室开放计划
小学实验室开放计划
篇一:开发区小学实验室开放活动计划实施方案
实验室开放工作实施方案
青州经济开发区小学
开发区小学实验室开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潍教实函关于“关于推进中小学实验室开放工作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实验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室器材管理,加强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地更好发展。
二、主要任务
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努力发挥实验室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动手实践和观察能力。
三、具体措施
1、成立协调领导小组
根据本次工作的计划,成立“实验室开放活动”协调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任务落实,督促工作进度。
具体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副组长:
成员:各年级实验教师
2、开放项目、开放对象、开放时间和开放形式
开放项目:科学仪器室、数学仪器室、科学实验室开放对象:全体学生和全体家长
开放时间:周一到周日全天开放,每天8:00——16:00 开放形式:各年级科学和数学实验观摩课,参观仪器室四、实验室管理员安排
1、实验员必须拟定活动计划,各年级须按计划进行实验,实验需填写实验单。
2、在进行实验前必须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
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
4、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单(试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五、实验室器材安全管理
1、实验室管理人员应管理好仪器地申领、归还;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登记等工作;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
2、安全工作,人人有责。
实验室管理员、实验指导教师、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实验操作流程,防止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实验结束后,实验指导教师应要求和督促学生关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切断电源、气源和水源,清理和归还各种试剂及化学药品。
篇二:20XX年小学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
小学科技创新活动室建设方案
篇三:小学实验管理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实验管理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潘家希望小学
潘家希望小学实验管理人员培训实施方案
为实现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提高实验教师业务素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实验教师认识实验教学在客车功能改革中的实际意义,熟悉掌握实验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根据实验教学需要,创设生动活泼的实验教学情景,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提高我小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根据实验教学特点,坚持骨干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针对性培训与系统培训相结合,全面提高实验教师综合素质和实验教学质量。
三、培训对象
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
四、培训内容
1、实验管理方面
实验室常规管理;实验室设施管理;实验室管理概论、管理方法;实验室仪器的管理;危险药品的管理;实验室技术及仪器的防护和维修等。
2、实验教学方面
解读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小学技术教育装备和配备标准;新课程实验教学及管理创新;熟悉和掌握仪器、设备的技能和方法;掌握先进的实验教学模式、技能和方法;新课程重点实验、疑难实验的操作技能和技巧;探究性实验和创新实验等。
3经验交流
4、参观师范学校和实验室工作先进学校。
五、培训方式
坚持目标性培训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专家讲授与研讨相结合,集中陪尊与校培训相结合。
篇四: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
创新,从小学开始——创新实验室建设方案
一、建设背景
20XX年新任国家主席提出中国梦的概念,而实现中国梦、强国梦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做支撑,而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可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小学阶段成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必须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二、建设意义
1、为天文小组提供必要设施
小学部的“探索者”天文小组成立于20XX年,在过去几年中涌现
出了一批对天文感兴趣、有一定天文素养的学生,也在竞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兴趣小组还被评为杨浦区二星社团,但设备的陈旧,资源的匮乏,使得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制约,很多内容只能靠教师讲解,学生难有实践机会,使得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发展受到限制,如今,实验室的建立使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2、为课程建设提供配套资源
学校的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等也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教学资源的帮助来提高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和有效性,总之小学阶段的创新教育不仅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更需要与新课程标准、新课程建设、新教材相配套的教育装备,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要求。
三、建设目标
1、提供学习、实践、探究、创新的'场所。
(诸如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音乐教室、舞蹈房的支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需要信息资源教室的支持,体质健康的加强需要运动场地的支持,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样需要一定的环境支撑才能更好的开展。
)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学习走向实验中学、做中学、探究中学,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
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无法想像,老师不应该再是传递知识的工匠,更应该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指引者,创新实验室中的资源、设施恰巧为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更丰富的方式。
)
3、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实验室不仅服务于学生,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升同样具有意义。
它为提升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及素养创设良好的空间环境,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新路)
4、为课程建设增添活力。
(可以根据创新实验室设计专门的特色课程,也可以利用创新实验室让现有课程内容更丰富,教学形式更多样)建设创新实验室的目的并不是要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真正创新出什么东西(现阶段所谓的小学生“创新发明”中,小学生只是有一个想法,最后实施的主要还是靠家长、老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
触而就的,因此,培养创新意识,为真正创新打好基础才是本实验室的建设目的。
四、建设方案 1、建设思路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实验室以“地球与宇宙科学”为主题,并配以一定数量创新实验设备,形成一座以天文学和地理学为主,创新实验为辅的多功能、综合性创新实验室。
2、建设内容
(1)天文:多媒体球幕投影演示仪、天文演示穹顶:用以播放相关球幕电影资源、模拟星空等,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任何时间“仰望星空”。
其他天文设备:折射式天文望远镜、反射式天文望远镜、太阳仪、月球仪、三球仪、天球仪、太阳系模型。
(2)地理:数字立体地形,它由立体模型(中国/世界)、推拉白板、投影机、互动模块、应用软件及演示内容构成。
教师通过手中的控制笔点击模型或电子白板上的功能按钮,即可演示地形、河流,降水量、植被、温度带、气候等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地理信息,数字立体地形全方位地将模型的课件内容展示给学生。
(3)创新实验设备:发电轮、声悬浮、九连环、双曲狭缝、同自己握手、水漩涡、循环小球、无线电能
(4)其他:平形四边形拼桌、知识幕墙、展示台等
五、使用方法
创新实验室以小学科学与技术学科为突破口,以天文小组为主要服务对象。
作为一座多功能创新实验室,应该最大限度地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服务,同时为学校课程建设添砖加瓦。
1、为基础型课程提供拓展内容
基础型课程配有二期课改的教学具,但这只是最基本的装备,有些甚至不全,对于教材中的一部分内容来说,没有相关资源的支持是难以开展教学的。
(1)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教材是比较新的,很多方面还不是很完善,尤其是配套资源上,漏洞较多。
但创新实验室里的很多设备资源恰巧可以弥补这一不足,甚至有更多的补充,以下是科学与技术课程中所有利
用创新实验室的内容,涉及面相当广。
(举例:“电的产生与传输”中电的无线传输在生活中不多见,几年前在准备教学内容时候,网上几乎没有什么相关信息,只有几张图片,几段文字,更别提有什么实验装置让他们看,现在网上资料虽然比较多了,但学生仅仅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资料,没有直观的认识,甚至会问我:“这是假的吧”,“这是魔术吗?”,根本无法真正认识这种新型技术,而有了“无线电能”装置,效果就大不一样了,虽然文字解释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但他们可以近距离接触无线输电技术,这种体验也是很有意义的。
(2)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在高年级内容中引入了很多地理知识,但由于品社学科不配备地球仪、世界地图等地理学设备,因此类似的课堂教学开展比较困难,而借助创新实验室中的设备和资源就方便的多了,如“睦邻好友”和“走向世界”的内容中,教师可以展示世界地图立体模型,让学生认识到在历史长河中,中国与哪些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数字化立体图形中的配套资源也能让学生简单了解这些国家的概况。
当然,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中的部分内容也可以借助创新实验室开展课堂教学,但是,基础型课程在使用创新实验室时需要对设备和资源进行甄选,不能拿来即用,要有针对性,如“人类面对自然灾害”中可以使用《水资源》,但《水资源》中内容及其丰富,只要选择“水循环”这一部分即可。
2、为拓展型课程(兴趣小组)提供教学资源
拓展型课程(兴趣小组)所需的教学具并不是统一配备,需要教师根据自己所开展课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订制,有些教学具比较少见,使得课程由于缺乏设备支持难以开展,创新实验室的出现大大满足了拓展型课程开发的需要。
(1)数字天文
(举例:以往数字天文的视频资料都是网上下,多为英语原版,内容也比较深奥,中文视频比较滞后,清晰度也不高,有些好的资源网上根本找不到,而创新实验室的配套资源是根据中小学生特点专门
制作的,比较有针对性,另外球幕投影与普通投影相比,视觉的冲击力也是不言而喻,对学生来说,这种体验是全新的)(2)慧眼识星(说明:以往慧眼识星课程都是用计算机模拟星空,学生通过电脑屏幕辨认星座,导致的后果就是,计算机上能认得出,到了天象厅就认不出了,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楚,平面和穹顶完全是不一样的,更别说在自然环境下,有了创新实验室球幕和穹顶,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模拟自然环境下的星空,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3)天文观测(说明:以往天文观测的课程中,教师只能纸上谈兵,通过图片让学生学会如何操作天文望远镜,学生得不到动手实践的机会,效果很差,偶尔只能前往少科站进行操作一下,一学期一次。
小学阶段开展天文活动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多深厚的天文知识,知识不断在更新,不断变化着,是学不完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天文兴趣,激发探索欲望,提升创新意识,因此学会使用天文望远镜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其实天文学上的每次突破都是通过天文望远镜做到的。
)总之,拓展型课程可以完全根据创新实验室所提供的设备和资源进行相应调整,让实验室的作用最大化。
3、为探究型课程提供活动场所
探究型课程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非常需要一间拥有小组式课桌椅的场所,并且不会被外界打搅(如之前创意游乐场后,由于科技教室的使用率较高,几乎每天有好几节课,使得学生的半成品难以保存,搬上搬下非常麻烦,使得活动无法延续),有了创新实验室的存在,学生可以在此开展长周期的探究活动。
4、为专题教育提供有效素材
专题教育可以是一次讲座,也可以是一次交流,创新实验室里的很多资源都可以成为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德育课程、科普教育的素材。
“水资源现状”让学生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厄尔尼诺现象则让学生知道人类破坏环境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宗教信仰的认识可以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
5、为博物馆课程提供更多选择
丰富多彩的博物馆课程让学生有了前所未有的体验,杨浦区的流
动科技馆也为学生提供了课外学习的机会,去年我校学生前往控二小学进行参观,由于时间仓促,学生看到实验现象以后直接就在“说明板”上找答案,缺少了探究思考的过程,非常可惜。
如今创新实验室建立后,我们有了自己的“科技馆”,学生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到实验室观察奇妙的实验现象,同时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微型课堂,探究科学的奥秘。
此外,我校还可以与其他同样拥有创新实验室的学校(复旦科技园)建立互访机制,相互学习,不断改善,学生也能通过更多的参观活动,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体验更多的探究乐趣。
6、为校园活动提供优质的舞台。
放置创新实验设备的台面在必要时可以成为学生作品的展台,如:科技节期间展示科技作品,艺术节期间展示艺术作品,此外,实验室也可以作为学生创造发明的展示厅,效果类似于创新大赛现场,台面作为展台,知识幕墙可以放置作品、作者介绍等,相信随着创新实验室的建成,会有更多的小朋友在创新发明上有所自己的想法,到时候实验室必将成为他们互相学习,切磋交流,展示自我的大舞台。
以上就是本人对小学部创新实验室的介绍以及使用方面的想法,在今后使用过程中我们还会不断改进,让创新实验室与学校课程紧密结合,为学生、教师提供一个学习、探究、创新的快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