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
1. 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
“信”和“礼”的重要性。 2. 也赞扬元方的聪敏。
8、读了这则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它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9、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
谢太傅: 谢安 胡儿: 谢朗 n) 兄女: 谢道韫(yù 左将军: 王凝之
自古以来,出现过许许多 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 他们的美德,至今流传。 相信咱同学也知道这样的 故事,下面就请交流一下你所 知道的故事。
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
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飞扬之态 形 柳絮因风起 轻盈之雅 神
文化内蕴 韵
你知道哪些写雪的古诗词 呢?(至少三句)
——
岑参Βιβλιοθήκη 纷燕 纷山 吹雪 落花 轩大 李 辕如 白 台席
--
——杜甫
万 里 雪 飘
千 里 冰 封

北 国 风 光

—— 毛
拓展: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 雪纷飞”,各有千秋。 前者写得好,因为雪的颜色和形态跟盐相似(形 似);后者写得好,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 接近(神似)。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
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
古指家中的年青一代,今指子女
3、《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 称谓有什么不同? 君:有礼貌的称呼对方 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4、“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 是个怎样的人?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5、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比不上 趁,乘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 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5、公大笑乐。即公 大兄无奕女,左将 军王凝之妻也。 就是
太傅大笑,非常高 兴。道韫就是太傅大 哥谢无奕的女儿,左 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找出本文的古今异义字
5.小元方批驳友人的言辞是否得当?
他抓住了对方错误的实质,把是非对 错辨得非常清楚;同时从一个晚辈的角 度批评大人,注意了辈份,很委婉。
6、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
A:不失礼。因为是“友”失礼在前,先不尊重元 方之父;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 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 了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 B: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 尊重长辈。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 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词语 古义 今义
儿女
家中的
文义
诗文
文章 意思
因风起
子侄辈
凭借 因为
子女
用原文字词填空,感知课文。
1、故事发生的时间: 2、发生的地点:
寒雪日 内集
3、参与的人物有:谢太傅、兄子、兄女 4、主要事件是:
讲论文义
问题探究:
1.《咏雪》给我们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 氛围?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等, 词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 2.“公大笑乐”,笑什么?乐什么?我们 可以从哪里看出作者的倾向?
课堂小结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 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 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世说新语》 中的另一则小故事,看看我们从中能 得到一些什么有益的启示。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导入:同学们,你要做一个什么样 的人呢? (“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正 直的人”“做一个成功的人”……) 如果我们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 你结识了小元方,你就会默默地告 诉自己:“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信用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元方说; “你跟我父亲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 不讲信用。” 惭愧 拉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 便下车想拉元方,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1、通假字:尊君在不:通 “ 否” 意思 “不” 2、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 古:约定 今:日期 太丘舍去 古:离开 今:前去,前往 下车引之 古:拉 今:引用 元方入门不顾 古:回头看 今:照顾或顾客
总结:文中友人无信无礼, 七岁的元方却诚实有信。诚 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们应该继承发扬这一光荣 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 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 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 有信的人,我们相信:诚信 相伴,一生无悔!
课堂回眸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 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融洽、欢乐、轻松 2、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相比有什么不同?
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
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3、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 智聪明,刚正不阿,有教养,感情易外露。
4.文中的友人到底是怎么样一个人? 你是怎么看出的?
无信:日中不至,则是不信; 无礼: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知错就改:友人惭,下车引之。 责备他人,不善自省: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不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 来,他已经离开了。” 丢下,舍弃
不是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 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
我父亲 谦词
3、一词多义: 俄而雪骤 ( 不久 ) 相委而去 (就,然后) 4、称谓大全: 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找找错误在哪里?
主持人:“不久前,你父亲去 世了。首先,向家父的过世表示 哀悼。” ——把“家父”改为“令尊”或 “尊君”
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 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文学常识。 2、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包括通假字和 古今异义词。 3、理解课文大意,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4、能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形象,学习古 代少年的智慧。
咏 雪
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柳絮 xù 无奕 yì 尊君在不 fǒu 谢道韫 yùn 谢太傅 fù 雪骤 zhòu
差可拟 chā nǐ
6、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聪明、勇敢、明理
1、指出下列红色的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1)即公大兄 (2)尊君在不 谢太傅 你的父亲,指陈太丘 你,指陈太丘的友人 我的父亲,指陈太丘
(3)君久不至 (4)君与家君
2、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俄而:不久,一会儿 未若: 比不上 去后乃至: 才 下车引之: 拉 柳絮因风起: 凭借,乘 入门不顾: 回头看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内集: 家庭聚会 公欣然曰: 高兴的样子 差可拟: 差不多 太丘舍去: 不再等候就走了 讲论文义: 讲解诗文
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 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 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 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自古以来, 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 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 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
曹冲
曹操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还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的几个儿子,文功武 略,各有卓越之处,而他最喜爱的,首推曹冲。 古代所谓神童,以语言天赋突出的居多,曹冲 却表现出解决问题的高超思维能力。曹冲七岁 时以等量置换的办法称大象体重,不但震惊了 当时之众,也流传千古,成为最经典的儿童智 力启蒙故事之一。
讲解诗文 指家中年轻 一代人。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举 行家庭聚会,跟他的子侄辈们 讲解诗文。
2、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
不久、一会儿 急 高兴的样子
纷纷何所似?
所似何/像什么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十分 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 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 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眼前 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 雪花飘起来了吗?下面假设你也 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 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 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曰:“ 差可拟” 曰:“未若 ” 曰:“撒糖空中差可拟。” 曰:“未若槐花迎风飘。” 曰:“未若鹅毛当空舞。” 曰:“棉絮纷飞差可拟。” 曰:“未若梨花漫天飞。” 曰:“未若天仙散百荷。” 曰:“樱花飘落差可拟。” 曰:“未若玉屑静静落。” 老师曰:“未若白蝶翩跹舞。”
太丘舍去
shě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咏雪》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 家庭聚会 子侄辈,
与友期行 qī 太丘舍去 shě 尊君在不 fǒu
相委而去 非人哉 友人惭
Wěi
zāi
cán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 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 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不顾。
今天,就有这样的俩位,透过 文字,穿越历史的长河,来到 我们面前,与我们见面……
《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
刘义庆与《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主 要记载晋朝大夫的言谈、行事,较 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 和清谈放诞的风气。是刘义庆组织 一批文人门客编写的。这部书不仅
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 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 的源头之一。
陈太丘与友期
相约而行。期,约定 到达
放弃
离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 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 离开了, 嬉戏 才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 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文章最后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表示一种 赞扬和敬佩,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 道韫的才气。
你怎样理解“公大笑乐”?
(1)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 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个更 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 飞雪的好比喻吗?
还有一个典故:孙权曾送来一只漂亮的雉鸡。 曹操想观赏雉鸡舞蹈,但使尽办法,这珍禽就 是不鸣不舞,让人徒叹奈何。曹冲想出一个办 法,让人制作一面大镜,摆在雉鸡面前。那雉 鸡于镜中看到同类,起了争胜之心,当即舞将 起来,这一下对镜成双,煞是好看。
王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 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 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这段关 于路边的苦李子的故事,最早记载在 《世说新语》上。这个哲理味浓郁的小 故事,让我们毫不犹豫地将王戎划在神 童的圈子里。如果说曹冲的天分在于解 决问题,那么王戎的天分则在于观察总 结。
4、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
C
B、俄而/雪骤
C、与儿女/讲/论文义 D、元方/入门/不顾 5、翻译下列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飘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