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章决策会计练习思考题参考答案之欧阳体创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决策会计
练习思考题
1.某企业一有生产能力40 000机器小时,尚有20%的生不产能力剩余,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准备开发新产品,有甲、乙、丙三种产新产品可供选择,资料如下:
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做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2)如果新产品丙的年市场需要量为5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又将如何安排,使企业边际利润最大?
2.胜利工厂每年生产A产品20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单位固定成本为4元,销售单价为20元。
如果进一步将A 产品加工成B产品的,销售单价可提高到30元,但需要追加单位变动成本6元,专属固定成本40 000元。
要求:做出A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3.曙光机械厂生产甲产品,正常销售单价为80元/件,年初接到全年订货量为 1 000件,其平均单位成本资料如下:直接材料 24元
直接人工 12元 50元(单位产品制造成本)
制造费用 14元
其中:变动性制造费用 4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 10元
销售及管理费用 5元
2月份一客户要求该厂为他们生产甲产品200件,订货价格为50元/件。
要求:就以下各不相关的方案做出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1)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 2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追加订货也无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
(2)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 16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也无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
(3)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 200件,剩余生产能力仍无法转移,但追加订货要求特别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 800元。
(4)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为1 180件,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若对外出租,可获租金净收入200元,同时追加订货需为此增加专属固定成本1 100元。
4.宏发工厂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乙两种产品是盈利产品,丙产品是亏损产品。
它们的销售及成本资料如下:单位:元
要求:(1)做出丙产品是否应停产的决策分析。
(2)如果丙产品停产后,其生产设备可以出租给别的工厂,预计每年可获得租金净收入2 000元,那么丙产品是否应停产?5.某一项目的投资建设期为5年,资金在每年年初投入10万元。
经营期为10年,每年年末可获收益10万元,设最近15年内,年利率10%(复利率)不变,试分析该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6.永利公司原有一套生产设备的主机系4年前购入,原购置成本为200 000元,估计尚可使用6年,假定期满无残值,已提折旧80 000元(按直线法计提),账面折余价值为120 000元。
使用该机器每年可获销售收入298 000元,每年支付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226 000元。
该公司为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准备另行购置一台装有自动控制设备的主机,约需价款为300 000元,估计可使用6年,期满有残值15 000元,购入新机时,旧机可作价70 000元。
使用新机后,每年可增加销售收入50 000元;同时每年可节约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20 000元。
假设所得税率为30%,试计算确定方案的现金流量。
7.某企业有三个投资方案,总投资都是12 000元,有效期5年,预计五年末的残值为2 000元,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各方案在有效期内的年营业现金流量如下表所示:
单位:元
要求:分别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涵报酬率法及投资回收期法对甲、乙、丙三个方案进行评价(设资本成本为10%)。
8.某企业拟购入在套设备,现有两种型号——B1型和B2型可供选择,该企业折旧采用使用年限法,所得税率为33%,预定投资报酬率为14%,其他资料见下表:
单位:元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差量净现值法分析确定企业应选购哪种型号的设备。
案例
东方机床厂历年来生产三类产品:刨床、铣床和专用机床,
其实有生产能力的产品生产结构分别为50%、40%和10%。
19×8年该厂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预测,计划部门初步平衡了生产能力,编制了19×8年产品生产计划,财会部门打算据此进行产品生产的决策。
该厂多年生产的老产品刨床,由于造价高,订价低,长期亏损。
尽管是亏损产品,但是市场上仍有其一家的需求量,为满足市场需要,仍继续生产。
财会部门根据产品生产计划预测了成本和利润如下:
19×8年成本——利润预测表
厂长阅读了该表以后,对财会部门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19×8年本厂目标利润能否达到100万元?
2.刨床产品亏损27.3万元,影响企业利润,可否考虑停产?
3.若能增置设备,扩大生产能力,能否增产增利?
带着这些问题,财会部门与销售、生产等部门一起,共同研究,寻找对策。
若干天后他们提出了以下4个方案,希望有关专家经过分析比较,确定其中的最优方案。
A方案:停止生产刨床,按原计划生产铣床和专用机床。
B方案:停止生产刨床后,根据生产能力的平衡条件,铣床最多增产40%,专用机床最多增产10%。
C方案:在19×8年产品生产计划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更新改造基金情况可投资10万元,增加4台设备,使铣床增产10%。
估计新设备使用期限为10年。
D方案:在C方案基础上挖潜力,进一步平衡生产能力,调整产品生产计划。
该厂铣床系列是最近几年开发的新产品,由于技术性能好,质量高,颇受用户欢迎,目前已是市场供不应求的产品。
故根据市场预测,调整产品生产结构,压缩刨床产品生产计划30%,铣床在原方案基础上可增产36%。
另外,财会人员运用回归分析法,在计算出单位产品变动成
本的基础上,计算出了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率。
在1988年的成本资料基础上,考虑到原材料调价因素,其结果如下:
产品刨床铣床专用机床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70% 60% 55% 前些年,该厂试制生产C5150大立车,由于决策不当,结果惨遭失败,被迫下马,造成了28万多元的经济损失。
试比较各方案的优劣。
第八章执行会计
1.某企业生产和销售一种产品,1998年各季度预计的销售数量、销售单价如下: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
预计销售量(件) 2 000 2 500 2 500 3 000
销售单价(元) 100 100 100 100又假设该企业销售在当季收到货款的占60%,其余部分在下季收讫,基期(1997年)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4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销售预算和预计现金收入计算表。
2.某企业根据销售预测,对1998年第二季度三个月及第三季度第一个月某产品的销售量作如下预计:
4月 5月 6月 7月
预计销售量(件) 700 850 950 1 000按照该企业历史经验,每个月的期末存货量应为下一个月预计销售量的10%,才不致脱销,又假定该企业3月份的期初存货量为70件,各月期初存货量与上月期末存货量相等。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编制该企业第二季度的生产预算。
3.某企业对某产品1998年四个季度的生产量做出如下预计:
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合计预计生产量(件) 1 000 1 500 2 000 1 500 6 000
设单位产品的材料用量为2公斤,每公斤单价5元,季末预计的材料存货占次季生产需用量的20%,年末预计的材料存货为460公斤。
各季预计的期初存货即为上季末预计的期末存货。
年初的期初存货为420公斤,在季度采购数中,假定其中的50%应于当期支付现金,其余的50%可于下季度支付现金。
年初应付账款余额为5 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公司1998年的直接材料预算和预计现金支出预算表。
4.某企业1998年度现金预算部分数据如下表:
某企业现金预算表
1998年度单位:元
若该企业规定各季末必须保证有最低的现金余额5 000元。
要求:将该企业1998年度的现金预算中未列金额的部分,通过计算逐一填列。
5.某企业1998年度预计某产品销售量为3 200件,销售单价为80元,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为4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为24 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12 800元,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为43 800元,利息费用为4 200元,所得税率为33%。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该企业1998年度预计收益表。
6.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1998年正常生产能力为7 000直接人工小时,该产品制造费用的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间接人工间接材料维修费水电费折旧费保险费
基数(元) 1 050 1 750 1 260 1 400 5 000 4 500
要求:在该产品生产能力为6300至7 700直接人工小时的限度内,编制制造费用弹性预算(生产能力间隔为700小
时)。
7.某投资中心投资额为100 000元,年净收益为20 000元,公司为该投资中心规定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5%,试计算该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8.某投资中心本年有关资料如下:
销售收入 1 500 000元
营业利润 150 000元
营业资产(年初余额) 700 000元
营业资产(年末余额) 900 000元
假设预期最低收益率为10%,试计算该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投资周转率和剩余收益。
9.某投资中心销售利润率为10%,投资周转率1.6,试计算该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
案例
舒柏公司为一家全国性的零售商。
该公司获得一项新型打火机的独家经销权。
过去数年间,此项打火机的销路急剧上升,故舒柏公司不得不增聘管理人员。
假定你应该公司之聘,负责有关预算制度的推行。
公司总经理交付你的第一项任务,是要编制一份第二季度的总预算。
你极盼能做好该项工作。
因此,你先收集了如下的各项资料:
公司对于每月的期末现金额,希望能保持至少10,000元。
该项新型打火机的售价将为每只8元。
最近数月以及预测今后数月的打火机销售量如下:
1月份(实际销售量)20,000只
2月份(实际销售量)24,000只
3月份(实际销售量)28,000只
4月份(预测销售量)35,000只
5月份(预测销售量)45,000只
6月份(预测销售量)60,000只
7月份(预测销售量)40,000只
8月份(预测销售量)36,000只
9月份(预测销售量)32,000只
各月份的期末存货,应为下个月销售量的90%。
该项打火机的进货成本为每只5元。
该公司进货付款方法如下:
进货当月份付款50%,其余50%于次月付清。
该公司之销货,无折扣。
销售当月底前能收得货款25%,次月份收得50%,再次1个月收得其余的25%。
坏账极少,可以不计。
以下为该公司每月之营业费用:
变动费用1元/每只打火机
销货佣金
固定费用
工资36,000元
水电1,000元
应摊保险费1,200元
折旧1,500元
其他2,000元
在上述各项营业费用中,除折旧及保险费外,均需于费用发生的当月以现金付清。
该公司预计5月份将需购置固定资产25,000元,以现金支付。
该公司宣布其上缴税利为每季12,000元,于下一季第1个月内上缴。
以下为该公司3月31日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
19××年3月31日单位:元
资产:
现金14,000
应收账款(2月份销货48,000元216,000
及3月份销货168,000元)
存货(打火机31,500只)157,500
预付保险费14,400
固定资产(减折旧)172,700
资产合计574,600
负债及权益:
应付账款——进货85,750
应付税利12,000
资本300,000
保留盈余176,850
负债及权益合计574,600
该公司能向其往来银行借款,年利10%。
该公司例于月初借款,还款则在月底。
利息计算及付息,均与还本时一并办理。
借款之还本,以1,000元为单位,但借款可为任何金额。
现总经理要求你编制该公司4月1日至6月30日为止3个月的总预算,并应包括下列各分项预算:
(1)a.按月及全季合计的销货预算;
b.按月及应收账款的分月及全季现金收账预算表;
c.按月及全季合计的进货预算;
d.按月及全季总额的进货现金支出预算表。
(2)请编制一份总预算,列明分月预算及全季预算。
(3)请编制该公司4月、5月、6月的预计收益表。
(4)请编制该公司6月30日预计资产负债表。
第七章决策会计
练习思考题答案
1.解:(1)根据边际分析法编制下列计算表:
由上表可知:多单位边际利润来看,甲、乙两种新产品提供的较多,但新产品丙能提供的边际利润总额最多,为14 400元,因此,开发新产品丙较为有利。
(2)如新产品丙的年市场需求量为5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首先应安排丙产品500件的生产,这时仍剩余机器小时 3 000小时(8 000-500×10)。
由于从甲、乙两种产品的单位机时提供的边际利润考察,甲为1.25/机时,因而剩余的机时应全部安排乙产品生产,生产产品乙150件(3 000÷20),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边际利润最大,为13 500元(500×18+150×30)。
2.解:在此类决策中,生产A产品的成本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
有关半成品进一步加工需追加的成本与所增加的收入之间的关系采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差量分析,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进一步加工为B再出售可多获利40 000元。
因此,应做出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3.解:(1)由于200件特殊定货的接受不影响正常订货任务
的完成,也无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故只需比较“接受”与“拒绝”两方案的差量损益。
差量收入=200×50—0=10 000(元)
差量成本=200×(24+12+4)=8 000(元)
差量损益=10 000—8 000=2 000(元)
因此,应接受这笔订货,可使企业多获利2 000元。
(2)若接受追加订货,会冲击本年的正常订货40件,在不考虑“商誉”的前提下,因减少正常订货而减少原有的边际利润应成为“接受”方案的机会成本。
因生产能力的限制,“接受”方案的相关业务量为160件,该方案能提供的剩余边际利润总额为:
160×50—160×40—40×(80—50)=400(元)
因此,应接受这笔订货,企业将因此而增加利润400元。
(3)“接受”方案的剩余边际利润总额为:
200×50—200×40—1 800=200(元)。
(4)若“接受”,则剩余生产能力对外出租的“机会”将放弃,故租金收入200元应作为接受者追加订货的机会成本。
另外,因“接受”而减少原有的边际利润600元[20×(80—50)],增值应作为接受追加订货的机会成本。
因此,“接受”方案的剩余边际利润总额为:
180×50—180×40—1 100—(200+600)= —100(元)因此,应拒绝接受这一笔追加订货布将一笔追加订货而设
备出租,可为企业多增加利润100元。
4.解:(1)根据所给资料编制边际利润计算表如下:
单位:元
由上表计算结果可知,丙产品还能为企业创造边际利润1200元,若停产丙产品,则企业将减少利润1 200元,因此,在停产后的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不应停产丙产品。
(2)“出租”较“不停产”可多获边际利润800元(2 000—1 200),此时应选择停产而出租的方案。
5.解:该项目初始投资可看成是5年期的即付年金,收益是递延期为5年的15年期的递延年金,通过比较两者现值的大小可以判别方案可行与否。
投资的现值(P A)=10×ADF10%
×(1+10%)
,5
=10×3.79079×1.1
=42(万元)
收益的现值(P A″)=10×ADF10%
×DF10%,10
,10
=10×6.14457×0.62092
=38(万元)
由于收益的现值小于投资的现值(38万元<42万元),故该投资项目不可行。
6.解:此题是在继续使用旧设备和售旧换新两个备选方案之间进行选择,可采用差额计算法确定售旧换新与使用旧设备之间的现金流量差量。
分析如下:
初始投资差量=70 000—300 000=-230 000(元)
由题中资料可知:旧设备年折旧额为20 000元,新设备年折旧额为47 500元[(300 000—15 000)/6],据此计算营业现金流量差量如下:
销售收入差量(1) +50 000
付现成本差量(2) -20 000
年折旧差量(3) +27 500
税前利润差量(4)=(1)—(2)—(3) +42 500
所得税差量(5)=(4)×30% +12 750
税后利润差量(6)=(4)—(5) +29 750
营业现金流量差量=(6)+(3) 57 250
再计算终结现金流量差量,即两者残值之差。
终结现金流量15 000—0=+15 000
最后将计算结果汇集为现金流量表如下:
注:上表中的差量均为“售旧换新”方案与“使用旧设备”方案的现金流量差量,负号表示现金流出增加额,正号表示现金流入增加额。
7.解:(1)采用净现值法进行评价
甲方案净现值=3 000×ADF 10%,5+2 000×DF 10%,5—12 000=615(元)
乙方案净现值=1 000×DF 10%,1+2 000×DF 10%,2+3 1000×DF 10%,3+4 000×DF 10%,4+5 000×DF 10%,5+2 000×DF 10%,5—12 000=-107(元)
丙方案净现值
=5 000×DF 10%,1+4 000×DF 10%,2+3 000×DF 10%,3+2 000×DF 10%,
4+1 000×DF 10%,5+2 000×DF 10%,5—12 000=1 331(元)
(2)现值指数法
甲方案现值指数=051.112000
12000615=+
乙方案现值指数=991.012000
12000107=+-
丙方案现值指数=111.112000
120001331=+
(3)内含报酬率法
甲方案内含报酬率为11.84% 乙方案内含报酬率为9.736%
丙方案内含报酬率为14.93%(过程从略) (4)甲方案的投资回收期=12 000÷ 3 000=4(年)
乙方案的投资回收期=4+7000
2000=4.3(年)
丙方案的投资回收期=3年
从以上经济评价指标可看出:丙方案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均高于甲、乙方案,并且投资回收期短,所以,丙方案为最优方案。
8.解:由题中所给资料可知:两者型号设备的投资额、预计税前净利各不相同,但如果B1型较B2型增加的投资能获得要求达到的投资报酬率。
也即B1型较B2型的差量净现值大于零,则增加投资购买B1型设备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差量净现值(B1型较B2型)计算如下:
(1)第0年现金流量差量=-200 000—(—150 000)=—50 000(元)
(2)第1年~第5年年现金净流量差量 △NCF 1~5=△税后净利+△折旧
=△税前净利×(1-所得税)+△折旧
=(40 000—30 000)× (1—33%)+⎪⎭
⎫
⎝
⎛-5
1350005
180000
=6 700+9 000=15 700(元)
(3)终结现金流量差量=20 000—15 000=5 000(元)
(4)差量净现值=初始现金流量差量+△NCF 1~5×ADF 14%,5+终结现金流量差量×DF 14%,5
=-50 000+15 700×3.433+5 000×0.519=53 898+2 595—50 000=6 493(元)
(5)计算结果表明:与购买B2型设备可增加净现值 6 493元,故该企业应购置B1型设备。
案例解答
2.由于刨床存在很大的边际贡献,A方案单纯停产刨床,是不可取的。
停产后企业会出现亏损196.4万元。
B方案仍属亏损,不可取。
4.C方案经济效益(万元)如下:
铣床增产10%的利润(万元)=销售收入63.1-变动成本37.8-折旧1=24.3(元)
投资收入的现值(按10%贴现率计算)=(24.3+1)×6.145=155.5(万元)
对19×8利润的影响:
利润24.3-利息1=23.3(万元)
企业总利润:
70.4+23.3=93.7(万元)
企业投资10万元是有利的,但企业总利润未能达到100万元目标。
D方案可达到目标利润100万元。
第八章执行会计
1解:
某公司销售预算
1998年度单位:元
2解:
某企业生产预算
1998年第1季度单位:件
3.解;
某公司直接材料预算
1998年度
4.解:
某企业现金预算
1998年度单位:元
5.解:
某企业预计收益表
1998年度单位:元
6.解:
某企业制造费用弹性预算
1998
年度
单位:元
7.解;
该中心实际投资报酬率=
%20%100100000
20000
%100=⨯=⨯资金占用额营业利润
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投资占用额×预期最低报酬率=20 000—100 000×15%=5 000(元) 8.解: 投资报酬率=%75.182)900000700000(150000%100=÷+=⨯资金占用额营业利润
投资周转率=
875.12
)9000000700000(1500000
=÷+=资金占用额销售收入(次)
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投资占用额×预期最低报酬率
=150 000—⨯+
2
900000
70000010% =70 000(元)
9.解:
投资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投资周转率=10%×1.6=16% 案例解答 (1)a.
销售预算(第2季度)
b. 现金预算表(第2季度) 单位:元
c. 进货预算(第2季度) 单位:只
d. 进货现金支出预算表(第2季度) 单位:元
现金预算(第2季度)
(3)预计收益表(变动成本计算表)单位:
(元)。